血脂水平与乳腺恶性肿瘤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36.74 KB
- 文档页数:1
肿瘤治疗中的血脂代谢异常与处理肿瘤代谢异常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与持续的生长信号、死亡逃逸、永生复制、血管再生等肿瘤经典特征并列,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肿瘤细胞本身便会出现脂质代谢的变化,肿瘤组织中常发现脂质合成的激活[1],这不仅可以为细胞的生长提供额外的能量,也能作为激素和第二信使前体物质参与到细胞信号传导等生命活动当中[3],借此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等多个环节[4]一、肿瘤治疗中血脂异常近年来,患者在接受抗肿瘤的治疗中出现血脂异常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的关注,这得益于血脂与心血管事件的密切联系。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实际上广义的血脂异常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5]。
引起血脂升高的治疗有:1.内分泌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内分泌药物对血脂的影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产生差异可能与人种、年龄等因素有关[6]。
以乳腺癌为例,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7]。
内分泌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如氟维司群)、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如戈舍瑞林等)等。
研究发现他莫昔芬及托瑞米芬具有降低TC、TG的作用,但托瑞米芬可升高HDL,而他莫昔芬则会降低HDL[8-10]。
AIs对血脂的影响同样无定论,多个实验结果受药物种类及实验设计的不同而不同,多数文章认为依西美坦有轻度降低血脂的作用,而来曲唑和阿那曲唑则会轻度升高血脂或基本不影响血脂[6, 10, 11]。
在前列腺癌及乳腺癌中均广泛使用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如戈舍瑞林等)也会引起TC、TG、HDL的升高,但对LDL 影响较小[6]。
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林晓榕;黄迪;陈静琦;吴智勇【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5(015)001【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脂蛋白水平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至2008年9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初诊的244例乳腺癌患者及同期99例健康体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血清代谢指标的变化,Spearman相关分析总胆固醇、LDL-C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的关系,Cox回归模型评估影响无病生存率(DFS)的预后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较正常人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正常人低;血清总胆固醇、LDL-C 水平在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较Her-2阳性及三阴型乳腺癌低.血清总胆固醇、LDL-C与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TC≥5.2 mmol/L组或LDL-C>3.08 mmol/L组的DFS较TC<5.2 mmol/L组或LDL-C≤3.08mmol/L组明显降低(TC 68% vs 77.7%,LDL-C 73.4%vs 86.3%,P<0.05).结论高胆固醇、高LDL-C血症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总页数】5页(P17-21)【作者】林晓榕;黄迪;陈静琦;吴智勇【作者单位】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510260 广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515000 广东汕头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对重型肝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J], 任星峰;赵甫涛;葛娅;杨群;胡泰洪2.不同肾功能水平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J], 任艳辉;孙原;吕微;孟霞;王翠兰;杨斌;石秋艳3.外周血炎症指标水平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J], 党少华;徐敏;胡金月;孙永强4.基线血脂水平对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J], 吴文霞;张萌5.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J], 杨诚;杨华升;胡建华;徐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脂水平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陈行辉;李昌芳【摘要】目前,恶性肿瘤的患病率、病死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临床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而血脂水平异常的人群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也较其他人群高.因脂质代谢紊乱易引起人体诸多系统、器官疾病,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机体正常组织、器官、系统常被破坏,且体内与之相关的代谢反应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同肿瘤患者脂代谢紊乱情况各异.【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18【总页数】5页(P3608-3612)【关键词】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肺癌;血脂异常【作者】陈行辉;李昌芳【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 402360;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 4023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脂质由脂肪酸与醇相互作用产生,属于中性脂溶性化合物,在机体内脂质的生物学功能以储存能量为主,并参与信号分子与细胞膜的构成[1]。
血浆中的脂质成分总称为血脂,血脂是人体必需的物质,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方面有积极意义,血液中脂质含量过低或过高均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如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
一旦脂质代谢发生紊乱,则人体将发生诸多器官、系统疾病,过去相关的研究已证实血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感染、创伤等具有相关性[2]。
随着研究的深入,血脂异常可增加肿瘤发生风险的报道在国内外均被提出[3-4]。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正常组织、系统及器官将受到破坏,加之机体诸多与之相关的代谢反应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故不同肿瘤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情况也不同[5-6]。
由此可见,研究肿瘤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对评估肿瘤患者病情变化、病情程度、治疗情况及预后均有理想的指导意义。
现就血脂水平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血脂、CA153表达异常对乳腺癌转移的影响目的:探讨血脂和血CA153异常表达对乳腺癌患者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胸外科收治的11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有无远处转移分为远处转移组和非远处转移组,比较两组血脂参数和血CA153的表达差异。
结果:血LDLC、TC、TG、CA153在远处转移组表达均高于非远处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HDLC在远处转移组表达低于非远处转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LDLC、TC、TG与血CA153表达正相关(P<0.05)。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DLC血症、高TG血症、高TC血症、血CA153升高是乳腺癌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6.352、6.986、3.164、2.934、3.092和5.865)。
结论:血脂代谢紊乱和血CA153升高与乳腺癌转移的密切相关,乳腺癌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脂变化,必要时及时给予调脂治疗。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西化,乳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且约10%患者发现时已经达中晚期[1-2]。
既往研究证实脂类代谢异常影响乳腺癌的发生,而目前有研究发现血脂异常可能与乳腺癌转移有关[3]。
本研究通过观察乳腺癌患者血脂和CA153水平变化,探讨血脂异常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年5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1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48.5岁,乳腺癌病例均有病理证实,其中初治79例和转移(包括复发)39例,绝经前63例,绝经后55例。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6版的分期标准,Ⅰ期22例,Ⅱ期35例,Ⅲ期14例,Ⅳ期47例。
Ⅰ、Ⅱ、Ⅲ期合并为非转移组,Ⅳ期为转移组。
排除:合并有影响血脂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服用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或激素替代治疗,明显肝肾功能受损表现,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
乳腺癌患者血脂管理的证据总结
张雪慧;袁潇逸;裘佳佳;汤立晨;邢唯杰
【期刊名称】《中国护理管理》
【年(卷),期】2024(24)3
【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乳腺癌患者血脂管理的证据,为乳腺癌患者的血脂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系统检索并筛选各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及综合数据库中与乳腺癌患者血脂管理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2日。
由4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的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汇总并整合证据。
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围绕确定调脂目标、调节生活方式、药物降脂管理和定期监测随访4个主题,汇总形成了24条证据。
结论:本证据总结对促进乳腺癌患者血脂管理、降低乳腺癌患者心血管风险具有指导意义,为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疾病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页数】7页(P398-404)
【作者】张雪慧;袁潇逸;裘佳佳;汤立晨;邢唯杰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R197;R319
【相关文献】
1.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骨质疏松管理的证据总结
2.乳腺癌患者性问题管理的证据总结
3.乳腺癌患者体质量管理的证据总结
4.乳腺癌患者性健康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异常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和高血脂的关联肿瘤和高血脂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的状态,常见的高血脂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过度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缺乏体力活动等。
肿瘤是一种异常细胞的无限增殖和分化的疾病,常见的癌症类型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
以下将从生物学角度探讨肿瘤和高血脂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疗方法。
首先,高血脂会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研究发现,高血脂可以诱发和促进肿瘤的形成。
高血脂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而导致肿瘤血供不足。
此外,高血脂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脂质代谢紊乱在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高血脂会影响肿瘤细胞的黏附、浸润和迁移能力。
其次,肿瘤可以引起高血脂的产生。
一些肿瘤患者在罹患癌症后会出现高血脂的情况。
肿瘤细胞通过分解脂肪细胞释放脂质,导致血液中脂质含量增加。
同时,肿瘤还可以通过影响脂质代谢的途径,如增加脂质合成和降解的速率,导致脂质的堆积和血脂异常。
肿瘤和高血脂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在肿瘤和高血脂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基因突变会增加个体患高血脂和肿瘤的风险。
此外,环境因素也会对肿瘤和高血脂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
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患肿瘤和高血脂的风险。
因此,预防高血脂和肿瘤的发生有赖于改善生活方式和避免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预防和治疗肿瘤和高血脂的策略主要包括运动、健康饮食和药物治疗。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脂水平,缓解运动后血管内膜损伤,提高心肺功能,从而减少肿瘤和高血脂的发生风险。
健康饮食是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和肿瘤的关键。
合理的饮食结构应包含低脂肪、高纤维、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药物治疗是高血脂和肿瘤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于高血脂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和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
对于肿瘤患者,除了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常规治疗手段外,一些新的药物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发展,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作者单位:250109 山东济南,山东省康复医院检验科(潘持国、孙毅),妇产科(杨丽丽) 251600 山东济南,商河县中医医院检验科(齐清燕)通信作者:潘持国,Email :*****************DOI :10.3969/j.issn.1674-7151.2021.01.005血脂指标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潘持国 齐清燕 孙毅 杨丽丽【摘要】 目的 探讨血脂指标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3月— 2020年2月山东省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另选择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检测各组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 )、三酰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 )、CA125、CA153〕,计算阳性检出率和3种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分析血脂指标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筛选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乳腺癌组的TC、TG、LDL -C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 -C 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C (mmol/L ):5.44±0.87比4.40±0.60,TG (mmol/L ):1.59±0.58比1.25±0.45,LDL -C (mmol/L ):2.93±1.00比1.95±0.57,HDL -C (mmol/L ):1.20±0.24比1.52±0.37,均P <0.05〕。
乳腺癌组的CEA、CA125、CA153水平〔CEA (μg/L ):17.10±1.84比2.50±0.49,CA125(kU/L ):36.56±5.23比9.01±2.17,CA153(kU/L ):42.75±10.59比12.68±3.46〕及其阳性检出率〔40.00%(24/60)比5.00%(3/60),41.67%(25/60)比3.33%(2/60),61.67%(37/60)比1.67%(1/60)〕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乳腺癌组3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81.67%)最高;血脂指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1.67%。
肿瘤及其治疗中的血脂问题杨亚柳;彭道泉【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杂志》【年(卷),期】2018(023)005【总页数】4页(P375-378)【关键词】肿瘤;血脂;预后【作者】杨亚柳;彭道泉【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2016年1月,美国肿瘤幸存者人数已达100万。
随着肿瘤的早期检测和治疗手段的进展,未来20年肿瘤幸存者人数可增长一倍,因此需重视肿瘤患者的长期健康[1]。
肿瘤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约55%肿瘤患者至少合并一种疾病,而心血管疾病为最常见合并症之一。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癌症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症;同时,癌症相关治疗可影响血脂代谢,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此外,研究证实脂质代谢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等多个过程密切相关:脂质代谢参与细胞多个活动过程,包括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炎症、运动和膜的稳定[2]。
大量证据证实高脂血症增加肿瘤总体风险,其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等均相关。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降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部分降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但他汀能否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和肿瘤相关死亡风险,目前仍无结论。
因此,对肿瘤患者进行血脂管理,降低肿瘤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1 乳腺癌与血脂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发现,女性乳腺癌患者约168万,每20名女性中会有1名在一生中发生乳腺癌;同时,乳腺癌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3]。
脂联素水平、体重指数及脂质代谢紊乱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性王艳;张淑琴【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serum adiponectin, body mass index and lipid metabolic disorrnder and breast cance. Methods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82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65 patients with rnbreast benign disease and 60 healthy controls selected from Tianjin Hongqiao Hospital. Serum adiponectin, TG,TC,rnHDL-C, LDL-C, APOA1, APOB level were determined, and body mass index(BMI)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to explore rnits relationship with breast cancer. Results The BMI and the TG concentration in breast cancer group were significantrnly higher,but the serum levels of adiponectin and HDL-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groups of breast benign rndisease and healthy control(P<0.01 ,respectively). The serum levels of adiponecti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rn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P<0.01 ).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observ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rn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erum levels of adiponectin、TG、HDL-C and BM1 and breast cancer. Conclusion Greater rnBMI 、the increased TG level may be the risk factors of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the increased serum adiponectin and rnHDL C levels mavbe the protective factor of breast cancer%目的研究血清脂联素水平,体重指数及脂质代谢紊乱等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测定82例乳腺癌患者、65乳腺良性病变者及 6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脂联素、体重指数(BMI)、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探讨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BMI、T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联素、HDL-C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脂联素水平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模型对脂联素水平、BMI、血脂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脂联素、BMI 、HDL-C、TG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BMI增大、TG水平增高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脂联素及HDL-C水平升高可能对乳腺癌发生是保护因素.【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3(017)005【总页数】4页(P888-891)【关键词】脂联素;体重指数;脂质代谢紊乱;乳腺癌【作者】王艳;张淑琴【作者单位】天津市红桥医院,检验科,天津300131;天津市红桥医院,检验科,天津3001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基因、环境、饮食、肥胖等多种因素参与的共同结果。
高脂肪饮食对乳腺癌生长的影响一、前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所有女性癌症中所占比例最高。
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20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其中80%是女性。
而近些年,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乳腺癌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高脂肪饮食的危害高脂肪饮食是指膳食中脂肪所占的比例超过30%。
它是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常见的一种食物,但同时也是目前危害性最大的不健康饮食之一。
在日常饮食中,人们过多地摄入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身体的多重疾病,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而且最近的研究表明,长期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还会致癌。
三、高脂肪饮食与乳腺癌乳腺癌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除了遗传等基本因素外,饮食因素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众所周知,高脂肪饮食容易引起肥胖。
而肥胖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此外,过度摄入高脂肪食物还会增加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从而导致激素依赖性的乳腺癌的形成。
除此之外,高脂肪饮食还可引起身体的炎症反应。
当身体发生炎症时,细胞中的一些信号分子会被激活,并开始释放一些细胞因子。
这些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可能会加速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而长期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则会加速这些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的释放,进而增加人体患乳腺癌的风险。
四、如何减少高脂肪饮食的摄入乳腺癌的发病与饮食因素的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应该逐渐调整饮食结构,将高脂肪饮食逐渐减少到正常水平。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减少高脂肪饮食摄入的方法:1. 控制油脂的用量。
我们可以在厨房使用不沾锅、减少用油的量或改用清淡的油,如花生油等。
2. 减少肉类食品的摄入。
肉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脂肪,特别是红肉,含有的胆固醇更是高得惊人,因此我们要逐渐减少吃肉的频率。
3. 增加鱼类和蔬菜的摄入量。
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同时蔬菜中的纤维素和维生素等对身体也有很好的作用。
血脂水平与乳腺恶性肿瘤的关系
血脂水平与乳腺恶性肿瘤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血脂水平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最近的研究中,已经发现血脂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维持适当的血脂水平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众所周知,血脂主要由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组成。
他们会通过吸收和代谢形成,可能会影响女性健康。
当血液循环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时,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特别是针对绝经后女性的患者更加明显。
随着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的上升,会导致激素水平的变化,增加雌激素浓度的升高,是诱导乳腺癌发生的重要机制。
另外,过高的血脂水平还会诱发肥胖和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从而进一步增加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
在保持适当血脂水平的过程中,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可以保持适当的血脂水平,降低患病风险。
同时,一定量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健康习惯,比如戒烟、戒酒、减压等,也是预防乳腺癌和保护健康的关键因素。
总之,保持适当的血脂水平非常重要,女性男性都应该关注它的影响。
尤其是女性,除了通过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控制血脂的水平外,应该每年定期接受体检,关注自己的质量,积极发现并预防潜在的亚临床病变,以维护个人的健康和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