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14.50 KB
- 文档页数:6
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物理学事实的是A.伽利略首先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并把它用于计时B.x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并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照片C.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D.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梦圆磁生电,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关于做简谐运动的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合力为零B.摆角小于5°时,摆球合力的大小跟摆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C.只有在最高点时,回复力才等于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D.摆球在任意位置处,回复力都不等于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3.A、B、C、D是一列简谐横波上的四个点,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B点此时振动的速度是向上的,波向右传播B.若波向左传播,此时A、C两点振动的速度是向上的C.若波向右传播,一段时间后A点可能迁移到B 点D.若C点比D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波向右传播4.如图所示,用均匀导线做成边长为0.1m的正方形线框,线框的一半处于垂直线框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当磁场以40T/s 的变化率均匀减小时,a、b两点间电势差的大小为U,则A.φaφb,U=0.1V B.φaφb,U=0.2V 5.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振动图像可由实验直接得到,所以图像就是振子实际运动的轨迹B.第1s末振子的速度为负向的最大值C.第2 s末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向的最大值D.从第3 s末到第4 s末振子在做加速运动6.图甲为风力发电的简易模型,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叶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转速与风速成正比,某一风速时,线圈中产生的正弦式电流如图乙所示,则A.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为i=0.6sin 100πt A B.磁铁的转速为100r/s C.风速加倍时电流的表达式为i=0.6sin 100πt A D.风速加倍时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1.2A 7.图甲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2000,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0011,远距离输电线的总电阻为80Ω。
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高中2017级期中考试数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则{a n}的第5项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令代入通项公式即可【详解】:令代入通项公式,,故选B【点睛】: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项,直接代入求解。
2.2.向量a=(1,-1),b=(-1,2),则(2a+b)·a等于A. 1B. 0C. -1D. 2【答案】A【解析】【分析】:由向量坐标的加法和乘法公式直接求解【详解】:,故选A【点睛】:已知向量坐标,求内积,利用内积的坐标公式求解。
3.3.在中,,则与的大小关系为()A. B. C. D. 不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化角为边,再由大边对大角可得结果.详解:在△ABC中,若sinA>sinB,由正弦定理可得:a>b,可得A>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4.4.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A. 38B. 39C. 41D. 42【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布列关于基本量的方程,从而得到所求的结果.详解:由,可得:,解得:,∴.故选:D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运用,以及简单的代数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5.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本题是考查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大小,所以一般要逐一研究找到正确答案.详解:对于选项A,由于不等式没有减法法则,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对于选项B,如果c是一个负数,则不等式要改变方向,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对于选项C,如果c是一个负数,不等式则要改变方向,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对于选项D,由于此处的,所以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不等式的方向不改变,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性质主要有可加性、可乘性、传递性、可乘方性等,大家要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6.6.如图,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的每条边三等分,以中间一段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并擦去中间一段,得图(2),如此继续下去,得图(3)…,设第n个图形的边长为a n,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每一条边分裂成三段,每三边一组,故边数按照公比为3递增,边长按照递减。
四川省凉山州普格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质点仅在恒力F的作用下,由O点运动到A点的轨迹如图所示,在A点时速度的方向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可能沿()A.x轴正方向B.x轴负方向C.y轴正方向D.y轴负方向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都可能做曲线运动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3.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河宽为300m的一条河;已知水流速度为4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只船不可能渡过河B.这只船的实际航线不可能垂直于河岸C.这只船相对于岸的速度一定是5m/sD.这只船过河所用的最短时间为60s4.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v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A.B.C.D.5.如图所示,船从A处开出后沿直线AB到达对岸,若AB与河岸成37°角,水流速度为4m/s,则船从A点开出的最小速度为()A.2m/s B.2.4m/s C.3m/s D.3.5m/s6.在O点固定一个点光源,屏MN竖直放置在O点右侧,将小球从O点平抛,在小球与屏碰撞前,小球在屏上的影子做()A.匀速直向运动B.匀减速直线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7.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舱内授课,演示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A.速度大小B.速度方向C.加速度大小D.角速度大小8.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B用长为L=0.8m的细绳悬于以v=4m/s向右运动的小车顶部,两小球与小车前后竖直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此时悬线中张力之比T B:T A为(g=10m/s2)()A.1:1 B.1:2 C.1:3 D.1:49.自行车的小齿轮A、大齿轮B、后轮C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R B=4R A、R C=8R A,正常骑行时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a C等于()A.1:1:8 B.4:1:4 C.1:2:4 D.4:1:3210.在高处以初速v0水平抛出一石子,当它的速度由水平方向变化到与水平方向夹θ角的过程中,石子的水平位移的大小是()A.B.C.D.11.如图为甲、乙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关系图线,甲图线为双曲线的一支,乙图线为直线.由图象可以知道()A.甲球运动时,线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B.甲球运动时,角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C.乙球运动时,线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D.乙球运动时,角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12.如图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转动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逆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n D.从动轮的转速为n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3.如图所示,木块在水平桌面上移动的速度是v,跨过滑轮的绳子向下移动的速度是.(绳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14.某条河宽为60m,水流速度为2m/s,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若小船以最短的额时间渡河,渡河时间为s,若小船以最短位移渡河,则船头应与河岸上游的夹角为.15.从某高度处以12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经2s 落地,g取10m/s2,则物体抛出处的高度是m,物体落地点的水平距离是m,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tgθ=.16.物体从高处被水平抛出后,第3s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那么平抛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m/s;第4s末的速度大小为m/s.(取g=10m/s2,设4s末仍在空中)17.如图,三个质点a、b、c质量分别为m1、m2、M(M≫m1,M≫m2),在c的万有引力作用下,a、b在同一平面内绕c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之比为r a:r b=1:4,则它们的周期之比T a:T b=,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转动一周的过程中,a、b、c共线有次.18.如图所示为皮带转动装置,右边两轮共轴连接,且R A=R C=2R B皮带不打滑,则在A、B、C三轮中的周期T A:T B:T C=,线速度v A:v B:v C=,向心加速度a A:a B:a C=.三、计算题(19题、20题各8分,21题、22题各9分共34分)19.如图所示,轮O1、O3固定在一转轴上,轮O1、O2用皮带连接且不打滑.在O1、O2、O3三个轮的边缘各取一点A、B、C,已知三个轮的半径比r1:r2:r3=2:1:1,求:(1)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A:v B:v C.(2)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3)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 A:a B:a C.20.一根原长为20cm轻质弹簧,劲度系数k=20N/m,一端栓着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绕另一端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弹簧的实际长度为25cm,如图所示.求:(1)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多大?(2)小球运动的周期为多大?21.如图所示,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小球p从A点静止下滑.当小球p开始下滑时,另一小球q从A点正上方的D点水平抛出,两球同时到达斜面底端的B处.已知斜面AB 光滑,长度L=2.5m,斜面倾角为θ=3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小球p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2)小球q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和D点离地面的高度h.22.如图所示,物体A以速度v沿杆匀速下滑,A用细绳通过定滑轮拉物体B,则当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为多少?四川省凉山州普格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质点仅在恒力F的作用下,由O点运动到A点的轨迹如图所示,在A点时速度的方向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可能沿()A.x轴正方向B.x轴负方向C.y轴正方向D.y轴负方向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专题: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专题.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由于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恒力的方向应该斜向右下方,所以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对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考查,掌握了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本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都可能做曲线运动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专题: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专题.分析: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时刻改变,一定是变速运动,一定具有加速度,合力一定不为零;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共线.解答:解:A、物体在一恒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只受重力,是曲线运动.故A错误;B、物体在一变力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故B错误;C、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共线,与合力是否是恒力无关,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都可能做曲线运动.故C正确;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时刻改变,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关键熟悉平抛运动的运动性质和动力学特点,知道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基础题.3.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河宽为300m的一条河;已知水流速度为4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只船不可能渡过河B.这只船的实际航线不可能垂直于河岸C.这只船相对于岸的速度一定是5m/sD.这只船过河所用的最短时间为60s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船在河中参与了沿河方向的运动和本身船速的运动,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分析各选项.解答:解:A、只要船有向对岸的速度,则船一定可以渡过河,故A错误;B、由于船速小于水速,故船不可能有垂直于河岸的合速度,故不可能垂直于河岸过河,故B正确;C、船的实际速度取决于船头的方向,故合运动有多种可能,故C错误;D、当船头正对河岸时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河宽与船速的比值,即=s=100s,故D错误;故选B.点评:船渡河模型要注意分清合运动与分运动的联系,正确并能灵活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4.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v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A.B.C.D.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由数学知识得:从抛出点到达斜面的最小位移为过抛出点作斜面的垂线.设经过时间t到达斜面上,根据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表示出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再根据几何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过抛出点作斜面的垂线,如图所示:当质点落在斜面上的B点时,位移最小,设运动的时间为t,则水平方向:x=v0t竖直方向:y=根据几何关系有:即,解得t=.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怎样运动时位移最小,再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结合几何关系解题.5.如图所示,船从A处开出后沿直线AB到达对岸,若AB与河岸成37°角,水流速度为4m/s,则船从A点开出的最小速度为()A.2m/s B.2.4m/s C.3m/s D.3.5m/s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本题中船参与了两个分运动,沿船头指向的分运动和顺水流而下的分运动,合速度方向已知,顺水流而下的分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已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求出船相对水的速度的最小值.解答:解:船参与了两个分运动,沿船头指向的分运动和顺水流而下的分运动,其中,合速度v合方向已知,大小未知,顺水流而下的分运动v水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已知,沿船头指向的分运动的速度v船大小和方向都未知,合速度与分速度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如图当v合与v船垂直时,v船最小,由几何关系得到v船的最小值为v船=v水sin37°=2.4m/s.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先确定分速度与合速度中的已知情况,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未知情况.6.在O点固定一个点光源,屏MN竖直放置在O点右侧,将小球从O点平抛,在小球与屏碰撞前,小球在屏上的影子做()A.匀速直向运动B.匀减速直线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根据图中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到影子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再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然后联立得到影子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最后分析讨论.解答:解:根据图示,由数学知识可得:h=,联立解得x=即影子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小球在点光源照射下的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通过影子的运动考查平抛运动规律,关键在于确定影子位移的表达式后分析讨论.7.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舱内授课,演示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A.速度大小B.速度方向C.加速度大小D.角速度大小考点: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是: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向心力大小不变,但始终指向圆心;角速度不变;周期不变,由此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解答:解:A、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故A错误,B正确;C、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则C错误;D、角速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知道它是一种特殊的变速运动,只有周期和角速度是不变的.8.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B用长为L=0.8m的细绳悬于以v=4m/s向右运动的小车顶部,两小球与小车前后竖直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此时悬线中张力之比T B:T A为(g=10m/s2)()A.1:1 B.1:2 C.1:3 D.1:4考点:向心力.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小车突然停止运动,A球由于惯性,会向前摆动,将做圆周运动,B球受到小车前壁的作用停止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拉力等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球绳的拉力,从而求出两悬线的拉力之比.解答:解:设小球的质量都是m,对A球有:T A﹣mg=mT A=mg+m=10m+20m=30m.对B球有:T B=mg=10m.所以T B:T A=1:3.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车刹车后,A球将做圆周运动,最低点,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9.自行车的小齿轮A、大齿轮B、后轮C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R B=4R A、R C=8R A,正常骑行时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a C等于()A.1:1:8 B.4:1:4 C.1:2:4 D.4:1:32考点:常见的传动装置;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向心加速度.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自行车的链条不打滑,A与B的线速度大小相等,A与C绕同一转轴转动,角速度相等.由v=ωr研究A与B角速度的关系.由向心加速度公式=ω2r,分别研究A与B和A与C的向心加速度的关系.解答:解:由于A轮和B轮是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的特点是两轮与皮带接触点的线速度的大小与皮带的线速度大小相同,故v A=v B,∴v A:v B=1:1由于A轮和C轮共轴,故两轮角速度相同,即ωA=ωC,故ωA:ωC=1:1由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式v=ωR可得v A:v C=R A:R C=1:8∴v A:v B:v C=1:1:8又因为R A:R B:R C=1:4:8根据得:a A:a B:a C=4:1:3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灵活选择物理规律的能力.对于圆周运动,公式较多,要根据不同的条件灵活选择公式.10.在高处以初速v0水平抛出一石子,当它的速度由水平方向变化到与水平方向夹θ角的过程中,石子的水平位移的大小是()A.B.C.D.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石子的竖直分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石子的运动时间,结合水平初速度和时间求出石子的水平位移.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石子竖直分速度为:v y=v0tanθ=gt,则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则石子的水平位移为:x=.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11.如图为甲、乙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关系图线,甲图线为双曲线的一支,乙图线为直线.由图象可以知道()A.甲球运动时,线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B.甲球运动时,角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C.乙球运动时,线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D.乙球运动时,角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不同表达形式结合图象进行分析,由控制变量法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A、甲图中a与r成反比,则由向心加速度公式a=可知,甲球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根据V=rω知角速度变小,故A正确,B错误;C、乙图中a与r成正比,则由向心加速度公式a=ω2r可知,乙球运动的角速度保持不变,根据V=rω知线速度变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根据图象找出A、B物体的加速度和半径的不同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根据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分析即可.12.如图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转动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逆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n D.从动轮的转速为n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皮带联动中,由于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即二者线速度相同,又由于皮带交叉,主动轮做逆时针转动,则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解答:解:A、B、由于皮带交叉,主动轮做逆时针转动,则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故A 正确,B错误;C、D、由于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即二者线速度相同v M=v N,由v=ωr1及ω==2πn 知:动轮的转速为n,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关键要知道皮带联动问题中线速度大小相同,再找方向关系.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3.如图所示,木块在水平桌面上移动的速度是v,跨过滑轮的绳子向下移动的速度是vcosα.(绳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连接物块的绳子端点既参与了绳子的收缩,又参与了绕定滑轮摆动,物块实际的速度等于两个速度的合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跨过滑轮的绳子向下移动的速度.解答:解:物块实际的速度等于沿绳子收缩的速度和绕滑轮摆动速度这两个速度的合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v1=vcosα.故本题答案为:vcosα.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连接物块的绳子端点既参与了绳子的收缩,又参与了绕定滑轮摆动,物块实际的速度等于两个速度的合速度.14.某条河宽为60m,水流速度为2m/s,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若小船以最短的额时间渡河,渡河时间为15s,若小船以最短位移渡河,则船头应与河岸上游的夹角为60°.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将小船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于河岸方向,当静水速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当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位移最短.解答:解:(1)小船要过河时间最短,船头方向需垂直河岸方向:t==s=15s;(2)因为v船>v水,要使小船航程最短,小船船头方向需斜向上游,设船头与河岸的夹角为θ,则有:cosθ===0.5所以得:θ=60°故答案为:15,6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知道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合速度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位移最短.15.从某高度处以12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经2s 落地,g取10m/s2,则物体抛出处的高度是20m,物体落地点的水平距离是24m,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tgθ=0.6.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求出抛出点的高度,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x=v0t求出水平距离,求出落地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从而求出落地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值.解答:解:该物体作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可得抛出高度为:物体在水平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得物体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x=v0t=12×2=24m落地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 y=gt=10×2=20m/s.落地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值为tan故答案为:20,24,0.6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16.物体从高处被水平抛出后,第3s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那么平抛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30m/s;第4s末的速度大小为50m/s.(取g=10m/s2,设4s末仍在空中)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求出3s 末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角度关系,可得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求出第4s末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运动的合成,求出第4s末的速度大小.解答:解:3末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 y=gt=30m/s所以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30m/s.第4s末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gt′=40m/s.所以第4s末的速度大小=50m/s.故本题答案为:30,5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17.如图,三个质点a、b、c质量分别为m1、m2、M(M≫m1,M≫m2),在c的万有引力作用下,a、b在同一平面内绕c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之比为r a:r b=1:4,则它们的周期之比T a:T b=1:8,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转动一周的过程中,a、b、c共线有14次.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向心力;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质点a、b均在c点的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c做圆周运动,由F引=F向,可求出周期比,每多转半圈,三质点共线一次,可先求出多转半圈的时间,与总时间相比,得出三点共线次数.解答:解: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所以T a:T b=1:8;设每隔时间t,a、b共线一次,则(ωa﹣ωb)t=π,所以;故b运动一周的过程中,a、b、c共线的次数为:.故答案为:1:8,14.点评:本题根据向心力来源列式,即可求出周期之比;第二问中,可以以质点b、c系统为参考系,则a质点转动7圈,共线14次.18.如图所示为皮带转动装置,右边两轮共轴连接,且R A=R C=2R B皮带不打滑,则在A、B、C三轮中的周期T A:T B:T C=2:1:1,线速度v A:v B:v C=1:1:2,向心加速度a A:a B:a C=1:2:4.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利用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皮带不打滑,皮带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由v=ωr 知线速度相同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角速度相同时,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由a=ωv结合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比例关系可以知道加速度的比例关系.解答:解:因为A、B两轮由不打滑的皮带相连,所以相等时间内A、B两点转过的弧长相等,即v A=v B.由v=ωr知==所以:v A:v B:v C=1:1:2,据T=得:T A:T B:T C=2:1:1再根据a=得a A:a B:a C=1:2:4故答案为:2:1:1,l:1:2,1:2:4.点评:明确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皮带不打滑,皮带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灵活应用v=ωr、T=和a=求解.三、计算题(19题、20题各8分,21题、22题各9分共34分)19.如图所示,轮O1、O3固定在一转轴上,轮O1、O2用皮带连接且不打滑.在O1、O2、O3三个轮的边缘各取一点A、B、C,已知三个轮的半径比r1:r2:r3=2:1:1,求:(1)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A:v B:v C.(2)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3)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 A:a B:a C.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靠传送带传动,线速度相等,根据v=rω,a=rω2=求出各点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之比.解答:解:(1)A、B两点靠传送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A、C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则v A:v C=r1:r3=2:1.所以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A:v B:v C=2:2:1.(2)A、C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A、B两点靠传送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ω,ωA:ωB=r2:r1=1:2.所以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1:2:1.(3)A、B的线速度相等,根据a=,知a A:a B=r2:r1=1:2.A、C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得,a A:a C=r1:r3=2:1.所以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 A:a B:a C=2:4:1.答:(1)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A:v B:v C=2:2:1.(2)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1:2:1.(3)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 A:a B:a C=2:4:1.点评:解决本题的知道共轴转动的点,角速度相等,靠传送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线速度相等.20.一根原长为20cm轻质弹簧,劲度系数k=20N/m,一端栓着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绕另一端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弹簧的实际长度为25cm,如图所示.求:(1)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多大?(2)小球运动的周期为多大?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需要的向心力由弹簧的弹力提供,根据胡克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式计算即可求出需要的物理量.解答:解:(1)转动时弹簧的长度为L=25cm=0.25m,弹簧伸长量为:x=25cm﹣20cm=5cm=0.05m,由胡克定律得:F=kx①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需要的向心力由弹簧的弹力提供,F=m由①②得:v==m/s=0.5m/s(2)小球运动的周期为T==s=3.14s答:(1)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0.5m/s.(2)小球运动的周期为3.14s.点评:此题将弹力与圆周运动结合在了一起,处理时的关键点时弹簧伸长后的长度是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21.如图所示,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小球p从A点静止下滑.当小球p开始下滑时,另一小球q从A点正上方的D点水平抛出,两球同时到达斜面底端的B处.已知斜面AB 光滑,长度L=2.5m,斜面倾角为θ=3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小球p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2)小球q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和D点离地面的高度h.。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8个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1-5单选,6-8多选,全对满分,错选0分,少选3分)1.(6分)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A.控制变量B.理想模型C.等效代替D.科学假说2.(6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京时间8点整”指的是时间B.第ns内就是指(n﹣1)s末到ns这1s时间(n为任意正整数)C.列车在广州停15min,指的是时间D.不管是前5s还是第5s,都是指时间3.(6分)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的B.把空气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物体所受重力变小C.挂在绳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D.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重力大小是不一定相同的4.(6分)一个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5m/s的速度向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以大小为3m/s的速度向右运动.如图所示,碰撞时间是1s,则加速度是()A.2 m/s2,向左B.2 m/s2,向右C.8 m/s2,向左D.8 m/s2,向右5.(6分)一杆搁在矮墙上,关于杆受到的弹力的方向,如图中画得正确的是()A. B. C. D.6.(6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
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
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
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A.加速度大小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7.(6分)一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东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10t﹣t2)m,则()A.质点初速度为10 m/s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1 m/s2C.2 s末的速度为6 m/sD.在2 s末,质点在出发点西边,距出发点24 m8.(6分)已知a、b、c三个物体在0~10s时间内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则在0~10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B.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a的平均速率最大,b的平均速率小于c的平均速率D.a的平均速率最大,a、b的平均速率相等二、实验题(总分14分,(1)2分,其余每空3分)9.(14分)(1)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有.A.小车B.一端带滑轮的木板C.打点计时器D.低压直流电源E.秒表F.小钩码G.刻度尺H.纸带I.细绳(2)某学生在实验中操作有如下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把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与电源相连接;C.换上新纸带,重作两次实验;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边;E.先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F.把一条跨过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钩码;G.断开电源,取下纸带;(3)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2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m/s(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是a=(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38分,10题6分,11题12分,12题20分)10.(6分)一根轻弹簧在10.0N的拉力作用下,长度由原来的5.00cm伸长为6.00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大?那么当这根弹簧长度为4.20cm时,受到的压力有多大?11.(12分)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减速,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m/s.则:(1)开始制动后2s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2)前2s内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3)开始制动后6s内,汽车的位移?12.(20分)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400m处有一安全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4m/s2的加速度追赶.(1)求赛车出发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2)赛车何时追上安全车?(3)追上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多少米?(4)当赛车刚好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二次相遇?(设赛车可以从安全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相撞)2017-2018学年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个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1-5单选,6-8多选,全对满分,错选0分,少选3分)1.(6分)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A.控制变量B.理想模型C.等效代替D.科学假说【解答】解:A、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抵达斜面上端P处,其速度方向恰好沿斜面方向,然后沿斜面无摩擦滑下,下列选项中的图象是描述物体沿x方向和y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MN是流速稳定的河流,河宽一定,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现小船自A点渡河,第一次船头沿AB方向,到达对岸的D处;第二次船头沿AC方向,到达对岸E处,若AB与AC跟河岸垂线AD的夹角相等,两次航行的时间分别为t B、t C,则()A.t B>t C B.t B<t CC.t B=t C D.无法比较t B与t C的大小3.如图所示,一长为2L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º。
一弹性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静止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且沿水平方向。
若小球一次碰撞后恰好落到木板底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A.12l B.13l C.14l D.15l4.如图所示,P是水平地面上的一点,A、B、C、D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AB=BC=CD.从A、B、C三点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这三个物体都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则三个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A∶v B∶v C为()A.2:3:6B.1:2:3C.1∶2∶3D.1∶1∶15.小船横渡一条河,船头开行方向始终与河岸垂直.若小船相对水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小船的一段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河水的流速()A.由A到B水速一直增大B.由A到B水速一直减小C.由A到B水速先增大后减小D.由A到B水速先减小后增大6.如图所示,A、B为半径相同的两个半圆环,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速度运动,A环向右,B环向左,则从两半圆环开始相交到最后分离的过程中,两环交点P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变化为( )A.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大再变小B.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小再变大C.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大再变小D.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小再变大7.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线2表示水平分运动的v-t图线B.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C.t1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为1 2D.2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8.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6日进行的印地车世界锦标赛的比赛中,发生15辆赛车连环撞车事故,两届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赛冠军、英国车手丹·威尔顿因伤势过重去世.在比赛进行到第11圈时,77号赛车在弯道处强行顺时针加速超越是酿成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下面四幅俯视图中画出了77号赛车转弯时所受合力的可能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A.B.C.D.9.如图所示的曲线为一质点在恒定合外力作用下运动的一段轨迹,质点由A到B的时间与质点由B 到C 的时间相等,已知曲线AB 段长度大于BC 段长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质点做非匀变速运动B .该质点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做加速运动C .两段时间内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相等D .两段时间内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不等10.从O 点抛出A 、B 、C 三个物体,它们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 、v B 、v C 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A .、t B 、t C 的关系分别是( )A .v A .>vB >vC ,t A .>t B >t C B .v A .<v B <v C ,t A .=t B =t C C .v A .<v B <v C ,t A .>t B >t CD .v A .>v B >v C ,t A .<t B <t C1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竖直固定,直径AB 水平,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直径AB 上的某点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小球落进碗内与内壁碰撞,碰撞时速度大小为2gR ,结果小球刚好能回到抛出点,设碰撞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重力加速度为g ,则初速度v 0大小应为( )A .gRB .2gRC .3gRD .2gR12.消防车利用云梯进行高层灭火,消防水炮出水口离地的高度为40m ,出水口始终保持水平且出水方向可以水平调节,水平射出水的初速度0v 在05m/s 15m/s v ≤≤之间可以调节.着火点在离地高为20m 的楼层,出水口与着火点不能靠得太近,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210m/s g =,则( )A .如果要有效灭火,出水口与着火点的水平距离最大为40mB .如果要有效灭火,出水口与着火点的水平距离最小为10mC .如果出水口与着火点的水平距离不能小于15m ,则水平射出水的初速度最小为6m/sD .若该着火点离地高为40m ,该消防车此时仍能有效灭火13.如图,排球场总长为1L ,宽为2L ,网高1h ,运动员在离网L 远的线上的中点处跳起后将排球水平击出.若击球高度为2h ,不计空气阻力,排球可视为质点,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要使排球能落在对方界内,水平击出时排球的最小速度为22g L h B.排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随击出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 .要使排球能落在对方界内,排球落地时的最大速度为222122(2)28L L L gh g h +++D .当排球被垂直球网击出时,只要21h h ,总可以找到合适的速度,使排球落到对方界内14.将一个小球从光滑水平地面上一点抛出,小球的初始水平速度为u ,竖直方向速度为v ,忽略空气阻力,小球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离地面的距离为h .小球和地面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反弹至离地面4h 的高度.以后每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14(每次碰撞前后小球的水平速度不变),小球在停止弹跳时所移动的总水平距离的极限是( ) A .uvgB .2uv gC .3uv gD .4uv g15.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16.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斜面上A、B、C、D四点,AB=BC=CD。
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则{a n}的第5项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令代入通项公式即可【详解】:令代入通项公式,,故选B【点睛】: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项,直接代入求解。
2.2.向量a=(1,-1),b=(-1,2),则(2a+b)·a等于A. 1B. 0C. -1D. 2【答案】A【解析】【分析】:由向量坐标的加法和乘法公式直接求解【详解】:,故选A【点睛】:已知向量坐标,求内积,利用内积的坐标公式求解。
3.3.在中,,则与的大小关系为()A. B. C. D. 不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化角为边,再由大边对大角可得结果.详解:在△ABC中,若sinA>sinB,由正弦定理可得:a>b,可得A>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4.4.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A. 38B. 39C. 41D. 42【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布列关于基本量的方程,从而得到所求的结果.详解:由,可得:,解得:,∴.故选:D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运用,以及简单的代数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5.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本题是考查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大小,所以一般要逐一研究找到正确答案.详解:对于选项A,由于不等式没有减法法则,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对于选项B,如果c是一个负数,则不等式要改变方向,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对于选项C,如果c是一个负数,不等式则要改变方向,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对于选项D,由于此处的,所以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不等式的方向不改变,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性质主要有可加性、可乘性、传递性、可乘方性等,大家要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6.6.如图,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的每条边三等分,以中间一段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并擦去中间一段,得图(2),如此继续下去,得图(3)…,设第n个图形的边长为a n,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每一条边分裂成三段,每三边一组,故边数按照公比为3递增,边长按照递减。
木里县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高中2017级期中考试地理考试时间共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该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B.②时期人口总数大于③时期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与④时期完全相同D.人口总数依次是③>④>⑤2.目前世界各国人口增长模式与②④时期符合的一组国家是A.日本、中国 B.中国、法国C.尼日利亚、德国 D. 新加坡、日本3.该国不同时期面临的人口问题是A.①时期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B.②时期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C.③时期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D.④时期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根据统计,中国近几十年来人口总数在不断攀升。
1980年总人口数量约9.87亿人,1990年约11.43亿人,2000年约12.67亿人,2010年约13.41亿人,人口专家预测中国未来人口数量还会不断上涨。
据此完成第4题。
4.与我国1990-2010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相符的是下图为简易人口迁移示意图。
据此完成5题。
5.若该图表示近年来世界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出现负增长,劳动力不足B.乙地工资待遇较低C.人口迁移方向从非洲迁往西亚 D.乙地人口增长过快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
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完成6~7题。
6.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佳的道路是A.K2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7.成都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措施合理的是①集中布置城市用地②分散城市职能③合理布局城市交通④引进工业,带动经济发展⑤建设湿地生态公园⑥控制城市化进程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③⑤下图为地租水平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飞机投弹判断炮弹排布】1、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投弹,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影响,炸弹落地瞬间A .飞机的位置在炸弹的前上方B .飞机的位置在炸弹的后上方C .飞机的位置在炸弹的正上方D .炸弹落地点在投弹处的正下方【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一文下期中物理试卷(带解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投下一颗炸弹,炸弹在空中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所以炸弹落地时,飞机的位置在炸弹的正上方.故选C .2、一架飞机水平直线飞行,从飞机上每隔一秒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人从飞机上看四个球( )A .若飞机匀速飞行,小球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B .若飞机匀速飞行,小球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C .若飞机匀加速飞行,小球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的下方排成倾斜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D .若飞机匀加速飞行,小球在空中排成的队列形状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来源】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BC【解析】【详解】AB.小球在释放前与飞机具有相同的速度,如果飞机匀速飞行,则小球与飞机水平方向相对静止,小球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线,且均从相同高度落下,飞行时间相同,根据水平位移0x v t =,时间间隔相同,落地点是等间距的,B 正确A 错误CD.如果飞机匀加速,则抛出水平速度0v v at =+,相邻两球初速度差00(1)v v a v a ∆=+⨯-=,任∆=∆=,相同,所以小球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的下方排成倾斜直线,意时刻水平位移差x vt at=,因为抛出速度不同,所以落地点是不且均从相同高度落下,飞行时间相同,根据水平位移x vt等间距的,C正确D错误3、一架飞机在高空中由西向东沿水平方向做匀速飞行,飞机每隔相同时间空投一个物体,共连续空投了6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
木里中学高2017级高一化学(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 教学班__________导师班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质量:H---1,He---4,Li---7,Be---9,B---10, C---12,N---14,O---16,F---19Ne---20,Na---23,Mg---24,Al---27,Si---28,P---31,S---32,Cl---35.5,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Na 2O 2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4 N AB .标准状况下,11.2 L 四氯化碳中含有的C —Cl 键的个数为2N AC . 1 L 1 mol·L -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Na +的数目为N AD .常温常压下,14 g 由N 2与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 A2.有下列符号:35Cl 和37Cl 、O 2和O 3、1H 162O 和2H 182O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35Cl 和37Cl 互称为同素异形体B .O 2和O 3是氧元素的两种同位素C .35和37表示的是质量数D .1H 162O 和2H 182O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3. 某微粒用 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含质量数=A-nB. 所含中子数=A-ZC. 所含电子数=Z+nD. 所含质子数=A+Z4.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①微粒半径:r (K +)>r (Al 3+)>r (S 2-)>r (Cl -)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 2S>PH 3>SiH 4 ③还原性:S 2->Cl ->Br ->I - ④氧化性:Cl 2>S>Se>Te⑤酸性:H 2SO 4>H 3PO 4>H 2CO 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⑦金属性:Be<Mg<Ca<KA .① B.①③ C.②④⑤⑥⑦ D.①③⑤5.X 、Y 、Z 、W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木里中学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5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6分x8共48分)1. 小张早上8:00开车从成都出发去青城山度假,行驶92km后在9:50到达青城后山某宾馆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汽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B、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小张车上的小朋友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它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C、这里的8:00和9:5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但因为时间不可以倒流,所以时间是矢量D、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小张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2.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v1+v2 v1+v2 v1-v2 v1-v2A. ,B. ,2 2 2 2v1-v2 2v1v2C.0,D.0,v1+v2 v1+v23.下列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及加速度的相互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D.速度不变,加速度(不为零)也不变4.足球以1.0 m/s的速度水平飞向墙壁,碰到墙壁经0.1 s后以1.0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回来,足球在与墙壁碰撞过程中()A.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B.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20 m/s2C.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零D.足球碰壁前后速度相同,速度没有变化5. (多选)物体甲的x-t图像和物体乙的v-t图像分别如图1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图1A.甲在0~6 s时间内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0~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乙在0~6 s时间内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0~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6.(多选)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有()A.研究奥运游泳冠军孙杨的游泳技术时,孙杨不能看做质点B.研究飞行中的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时,直升飞机可以看做质点C.观察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起飞时,可以把航空母舰看做质点D.在作战地图上确定航空母舰的准确位置时,可以把航空母舰看做质点7.(多选)如图2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图像,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 m,运动方向相同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5 m/sC.A、B两物体运动8 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 m处相遇D.A物体在运动中停了6 s8.(多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9、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________.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_ s打一个点.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电压为________ V.10、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1)物体在前4s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 ,后2s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 .(2)前4s与后2s,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3)6s时间内,物体的总位移为________ m.三.计算题(12分+16分=28分)11(12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 km/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100 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1)汽车刹车后8 s的速度和位移各是多少?(2)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12(16分)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1)求OA和CD段汽车运动的速度.(2)求前3小时的平均速率和4小时内的平均速度.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6x8分共48分)1.B2.D3.C4.B5.BC6.AD7.BC8.AC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9. 交流;4~6V;0.02;22010.(1)1 ;-2(2)相同(3)12三.计算题(12分+16分=28分)11(12分)解:(1)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v0=108 km/h=30 m/s,a=-5 m/s2v t-v0 0-30设汽车刹车t秒后停下来,由v t=v0+at,得t==s=6s,因为汽车6s末停下a-5v0+v t30+0 来,所以8 s末的速度为0,8 s内的位移等于6 s内的位移,即:x8=x6=t=×62 2m=90 m.(2)因为汽车刹车距离90 m<100 m,所以汽车不会有安全问题.12(16分)解:(1)解: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所以OA段的速度:;CD段的速度:,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沿x的负方向.(2)解:由图可知,前三小时内的位移为30km,所以平均速率:km/h 4小时内的位移为0,所以4小时内的平均速度为0。
木里中学207-2018学年下期高一年级半期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5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得零分;6-8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铅笔沿直尺横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直尺沿纵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铅笔尖留下的轨迹是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功率越大,做的功也就越多B .甲对物体做功3J ,乙对物体做功-5J ,所以甲对物体做的功多于乙对物体做的功C .一对相互作用的两个静摩擦力做的总功为零D .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正功3.一条河宽d ,水流速度1v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2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1v >2v ,则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2v d t = B .若1v >2v ,则小船过河的最短航程为d C .若1v >2v ,则小船以最短航程过河时的速度2221v v v +=D .若1v >2v ,则小船以最短航程过河时,船头与上游河岸的夹角θ,且满足12sin v v =θ 4.电动汽车启动时,电机可以瞬间输出最大动力,且能维持较长时间,这是电动汽车相 比传统燃油汽车的优点。
某新能源电动汽车启动时,瞬间就达到恒定的牵引力F ,从 静止开始沿平直路面运动,最大速度为,汽车达到最大速度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A .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B .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C .汽车做加速度恒定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 .汽车做加速度先不变然后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A 是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其向心加速度a 1,线速度1v ;B 是绕 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地卫星,其向心加速度a 2、线速度2v ;C 是地球同步卫星, 其轨道半径r 。
已知地球半径R ,下列关于A 、B 的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关 系正确的是A .2221rR a a =B .3321rR a a =C .rRv v =21D .1121=v v6.如图所示,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以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半径为L 。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最高点位置时,杆对小球的支持力可能大于mg B .小球在最高点位置时,杆对小球的拉力可能大于mg C .小球在最高点位置时,杆与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为零D .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gL 7.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与小齿轮通过链条相连,而后轮与小齿轮是绕共同的轴转动的。
设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的半径分别为r 1、r 2和r 3,在它们的边缘分别取 一点A 、B 、C 。
则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21r r v v B A = B .32r r v v C B = C .23r r C B =ωωD .12r r B A =ωω 8.已知A 、C 都是地球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 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 ,卫星的质量满足。
如图所示时刻,卫星A 、B 的连线过地球的球 心。
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的重 力加速度为g ,O 为地球中心,卫星均逆时针绕地球运行。
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C 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比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的轨道半径大B .卫星A 、B 、C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它们的加速度大小满足C .若要使卫星C 最短时间追上卫星A ,卫星C应先减速然后加速回到同步卫星轨道D .从如图时刻到下一次卫星A 、B 相距最近所需的时间为0322ωπ-=rgR t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10.(12分)特技表演者驾驶一辆特技表演专用小汽车从高台水平飞出,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着地。
一架频闪照相机通过多次曝光,拍摄到汽车在着地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照片如下图所示,虚线为正方形格子。
已知汽车长度为2.4m ,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
(汽车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10 m/s 2。
) (1)频闪照相机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T =s 。
(2)汽车从高台上水平飞出的初速度=m/s 。
(3)汽车在B 处时的竖直方向上的速度=m/s 。
(4)高台的竖直高度H =m 。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2分)质量为m =1kg 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固定斜面的顶端A 处静止下滑到B 端。
斜面AB 光滑,倾角θ为 53,高h =12.8m ,(g 取10m/s 2,8.053sin = ,6.053cos = )。
求:(1)物体从A 运动到B ,重力做功为多少焦耳;(2)物体从A 运动到B ,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12.(12分)2018年3月18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预计将于2020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Mars 2020”,探测器被火星俘获后先在圆形轨道1上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通过转移轨道进入圆形轨道2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后登陆火星表面。
其主要目标是探查火星上可能适合居住的区域,并对当地地质进行评估,确定供人类居住的可能性。
用R 1、R 2、T 1、T 2分别表示探测器在轨道1和轨道2上运动的半径和周期,用R 表示火星的半径,万有引力常量G 。
求:(1)探测器在轨道1和轨道2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 (2)请用探测器在轨道1上运行的已知物理量估算火星的 平均密度。
13.(16分) 如图所示,水平台面高H =1.8m ,固定光滑斜面体BC 高h =1m ,与水平台右侧面相距,BC 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于C 点。
水平面MN 段粗糙,长度L =1m ,M 端左边光滑,N 端右边连接内壁光滑、半径R =3m 的41细圆管,圆管上端口与MN 平齐,下端口与水平弹性板PQ 相连。
质量为m 的小球从台面A 处水平抛出,恰好能从B 处无碰撞地沿BC 面进入斜面体。
进入管口N 端时,与管壁恰好无作用力,通过细圆管后与PQ 垂直相碰,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反向。
g 取10m/s 2,图中是未知量。
求:(1)小球从A 点抛出的水平初速度; (2)小球与MN 段的动摩擦因素µ ;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高中2017级期中联考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5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二、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12分)9.(1) 0.4 (3分)(2) 18 (3分)(3) 4 (3分)(2) 8 (3分)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10.(12分)解:(1)小球从A到B,重力做功……………………………………………………………………(2分)解得……………………………………………………(2分)(2)小球从A到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小球从A到B,由运动学公式得……………………………………………(2分)重力的平均功率…………………………………………………(2分)解得………………………………………………(2分)11(12分)解:(1)方法一:探测器绕火星做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解得:………………………………………(2分)探测器在轨道1、2上的线速度分别是则有:…………………………………………………………………(2分)方法二:由得……………………………………………(2分)………………………………………………………………(2分)(2)探测器在轨道1上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2分)解得由密度公式得……………………………………………………(1分)解得……………………………………………………………………(1分)12.(16分)解:(1)小球从A运动到B,由平抛运动得………………………………………………………………………(2分)………………………………………………………………(2分)解得………………………………………………………………(2分)(2)方法一:小球在B点的竖直方向速度小球在B点的速度………………………………………………(2分)小球从B运动到C,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1分)小球从B运动到C,由运动学公式得……………………………………………………(2分)小球在N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分)小球从M运动到N,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1分)小球从M运动到N,由运动学公式得………………………………………………………(2分)由以上方程解得…………………………………………………(1分)方法二:小球从A运动到C,由动能定理得………………………………………………(3分)小球在N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小球从M运动到N,由动能定理得……………………………………………………(3分)由以上方程解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