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幽门螺杆菌的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及其基因分析guide download
- 格式:pdf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3
左氧氟沙星对多种细菌的耐药性分析及其他药物的比较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对多种细菌的耐药情况。
方法:选取临床分离出的肠道致病菌(1550株)、肠道外革兰阴性杆菌(752株)、革兰阳性球菌(445株)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致病菌对左氧氟沙星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LVLX的耐药率显著高于AMPC/CA、CTX,显著低于PCG,P<0.05;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对LVLX的耐药率显著低于CPLX、PCG(P<0.05);肠球菌对LVLX的耐药率,显著低于CPLX、PCG(P<0.05);链球菌对LVLX的耐药率明显比PCG更低(P<0.05);气单胞菌对LVLX的耐药率明显低于CTX(P<0.05);弗氏志贺氏菌对LVLX的耐药率显著高于CTX(P<0.05)。
结论:各种肠道致病菌以及对苯唑啉敏感的不动杆菌、气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均可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
【关键词】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左氧氟沙星【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90-01为了解左氧氟沙星对多种细菌的耐药情况,本研究对本院分离的多种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临床分离出的2747株细菌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肠道致病菌1550株、肠道外革兰阴性杆菌752株、革兰阳性球菌445株。
菌株来源于尿液、痰液、腹水、血液,院内感染菌2664株,占97.1%。
1.2 方法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鉴定细菌类型。
细菌药敏性应用NCCLS(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K-B法进行检测。
MH琼脂、药敏纸片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抗生素药物包括:LVLX、PCG(青霉素)、AMPC/CA(阿莫西林/克拉维酸)、CTX(头孢噻肟)、CPLX(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对多种细菌耐药性分析及与其他药物的比较分析作者:吴俊辉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5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LVLX)对多种细菌的耐药性,并与其他药物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选取经临床分离出的1000例细菌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肠道致病菌564例、革兰阳性球菌162例及革兰阴性杆菌274例,测定左氧氟沙星及其他抗菌药物对这些致病菌的耐药性。
结果:LVLX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明显低于青霉素(PCG),明显高于头孢噻肟(CTX)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PC/CA),对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明显低于PCG和环丙沙星(CPLX),对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低于PCG和CPLX,对链球菌的耐药率明显低于PC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其他药物;比较【中图分类号】R978.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046-0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经临床分离出的1000例细菌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左氧氟沙星及其他抗菌药物对它们的耐药性,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经临床分离出的1000例细菌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肠道致病菌564例、革兰阳性球菌162例及革兰阴性杆菌274例,所有致病菌均来自于我院的住院患者,取样标本主要包括痰液、腹水、血液及尿液。
1.2 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中的相关标准对所有致病菌进行检验和培养。
通过K-B法[2]测定所有致病菌的抗生素敏感性,主要应用的试剂包括MH琼脂和药敏纸片,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
研究中应用的药敏纸片包括左氧氟沙星(LVLX)、环丙沙星(CPLX)、青霉素(PC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PC/CA)及头孢噻肟(CTX)等。
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的药敏质控菌株依次为ATCC25922、ATCC25923、ATCC25922。
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及其相关耐药基因的分析张艳梅;胡玢婕;赵付菊;项平;杨长青;方毅;赵虎【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幽门螺杆菌(H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探究HP耐药相关基因与其耐药性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胃黏膜活检样本,分离培养HP,采用E-test法测定其对克拉霉素(CLA)、甲硝唑(MTZ)、阿莫西林(AMX)和左氧氟沙星(LEV)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测序法检测HP中上述4种抗菌药物相关的耐药基因,并分析其与耐药率的相关性。
结果从514例胃黏膜活检样本中分离出HP 129株,其中31.4%的菌株对所有4种抗菌药物均敏感,而68.6%的菌株至少对1种抗菌药物耐药。
对CLA、MTZ和LEV的耐药率分别为19.8%、57.0%和29.1%,未发现对AMX耐药的菌株;同时发现20株(23.3%)菌株对2种抗菌药物耐药,6株(7.0%)菌株对3种抗菌药物耐药。
与CLA、MTZ、AMX和LEV相关的主要耐药基因及其突变位点分别为23S rRNA(A2143G)、rdxA(C148T)、pbp1A(A1777G)和gyrA(C261A/G),其突变频率分别为20.9%、7.0%、9.3%和12.8%。
结论上海地区HP对常用抗HP药物的耐药率高,应根据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根除HP。
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与耐药表型相关。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rug resistance ofHelicobacter pylori(HP) to common antibiotics and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drug resistance and related gene mutations.Methods Gastric mucosa biopsy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Huadong Hospital and Tongji Hospital, HP was isolated,and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 to clarithromycin(CLA),metronidazole(MTZ),amoxicillin(AMX) and levofloxacin (LEV)were determined by E-test. Meanwhile,the related gene mutationswere determined by gene sequencing, and the correlation of drug resistance and gene mutations was analyzed.Results A total of 129 HP isolates were isolated from 514 cases of gastric mucosa biopsy samples. Among them,68.6%isolates were resistant to 1 kind of antibiotic at least,and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s to CLA,MTZ and LEV were 19.8%,57.0% and 29.1%,respectively, while double- and triple-drug resistance rates were 23.3%(20 isolates)and 7.0%(6 isolates). The main drug resistance gene mutation loci were 23S rRNA(A2143G),rdxA(C148T),pbp1A(A1777G) andgyrA(C261A/G),and their mutation rates were 20.9%,7.0%,9.3% and 12.8%.Conclusions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HP is high in Shanghai,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should become a standard practice dur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HP for eradication. Furthermore,specific gene mut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drug resistance.【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6(031)005【总页数】7页(P412-418)【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基因突变【作者】张艳梅;胡玢婕;赵付菊;项平;杨长青;方毅;赵虎【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胃镜室,上海 200040;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上海200065;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一种微需氧的螺杆菌[1]。
幽门螺旋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耐药的研究进展刘雪芳;马岚青【摘要】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而H.pylori根除治疗失败与克拉霉素、甲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高的耐药率有关.现已证实这些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与H.pylori基因突变有关.提高对这些抗生素耐药机制的了解对发展和证实以活检组织为基础的耐药性检测方法很有必要.快速检测H.pylori耐药的基因突变有助于H.pylori根除治疗方案的选择.【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6(025)001【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抗生素耐药;基因突变;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作者】刘雪芳;马岚青【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云南昆明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云南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细菌。
H.pylori感染普遍出现在各个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超过70%,发达国家感染率20%~50%。
H.pylori感染可以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
根除H.pylori 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三联疗法曾被推荐作为一线治疗H.pylori感染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
然而随着这种治疗方法根除H.pylori失败率的增加,许多研究人员发现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是导致这种方法根除失败的主要原因。
目前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被推荐为根除H.pylori的首选方法。
第48卷第3期2022年5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48No.3May2022DOI:10.13481/j.1671‑587X.20220311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及其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宋顺佳1,王鑫莹1,姜菲菲1,贾慧建1,赵远1,杨志平2,孙丽媛1,赵云冬1(1.北华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分子生物教研室,吉林吉林132013;2.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吉林吉林132011)[摘要]目的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对3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探讨其相关耐药基因突变形式,为阐明其耐药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方法:选择35例确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标本,分离培养鉴定Hp。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
通过PCR扩增克拉霉素耐药基因23S rRNA、甲硝唑耐药基因rdxA和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gyrA,PCR纯化产物测序后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突变位点。
结果结果:Hp菌株培养3~5d后,平板上可见光滑、半透明和针尖样小菌落。
35株Hp均对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耐药,克拉霉素耐药率为80%(28/35)。
与敏感菌株比较,克拉霉素耐药菌株均发生基因突变,23S rRNA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A2143G,其次为突变位点A2223G和A2142G+A2164G;甲硝唑耐药菌株rdxA基因主要发生错义突变,其次为移码突变和无义突变;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gyr A 基因主要发生N87K突变,其次为D91N突变、N87I、D91G及N87K+D143E突变,17.1%的耐药菌株未发生任何位点突变。
结论结论:Hp菌株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相关耐药基因突变是导致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筛选这些突变可能有助于防止抗生素耐药性及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除Hp。
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研究进展李艳华;庞峰;张然;单玉群;赵岐刚【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3页(P1231-1233)【作者】李艳华;庞峰;张然;单玉群;赵岐刚【作者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 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 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 252000【正文语种】中文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 )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世界约50%的人群感染Hp,并以每年0.5%-1% 的速度递增[1],我国Hp的感染率已高达42%-90%,是Hp的高感染区之一[2]。
Hp感染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并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3,4],WHO将其定为Ⅰ类致癌原,因此进行合理抗Hp感染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推荐的根除Hp的一线治疗方案由质子泵抑制剂加上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但目前Hp对常用的抗生素如甲硝唑、克拉霉素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导致临床上清除Hp失败[5]。
喹诺酮类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清除Hp较多的药物,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在临床治疗Hp感染具有显著作用[6],但在有些地区喹诺酮类药物的滥用导致Hp对该类药物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本文就Hp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傅长来等[7]观察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将Hp阳性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给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两组均为疗程1周。
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其根除率治疗组为84.8%,对照组为75.0%,两者有显著差异,认为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呋喃唑酮三联根治幽门螺杆菌疗效好,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之一。
分析我院消化科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耐药与gyrA基因突变关系【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及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间gyrA基因的DNA序列差异,探索gyrA基因突变在Hp左氧氟沙星耐药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我院消化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进行胃镜检查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将胃镜活黏膜标本接种于Hp选择性培养基,37℃微需氧环境培养3-5d,分离Hp菌株,采用氧化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尿素酶试验和UreA基因PCR扩增鉴定菌种。
左氧氟沙星药敏试验采用E-test法,筛选出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
提取Hp菌株基因组DNA,PCR扩增gyrA基因并进行测序并分析。
结果 38例临床分离Hp菌株通过左氧氟沙星E-test药敏试验,其中12例最低抑菌浓度(MIC)>1.0ug/ml,耐药菌株占31.58%,敏感菌株占68.42%。
gyr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61、271和272位点在10例耐药菌株存在突变;C261A突变2例,C261G突变1例,G271A突变2例,A272G突变2例,C261A与G271T、A272G突变2例,G271A与A272G突变1例,而在26株敏感菌株未发现突变。
结论我院消化科分离Hp的临床菌株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其耐药与gyrA基因261、271和272位点有关。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敏感菌株间gyrA基因; DNA序列差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roli,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密切的关系,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I类致癌原[1]。
而Hp的耐药性是导致Hp根除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Hp感染的治疗是Hp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如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问题,耐药率有不断增加趋势[2]。
近年来国内外Hp共识意见新推荐左氧氟沙星作为Hp根除药物,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新型的氟喹喏酮类抗生素,抗菌谱广、疗效高、不良反应少[3-4]。
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耐药及gyrA基因突变检测研究的开
题报告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活在胃黏膜上的革兰氏阴性菌,它是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造成治疗失败、复发率高等问题,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也已经失效。
因此,探究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耐药和gyrA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以及与耐药性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诊疗指导。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从感染的幽门螺杆菌中筛选出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株,采用药敏实验和PCR扩增技术检测其对其他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对死亡率高的gyr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其基因序列的变异情况以及突变对耐药性的影响。
4. 研究预期目标和意义:
本研究预计可以揭示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为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同时,也可为幽门螺杆菌的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第23卷第4期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V ol.23No.4 2010年10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 NSEE ) Oct. 2010文章编号:1001-5132(2010)04-0130-03幽门螺杆菌的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及其基因分析寿佩勤1, 费红军1, 岑叶平1, 王布江2, 陈新江1(1.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 浙江宁波 315104; 2.宁波市第一医院, 浙江宁波 315010)摘要: 分析了宁波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情况, 探讨了Hp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机制. 取患者胃黏膜组织分离培养Hp, 检测Hp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 提取左氧氟沙星耐药Hp DNA, PCR扩增并测序比较. 结果表明: 宁波地区Hp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2.5%, 左氧氟沙星耐药Hp菌株gyrA基因91位密码子发生点突变. 提示宁波地区Hp对左氧氟沙星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左氧氟沙星耐药Hp gyrA基因突变可能是本地区左氧氟沙星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左氧氟沙星; 耐药性; 基因突变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A随着常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抗生素耐药性的逐年提高, 将左氧氟沙星列入三联/四联疗法已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根除Hp的手段, 有关其临床使用效果也有不少报道. 但Hp对喹诺酮类药物较易获得耐药, 并且该类药物存在着交叉耐药性. 已有报道表明[1-2], Hp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1.4%~21.5%. 在目前治疗Hp感染中应用左氧氟沙星较多的情况下, 有必要对Hp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进行检测,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笔者检测了宁波地区Hp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情况, 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材料Hp菌株取自在宁波市第一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 Hp NCTC11637标准株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惠赠. 酪蛋白绵羊血平皿(宁波华美伦祥和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UNIQ-10柱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PCR扩增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药敏试验纸片(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引物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T-A克隆试剂盒及插入片段测序(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2方法1.2.1Hp的培养和检测取尿素酶快速鉴定阳性的168个患者胃黏膜活检组织标本作Hp培养和鉴定. 将标本研磨后涂布在选择性培养基上, 37℃微需氧环境培养5d; 将所得细菌进行革兰染色镜检, 尿素酶及过氧化氢试验鉴定, 分离获得Hp 40株, 其中26株来自慢收稿日期:2010-05-27.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网址: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0017); 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2006017).第一作者:寿佩勤(1960-), 女, 浙江宁波人, 硕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等. E-mail: shoupeiqin60@第4期寿佩勤, 等: 幽门螺杆菌的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及其基因分析 131性胃炎患者, 14株来自消化性溃疡患者.1.2.2 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纸片琼脂扩散法, 对分离到的Hp进行左氧氟沙星药物敏感试验, 同时进行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的耐药情况对照. 按照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制定的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判定标准判定结果.1.2.3Hp的DNA提取和PCR扩增选取对左氧氟沙星耐药Hp菌株, 按UNIQ-10柱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操作说明提取Hp DNA, 按照引物上游为5’-TTTAGCTTATCATA T-3’、引物下游为5’-TCCAAGCGCATGGAAAATT CCATTCTCACTAGTGAA-3’扩增gyrA基因. PCR 反应体系同文献[3].1.2.4gyrA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PCR产物的纯化及测序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完成, 所得序列采用DNAman 软件进行比对分析. 耐药菌株gyrA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敏感株和NCTC11637的gyrA基因序列作比较.2结果2.1药敏试验结果40株Hp中9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 耐药率为22.5%, 此结果已作报道[3]. 5株对阿奇霉素耐药的菌株同时对左氧氟沙星耐药; 2株对灭滴灵耐药的菌株同时对左氧氟沙星耐药.2.2PCR扩增结果9株耐药Hp中有6株gyrA基因扩增出约240 bp的PCR产物, 部分结果见图1.2.3Hp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与gyrA基因突变关系分析与NCTC11637菌株和敏感菌株gyrA基因序列比较, 左氧氟沙星耐药Hp第91位氨基酸Asp被Gly取代(91位密码子GAT中A→G). 对左氧氟沙星敏感Hp中随机挑选6个进行检测, 均未发现与左氧氟沙星耐药有关的91位密码子点突变.1: NCTC11637; 2~3: 耐药株图1 PCR扩增gyrA结果(1.5%琼脂糖凝胶)3讨论近几年来, 人群中Hp耐药菌株比例不断上升, 而且Hp耐药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尽相同, 对根除Hp感染带来了困难.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新型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具有杀菌活性. 国内外许多研究已表明, 含有左氧氟沙星的新三联疗法在Hp根治方面有明显的疗效[4-5]. 但是随着左氧氟沙星在治疗Hp中应用的增多, Hp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也逐渐产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宁波地区Hp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已达到22.5%, 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临床其他抗感染治疗中左氧氟沙星应用的日益广泛, 以及Hp治疗方案中左氧氟沙星使用率的逐渐提高有关,也有可能是以往较多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交叉耐药所致.左氧氟沙星对Hp的耐药机制主要发生在gyrA 基因突变上, 而gyrA耐药基因突变范围主要集中在67~106位氨基酸的区域. 在本研究中,左氧氟沙星耐药Hp第91位氨基酸Asp被Gly取代(91位密码子GAT中A→G), 而对左氧氟沙星敏感Hp菌株均未发现与左氧氟沙星耐药有关的91位密码子点突变. 上述结果显示, gyrA基因中91位Asp突变可能是造成本地区Hp对左氧氟沙星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100bp200bp600bpMark 1 2 3 4 5 6 7132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0左氧氟沙星的抗菌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促旋酶活性, 阻断细菌DNA合成和复制, 产生快速杀菌作用. DNA促旋酶是1个由2个亚基即gyrA和gyrB组成的四聚体酶, 分别由gyrA基因和gyrB基因编码, 功能是将DNA分子由负超螺旋转为共价闭合双链分子. 左氧氟沙星耐药Hp由于gyrA基因发生点突变造成gyrA空间构象改变, 使左氧氟沙星不能结合gyrA基因, 从而阻断了抑制Hp基因组复制的作用而导致细菌耐药.综上所述, 宁波地区患者感染的Hp对左氧氟沙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 部分耐药Hp存在gyrA基因突变. 因此, 在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治Hp时, 如果出现疗效不显著应考虑出现耐药菌株的可能性. 并且, Hp中gyrA基因突变可能是本地区Hp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1]Lee C C, Lee V W, Chan F K, et al. Levofloxacinresistant Helicobacter pylori in Hong Kong[J]. Chemo- therapy, 2008, 54(1):50-53.[2]Marzio L, Coraggio D, Capodicasa S, et al. Role of thepreliminary susceptibility testing for initial and after failed therap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ith levofloxacin, amoxicillin, and esomeprazole[J]. Helico- bacter, 2006, 11(4):237-242.[3]寿佩勤, 费红军, 岑叶平, 等. 宁波地区幽门螺杆菌优势基因型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J]. 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2(2):148-151.[4]冷爱民, 寻琛, 张桂英. 含左氧氟沙星四联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9, 7(4):22-24.[5]高秀芳. 以高剂量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补救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的研究[J].中国医药论坛, 2007, 5(4):67-68.Study on Levofloxacin Resistance and Resistant Gen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SHOU Pei-qin1, FEI Hong-jun1, CEN Ye-ping1, WANG Bu-jiang2, CHEN Xin-jiang1( 1.Depart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Ningbo 315104, China;2.Ningbo First Hospital, Ningbo 31501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p)to levofloxacin in Ningbo, and investigate its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esistance.To determine the resistance rate of Hp to levofloxacin, Hp is detached from mucous membrane of patients’ stomachs, and is subsequently cultured. The levofloxacin-resistant Hp DNA is then extracted, and the gyrA gene is amplified by PCR from resistance and susceptive strains. These PCR-products are sequenced, and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stance rate of Hp to levofloxacin is found to be 22.5%, and levofloxacin resistance strains of Hp possesses mutation in codon 91. The Hp strain in Ningbo has developed resistance to levofloxacin, and mutation of gyrA ge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levofloxacin.Key words:Helicobacter pylori; levofloxacin; antibiotic resistance; mutationCLC number: R573 Document code: A(责任编辑 史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