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城人民广播电台哈语综合频率改版开播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事业建设与科技发展大事记(1998年----2005年)一、1998年6月10日呼伦贝尔广播电台控制室技术人员设计制作的多路录音设备投入使用,这台录音设备可为多台录音设备提供标准信号。
二、1998年7月16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购置的一部1kw 调频发射机为104.6mhz备份。
经过工程技术人员按装调试投入使用。
三、1998年8月1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成功的为鄂温克旗建旗40周年庆祝大会进行了现场直播。
四、1998年10月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录制18集广播剧“伊湛纳西’’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1997年度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五、1998年11月10日呼伦贝尔盟召开全盟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驻扎兰屯大河弯工作组被授予全盟抗洪救灾先进集体,沈宝更同志授予先进个人。
六、1998年11月10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104.6mhz 首次在职工俱乐部对全盟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进行4小时的现场直播。
七、1998年12月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白力强、额尔敦、录制的音乐专题‘‘鄂温克婚礼”掠影、荣获98年度国家广电总局广播节目技术质量三等奖。
八、1999年1月7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753发射台王喜田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广电局1998年度自治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先进个人二等奖。
九、1999年6月30日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王玉林被评为全盟优秀共产党员,并受到呼盟党委的表彰。
十、1999年9月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更新了原有的微波设备和使用了45年的电缆,新微波设备的使用对电台广播信号传输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十一、1999年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额尔顿吉尔迪录制的“达斡尔人家”,白力强录制的“我心中的蒙古包”,分别荣获国家广电总局1999年广播节目技术质量三等奖。
十二、2000年4月盟委书记胡其图同志为呼伦贝尔广播电台成立50周年题词,“办好人们广播,服务各族群众”,的题词。
广播电台开播仪式主持人串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莅临本次广播电台开播仪式现场,以及各位观众朋友的收听和观看。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见证了一桩激动人心的大事——新时代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在座的各位,都在自己的领域拥有深入的研究和多年的经验。
我相信,大家的共同愿望,就是希望新时代广播电台能够成为一座光彩夺目的“声音之塔”,把最好的声音传递给所有观众朋友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就是要用深情的话语,向大家介绍新时代广播电台。
新时代广播电台,旨在依托科技力量为全国范围内的观众提供高品质的电台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电台团队,让观众朋友们享受到最尽善尽美的服务。
往后,我们将倾听每一个观众的需求和意见,不遗余力地为大家制作精彩的节目,推出有价值的活动。
我们也会与各位合作伙伴深度合作,为观众朋友们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服务。
最后,我想说的是:新时代广播电台即将开播,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在这个旅程中,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为所有观众朋友们呈现一份最好的礼物。
感谢大家的出席和关注,祝愿广播电台开播仪式圆满成功!谢谢!。
在庆贺电视台新台标启用联欢晚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庆贺电视台新台标的启用,这是一次值得纪念的时刻。
首先,我代表电视台全体员工,向各位领导和我们的观众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电视台作为一家媒体机构,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提供优质的节目服务,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
在这次新台标的启用过程中,电视台经过了多次讨论和研究,最终确定了这个富有创意和内涵的新标识。
新台标的诞生,将会给电视台带来全新的面貌和活力。
新台标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电视台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它融合了现代化和传统的元素,色彩鲜明而又富有层次感,展示了电视台追求卓越、引领潮流的品牌形象。
台标中的每一个图形和组合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
我们相信,这个新的标识将会更好地传达电视台的理念和价值观,加深与观众的沟通和互动。
台标的启用,意味着电视台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打造更多优质的节目内容,服务于广大观众。
电视台将始终秉持公正客观的原则,关注社会热点、传播知识、展现美好。
我们将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真相和价值,用优质的节目内容点亮观众的心灵,让他们在电视台的陪伴中感受到快乐和温暖。
当然,新台标的启用不仅仅是一个标识的更替,更是对电视台全体员工的鞭策和激励。
作为一名电视台的员工,我们要以新标识为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专业能力。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学习,不断创新和创新,不断进步和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与电视台的发展同步,为广大观众呈现更好的节目质量和观看体验。
最后,我想衷心感谢每一位在新台标启用过程中付出努力的同事和合作伙伴们。
正是你们的智慧和辛勤工作,才使得新台标得以顺利启用。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希望我们能够保持团结和合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电视台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庆贺电视台新台标的启用,是我们的共同荣耀。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见证电视台的发展,为电视台的明天而努力!谢谢大家!。
在塔城人民广播电台哈语综合频率改版开播庆典仪式上的讲话第一篇:在塔城人民广播电台哈语综合频率改版开播庆典仪式上的讲话在塔城人民广播电台哈语综合频率改版开播庆典仪式上的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晓萍(2010年10月15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在这金秋送爽的收获季节,我们迎来了塔城人民广播电台哈语综合频率改版开播的喜庆日子。
在这里,我代表市委、政府,感谢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在塔城人民广播电台哈语综合频率改版筹备工作中给予的高度关注,同时对前来参加开播仪式的所有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大家向关心、关注、关爱广电事业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众所周知,哈萨克族群众大多生活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牧场山区,只有广播节目能穿越戈壁大漠、河谷草原,及时播报党和政府的政令和政策,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哈语节目编创人员的共同努力,电台哈语频率从思想观念到管理体制、从节目质量到人员素质,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已从单纯的转播已逐步转变为以自办栏目为主的涵盖新闻、文艺、科技等内容的综合性频率,自办节目先后在全国维、哈、柯语优秀新闻作品评选、自治区、自治州、地区等节目评比中获得几十个奖项。
电台哈语频率成为向哈萨克族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喉舌,成为我市乃至周边哈萨克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哈萨克族人民与塔城各族人民一道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历史见证。
取得的成绩属于过去,今天的我们要积极寻求差距,把目光投向谋求更大的发展。
哈语节目的全体采编播人员要在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三贴近”、坚持艺术创新的工作方针,不断提高创作题材、体裁的多样性、丰富性,努力减少雷同节目;不断提高专题、专栏、综艺节目的制作能力,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和数量;加大选题策划力度,着力建设名牌频率,培育品牌栏目和节目,努力创作精品内容,提升频率的专业化频道,提高节目收听率。
龙源期刊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哈语频率正式开播
作者:
来源:《中国广播》2015年第01期
本刊讯 2015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哈语频率正式开播,全天播出18小时。
2014年12月31日,开播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媒管理司司长陶世明、国家民委文宣司副司长李志伟以及哈萨克族在京代表等出席开播仪式。
新开播的哈语频率定位新闻综合频率,节目类型以新闻、社教及文艺为主,面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哈萨克语听众,为哈语听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新闻和文化生活资讯。
哈语频率是中央电台开播的第17套节目。
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已经拥有民族之声、藏语频率、维语频率、哈语频率四套完整的广播频率,每天播出时间增加到72小时,蒙、藏、维、哈、朝五种民族语言广播覆盖近一半的国土面积,形成以广播为主、多媒体联动的传播格局。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使命与职责作者:古丽江·扎尔肯别克来源:《中国广播》2019年第11期【摘要】本文对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使命和工作要点进行了剖析,并解析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与所承载的时代特点,探讨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与中国故事的关系,强调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要把握时代脉搏,传播中国故事最强音,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提高国家话语权。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中国故事【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中国故事丰富多彩,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呢?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敦煌研究院听取汇报时强调,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
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它是我们党联系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空中纽带,是维护我们这个拥有56个民族大家庭团结、和谐、稳定、发展的一支空中力量。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1950年5月22日,在中央政府的关心指导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办公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藏语广播节目的开播。
紧接着又有了蒙古语、朝鲜语、壮语以及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广播节目。
此后多年,全国各民族地区也先后开办了近 30 个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或频率。
2009年3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率开播。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为我国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应继承传统,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一、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使命(一)认清“五个并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办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政治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开场词感受音乐的力享受美妙的旋律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感谢各位今天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音乐演出。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就让我带您领略音乐的魅力,一起享受美妙的旋律。
音乐,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却能够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灵,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就像社会学家艾伯特·辛哈德所说:“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是情感的释放。
”它能够让我们从平淡的生活中抽离出来,聆听到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内心的共鸣。
开场曲是每场演出的精彩开端,它承载着意味深远的意义。
今天,我们特别为您准备了一首动人心弦的开场曲。
琴音婉转,弦声如诉,它将带领我们透过音符的海洋,探寻美妙的旋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感受音乐的力量。
音乐有着独特的魔力,它能够传递和平与爱、悲伤和喜悦,甚至在某些时候,音乐可以比文字更好地传递情感。
我们都知道,音乐在各个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古典音乐、摇滚乐、流行歌曲还是民谣,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每当我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些音符所表达的情感和情节。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甚至改善睡眠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多倾听音乐,感受它带给我们的积极能量。
当然,音乐也是一种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形式。
许多音乐家都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来表达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
他们用旋律和和声来讲述故事,用音符和节奏来描绘情感。
他们的作品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让我们对音乐充满了敬畏之情。
就在今天的演出中,我们邀请到了一些杰出的音乐家和乐团,他们将为我们奉上一系列精彩的演出。
请大家准备好,用心去感受他们的音乐,用灵魂去体验他们的创作。
我相信,当音乐的魔力穿越您的耳膜,进入您的心房时,您一定会被他们的才华所震撼,会被他们的音乐所打动。
音乐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让我们突破时空界限、忘却现实烦恼的力量。
在庆祝那达慕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精选多篇)第一篇:在庆祝那达慕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文章标题:在庆祝那达慕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八月的巴尔虎草原鲜花盛开,百鸟欢唱,景色怡人。
在这草原最美好的季节里,我们隆重举行“新巴尔虎蒙古族屯牧戍边、定居呼伦贝尔270周年那达慕大会”,在此,我首先代表旗委、旗人大、旗政府、旗政协,代表全旗各族人民向应邀前来光临我们盛会的各位领导、来宾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草原最美好的祝愿!祝愿各位领导和来宾朋友们——吉祥如意!270年前,勤劳勇敢的新巴尔虎蒙古人来到这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屯牧生产、戍守边疆、繁衍生息,并从此在这里扎根生活与草原上的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开始了长达270年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开发和建设。
270年来,新巴尔虎蒙古人历经风雨,百年沧桑,在迎来内蒙古自治和新中国成立后,揭开了巴尔虎历史崭新的一页。
经过建国后55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25年的辛勤耕耘和进入新世纪以来近几年的发展建设,全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全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由弱变强,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递增38.3的速度增长。
财政收入连年攀升,2020年突破5000万元大关,达到5462万,今年将达到1.3亿元。
工业经济异军突起,势头迅猛。
城镇居民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今年我旗牧业年度牲畜头数突破200万,达到205万头(只)。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们一改过去单一畜牧业“独木支撑”的产业局面,形成了以石油开采业、有色金属采掘业、煤业、畜产品加工业、口岸经济、旅游业、渔业、绿色能源业八大产业为重点的特色产业体系,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事业突飞猛进。
历经270年的风雨历程,今天的新巴尔虎右旗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牧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昔日落后的边陲小镇,已初步发展建设成一个集中俄蒙地域特点与民族特色于一体、集经贸旅游于一身的新兴小镇;目前我们正大踏步朝着新兴工业旗、现代畜牧业旗、绿色产业旗的宏伟目标胜利迈进。
在塔城人民广播电台哈语综合频率改版开播庆典仪式上的
讲话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晓萍
(2010年10月1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在这金秋送爽的收获季节,我们迎来了塔城人民广播电台哈语综合频率改版开播的喜庆日子。
在这里,我代表市委、政府,感谢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在塔城人民广播电台哈语综合频率改版筹备工作中给予的高度关注,同时对前来参加开播仪式的所有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大家向关心、关注、关爱广电事业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众所周知,哈萨克族群众大多生活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牧场山区,只有广播节目能穿越戈壁大漠、河谷草原,及时播报党和政府的政令和政策,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哈语节目编创人员的共同努力,电台哈语频率从思想观念到管理体制、从节目质量到人员素质,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已从单纯的转播已逐步转变为以自办栏目为主的涵盖新闻、文艺、科技等内容的综合性频率,自办节目先后在全国维、哈、柯语优秀新闻作品评选、自治区、自治州、地区等节目评比中获得几十个奖项。
电台哈语频率成为向哈萨克族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路线、方针、
政策的重要喉舌,成为我市乃至周边哈萨克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哈萨克族人民与塔城各族人民一道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历史见证。
取得的成绩属于过去,今天的我们要积极寻求差距,把目光投向谋求更大的发展。
哈语节目的全体采编播人员要在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三贴近”、坚持艺术创新的工作方针,不断提高创作题材、体裁的多样性、丰富性,努力减少雷同节目;不断提高专题、专栏、综艺节目的制作能力,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和数量;加大选题策划力度,着力建设名牌频率,培育品牌栏目和节目,努力创作精品内容,提升频率的专业化频道,提高节目收听率。
必须树立创优意识和竞争意识,广泛地借鉴和吸收自治区电台以及周边地州、县市哈语频率的先进管理模式,立足本民族的特点,逐步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新型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电台哈萨克语节目的质量、扩大其影响面。
塔城人民广播电台哈语综合频率改版开播,是塔城市广电事业的崭新起点。
希望塔城市广电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广电事业全局,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全市改革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典型,为加快实施塔城市科学发展、加速赶超战略再立新功。
改变的是节目形式,不变的是鹰翔民族悠扬的歌声。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征程中,塔城人民广播电台电台节目将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完善更专业的形象向世人展示哈萨克族人民特有的真挚、朴实情怀,为塔城的美好蓝图平添一幕各族人民携手向前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