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

文法系汉语言(新闻学)

08级8班

贾佳

0810106

二、招牌广告的发展

招牌广告在唐五代时只是集中于官府统一管理的市场内,至宋代遍及城乡,都市商店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宋代招牌广告的使用非常普遍,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招牌有横额、竖牌和挂板的多种形式。从宋代张择瑞得《清明上河图》中,也可以看到当时北宋汴京的繁荣和众多商店使用招牌的景象。据有人统计,画面仅汴京州城门外十字街口,就有各家商店设置的招牌、横匾、竖标、广告牌等30余块。同时,广告上也有文有图,文字写明店铺的名称、性质,图案则显示其行业性质。如药店画药葫芦,膏药店画膏药,铁铺门前画钳、刀等标记。

这一时期,招牌广告已成为当时商家最基本的广告形式。招牌广告已不单是局限用文字写出店名,还具有介绍商品,宣传商品的功能。从《清明上河图》中,还可以看到,在闹市区的赵家药铺门前放有四块招牌。招牌上大致内容是介绍这家医药铺药的功效以及医生医术的高明。此外,《梦梁录·茶肆》条里也载有“俞七郎茶坊”、“蒋检阅茶肆”等招牌名。这些店铺的名字招牌使人一看就明白茶坊的性质特征。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竞争的激烈,店铺的门面修饰也成为广告竞争的主要手段,起到了招牌广告的作用。《东京梦华录》说:汴京城内,“御街东朱雀门外,西通新门瓦子,以南杀猪巷,亦妓馆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过龙津桥南去,路心又设朱漆杈子如前”。这杈子,是用红绿木条制成,固定临

街房屋之外,用以阻挠人马成为茶楼的装饰,这是门外装饰。又有“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这里所说的彩楼、欢门,是一种商店门面的装潢,它使商店的门面别具一格,各具特色,便于人们识别,期中彩楼是永久的广告设施,一般在节日时重新加以修饰,以增添喜庆色彩,营造商业气氛。

三、招牌广告的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招牌广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招牌广告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看,都更趋成熟。招牌的式样、色彩也更为丰富多彩,制做的材料也多种多样,而招牌文字也赋予了特定内涵。

至明清时期,招牌已不再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的名字作为内容,而且赋予招牌文字以特定内涵。该时期的招牌注重以儒家“以义取利”的思想为主导,在商业招牌广告中折射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因而在商业活动中表现为讲究商业道德和商店信誉。许多商家把儒家提倡的“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高悬于店外,公之于众。如“同仁堂”、“全聚德”等等,诸如此类。

此外,在招牌的含义上有的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如“内联升”、“庆丰润”、“宝丰”、“吉隆顺”等等。开业于咸丰三年(1853年)的内联升鞋店,其招牌上除了书写“内联升”三个大字之外,还画上云朵托起的高靴和鞋子。图文并茂的招牌不仅告诉人们这里可以制作靴鞋,而且还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穿了“内联升”的鞋,能够步入仕途,平步青云,连连晋升,青云直上。

在招牌的内容上,还采用与商店商品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清代北京“都一处烧麦馆”的招牌也有一段来历,据说,“都一处”这三个字是出自乾隆皇帝的御笔亲书。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除夕夜,亥时,有一主二仆来到一家酒店饮酒,客人环视四周,得知小酒店还没有字号,便起了个“都一处”的名字。一个月后,10多个太监给酒店送来了一块匾额,店主这才知道除夕夜来的是乾隆皇帝,从此“都一处”的招牌闻名天下。

中国古代的招牌广告是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还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的萌生和演化,既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日趋繁荣的历史进程,也显示了古代商人对广告表现方法、手段的总结及广告艺术形式的加工、提炼过程,同时也从一个角度折射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商业民俗和商业文化。现代广告是古代广告的继续和发展,在众多的现代广告形式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其中明显的历史痕迹。追本溯源,认真探索古代广告的历史发展轨迹,认识广告发展的规律性,对于推动现代广告的发展和强化广告功能,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外广告史》,陈培爱著,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梦梁录》,[宋]吴自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广告行为》,《开封教育学院学

报》2003年第4期

4、《论中国古代的招幌广告》,传媒·人民网,2007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