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含答案.给老师)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11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有答案)【学习目标】1、识记生字词及文学常识;2、初步学会略读,通过自主阅读整体文意,梳理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要内容;3、细读课文,认识并学会找评价性语句,理解本文以小见大、夹叙夹议的写法;4、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会品味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5、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叶圣陶先生关于写作的观点及本文的语言风格,树立正确的用语观。
6、通过扩大阅读量,拓展延伸,深化理解,巩固学法。
【学习重点】1、识记生字、词及文学常识;2、学习在略读中快速捕捉重点内容的方法,梳理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要内容;3、学习用评价性语句结构文章的方法,理解本文以小见大、夹叙夹议的写法;【学习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叶圣陶先生关于写作的观点及本文的语言风格,树立正确的用语观;2学习叶圣陶先生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质,体会作者对故人的深沉情感,培养自己宽厚的品。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了解作者及写作对象自学检测一:1、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在北大)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他的代表作是《》2、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汉族,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家、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主要作品有我国第一部童话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B.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是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
C.《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张中行,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
1 藤野先生恩师难忘,难忘师恩。
一句温暖的话、一个理解的眼神、一次诚恳的鼓舞…..犹如黑夜明灯,让人独处而不孤独,失望而不懈追求,处困境而充满期望……,在那漫长的历史黑夜里,在那困难的无尽的探究中,是谁让鲁迅先生如此难忘,让我们一起回忆---藤野先生。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领会言语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谢,给我鼓舞的一个。
〞那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感情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累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绯.红〔fēi〕犹如..〔wǎn〕驿.站〔yì〕解剖.〔pōu〕畸.形〔jī〕凄.然〔qī〕教导〔huì〕瞥.见〔piē〕杳.无消息〔yǎo〕深恶.痛疾〔wù〕油光可鉴.〔jiàn〕抑扬顿挫.〔cuò〕〔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犹如:正像,好似。
绯红:鲜红。
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杳无音讯:从此再也没有消息。
杳:远得不见踪影。
瞥见:一眼看见。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2.背景链接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时间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含答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本节课的课文内容和重点。
2. 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4. 学习写作技巧,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课前导学本节课的课文是《请选择正确的答案》,是关于一个小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选择题时的故事。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相关词汇和短语,以及训练写作技巧。
1. 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a.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b. 小明在考试中是怎么做选择题的?c. 为什么小明遇到选择题时会紧张?d. 故事中的老师对小明的态度如何?e. 小明在最后的作文中表达了什么想法?2. 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a. 你是否有过遇到选择题时紧张的经历?请描述一下。
b. 你认为小明为什么会紧张?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c. 小明在作文中表达的想法对你有何启示?三、课堂学习1. 课文阅读理解阅读课文《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回答以下问题:a. 小明为什么对选择题紧张?b. 小明在考试中是如何做选择题的?c. 故事中的老师对小明的态度如何?d. 小明在最后的作文中表达了什么想法?2. 单词与短语学习学习以下单词与短语,并尝试运用到句子中:a. 选择题:multiple choice questionb. 表达:expressc. 正确:correctd. 错误:wronge. 紧张:nervousf. 压力:pressureg. 全程复习:review the whole processh. 以…为基础:based on3. 语言点解析请根据教师的讲解,学习并理解课文中的语言点,并在课堂练习中运用。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2. 写一篇关于你在考试中紧张的经历的文章,包括以下内容:a. 描述具体的考试场景,你的感受和表现。
b. 分析自己紧张的原因。
c. 通过此次经历,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 阅读课外书籍,找出其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并扩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猜数游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猜数游戏的规则和基本玩法。
2、通过猜数游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猜数游戏的核心规则和策略。
(2)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和逐步缩小范围的方法来猜出数字。
2、难点(1)在有限的猜测次数内准确猜出数字。
(2)能够根据反馈信息迅速调整猜测策略。
三、学习方法1、自主探索:学生自己尝试玩猜数游戏,初步感受游戏的规则和乐趣。
2、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猜测的思路和方法。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猜数案例,深入理解推理的过程和技巧。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猜数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老师会在心里想一个数字,然后你们通过提问和老师的回答来猜出这个数字。
想不想挑战一下呢?(二)游戏规则讲解1、老师在心里想一个 1 到 100 之间的整数。
2、同学们可以通过提问来获取线索,问题只能是“这个数字比某个数大吗?”或者“这个数字比某个数小吗?”3、老师会根据你们的问题回答“是”或者“否”。
4、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回答逐步缩小数字的范围,直到猜出正确的数字。
(三)示例演示老师:我已经想好了数字,大家开始猜吧!学生 1:这个数字比 50 大吗?老师:是学生 2:这个数字比 70 大吗?老师:否学生 3:这个数字比 60 大吗?老师:是学生 4:这个数字比 65 大吗?老师:否学生 5:这个数字是 62 吗?老师:否学生 6:这个数字是 63 吗?老师:是(四)小组实践1、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作为“猜数者”,其他同学共同思考提问策略。
2、每个小组进行猜数游戏,记录猜测的过程和次数。
3、小组之间交流经验,分享成功猜出数字的方法和技巧。
(五)思考与讨论1、在猜数过程中,如何根据老师的回答更有效地缩小数字范围?2、怎样提问能够更快地接近正确答案?3、如果猜测的次数较多,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六)技巧总结1、可以先从数字范围的中间值开始提问,如先问“这个数字比 50 大吗?”,根据回答再将范围缩小一半。
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因此,各位老师要特别重视,为了能够很好的帮助各位老师备课,查字典数学网特别准备了这篇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以供参考!一元二次方程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及有关概念.3.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及常数项.一、自学指导.(10分钟)问题1: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长为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__ax2__是二次项,__a__是二次项系数,__bx__是一次项,__b__是一次项系数,__c__是常数项.点拨精讲: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要包含它前面的符号.二次项系数a≠0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能漏掉. 1.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x3-2x2+5=0;(2)x2=1;(3)5x2-2x-14=x2-2x+35;(4)2(x+1)2=3(x+1);(5)x2-2x=x2+1; (6)ax2+bx+c=0.解:(2)(3)(4).点拨精讲:有些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尽管分母中含有字母,但只要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这样的方程仍然是整式方程.2.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解:去括号,得3x2-3x=5x+1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2-8x-10=0.其中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点拨精讲: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时,通常要将首项化负为正,化分为整.。
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情感与价值观:体会莎莉文老师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感受“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领会莎利文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以及海伦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 体会莎莉文老师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感受“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作者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 —1968),19世纪(国家)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着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美国的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
”她的主要着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2.背景链接海伦?凯勒一岁半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7岁,海伦?凯勒考进哈佛大学,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
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着作,最着名的是其自传《》。
海伦?凯勒无比敬爱和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聋哑盲人,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
第5课第2课时珍惜师生情谊2022年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学生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基本的道德要求;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树立正确的合作和竞争观念,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变化,不怕挫折。
道德修养:个人品德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团结友爱的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
职业道德理解以爱岗敬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做未来的好建设者。
健全人格:理性平和理性表达意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活动一:珍惜师生情谊设问1:①说一说他们师徒的关系是怎么样的?②说说你的青春回忆中和老师发生过哪些可爱的故事?③概括你心目中师生交往的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
设问2:正确与老师交往1.主动_______________老师。
2.真诚接受老师的_______________。
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
3.正确对待老师的_______________。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应_______________,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_______________。
4.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问题一:珍惜师生情谊【典例】下面是某校教师的“花式催作业”。
物理老师:“作业千万条,物理第一条;《卷七》放一旁,亲人泪两行。
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 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与困难做斗争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学习作者发奋图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学习重点】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感悟莎利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学习难点】1.侧面描写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2.细节描写的作用及疑难句子的含义。
【人物链接】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着名的女、、、社会活动家。
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岁,却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着作。
其中最着名的有:《》《》《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安妮﹒莎莉文,1866年4月出生于美国。
5岁时因一场(俗称沙眼)失去大部分视力。
1880年10月进入盲人学校。
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
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
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传奇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捻..( ) 繁衍.( ) 迁徙.( ) 觅.食( ) 譬.如( ) 栖.息( ) 小憩.( ) 花团锦簇.( ) 冥.思遐想( )2.解释下列词语。
《精神的三间小屋》导学案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把握作者主要观点。
2.把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灵,构建自己的精神空间。
2课时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
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记住作者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测试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B.雨果,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论教养》的作者是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D.《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毕淑敏,当代女作家。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不是美国作家。
据此,答案为B。
了解背景本文选自《毕淑敏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有改动。
“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一间小屋中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小屋中盛放着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小屋中安放我们的自身。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呵护心灵,澡雪精神是可贵而必要的事,作者用那充满灵性的文笔把平凡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娓娓道来。
智慧的心灵,思想的火花,隽永的话语,发人深省。
字词积累广袤(mào)积攒(zǎn)宽宥(yòu)游弋(yì)惊骇(hài)濡养(rú)麾下(huī)嘟囔(dū nāng)坍塌(tān)灰烬(jìn)窗棂(líng)轻觑(qù)赘生物(zhuì)间不容发(fà)自惭形秽(huì)抽丝剥茧(bō)鸠占鹊巢(jiū)相得益彰(zhāng)▲测试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广袤(mào)积赞(zǎn)宽宥(yǒu)B.憎恶(zēng)游戈(yì)间不容发(jiàn)C.麾下(huī)悲戚(qī)自惭形秽(huì)D.儒养(rú)开拓(tuò)灰烬(jìn)【答案】C【解析】A.积赞(zǎn)——积攒;宽宥(yǒu)——yòu;B.游戈(yì)——游弋;间不容发(jiàn)——jiān;D.儒养(rú)——濡养;故选C。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朗读课文,揣摩语气,把握节奏。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章细节,探究语言特点。
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分歧.()委屈.()桑.树()(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3)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 (缓缓轻轻慢慢)地,____ (稳稳静静重重)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语气。
听读课文朗诵。
示例: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句中“熬”字当如何理解?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怎样理解这句话?二维码《散步》课文朗读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怎样理解这句话?二、精读语段,品读情感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必修 2 Unit 1 Cultural relics(导学案)A test for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1.(adj.) 稀罕的,稀有的,珍贵的→(adv) 稀罕地,稀有地2.(adj.) 贵重的,有价值的→(n) 价值3.(vi.)幸存,幸免,生还→(n) 生还者,幸存者4.(n.)花瓶,瓶5.(n.) 朝代6.(vt) 使吃惊,惊讶→(adj) 令人吃惊的→(adj) 感到吃惊的7.(vt)挑选,选择→(过去式)→(过去分词)(n) 选择8.(n.)蜜,蜂蜜9.(n&v) 设计,计划,构思→(n) 设计师10.(adj.) 奇特的,异样的(vt) 想象,设想11.(n.) 风格,风度,类型12.(vt)装饰,装修→(n) 13.(n.) 珠宝,宝石→(n) (总称) 14.(n) 艺术家→(n) 艺术15.(vi.) 属于,成为…的一员16.(n.) 群,组,军队17.(n.)接待,招待会,接收18.(vt.) 移动,搬开19.(adj) 木制的→(n) 木头20.(n.) 怀疑,疑惑(vt) 怀疑,不信21.(adj.) 以前的,从前的→(反义词) 22.(prep.) 值得的,相当于…的价值(n) 价值,作用(adj.) 值钱的23.(adj.)当地的,本地的24.(adv.)分离地,分别地25.(n.) 绘画,画→(vt)26.(n) 城堡27.(vt)挑选,选择→(n)28.(n.) 审判,审讯,试验29.(n) 根据,证据30.(vi.) 爆炸→(n)31.(n.) 入口→(v.)进入32.(n)水手,海员,船员→(vi) 33.(vi.) 下沉,沉下→(过去式)→(过去分词)35.(adj.) 非正式的→(反义词)36.(n.) 争论,辩论(vi) 争论,辩论句子背诵1. A cultural relic is something that has survived for a long time, often a part of something old that has remained when the rest of it has been destroyed.文化遗迹是一些存留很长时间的东西,常常是其他部分已被毁掉而其中一部分得以保存的古老的东西。
2. The man who has the rare Ming Dynasty vase insists that it belongs to his family.拥有这个稀有珍贵的明朝花瓶的人坚持说它属于他的家族。
3. Once (it is) heated, the amber can be made into any shape.一旦加热,琥珀可以被制成任何形状。
4. The design of the room was of the fancy style popular in those days.琥珀屋的设计具有当时那个年代最为流行的奇特风格。
5. The Browns were at dinner while their maid was at work in the garden.布朗一家在吃饭时,他们的女仆在花园干活。
6. The judge does not consider how each eyewitness looks or where that person lives or works.法官不考虑每一位目击者相貌如何以及他们在哪儿住或在哪儿工作。
7. After leaving the army, Mr Brown came to China in search of a job.退役之后,布朗先生来到中国,想找份工作。
8. He mentioned the names of a few judges whom he did not think highly of.他提到了几位法官的名字,他对他们的评价不高。
9. She gave us food and clothes and asked for nothing in return.她给了我们食物和衣服,没求任何回报。
10.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search for those lost cultural relics will continue.毫无疑问,搜寻那些丢失的文物的工作将会继续下去。
核心单词1. survivevi.生还,幸存;流传下来;幸免vt. 经历……而幸存;比……活的时间长常用结构:survive on sth. 靠……生存(意思等同于live on sth.)survive sb. (by ...) 比某人多活……Of the six people injured in the crash, only two survived.在这次撞车事故受伤的6个人中,只有2个人活了下来。
I can’t survive on $20 a week.每周20美元无法维持我的生活。
Few buildings in Beichuan County survived the big earthquake on May 12, 2008.在200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中,北川县残留的建筑物寥寥无几。
She survived her husband by ten years.她丈夫去世后她又活了10年。
联想拓展survival n. 存活,幸存;残存;遗留;旧风俗survivor n.生还者,幸存者高手过招完成句子(原创)①The old couple 从战争中幸存下来).②His only chance of (生存)was a heart transplant.③In the terrible accident, there were no (幸存者).答案:①survived the war ②survival ③survivors2. selectvt.挑选;选择易混辨析select/choose/elect/pick out四个词均含有“选译”之意。
select强调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精选或淘汰”,侧重以客观为标准进行选择。
choose为普通用词,侧重根据个人意愿和判断从众多的对象中进行选择,着重指被选者的优点。
elect指按照一定的规章和法律,用投票方式进行的慎重的选择。
pick out为口语用词,强调“从个人角度在众多事物之中进行挑选”,有时含有“任意选择”的意思。
高手过招选词填空(select/choose/elect/pick)①Please a good book for me.②She a diamond ring from the collection.③We our monitor by a show of hands.④She the red sweater rather than the pink one.答案:①pick ②selected ③elected ④chose3. designn.设计;图案;构思vt.设计;计划;构思常用结构:by design=on purpose 有意地,故意地be designed to do ... 目的是做……;被打算做……be designed for ...为……而打算/设计I like the design of that rug.我喜欢那块地毯的图案。
A new highway between the two cities is being designed.这两个城市之间的一条新高速公路正在设计中。
The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test the new drug.实验的目的是测试新的药品。
The house are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old people.这些房子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
高手过招单项填空I like the television programme educate not merely entertain. (2009·12·山东青州模块检测)A. designed toB. designed forC. is designed toD. is designed for解析:选A 。
be designed to do ...为固定搭配,意为“目的是”,为过去分词短语在句中作后置定语,修饰名词programme 。
B 、D 两项be designed for 中for 为介词,后面需接v.-ing 形式或名词,故排除。
4. fancyadj . 奇特的;异样的vt. 想象;设想;爱好n. 想象力;幻想;爱好常用结构:fancy that ... 以为是……fancy oneself 自负,自命不凡fancy (doing) sth. 喜欢,想要(做)某事fancy 用于感叹句中时表示“没想到,竟然”。
My sister likes to collect fancy clothes.我姐姐喜欢搜集奇装异服。
I used to fancy what I would like wearing a long snow-like dress.过去我常常想象自己穿着雪白长裙的模样。
Children usually have a lively fancy.孩子们往往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Many students fancy playing football.很多学生喜欢踢足球。
Fancy meeting you here !真没想到会在这儿遇到你!I fancy (that) it ’s going to rain today.我看今天要下雨。
答案: ①to say →saying ②to go →going高手过招单句改错(原创)①Fancy her to say that! ②Do you fancy to go with me this weekend?5. considervt . 考虑;认为常用结构:consider doing sth./sth.考虑做某事consider sb./sth. as/to be ...认为;以为;觉得consider it+adj .+to do sth ...认为做某事是……We are considering going to Canada. 我们正考虑到加拿大去。
We consider this (to be) very important. 我们认为这非常重要。
联想拓展consideration n. 考虑;关心considering prep. 考虑到;就……而言take sth. into consideration 考虑(某事)Considering her age, she has done very well.考虑到她的年纪,她已经做得非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