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审评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茶叶审评评分
茶叶审评评分
采用5分制加权评分法。
(一)评分权数
乌龙茶各品质审评因子的权数分配见表3-4-17。
表3-4-17审评因子的权数分配表(总权数:1)
(二)基准分与等级最低分
1.基准分指对茶叶贸易成交样或各翠标准规定的界限分。
此分作为对样审评时的基准。
乌龙茶贸易成交样或各级标准样基准分均规定为零。
2.等级最低分指某一等级乌龙茶品质最低水平的评分。
具体规定见表3-4-18。
表3-4-18 乌龙茶品质等级最低分
(三)评分方法
对照贸易成交样或各等级标准样茶,按下述评分规定对出口青茶的外形和内质的各品质因子分别进行评定。
1.对照贸易成交样或等级标准样评分高,5分;较高,3~4分;稍高,1~2分;相符,O分;稍低,-1~-2分;较低,-3~-4分;低,-5分。
2.评分结果记录表见表3-4-19。
表3-4-19 出口乌龙茶感官审评结果记录表
品名:×××× (等级标准样或贸易成交样评分)
(四)评分结果计算
评分结果按下式计算。
总分= Aa+Bb+Cc+Dd+Ee+Ff
式中:
A,B,C,D,E,F——分别代表条索、整碎、净度、香气、滋味、叶底6项品质审评因子的评分;
a,b,c,d,e,f——分别代表以上6项品质审评因子相应的权数。
茶叶分级制度标准表
茶叶的分级制度在不同产区和国家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采用的是以茶叶外形、香气、口感等为基准进行评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茶叶:
外形:
1.特级(Super):外形整齐,色泽一致,无杂质。
2.一级(Grade A):外形完整,色泽均匀。
3.二级(Grade B):外形规整,可能有轻微瑕疵。
4.三级(Grade C):外形普通,可能有一些瑕疵。
香气:
1.特香(Special Fragrance):香气浓郁持久。
2.一级(Grade A):香气鲜明。
3.二级(Grade B):香气适中。
4.三级(Grade C):香气一般。
口感:
1.特级(Super):滋味浓郁,回甘持久。
2.一级(Grade A):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3.二级(Grade B):滋味平衡,回甘较好。
4.三级(Grade C):滋味一般。
茶汤:
1.特级(Super):清亮明澈。
2.一级(Grade A):清澈明亮。
3.二级(Grade B):一般透明。
4.三级(Grade C):略显浑浊。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一般性的茶叶分级标准,具体的标准可能因茶叶品种和产区而异。
六堡茶的茶叶审评表1. 茶叶基本信息•茶名:六堡茶•品类:红茶•产地:广东省潮州市•原料:采用当地特产的乌茶树鲜叶•采摘季节:春季2. 外观特征•茶叶外形:条索紧结,乌润有光泽•茶叶颜色:金黄色•茶叶大小:整齐匀称,长度约为2-3厘米3. 香气•干茶香气:干燥的茶叶散发出浓郁的花香和果香,香气清新怡人•茶汤香气:冲泡后的茶汤散发出独特的烟熏和焦糖香气,香气浓郁持久4. 口感•茶汤颜色:红艳橙黄色•茶汤口感:入口醇厚,滋味鲜爽,带有淡淡的甜味和花果香气,回甘持久•茶汤滋味:口感醇厚,口齿留香,回味悠长5. 冲泡方法•茶叶用量:每次冲泡3-5克•水温:90-95℃•冲泡时间:第一泡30秒,之后逐渐延长至1-2分钟•冲泡次数:可冲泡3-5次6. 茶叶特点•六堡茶是广东地区著名的红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而闻名。
•六堡茶的制作工艺独特,经过发酵、揉捻、干燥等多道工序制成。
•六堡茶的茶叶形状整齐,色泽金黄,香气浓郁持久,口感醇厚回甘。
•六堡茶的茶汤颜色红艳橙黄,口感醇厚,带有淡淡的甜味和花果香气。
•六堡茶适合晨起饮用,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也可作为下午茶品味。
7. 茶叶品质评定•外形评分:9/10•香气评分:9/10•口感评分:9/10•茶汤颜色评分:8/10•茶叶滋味评分:9/108. 总结六堡茶是一款具有独特风味和品质的红茶。
它的外形整齐匀称,茶叶金黄色,香气浓郁持久,口感醇厚回甘。
茶汤颜色红艳橙黄,口感醇厚,带有淡淡的甜味和花果香气。
冲泡时,建议使用90-95℃的水温,每次冲泡3-5克,冲泡时间逐渐延长。
六堡茶适合晨起饮用,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也可作为下午茶品味。
总体评分为9/10,是一款优质的红茶。
多穗柯发酵茶感官评定表
指标档次品质特征评分范围评分评分系数
外形甲色泽黄褐,韩庚两始终,松紧适度90~99
A 25% 乙色泽黄褐,含梗适中,松紧度适中80~89
丙
色泽黄褐,含梗量较适合,松紧度
较适合
70~79
汤色甲橙黄(橙红)明亮90~99
B 10% 乙橙黄(橙红)较亮80~89
丙橙黄(橙红)尚亮70~79
香气甲香气纯正,无霉味、杂异味90~99
C 25% 乙香气尚纯正,无杂异味80~89
丙尚纯70~79
滋味甲醇厚回甘,不涩90~99
D 30% 乙纯和回甘80~89
丙纯和尚涩70~79
叶底
甲褐黄90~99
E 10% 乙尚褐黄80~89
丙褐绿70~79
感官评定最后得分(Y)=A*25%+B*10%+C*25%+D*30%+E*10%
注:茶叶开水冲泡5分钟,用白色的瓷碗或是茶杯装盛茶液,记得拍照存底。
数据记录完整。
8-10名同学,品尝的时候小酌几口不要下咽,品完一个样品即簌口,再品尝下一杯。
评茶记录表(红茶)
产品名称
产品批号
红茶
10 袋
(规格型号)批量
取样时间取样地点成品库
执行标准:
评分因子品质特征给分得分
系数细紧或紧结重实,露毫有锋苗,色乌黑油润或棕褐油
90-99
润显金毫,匀整,净度好
25% 外形
80-89
较细紧或紧结,稍有毫,较乌润,匀整,净度尚好
尚紧实或壮实,尚乌润,尚均整,净度尚好70-79
红明亮90-99 汤色尚红亮80-89 10%
尚红欠亮70-79
嫩香,嫩甜香,花果香90-99 香气高,有甜香80-89 25%
纯正70-79
鲜醇或甘醇90-99 滋味醇厚80-89 30%
尚醇70-79
细嫩多芽或有芽,红明亮90-99 叶底嫩软,略有芽,红尚亮80-89 10%
尚嫩,多筋,尚红亮70-79
评茶结果:
备注:
评茶员:。
茶叶快速测评报告模板1. 测评目的本次茶叶测评旨在对特定茶叶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消费者能够了解该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我们将从外观、香气、口感和回甘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并结合对茶叶的产地、制造工艺和包装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 测评茶叶信息茶叶名称:(填写)产地:(填写)制造工艺:(填写)包装形式:(填写)3. 外观评价- 外形:(填写茶叶外形特征,如形状、色泽等)- 整体印象:(填写外观给人的整体感觉)4. 香气评价- 干茶香气:(填写干茶的香气特点)- 暖壶香气:(填写将茶叶放入暖壶后的香气)- 浸泡香气:(填写泡成茶汤后的香气)5. 口感评价- 口感:(填写茶汤的口感特点,如滋味、口感的均衡程度等)- 回甘:(填写茶汤在口腔中的余香和回味感)6. 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中,请结合前面的外观、香气、口感评价,对该茶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整体品质作出评价,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品质优势:(填写该茶叶的品质优势,如口感细腻、回甘持久等)- 品质缺陷:(填写该茶叶的品质缺陷,如苦涩过重、香气不足等)- 适宜人群:(填写适宜饮用该茶叶的人群和场合)- 附加价值:(填写该茶叶的附加价值,如是否具有保健功效等)- 总结评价:(填写对该茶叶总体品质的评价)7. 测评结论综合以上测评结果,可得出该茶叶的测评结论,并提供适宜购买的建议,包括以下方面:- 推荐购买:(填写是否推荐购买该茶叶)- 适宜人群:(填写适宜的茶友人群)- 注意事项:(填写饮用该茶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冲泡时间、温度等)8. 参考信息- 茶叶品牌:(填写茶叶的品牌信息)- 茶叶参考价格:(填写茶叶的参考价格)- 茶叶购买渠道:(填写可购买该茶叶的线上或线下渠道)9. 测评方法与说明- 测评方法:(填写本次测评使用的方法,如冲泡参数、评分标准等)- 测评说明:(填写对本次测评的一些说明,如样品来源、测评环境等)以上是茶叶快速测评报告模板,希望能为茶叶爱好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