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题解说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求之不得的 痛苦和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 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 思念之情。
3.结构图解
4.难点突破 师:《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 生:《关雎》着重于“叙事”,我们可从诗中看到男主人公从看到 女主人公到产生爱慕之情并追之、思之、幻想愉悦之的过程,这是 “叙事”特点的体现。而在《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主线,只 是场景描绘,写主人公与伊人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 离。所以,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 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 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 望情绪。 【解析】 D.“绝望情绪”的表述不正确,在诗歌当中没有任何体现。
(二)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9.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 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水的另一边。(意思对即可)
4.下面对《蒹葭》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阿凡题:1087134)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 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 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 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诗中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 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解析】 B.不是“赋”,而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