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的发展简史
- 格式:ppt
- 大小:7.00 MB
- 文档页数:29
我国广告传媒的发展历程广告传媒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悠久且深远,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领先的变革。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广告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萌芽期(1978-19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广告传媒行业尚处于萌芽期。
在此期间,广告主要集中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广告内容多为企业产品宣传,形式相对单一。
此时,我国的广告传媒行业面临着起步晚、经验少、技术落后的挑战。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也为中国广告传媒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从业人员。
二、成长期(1990年代-200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广告传媒行业进入了成长期。
广告形式逐渐多样化,互联网广告开始崭露头角。
一些新兴媒体如户外广告、手机广告等也开始崭露头角。
同时,广告内容也从单纯的产品宣传向品牌宣传、文化宣传等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的广告传媒行业开始与国际接轨,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三、成熟期(2000年代初至今)进入21世纪,我国广告传媒行业进入了成熟期。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广告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崛起,使得广告传播更加精准、个性化和互动化。
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广告投放更加精准,提高了广告效果。
此外,广告传媒行业也开始注重社会责任,积极推动绿色广告、公益广告的发展。
四、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我国广告传媒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广告传媒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未来,广告将更加个性化和精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画像的精细化分析,进而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投放。
此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普及,也将为广告传媒行业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我国广告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从最初的单纯产品宣传到现在的个性化、精准化投放,我国广告传媒行业在不断创新和变革中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广告发展史大事年表“人儿的博客”1、中国广告发展史(1979年以前)我国最古老的广告形式是由口头叫卖、吆喝声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形式的销售现场广告。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雕刻铜版,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印刷广告物。
1815年8月,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来亚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这是最早的刊登广告的定期中文刊物。
1853年,由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发行并销售到广州、上海等地的《遐尔贯珍》刊物,首先利用刊物兼办广告业务。
1858年,在香港出版的《孖刺报》,增出中文版《中外新报》,最早刊登了商业广告。
1904年,国人开办闵泰广告社。
国人开办的广告公司中,规模较大的有成立于1926年的华商广告公司和成立于1930年的联合广告公司。
我国最早的广告研究团体是1918年在北京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27年,上海有六家广告社组织成立“中华广告公会”,这是我国广告同业的最早组织。
2、中国广告猛进史(1979年后)1979年初,中国广告恢复全面启动。
这足以说明1979年是中国的广告元年。
1979年1月14日,《文汇报》首先发表文章《为广告正名》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拟订《上海电视台广告业务实行办法》、《国内外广告收费实行标准》。
1979年1月25日,上海电视台成立了广告业务科。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在电视上播出“上海电视台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的幻灯片,继而播出中国电视广告史上的首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
1979年2月,《文汇报》率先恢复中国报纸广告。
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手表。
1979年3月5日,上海电台恢复广告业务。
1979年4月15日,广东电视台设立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广告节目。
197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广告。
1979年11月,中央宣传部颁布《报刊、广播、电视刊登和播放中国广告的通知》。
1979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辟“商品信息”节目,集中播放国内外广告。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广告行业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以下是中国广告史的主要发展历程。
古代广告时期:在古代,广告形式多样,主要通过咏史铭、纪事碑和木刻画等方式来传播信息。
这些文字和图像经常出现在宫殿、庙宇和街道等重要场所,宣传皇帝的功绩、美德和治国方略。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广告萌芽,演变成了一种商业广告的形式。
当时的广告主要以文字和图案的结合形式出现在社会各个角落,如商店牌匾、店铺招牌等。
在城市中心地区,商家还会雇佣广告人员通过街头叫卖或咏史礼品的形式向顾客宣传商品。
近代广告起步:进入近代,随着西方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影响,广告在中国开始转型和发展。
这个时期的广告以墙报、传单和海报的形式传播,涉及的内容包括商品广告、政府宣传、交通信息等。
同时,广告的制作逐渐出现专业化,使用了更加醒目的颜色和照片,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解放后:1949年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广告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调整。
国家垄断了大部分的媒体资源,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内容都受到严格的控制。
广告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宣传商品和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告行业经历了蓬勃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消费均有了大幅增长,广告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1980年代后期,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成为最主要的广告形式,同时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体也开始兴起。
互联网时代: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告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
互联网广告逐渐崛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广告传播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
搜索引擎广告、社交媒体广告和电子商务广告成为当前中国广告市场的主要形式,广告主通过精准定位和大数据分析来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当前形势:当前,中国广告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广告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个性化的机会;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广告的反感和忽视也不断增加,广告行业需要更加科学、艺术和有趣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古代广告我国有着 5 000 年文明史,经历了长达2 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虽然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商品经济。
与不太发展的商品经济相适应,也出现了形式简单但富于民族特色的广告活动。
1、实物广告早在公元前 3 000 年,我国开始有了交易活动。
由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出现剩余,部落之间偶尔进行着以物易物的物品交换,如以布换羊羔,锄具换大米等。
这就是原始的实物广告。
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物品更为丰富,实物广告随之增长。
2、叫卖广告在兜售商品时,通过卖啥吆喝啥来吸引买主,称为叫卖广告。
如卖油翁一边敲“梆子”,一边吆喝“卖油啰”。
叫卖之声,清晰悦耳,且不同的行业,叫卖声各有特点。
这种叫卖广告说明了广告与音响的关系,它是音响作为广告要素的原始形态。
3、招牌和幌子招牌主要用以表示店铺的名称和记号,又称“店标”,其中有横招、竖招、墙招、坐招等等,把字号题写在门、柱、屋檐、墙壁或柜台上。
招牌形式比较固定,但文词各有千秋。
如北京“全聚德”、“六必居”、“同仁堂”等。
老字号招牌,实际上已成为经营者的品牌标志,流传至今,比如“王麻子剪刀”、“狗不理”等。
不少招牌还隐藏着许多人文故事,成为我国一大文化特色。
幌子主要表示商品不同类别或不同服务项目,又称为“行标”,可分为形象幌、标志幌和文字幌。
形象幌即是以商品或实物、模型、图画等为特征,使经营的商品突兀,显赫,一目了然。
如烟店门前挂一木制大烟斗、酒店门前挂葫芦或放置一酒坛。
中药铺门前摆放一制作药材的铁“碾子”、袜铺门前挂袜子。
形象幌在当时是比较流行的。
标志幌主要是旗幌,即酒旗。
如《水浒传》景阳冈酒店前的酒旗。
另外,旅店、饭店以灯笼做幌子也是古代比较普遍的一种广告形式。
尤其是夜晚,炫目灯笼格外吸引人,近似于现代的霓虹灯广告。
文字幌多以单字如茶、药或双字及双字以上表示经营的商品品种,如米局等。
有时招牌和幌子相互结合运用,尽现民间特色。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商业交流的发展和增加促进了广告的出现。
商家和手工艺人通过使用旗帜、招牌和墙面涂鸦等方式,向潜在顾客传递商品信息。
这些古代广告主要是为了提醒顾客他们的存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中国现代广告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近代广告观念和技术进入中国。
早期广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
这些广告主要以报纸、海报和广播为媒介。
与古代广告相比,现代广告更专业、更富有创意和商业化。
随着广告行业的发展,广告商开始了解和运用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引入广告策划、市场研究和品牌管理等概念,逐渐提高了广告的效果和效益。
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中国广告逐渐走向国有化。
国家开始控制广告内容和媒体,广告多是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宣传。
这段时间内,中国广告的发展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广告内容偏重于政治宣传和生产力的推广,缺乏创意和市场导向。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告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投资者开始重视广告行业,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大量的广告公司和代理商。
同时,中国广告企业开始引进国际先进的广告理念和技术,并依托媒体的发展和创新,广告市场开始逐渐繁荣起来。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广告行业在90年代进一步发展壮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广告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中国企业开始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发展。
这个时期,中国的广告产业链逐渐完善,广告设计、制作、媒介购买和传达等环节不断专业化和市场化。
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广告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网络广告、移动广告和社交媒体广告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广告传播的方式和效果评估的标准。
广告商开始注重在线广告和移动广告的创新和投放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互联网时代隐私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广告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中国古代广告时期(公元前3000年-1840年)条件:第三次社会大分工1.实物展示广告2.口头叫卖3.旗帜广告4.幌子广告(由实物广告演化而来)5.招牌广告(由旗帜广告,实物广告演化而来)6.印刷广告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广告: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铜板二.近代广告的探索(1840年-1919年)条件:近代传播媒体的出现1.世界上最早的中文广告:中国出现的第一家中文报刊,是英国传教士马里逊和米怜在马六甲于1815年创办的《察视俗每日统计传》,该刊最后所附的告帖,就是中国出现的第一篇报刊广告。
2.中国出现的第一个中文刊物:1853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与麦都思主编在香港创刊的中文月刊《暇迩贯珍》,善于兼营广告业务,是该刊物的一大特点。
3.第一份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1858年,伍廷芳《中外新报》,除刊登新闻外,还刊登轮船,商业行情等广告。
三.现代广告的成熟(1919年-1949年)条件: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1919年-1936年:兴盛期1937年-1949年:衰败期1.报刊广告的成熟2.广播广告的问世中国出现的第一家广播电台:美国人E.C.奥斯邦与英文《大陆报》合作,在上海创办了《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并于1923年1月23日在上海正式播音。
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于1926年10月1日在哈尔滨正是播音,不久,官办广播便出现于北京,天津,沈阳等各大城市。
1928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了中央广播电台。
3.广告公司和广告同业组织的出现较早在中国开设广告公司的是美商克劳和英商美灵登,他们的广告公司均于1920年左右在上海创立。
中国人自己开设最早规模的广告公司是1926年在上海成立的华商广告公司和1930年创办的联合广告公司。
广告公司的出现,标志中国的广告事业开始向规范化和行业化迈进。
中国最早的广告同业组织-1927年,中华广告公会在上海成立,1927年,广告研究机构-新闻学研究会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成立。
中国广告发展简史一、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发展概况社会的第一次生产大分工,大约发生在原始社会的晚期距今约4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考古证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已由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而龙山文化则出现了农业、制陶、牧畜、手工业等经济生产部门的分工和显著发展,并发展出新的产业—制酒。
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社会分工,使剩余产品出现从而奠定了私有制的基础。
同时,由于劳动者的技术专业化倾向,使各个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所生产的产品品种和数量都不相同,劳动者总是倾向于从事自己所熟练的技术生产,因此,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开始出现产品交换。
随着生产分工的深化,生产的物质品类逐渐增多,剩余产品也随着增多,物质交换活动日趋频繁,交换品的种类和地域也不断扩大。
在黄帝时代,便出现了货币交换形式,以实物货币如牲畜、铜器、布匹和贵重装饰品作为等价交换物,取代了原始的物物交换形式。
为了把用来交换的产品交换出去,就必须把产品陈列于市场,同时,为了吸引他人,势必需要叫喊等。
实物陈列和叫喊是最早的广告形式。
这种形式的广告,至今还在流传,而其它的广告形式,大体又都是从这种广告形式中演变而来,只不过是采用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注入了新的内容。
奴隶社会时期,大约是在夏朝(约公元前21—前16世纪),在我国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行商阶层开始出现。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交换日趋频繁和广泛,开始出现城市和集市。
相传,我国最早的城市出现于夏禹时期。
在夏、商(公元前16—前11世纪)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据著名史学家吴晗考证,“周民中有一部分会做买卖的商人即殷遗民”,他们被迫集中在洛阳,被叫作“顽民”,经常被召集起来训话,过着被监视的生活。
他们被另眼相看,既无政治权利,又失去了土地,为了过日子维持生计,只好东跑西跑作买卖。
这种为贵族所小耻而又为庶民所不能为的行业,因为社会的需要,就成为殷遗民主要从事的行业了。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
刚刚结束了解放战争,进入了新的社会主义时代。
在经济重建的背景下,广告作为一种市场营销手段逐渐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
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的广告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相对困难,广告的数量和质量都相对较低。
这时期的广告多以政府出资的宣传广告为主,用以宣传社会主义理念和政治口号。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广告行业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市场经济开始兴起。
这个时期,广告行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些外资企业开始涌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和技术,推动了中国广告行业的发展。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广告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广告需求的增加。
各类广告媒体和广告机构也逐渐兴起,广告创意和制作水平不断提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广告行业继续迎来了新的变革和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广告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络广告和移动广告成为了主流,传统媒体广告逐渐受到冲击。
同时,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发生了变化,品牌和情感因素在广告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总的来说,中国广告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高速发展的历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广告行业也在不断适应和创新,为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市场营销机会和推广方式。
中外广告简史课件中外广告简史一、中外广告的起源1. 中国广告的起源:古代商人在市场上使用口头宣传的方式进行广告,古代商家在牌匾上刻写宣传内容。
2.国外广告的起源:古罗马时期商人常常在市场上设置告示牌来宣传商品。
二、中外广告的发展1. 中国广告的发展- 唐代广告:商家使用传单、悬挂宣传图案来推销产品。
- 宋代广告:商家开始使用标语和手抄宣传册来宣传商品。
- 清代广告:广告开始出现在报纸上,并开始使用插图和图片来吸引眼球。
2. 国外广告的发展- 英国广告:17世纪开始,报纸成为广告媒介的主要载体,广告开始使用插图和标语来吸引读者。
- 美国广告:19世纪中叶,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广告开始使用彩色插图和照片,广告业开始兴起。
- 日本广告:19世纪末,随着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广告业也跟随发展起来。
- 法国广告:19世纪末,法国成为欧洲广告业的发展中心,各种新的广告形式出现。
三、中外广告的创新1. 中国广告的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广告业开始像国外学习,采用新的宣传方式和手段。
- 19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业迅速发展起来。
2. 国外广告的创新- 印刷技术的进步,使得广告可以更加精美地传播。
- 广告的创意,越来越注重独特的思维和巧妙的表达方式。
四、中外广告的现状和趋势1. 中国广告的现状和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广告和移动广告成为主流。
- 广告创意和品牌传播越来越受重视。
2. 国外广告的现状和趋势- 广告业在数字化时代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 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广告的传播方式。
五、对比中外广告1. 宣传方式:中国的广告宣传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元素,国外广告更加注重创意和娱乐性。
2. 广告媒介:中国广告的媒介主要是电视和户外广告,国外广告则更多地借助互联网和移动设备。
3. 创意理念:中国广告的创意主要依赖于美术和设计,国外广告则更加注重故事性和情感传达。
六、结语中外广告的发展都经历了起源、发展、创新的过程,广告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产品推广和品牌建立的重要手段。
中国广告发展简史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在那个时候,广告仍然被认为是一个相对新生的行业。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广告业起步较晚,但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广告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且最具潜力的广告市场之一。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经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引入,中国人民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这也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随着中国逐渐走出封闭状态,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一系列国际品牌和广告理念。
这对中国本土的广告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可以从国外的经验中学习和借鉴。
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国的广告业经历了快速增长的时期。
越来越多的广告机构和广告公司应运而生。
同时,中国电视台也开始大力推广商业广告,让更多的品牌能够接触到广大的受众。
这时期,广告的形式主要以电视广告为主,并且大多数广告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消费品和服务行业,例如食品、化妆品和饮料等。
2000年以后,中国广告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广告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广告展示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现在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和其他智能设备访问广告,这为广告主和广告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社交媒体的兴起也对广告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们分享、评论和讨论广告的能力使广告的传播范围更广,品牌知名度更高。
同时,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络购物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为广告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许多广告机构和品牌开始在电商平台上投放广告,以提高销售和品牌声誉。
今天,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新的技术和媒介不断涌现。
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媒体,从电视投放到社交媒体,广告业正在经历着全新的变革。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增长,广告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创意和内容,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总的来说,中国广告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增长阶段,再到数字化和创新的阶段。
中国广告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一、早期社会广告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只能凭借打猎、捕鱼等手段,利用自然界现有的动植物维持生存。
为了生存,人需要相互交流,交换物品,如此便产生了最初的广告的思想。
我国最初的文字广告多是政治、军事性质的社会广告。
二、经济广告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广告出现。
经济广告主要形式:口头广告:他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广告形式之一,形式多为吆喝、叫卖;实物广告:和口头广告同时出现,并与口头广告相辅相成;标记广告:最初只是为了表示所有权或为纪念、装饰之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上的分工,交换的扩大,逐渐出现了商业性的标记;音响广告:他的出现与行商密不可分,在西周时便出现了,行商以箫管为音响媒介,引起人们注意而招揽生意;招牌与幌子:有固定营业场所的商家,他们常用的广告形式是招牌和幌子。
招牌大多用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自号,也可称为店标。
幌子主要表示经营的商品类别或不同的服务项目,可称为行标,招牌和幌子,在商业贸易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广告:中国的封建社会历经14个朝代,长达2000多年。
战国至隋朝年间,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广告的发展也是平平无奇。
但广告的方法和技巧上确有不少改进。
一、悬帜广告。
他的出现不但说明当时已具备了这种广告形式产生的物质条件,而且说明了商人广告宣传意识的增强。
二、悬物广告。
它是实物广告的发展,它是店铺在门前悬挂于经营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起着招牌广告的作用。
三、商品命名广告。
由于手工业发达,市场上开始有了竞争。
商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商品市场,多以该产品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或与商品有关的故事情节、历史背景来命名商品,以加深顾客印象,于是形成了商品命名广告。
四、广泛流传的“买卖”故事。
这一时期广告开始讲究广告技巧和心理效果,诱发人们的国脉欲望,利用名人的“马价十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五、唐代时对“市”有一套比较严密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