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的发展历史
- 格式:pptx
- 大小:7.21 MB
- 文档页数:73
广告的发展史中国广告古代广告我国有着5 000 年文明史,经历了长达2 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虽然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商品经济。
与不太发展的商品经济相适应,也出现了形式简单但富于民族特色的广告活动。
1、实物广告早在公元前3 000 年,我国开始有了交易活动。
由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出现剩余,部落之间偶尔进行着以物易物的物品交换,如以布换羊羔,锄具换大米等。
这就是原始的实物广告。
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物品更为丰富,实物广告随之增长。
2、叫卖广告在兜售商品时,通过卖啥吆喝啥来吸引买主,称为叫卖广告。
如卖油翁一边敲“梆子”,一边吆喝“卖油啰”。
叫卖之声,清晰悦耳,且不同的行业,叫卖声各有特点。
这种叫卖广告说明了广告与音响的关系,它是音响作为广告要素的原始形态。
3、招牌和幌子招牌主要用以表示店铺的名称和记号,又称“店标”,其中有横招、竖招、墙招、坐招等等,把字号题写在门、柱、屋檐、墙壁或柜台上。
招牌形式比较固定,但文词各有千秋。
如北京“全聚德”、“六必居”、“同仁堂”等。
老字号招牌,实际上已成为经营者的品牌标志,流传至今,比如“王麻子剪刀”、“狗不理”等。
不少招牌还隐藏着许多人文故事,成为我国一大文化特色。
幌子主要表示商品不同类别或不同服务项目,又称为“行标”,可分为形象幌、标志幌和文字幌。
形象幌即是以商品或实物、模型、图画等为特征,使经营的商品突兀,显赫,一目了然。
如烟店门前挂一木制大烟斗、酒店门前挂葫芦或放置一酒坛。
中药铺门前摆放一制作药材的铁“碾子”、袜铺门前挂袜子。
形象幌在当时是比较流行的。
标志幌主要是旗幌,即酒旗。
如《水浒传》景阳冈酒店前的酒旗。
另外,旅店、饭店以灯笼做幌子也是古代比较普遍的一种广告形式。
尤其是夜晚,炫目灯笼格外吸引人,近似于现代的霓虹灯广告。
文字幌多以单字如茶、药或双字及双字以上表示经营的商品品种,如米局等。
有时招牌和幌子相互结合运用,尽现民间特色。
我国广告传媒的发展历程广告传媒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悠久且深远,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领先的变革。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广告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萌芽期(1978-19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广告传媒行业尚处于萌芽期。
在此期间,广告主要集中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广告内容多为企业产品宣传,形式相对单一。
此时,我国的广告传媒行业面临着起步晚、经验少、技术落后的挑战。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也为中国广告传媒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从业人员。
二、成长期(1990年代-200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广告传媒行业进入了成长期。
广告形式逐渐多样化,互联网广告开始崭露头角。
一些新兴媒体如户外广告、手机广告等也开始崭露头角。
同时,广告内容也从单纯的产品宣传向品牌宣传、文化宣传等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的广告传媒行业开始与国际接轨,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三、成熟期(2000年代初至今)进入21世纪,我国广告传媒行业进入了成熟期。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广告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崛起,使得广告传播更加精准、个性化和互动化。
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广告投放更加精准,提高了广告效果。
此外,广告传媒行业也开始注重社会责任,积极推动绿色广告、公益广告的发展。
四、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我国广告传媒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广告传媒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未来,广告将更加个性化和精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画像的精细化分析,进而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投放。
此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普及,也将为广告传媒行业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我国广告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从最初的单纯产品宣传到现在的个性化、精准化投放,我国广告传媒行业在不断创新和变革中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广告行业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以下是中国广告史的主要发展历程。
古代广告时期:在古代,广告形式多样,主要通过咏史铭、纪事碑和木刻画等方式来传播信息。
这些文字和图像经常出现在宫殿、庙宇和街道等重要场所,宣传皇帝的功绩、美德和治国方略。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广告萌芽,演变成了一种商业广告的形式。
当时的广告主要以文字和图案的结合形式出现在社会各个角落,如商店牌匾、店铺招牌等。
在城市中心地区,商家还会雇佣广告人员通过街头叫卖或咏史礼品的形式向顾客宣传商品。
近代广告起步:进入近代,随着西方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影响,广告在中国开始转型和发展。
这个时期的广告以墙报、传单和海报的形式传播,涉及的内容包括商品广告、政府宣传、交通信息等。
同时,广告的制作逐渐出现专业化,使用了更加醒目的颜色和照片,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解放后:1949年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广告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调整。
国家垄断了大部分的媒体资源,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内容都受到严格的控制。
广告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宣传商品和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告行业经历了蓬勃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消费均有了大幅增长,广告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1980年代后期,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成为最主要的广告形式,同时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体也开始兴起。
互联网时代: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告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
互联网广告逐渐崛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广告传播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
搜索引擎广告、社交媒体广告和电子商务广告成为当前中国广告市场的主要形式,广告主通过精准定位和大数据分析来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当前形势:当前,中国广告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广告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个性化的机会;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广告的反感和忽视也不断增加,广告行业需要更加科学、艺术和有趣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第三讲1949年—1976年我国大陆的广告解放以后,我国大陆广告的发展经历了长期曲折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广告有了一定的进步。
原有的广告形式继续发展,而且有了一定的规模,新的广告媒体和新的广告形式不断出现,广告管理也逐步得到加强,广告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宣传和经济宣传的重要工具。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告被作为资本主义的工具,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一、广告媒体和广告形式的发展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活跃城乡经济,广告得到重视和发展。
在广告形式上,一方面过去那些行之有效的广告宣传手段得以保留,并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出现一些新型、实用、低价格、针对性强的广告形式,如商品目录广告、商品知识说明书广告、案头印刷广告、年画广告、对联广告、春牛图广告、火柴盒广告,等等。
春牛图古时人们于立春前制造土牛,以便文武百官在立春祭典中鞭打它,以劝农耕。
在农村,立春之前,乞丐们在乡间分送“春牛图”。
至店家唱“黄牛到,生意俏”;至农家则唱“黄牛到,五谷好”,以索取钱物。
农家一一回赠钱或米,俗称“小讨饭扮春官”。
春牛图里除了牛之外,还有一个牧童,他就是芒神,他原为古代掌管树木生长的官吏,后来被人们尊为神仙。
身高三尺六寸,象征农历一年的三百六十日。
他手上之鞭长二尺四寸,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
当他没有穿鞋、裤腿卷得很高时,就代表该年多雨水,要防涝;双足穿草鞋则代表该年干旱,要蓄水抗旱;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草鞋,则代表该年雨量适中,年景好。
如果是牛倌拉绳子牵着耕牛走,意谓当年农时季节迟,耕牛较空闲;如果是牛倌手提竹鞭在耕牛后面赶,意谓当年农时季节紧,耕牛特别忙;如果是牛倌骑在牛背上吹笛,意谓当年风调雨顺,年成特别好,等等。
春牛图除预卜一年的农业丰歉之外,还标有二十四节气和潮水涨落时辰,是旧时农家的一种简易农时挂历。
如今,随着各式日历、挂历的出现,春牛图也逐渐消失。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商业交流的发展和增加促进了广告的出现。
商家和手工艺人通过使用旗帜、招牌和墙面涂鸦等方式,向潜在顾客传递商品信息。
这些古代广告主要是为了提醒顾客他们的存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中国现代广告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近代广告观念和技术进入中国。
早期广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
这些广告主要以报纸、海报和广播为媒介。
与古代广告相比,现代广告更专业、更富有创意和商业化。
随着广告行业的发展,广告商开始了解和运用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引入广告策划、市场研究和品牌管理等概念,逐渐提高了广告的效果和效益。
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中国广告逐渐走向国有化。
国家开始控制广告内容和媒体,广告多是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宣传。
这段时间内,中国广告的发展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广告内容偏重于政治宣传和生产力的推广,缺乏创意和市场导向。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告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投资者开始重视广告行业,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大量的广告公司和代理商。
同时,中国广告企业开始引进国际先进的广告理念和技术,并依托媒体的发展和创新,广告市场开始逐渐繁荣起来。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广告行业在90年代进一步发展壮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广告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中国企业开始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发展。
这个时期,中国的广告产业链逐渐完善,广告设计、制作、媒介购买和传达等环节不断专业化和市场化。
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广告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网络广告、移动广告和社交媒体广告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广告传播的方式和效果评估的标准。
广告商开始注重在线广告和移动广告的创新和投放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互联网时代隐私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广告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
刚刚结束了解放战争,进入了新的社会主义时代。
在经济重建的背景下,广告作为一种市场营销手段逐渐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
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的广告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相对困难,广告的数量和质量都相对较低。
这时期的广告多以政府出资的宣传广告为主,用以宣传社会主义理念和政治口号。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广告行业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市场经济开始兴起。
这个时期,广告行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些外资企业开始涌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和技术,推动了中国广告行业的发展。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广告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广告需求的增加。
各类广告媒体和广告机构也逐渐兴起,广告创意和制作水平不断提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广告行业继续迎来了新的变革和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广告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络广告和移动广告成为了主流,传统媒体广告逐渐受到冲击。
同时,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发生了变化,品牌和情感因素在广告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总的来说,中国广告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高速发展的历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广告行业也在不断适应和创新,为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市场营销机会和推广方式。
中国古代广告史的发展
中国古代广告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和战国时期,持续到清朝。
这段时间里,广告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是中国古代广告史的几个重要时期和特点。
1. 商代广告: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是商业发展的时期。
商代的商人使用象形文字和记号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商代时期出现了商标标识的使用,如商家在货物上刻印“商”的字样,以区别其他竞争对手。
2. 魏晋南北朝广告:在这一时期,商人开始使用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手段,如广告牌、墙体广告、木刻画、宣传册等。
这些广告手段通常包含文字和图像,用于展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
3. 宋代广告:宋代是中国古代广告的重要时期,商品交易和商业活动的兴起使得广告的需求迅速增加。
宋代商人开始使用纸张广告、标语、悬挂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
其中,纸张广告是宋代广告的重要形式,商人常用纸张写下商品名称、价格等信息,然后张贴在公共场所。
4. 明清时期广告:明清时期,广告的形式更为多样化。
商人除了使用纸张广告之外,还采用了各种宣传手段,如木刻版画、印刷品、布告、顶印等。
这些广告形式不仅展示了商品的特点,还赋予了艺术性和娱乐性。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始终与商业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密切相关。
古代商人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
向民众推销商品,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这些广告手段不仅反映了古代商业活动的发展水平,还展示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中国广告沿革1、我国最早的工商业印刷广告:北宋时期(960~1127年)济南刘家针铺的雕版印刷广告。
该广告为铜版雕刻,属于商品传单性质的广告。
它包含标题、正文和商标,形式上比较完整,商标图像鲜明,位置突出,说明当时已初具商标意识。
整个广告,图文并茂,反映出我国北宋时期工商业的繁荣,代表了我国古代印刷广告的水平,是我国广告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铜版雕刻,宽12。
5厘米,高13厘米。
2、南宋时期的茶摊使用响盏作为卖茶的广告工具。
3、清明上河图中的广告形式有:①旗帜②灯笼③招牌④竖标⑤横幅⑥市招4、我国古代的广告形式有口头叫卖、幌子、陈列、招牌、旗帜、音响。
5、我国古代销售现场广告形式有叫卖、陈列、旗帜、幌子、招牌等。
6、报纸广告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广告开始进入现代阶段。
7、中国现代广告发展史中有代表性的报刊有:(外国人创办)①《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来西亚创办,最早刊登广告的中文刊物②遐尔贯珍:1853年,由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创办,首先刊登了诚招广告商户的启示③孖刺报:增出中文版的中外新报,最早刊登了商业广告。
④申报:1872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
刊登了我国报刊史上最早的戏剧广告⑤新闻报:1923年就以日销15万份作为招揽口号。
8、中国人主办的报刊有:①中外新报:1858年创刊于香港,是第一份中国人自己主办的现代报刊②循环日报:王韬于1873年在香港创办,是我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9、杂志主要有:①生活周刊②东方杂志③妇女杂志10、我国第一坐广播电台是:1923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1、中国创办的第一坐电台是:1926年,哈尔滨广播电台12、第一坐中国民营广播电台是:1927年,上海的新新广播电台13、我国最早的橱窗广告:1917年,上海先施百货公司。
14、最早的霓虹灯广告:1927年,由远东公司制作,安装于上海大世界屋顶的百龄机广告30 我国最早的空中广告:1936年,新闻报在全运会期间放的气球条幅广告15、有外商开办的中国最早的广告公司有:①可老918贝美②克劳③美灵登16、中国人办的广告公司有:①1926华商广告公司②1930 联合广告公司17、二十世纪30年代世界广告之都有:①上海②纽约③巴黎④东京18、广告书籍有:①1918年商务印书馆甘永龙广告须知(我国最早的广告学研究专著)②1919年徐宝璜新闻学③1927年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9、我国最早的广告行业组织是:1927年中华广告公会 1933年改名为上海市广告同业公会20、1979年,被称为中国广告元年的历史事件及意义?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天津牙膏广告;1月14日,上海《文汇报》发白《为广告正名》一文,列举了广告的众多优点;1月23日,《文汇报》刊登了外商广告;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酒;2月,上海南京路出现第一块商业广告路牌;3月5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率先恢复商业广告业务;3月15日,上海电视台播出我国里上上第一条外商电视广告瑞士雷达表;4月15日,广东电视台设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商业广告节目;4月17日,《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商业广告;8月,北京广告公司成立;11月,中宣部下发文件《关于报刊、广播、电视刊登和播放外国商品广告的通知》; 12月,中央电视台播出首都出租汽车公司的广告;1980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建台以来第一条商业广告。
中国广告发展史(1979年后)1979年初,中国广告恢复全面启动。
这足以说明1979年是中国的广告元年。
1979年1月14日,《文汇报》首先发表文章《为广告正名》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拟订《上海电视台广告业务实行办法》、《国内外广告收费实行标准》。
1979年1月25日,上海电视台成立了广告业务科。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在电视上播出“上海电视台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的幻灯片,继而播出中国电视广告史上的首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
1979年2月,《文汇报》率先恢复中国报纸广告。
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手表。
1979年3月5日,上海电台恢复广告业务。
1979年4月15日,广东电视台设立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广告节目。
197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广告。
1979年11月,中央宣传部颁布《报刊、广播、电视刊登和播放中国广告的通知》。
1979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辟“商品信息”节目,集中播放国内外广告。
1979年12月20日,北京市各处出现商业广告路牌。
1979年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研究广告节目的问题。
1980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播出建台以来第一条商业广告。
1982年,我国公布大陆广告业复苏后的第一部广告法规《广告管理暂行条例》。
1983年12月27日,中国广告协会成立(简称中广协)。
1983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开办广告专业,正式向全国招生。
这是我国高等院校开办的第一个广告专业。
1988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成立。
1993年7月15日,国家工商局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进行广告代理制和广告发布前审查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1993年下半年起在全国开展广告代理制试点。
1994年3月,北京广播学院成立我国内地第一个广告学系。
1994年6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获准正式招收首批广告硕士研究生。
1995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正式实施。
1995年,由IMI市场信息研究所、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系、国际广告杂志社等编辑的全国首部《1995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问世。
中国古代广告概述一、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周时期。
《周礼》中记载的“列市”即为古代市场的雏形,而“肆”则是商家集中交易的场所。
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广告的形式开始多样化,包括口头叫卖、幌子招牌、彩楼、酒旗等。
二、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历程自秦汉至隋唐时期,古代商业广告逐渐发展壮大。
汉代的“市楼”广告形式具有代表性,商家在市楼上展示商品,吸引顾客。
隋唐时期,广告形式更加丰富,包括市鼓、旗帜、灯笼等。
到了宋代,广告形式趋于成熟,商家开始使用招牌、幌子、绣球等广告手段。
三、古代广告的主要形式古代广告的主要形式包括口头叫卖、幌子招牌、彩楼、酒旗、灯笼、市鼓等。
此外,还有“影戏”广告,即利用影子表演来展示商品。
另外,宋代开始出现“说合子”广告,商家通过唱诵等方式宣传商品。
四、古代广告的特点和影响古代广告多以口头和视觉形式为主,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同时,古代广告多与商家的经营活动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古代广告对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现代广告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古代广告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古代广告的局限性在于其传播范围有限,主要限于当地市场。
此外,古代广告的制作技术也较为简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尽管如此,古代广告仍然在当时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中国古代广告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广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首先,古代广告是中国商业文化的体现,反映了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其次,古代广告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为后世的艺术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最后,古代广告也为现代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现代广告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总之,中国古代广告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古代广告的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商业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为现代广告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广告的发展史
广告是人类有目的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活动的产物。
中国的商品广告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社会广告”大约出现于母系氏族公社的初期。
广告历史:
以承载广告的媒介来分,中国广告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以实物、叫卖、标记、音响为主体的古代广告时期。
2、以商标和牌号为主体的中世纪广告时期。
3、以报刊为主体的近代广告时期。
4、利用电讯科技传递信息的现代广告时期。
发展趋势:
广告媒介的发展不是淘汰的过程,而是一个叠加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广告传播。
在媒介手段、内容、形式或艺术表现上都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这种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商品经济的逐渐发展,而且证明了广告的发展是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