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秦可卿与贾珍的关系 秦可卿是怎么死的?
- 格式:docx
- 大小:10.91 KB
- 文档页数:2
[秦可卿人物分析]贾府人物评析之秦可卿篇一: 贾府人物评析之秦可卿秦可卿秦可卿从第五回出场,到第十三回已玉陨香消。
这一人物活的时间非常短,死的声势非常大,留的迷惑又非常多!不仅地上有一个秦可卿,而且天上也有一个秦可卿,以至于她究竟是谁,有过什么样的关系之类的问题,两百年来一直有着十分热烈的争论。
但是,作者却把她摆到十二钗的正册中来,说明她的地位不可忽视。
有人认为秦可卿是一种象征,一种寓意,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写得失败的人物。
确实,这一人物存在着:地位重要而形象单薄的矛盾,始终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来去匆匆之感。
第五回通过贾母的观感来介绍秦可卿:“贾母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因他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接下去作者又含蓄曲折地写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所遇到的美女就叫可卿,为什么睡在侄媳妇可卿的床上,而梦中与之成姻的美女,她的名字也叫“可卿”?!据此,也有人认为宝玉和秦可卿存在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她的判词云:“擅风情,秉月貎,便是败家根本。
”她的居室布置又历数了那么多有着风流韵事的人物,至少对这间居室的主人有着类比象征作用。
这些都说明这一少妇的生活中,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隐密,这种秘密的性质,几乎关涉到: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这样重大的内容,是张扬不得的。
因此作者用了史笔。
所以有人把她的名字解释为“情可轻”!至少借此有着极大矛盾痛苦的形象,写出了在封建高压的核心地带,存在着特殊复杂的内情!这样的人物,作者把她放在十二钗的正册里,又点出那悲剧的结局,她的病和死竟又受着贾珍的特殊关注!比如吃人参,要上好的,还成立三四人的医疗小组,经过反复斟酌商量方能用药,贾珍心疼说:“任凭什么好衣裳,又值什么呢,孩子身体要紧,----就是一天穿一套新的,也不值什么。
”而且还想方设法,请了名医张士友来看病。
但她终于不治而死,死时给凤姐托了一个梦:建议多置买祭田,以便如果一旦败落,子孙可以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而且祭祀又可以永继。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特殊人物,她的死亡也充满了神秘色彩,那么她的死究竟是由废太子胤礽在政治上彻底失败造成的?还是由贾珍的胡做非为造成的?抑或是由秦可卿自身原因造成的呢?秦可卿的死亡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在前面播出的《秦可卿的出生》的节目中,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为我们分析了秦可卿就是一个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儿,但著名作家刘心武在《揭密秦可卿》的节目中却认为,秦可卿出身高贵,她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刘心武先生还认为,秦可卿的死亡跟政治活动密切相关。
刘心武先生认为,正是废太子胤礽在政治上的彻底失败,从而直接导致了秦可卿的死亡。
那么,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先生他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呢?)秦可卿究竟为什么自杀?因为前面我们已经排除了由于政治性原因,所谓废太子老亲王、他的父亲让她自杀的原因,那些可能性都排除了。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别的什么原因。
那么显然是和贾珍的关系。
那么她在和贾珍的关系当中,这个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她本人、秦可卿本人有没有责任?就是有没有道德责任?那么在研究秦可卿和贾珍的关系,确定她有没有道德责任,这个关键在什么地方?关键就在于秦可卿在这个事情当中,她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她是自愿的呢?还是被勾引和贾珍相爱、堕落的呢?还是完全被迫、屈从于贾珍的淫威呢?秦可卿的三处不种态度就决定了截然不同的道德评价。
(在前面播出的《刘心武揭密秦可卿》的节目中,刘心武先生认为,秦可卿与贾蓉只是名义上的夫妻,秦可卿跟贾珍之间倒是你怜我爱,充满真情。
那么,周思源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秦可卿与贾珍的关系呢?)突然变故秦可卿不可能是自愿的、也不可能是被贾珍勾引堕落的,而是完全被迫屈从于贾珍的淫威。
最有利的证据就是秦可卿是突然病倒,精神负担极重。
因此,当时一定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事情,一定有一个突然变故,这个变故一下子就把秦可卿的精神击垮了。
我们现在暂时把《红楼梦曲》和秦可卿的《判词》这个先放一放,我们先来看看小说当中,秦可卿从得病到自尽的过程。
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解析【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解析】★林黛玉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作品注释:“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
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源自才女谢道韫,后来用于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
美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凄惨悲壮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作品注释:“凡鸟偏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
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
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
“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琏对凤姐的态度变化。
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
“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
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
★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作品注释:“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
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
但这又能怎么样?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
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第三句“展眼吊斜辉”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
“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
秦可卿与贾珍的关系篇一:秦可卿死因秦可卿死因一、秦可卿不该在“有喜”之后仍然纵欲历史以来,关于秦可卿之死的说法可谓五花八门、汗牛充栋。
秦氏身上真的有那么多秘密吗?没有!她只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性感的大众情人,无数少男心中的意淫对象。
如同当代青年张筱雨。
贾母就是早有耳闻,所以在一个“梅花盛开”的时节将宝玉带到了欲望之都宁国府,交给了知心姐姐秦可卿。
而在此前,贾母已在宝玉身边先后安插了袭人和宝钗。
贾母不愧是一位实验主义教育家,她的剑走偏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宝玉既没有因为性冲动而像贾珍一样犯下“爬灰”的罪过;也没有因为性压抑而像贾瑞一样染上手淫的恶习。
可卿在半梦半醒之间满足了他的意淫,袭人在半推半就之间满足了他的性欲,宝钗在半遮半掩之间满足了他的色欲??从此,宝玉的情感顺利从自发走向自觉。
但贾母也仅仅培养出了一个心智通灵的宝玉,对于其他愚钝之人,她不想管,也管不了。
秦可卿便由于缺少外在的正确引导和内在的是非判断能力而走向了极端,最终死在了四个人的手里:肉体受到贾珍、贾蓉父子的双重摧残;精神被尤氏、凤姐婆婶多次羞辱。
前者是明知故犯,后者是受骗上当。
莎士比亚说,脆弱是女人的名字。
曹雪芹说,脆弱是美人的名字。
秦可卿最美,也就最脆弱,死得最早。
但曹雪芹并不认为红颜与薄命有必然关系,香菱也具有可卿之貌,却成了“金陵十二钗”中最幸福最长寿者(嫁给宝玉)。
秦可卿是不该纵欲无度,更不该违背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在怀孕之后继续聚麀,以至落下了难于启齿又模棱两可的疑难病症。
起初,太医的怀疑并没错,她确实是有喜了。
二、凤姐与尤氏合力诱使焦大揭骂“爬灰”假如仅仅是上述因由,可卿也不至于病入膏肓,顶多保不住胎,大人还是可以挽救的。
但墙倒众人推,尤氏和凤姐又暗中向她发动了心理攻击。
这对于心性要强的可卿是致命的,与其说她是淫丧,不如说是气死。
我在《焦大的‘养小叔子’是骂王熙凤》一文中曾揭示过凤姐对可卿的羞辱过程:先是在接见刘姥姥时故意挑逗蓉哥,以拉拢好色的贾蓉,后在看望秦可卿时与宝玉同坐一车,让多疑的人们怀疑她养小叔子。
试析“秦可卿之死”淮阴区渔沟中学丁春梅内容提要:在《红楼梦》中,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秦可卿,由于早在第十三回就一命呜呼,再加上她的非同寻常、前后抵牾的死因,因而成了“金陵十二钗”中最具谜性的神秘的一钗。
对于秦可卿之谜的研究,可以说众说纷纭。
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以及对文本的仔细推敲,提出了“秦可卿之死”是由于其丈夫贾蓉撞破了她与公公贾珍的奸情所致,并认为曹雪芹过早地宣判秦可卿的死刑,是由于秦可卿这一角色在人间所担负的“情戒”身份、以及贯穿全书的幻情所决定的。
关键词:秦可卿、贾珍、贾蓉、情戒、幻情。
关于红楼梦中的曲折隐晦、闪烁其辞的秦可卿之死,学术界从未停止过对这一谜案的探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非刘心武先生莫属,已经把对秦可卿的研究推向了极致——“秦学”。
近两年来,随着“秦学”与批评“秦学”的不断较量,秦可卿的问题被逐渐的扩大化,但是关于秦可卿的真正死因问题似乎也并没有因为较量的不断升级而有所澄清,反而愈显扑朔迷离。
本文不揣浅陋,对秦可卿之死作一番推测,以求教于方家。
一秦可卿的死在《红楼梦》中是矛盾的。
最明显的就是书中关于她的命运的预言与后文相抵触,在《金陵十二钗》的图册中: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在《红楼梦十二支·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頹墮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①根据这些暗示秦可卿命运的预言,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比较清楚地暗示了秦可卿是悬梁自缢而死的,而从行文来看,自第十回开始,秦可卿就身染怪病,就医服药都不太奏效,无甚起色,到了第十三回,秦可卿在一夜之间就悄然离去。
很明显,文中是把秦可卿的死因归结在她的病上,这样一来,读者难免要追问:秦可卿究竟是自缢而死还是因病而亡?还好,脂批为我们挑明了一些疑团:“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
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人物详细简介:宁国府1、贾敬:宁国公贾演的孙子,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次子。
是丙辰科进士,却一味好道,放纵家人胡作非为。
后因吃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死。
死后天子追赐他五品之职。
3、贾珍:贾敬之子,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
生活极度放纵,他虽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儿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关系暧昧。
后因作恶多端,被人参奏革去世职,派往海疆效力赎罪。
4、尤氏:贾珍之妻。
虽为宁国府当家奶奶,但并无实权,素日只是顺从贾珍。
她极力阻止过尤二姐的婚事,但无奈贾珍主意已决。
当王熙凤发现贾琏偷娶尤二姐后,大闹宁国府,尤氏束手无策,随王熙凤作践。
7、贾蓉:贾珍之子。
妻子秦可卿死后,父亲贾珍花了一千两银子给他捐了个五品龙禁尉。
后娶胡氏为妻。
贾蓉和他父亲贾珍一样荒淫无耻。
他和婶娘王熙凤有著不可告人的关系,还和姨娘尤二姐不乾不净。
由于他和父亲作恶多端,被人参奏,宁国府被锦衣军查抄。
后依附荣府生活。
8、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
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
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11、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
母亲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
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荣国府13、贾母: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
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
她不大喜欢大儿子贾赦和大儿媳邢夫人,偏爱小儿子贾政和小儿媳王夫人。
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但并不支持宝黛的爱情。
她批准了王熙凤的“掉包计”,使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
后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
14、鸳鸯:贾母的大丫头。
贾赦看上她,非要纳她为妾,让邢夫人、鸳鸯的哥嫂来劝她,威逼她,但她坚决不从。
贾母死后,她自知逃不出贾赦等人的玩弄,悬梁自尽。
15、林如海:出身虽系世禄之家,却也是书香之族。
考中探花后,钦点为巡盐御史。
关于秦可卿之死的探析刘瑞娟【摘要】在《红楼梦》中,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秦可卿,关于她的死亡,由于作者曹雪芹没有直接说明,所以历来很有争议,有人说秦可卿是病死的,还有人说是上吊自杀的.根据对《红楼梦》不同版本的文本内容和相关批语进行仔细分析,得出的种种证据显示,虽然秦可卿有病,但秦可卿不是简单的病死而是上吊自杀.【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1)004【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红楼梦》;秦可卿;病死;上吊自杀【作者】刘瑞娟【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11《红楼梦》中关于秦可卿的死亡,由于作者曹雪芹没有直接描写整个死亡过程,所以历来很有争议,有人说秦可卿是病死的,红学界普遍认为秦可卿是上吊自杀,刘心武也认为是上吊自杀。
秦可卿到底是病死还是上吊自杀呢?根据对《红楼梦》不同版本的文本内容和相关批语进行仔细分析,笔者认为秦可卿虽然有病,但真正的死因是上吊自杀。
秦可卿在《红楼梦》里是金陵十二钗当中最早死去的,我们来看看秦可卿在哪几回出现过。
在小说第五回宁府赏花,她给贾宝玉安排睡午觉,和第七回宁府宴客时,婆婆尤氏宴请王熙凤,她让和王熙凤一起来的贾宝玉见弟弟秦钟。
隔了两回以后。
在第十回写她的时,她已病得卧床不起了。
从第十一回尤氏对王熙凤说的一段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天是九月初三,秦可卿已病了,只是因为与王熙凤关系不错,才挣扎了半天。
到了小说第十三回,书中写到:王熙凤梦见秦可卿嘱托贾家后事。
在梦中,王熙凤被二门上传事云板惊醒。
“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
’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
[1](P175)“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1](P175)把第十一回和第十三回都算上,秦可卿在小说中也不过出现过五次,作者就安排她死了,关于她的死,作者在小说中只说了一句,东府蓉大奶奶没了,没有点明她是病死的,也没有点明她是上吊死的。
秦可卿怎么死的阅读精选(1):孽缘总因多情:揭秘红楼梦风流教主秦可卿之死风流教主秦可卿:在红楼梦中秦可卿是一个神秘人物,风流教主。
脂砚斋曾批言:“‘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
老朽因有魂托凤姐儿贾家后事二件,的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于是,本来悬梁而死的秦可卿在书中就变成了病死,然而作者似乎心有不甘,所以又故意留下很多漏洞,或者说线索。
首先是太虚幻境的画册上,她的主页里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之后《红楼十二支曲》中,可卿之曲《好事终》里,又留下了一句“画梁春尽落香尘”,再次肯定她缢死的真正宿命。
其中要引起个性注意的是,判词里有一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曲子中又有一句“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而脂砚还在那里特地批了一句:“深意他人不解。
”唯恐读者忽略了去。
然而,宁国府究竟犯了什么弥天大罪,要被称之为“造衅开端”,“败家根本”呢?词里说“情既相逢必主淫”,曲里说“宿孽总因情”,似乎“情”之一字,便是导致“家事消亡”的“首罪”。
那么,宁国府犯的情孽都有哪些呢?第一,自然是焦大所说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的淫行。
“爬灰”是俚语,特指公公与儿媳妇通奸,而宁国府里唯一的公媳关系就是贾珍与秦可卿,矛头所指,自不待言。
秦可卿死后,贾珍哭得泪人儿一般,问到发送之事,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但是尽我所有罢了!”脂砚斋在那里批道:“‘尽我所有’,为媳妇是非礼之谈,父母又将何以待之?……吾不能为贾珍隐讳。
”本来这只是家事,算不上什么大罪。
然而贾珍在可卿死后大肆操办,还用“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板为可卿装殓,此乃“逾制之罪”,必定会为贾家的“事败”埋下祸根。
相比之下,“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倒显得无足轻重了。
但是,这“小叔子”到底是谁呢?有人说是贾宝玉。
秦可卿作为《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正钗之一,美貌自是不用多说,读过红楼的人都认识她但是却从来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人真正认识过她,她可悲的命运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神秘的身世,这一切的谜底都要从秦可卿之死说起。
通过判词和红楼曲我们知道秦可卿其实是在天香楼上吊死的,小说第五回秦可卿的判词配画是:“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这已经再清楚再明白不过的写出了秦可卿死亡的真实方式,但是在《红楼梦》第十三回却又说秦可卿是“病死”的。
以雪芹先生的水平绝对不会出现这样前言不搭后语的说法,到底这其中隐含着雪芹先生怎样不可直言的隐情,而要把秦可卿的死写的扑朔迷离,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秦可卿之死,秦可卿怎么死的,来揭开其神秘的身世。
一、秦可卿之死说道秦可卿之死,我们首先来看看书中的原文是怎么说的,在《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中,关于秦可卿的死,雪芹先生是这样写的: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
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睡熟了.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
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
”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
秦可卿人物分析秦可卿,宁国府贾蓉之妻,小名可儿。
秦可卿虽在整部《红楼梦》中只出现过短短四回,却位列金陵十二钗之列,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在贾府,秦可卿更是深受欢迎。
然而,这位“形容袅娜,性格风流”的美人,在贾府的现实生活中却不尽人意,因与公公贾珍有“爬灰“嫌疑而忧虑不堪,最终抑郁而亡。
《红楼梦》中的一个未解之谜,就是关于秦可卿的“病“。
甫一出场的可卿,丝毫不见病态,还表现出八面玲珑的样子。
第七回,秦可卿还将自己的弟弟秦钟介绍给宝玉认识,并张罗着凤姐吃果酒,更与尤氏(她婆婆)、凤姐等一起抹骨牌。
但到了第十回,从婆婆尤氏的闲谈中,得知秦可卿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到了第十三回,秦可卿就撒手去了,实在是蹊跷之极。
第五回中,曹雪芹给秦可卿的判词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有人就说秦可卿是自杀身亡,且死因与“淫”字有关。
可《红楼梦》第十三回中,却只道“忽然暴毙”。
尽管情节为作者所删减,但从很多批语中还可以依稀寻找痕迹。
甲戌本十三回眉批写道:“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
”臧抄本的原批提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
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
其事虽漏,其言其意却令人悲切感服。
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而脂砚斋也写有:“通回将可卿如何死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也,叹叹。
”这样就有人说红楼梦原本中阐述了秦可卿因淫忧虑不堪而自杀,并非病死。
秦可卿是自杀而死基本可以确定了,那她为什么自杀呢?因为淫乱吗?在小说第七回中,仆人焦大趁着酒兴大肆骂人,说:“我要往祠堂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焦大是什么人?是跟着贾代化出生入死的兄弟,可以说是宁国府中难得的清醒之人,他为了宁国府后辈的不争气而痛骂,却被塞了满嘴马粪。
而他口中的“爬灰”说的就是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的私情。
[键入文字]
“金陵十二钗”秦可卿与贾珍的关系秦可卿是怎么死的?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与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贾惜春共称“金陵十二钗”。
秦可卿原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降落凡尘之后,以弃婴的身份,被养生堂收养。
后来营缮郎秦邦业因为当时无后,便将她抱养回去,作自己的女儿养。
后来秦邦业五十岁后生下了自己的儿子,对自己的一双儿女教育要求更高了。
秦可卿长大后成了个大美人,虽然秦邦业为官清廉公正,不过与权贵之家贾家却交往甚好。
因此在秦可卿长大后,便与贾家结亲,将她许给了贾珍的儿子贾蓉为妻。
秦可卿于是便成了宁国府重孙贾蓉的原配夫人,贾府通称蓉大奶奶。
照理来说,既然嫁给了贾珍之子贾蓉为妻,那么秦可卿与贾珍的关系,自然就是公公与媳妇的关系,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既然单提出来,自然有可说之处。
在礼教甚严的封建时代,秦可卿与贾珍除了明面上的关系,还有一个极为令人诟病的关系,那就是偷情。
与自己的公公关系暧昧,别说是在古代,就是在现代都属于乱伦,为人所不耻。
一个年轻貌美,心思玲珑的姑娘,为什么会和自己的公公偷情呢?
现在许多人在看了书之后,都一力鄙夷秦可卿,认为她是个不守妇道的淫娃荡妇,但没有人思考为什么她会和自己的公公搅在一起。
若说秦可卿爱上了贾珍,是自愿和贾珍偷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贾珍并不是什么好人,一个有了年轻丈夫,性情温和的姑娘,是不可能和公公辈偷情的。
除非秦可卿是个变态,但书中的秦可卿明显不是个变态,所以最有可能是受贾珍逼迫,迫不得已的和自己的公公搅在一起。
贾珍这个人不是什么正人君子,秦可卿长身兼宝钗黛玉之美,贾珍自然不甘心放过这么一个大美人。
据说最早的版本有《更衣》、《遗簪》两个片断,只不过后来被删除了。
更衣有“出恭”的意思,无论是正经的更衣,还是出恭,这段时间段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秦可卿落入了贾珍的魔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