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如何论治冈上肌肌腱炎
- 格式:docx
- 大小:15.88 KB
- 文档页数:2
身痛逐瘀汤辅助治疗单纯外伤性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应用摘要:冈上肌肌腱炎是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常发于运动员、军人等肩部负荷较大,使用频次较高的人群。
主要症状表现为肩部疼痛,肩部活动受限等,由于患病人数众多,对患者生活影响大,如何有效的治疗冈上肌肌腱炎已经成了重要的临床问题。
关键词:冈上肌肌腱炎;身痛逐瘀汤;治疗前言肩关节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手臂的内收外展功能,在此过程中,冈上肌肌腱与肩峰、肱骨头及喙肩韧带的间隙会缩小。
特别是运动员、军人等群体长期训练的人群,肩部负荷增大,冈上肌肌腱受到的挤压摩擦增多,极易引起冈上肌肌腱产生无菌性炎症、撕裂。
随着医学的发展,结合中医西医的医疗经验,衍生出了多种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方法。
1 冈上肌肌腱炎的病症及搭配身痛逐瘀汤的意义冈上肌肌腱炎是由于肌腱受到摩擦、挤压导致的无菌性炎症。
患者表现为肩部明显疼痛,肩关节活动度降低,肩部功能受阻。
身痛逐瘀汤是我国首批白首经典名方之一,其基础方为桃红四物汤,主要功效为散淤通络,止痛行痹,在痛风和关节的治疗上有显著效果。
组方含川芎、秦艽、没药、桃仁、红花、当归、地龙(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灵脂(酒淘)、香附[1]。
冈上肌肌腱炎最明显的病症就是肩部疼痛,在治疗中搭配身痛逐瘀汤可帮助患者疏经活络,排除气滞血瘀。
使用身痛逐瘀汤联合用药,不仅可减弱西药带来的副作用还可利用中药持久去根、多靶点效应的优点,缓解患者痛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 身痛逐瘀汤辅助治疗的实施方法在对外伤性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治疗中,总结发展出了几种显著有效的治疗方法,下面对几种主要方法进行阐述。
2.1 身痛逐瘀汤辅助冲击波疗法冲击波作为一种新颖的治疗手法,其原理是通过机械、空化及热效应等作用于机体,松解组织粘连、刺激血管再生、封闭神经末梢及减少炎性因子。
体外冲击波治疗采用瑞士EMS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使患者呈坐位或健侧卧位,调节冲击焦点至刚上肌腱大结节附着处和痛点,做横向和纵向的震波治疗。
冈上肌肌腱炎(supraspinatus tendinitis),又称为冈上肌肌腱综合征、肩外展综合征,是因肩部外伤或劳损后逐渐引起冈上肌肌腱退行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多发的肩部软组织疾病。
本病是引起肩部疼痛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本病起病隐匿,发病缓慢,加之肩部疼痛原因的多样性、肩关节的复杂性,故临床漏诊率较高、治愈率较低,对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病治疗方法多样,临床疗效报道较多,但各种方法疗效不一,作者收集近年以来有关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1. 非手术治疗1.1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肩部的血液循环状况,有利于局部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致痛物质和炎性渗出的清除,同时防止病变部位肉芽组织的增生,减少粘连[1]。
丁宏燕[2]用针刺天宗穴的方法治疗76例冈上肌肌腱炎,针刺天宗穴后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隔5min运针1次。
出针后令患者反复外展肩关节5min,疗程10天,治疗5天后间隔2天,患者总有效率为92.1%。
该作者认为天宗穴下方有多条神经分布,故针刺此穴易得气且运针后针感扩散,直达病所。
王光宗[3]认为齐刺肩髃穴能加强局部的针刺刺激量, 使针感直达病所, 有效地激发经气,加速康复,故采用齐刺肩髃穴治疗冈上肌肌腱炎患者63例,并与常规组57 例进行疗效对比。
治疗方法为选取肩髃及其上下各1cm处为针刺点,肩髃穴垂直皮肤进针0.3cm,另两点进针与第一针成夹角会合之势,皆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5 次/周,连续10次,期间间隔1周。
结果显示齐刺组治愈52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金东席[4]采用肩井穴刺络拔罐治疗本病,每次出血约5-10ml,隔天治疗,治疗10次,最终总有效率97.2%。
王志军[5]等采用患侧秉风、肩髃、肩贞穴位埋线治疗本病,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差值较普通针刺组明显降低,总有效率为97.1%,疗效明显优于针刺治疗。
冈上肌肌腱炎钩针疗法
冈上肌肌腱炎又称冈上肌综合征、外展综合征,是指劳损和轻微外伤或受寒后逐渐引起的肌腱退行性改变,属无菌性炎症,以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好发于中青年及以上体力劳动者、家庭主妇、运动员。
单纯冈上肌肌腺炎发病缓慢,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上臂外展60°~120°(疼痛弧)时肩部疼痛剧烈。
冈上肌健钙化时,X线片可见局部有钙化影。
部位:肩髎、天髎、阿是穴。
取阿是穴时患者上肢外展90°,冈上肌上大结节处选准压痛点,此即为进针点。
操作规程:局部给以常规消毒后,医者右手拇、示、中指紧压针身,留出刺入长度,左手示、中指紧压痛点上下,露出治疗部位,迅速将锋钩针刺入皮下组织后,再加压进针直达病所。
先在钩割的组织内轻轻弹拨,然后再有节律地进行牵拉纤维,上下钩割3~4次,以局部酸胀、发热、松快感为度。
钩割完后出针,针眼处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
操作间隔:每周2次,5次为1个疗程。
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肌腱炎为慢性劳损或损伤所致无菌性炎症。
以局限性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易继发冈上肌肌腱钙化,好发于40岁左右的中年人。
冈上肌肌腱炎属于中医“伤筋”范畴。
【病因病机】本病是因频繁的外展肩部,造成冈上肌肌腱在肩峰与大结节摩擦损伤或肩部外展起动时用力过度直接损伤该肌腱。
肌腱无菌性炎症在肩外展时疼痛尤为明显。
若长期缺血性肌腱炎,导致病变纤维组织上钙盐沉积,发生肌腱钙化,加重肌腱与肩峰的摩擦,炎性疼痛反应更甚。
中医认为其由劳损和外力损伤,局部经络失和,气滞血瘀引起。
【辨证】肩部外侧肩峰下和肱骨大结节顶端局限性疼痛,时有向颈、肩、肱骨外上髁牵涉。
当上臂外展超过60°时导致疼痛而活动受限,再向上超过120°时疼痛消失,表现为“疼痛弧”。
其痛的定位大多局限于冈上肌肌腱止点大结节顶点,可随肱骨头旋转而移动。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针灸治疗】(一)刺灸处方肩前肩髃肩髎肩贞肩井阿是穴刺灸方法针用泻法,或加灸,或温针灸等方义本病以局部取穴为主,舒筋通络止痛(二)穴位注射可使用当归注射液或威灵仙注射液等作局部压痛点的注射治疗。
(三)拔罐法在患部用火罐或抽气罐(注意:较难吸定,易脱落)。
【推拿治疗】取穴阿是穴为主,其他基本同针灸处方。
手法衮、按、揉、拿、弹拨、擦、摇搓抖等。
操作患者取坐位。
医者在患肩及肩外侧用衮法治疗,手法宜轻柔缓和,同时配合患肩的外展活动。
其次按揉阿是穴和肩井、肩髃、肩贞、肩髎等穴,拿肩井和肩关节周围肌肉。
患肩外展30°状态下,再在阿是穴及其周围施于弹拨和按揉法交替治疗,搓揉患肩并在其局部施于擦法,以透热为度。
最后摇、搓、抖患肩及上肢。
可加用中药热敷。
【按语】1.本病推拿、针灸治疗疗效肯定。
2.本病急性期手法宜柔和,患肩活动适当控制;慢性期手法宜深沉;使用弹拨法不宜过分剧烈;要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
3.患肩注意保暖。
手法、中药、小针刀联合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体会缪滋光;田春荣【摘要】目的:总结联合运用中医治疗方法对冈上肌肌腱炎治疗的效果.方法:急性期应用中药治疗以活血止痛、温经通络;手法以舒筋通络,剥离粘连;小针刀直接松解剥离,改善局部症状.结果:中医方法联合应用,可快速缓解症状,疗效显著,经对照(P<0.01).结论:中药、手法、小针刀联合治疗有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等优势.【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1(039)005【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冈上肌肌腱炎;手法中药小针刀联合治疗;体会【作者】缪滋光;田春荣【作者单位】临泽县中医院,甘肃临泽734200;临泽县人民医院,甘肃临泽73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31;R686.1冈上肌肌腱炎又称冈上肌综合征,外展综合征。
是指劳损和轻微外伤或受寒后逐渐引起的肌腱退行性改变,属无菌性炎症,以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
好发于中青年及以上体力劳动者、家庭主妇、运动员。
摔跤、抬重物,或其他体力劳动均可成为病因。
冈上肌起于肩胛冈上窝,肌腱在喙肩韧带及肩峰下滑囊之下、肩关节囊之上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
冈上肌被斜方肌和三角肌覆盖,其肌腱与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共同组成肩袖。
冈上肌位于肩袖的顶部,有固定肱骨于肩胛盂中的作用,并与三角肌协同动作,使上肢外展。
冈上肌腱上方与肩峰下滑囊,下方与肩关节囊紧密相连,病变时可互相波及。
损伤的部位大多在此肌起点,也有在肌腱处和肌腹部的。
若损伤在止点肱骨大结节处,三角肌深面,常被误诊为肩周炎;若损伤在肌腹,常被笼统诊断为肩痛;若损伤在冈上窝起点时,常被诊断为背痛[1]。
所以正确的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资料积累,严格掌握检查和诊断标准,充分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及手法和小针刀治疗,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1例,均为2007年1月~2010年1月门诊患者,年龄在20~70岁,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血瘀型。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5例冈上肌腱炎病例随机分为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组和传统针灸推拿组。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组运用宣蛰人强刺激推拿手法对冈上肌特定部位软组织损害压痛点进行强刺激推拿,强刺激后对痛点进行浮针扫散治疗;传统推拿针灸组运用传统手法对肩周主要穴位针刺后进行传统推拿治疗。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作比较。
结果: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组总好转率95.6%,传统针灸推拿组总好转率87.5%%,两组总好转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学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①多由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②好发于中老年人,多数呈缓慢发病。
③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活动受限。
④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有明显压痛,肩关节外展60°~120°出现“疼痛”。
部分病例有冈上肌肌腱钙化存在,应摄x片明确诊断。
1.3排除标准。
①严重冈上肌腱炎出现肌力明显下降具有手术指针者。
②急性损伤而引起肌腱断裂者。
③肩锁关节错逢。
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疾病危及生命,以及意识不清者。
⑤妇女妊娠期。
⑥有肩周炎但冈上肌腱炎不明显者。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
采用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疗法治疗。
第一步:患者取坐位选取肱骨大结节上端压痛点(冈上肌肌腱炎的发病部位)和冈上窝压痛点(冈上肌起点损伤部位),一般只有2~3个压痛点,医生用右手拇指指腹对压痛点深层肌肉进行强刺激的滑动按压,每个痛点按压2分钟,直到各个痛点较刺激推拿前有所减轻为止。
第二步:用碘伏对各个压痛点打上标记,再用消毒酒精对痛点局部体表皮肤进行消毒,右手持浮针针柄,针尖直对痛点,进针部位不能距离痛点太远,一般在10厘米之内,随体表肌肉解剖走向斜皮肤夹角15°~25°进针,快速破皮进针后手持针柄进行皮下扫散,每个进针点扫撒2分钟,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同时令患者活动肩关节,直到治疗结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冈上肌腱损伤怎么办
导语:冈上肌腱损伤,诱发部位多集中于肩部,病理上是属于炎症,诱发原因是过度劳动引发的肢体损伤,还有受风寒影响等原因,多集中发病人群有妇女
冈上肌腱损伤,诱发部位多集中于肩部,病理上是属于炎症,诱发原因是过度劳动引发的肢体损伤,还有受风寒影响等原因,多集中发病人群有妇女,过度劳动者,运动员都是高发人群,肌腱部位变得脆弱,稍微运动一下就会感觉疼痛难忍,一旦肌腱拉伤,我们必须进行手术调理。
冈上肌肌腱炎属中医"痹症"范畴,由感受风寒湿邪、劳损、外伤作用所致,引起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
上肢外展上举运动中冈上肌腱、肩峰一喙突形成的肩喙穹与肱骨头之间隙中滑动容易受到肩峰喙突的摩擦及肩喙穹下间隙内受肱骨头肩峰喙突间的撞击、夹挤造成冈上肌腱慢性劳损,或因冈上肌的力臂较短,完成上肢外展上举运动中所作的功又较大且又随年龄增大长期反复受累造成冈上肌腱本身的退行性变化,由于冈上肌腱表面与肩峰之间为肩峰下滑囊,所以冈上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二者往往同时并存且相互影响,多数肩峰下滑囊炎继发于冈上肌腱病变。
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冈上肌腱肱骨大结节止点近侧1cm范围该肌腱的乏血管区血液供应最差,也受到应力作用影响最大区域常称为“危险区域”,当此“危险区域”发生肌腱变性坏死,腱纤维断裂修复过程中局部出酸性环境时可有利于不定型的游离钙离子析出并形成钙盐沉积于肌腱纤维内造成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继之钙盐沉积缓慢增多可造成对肩峰下滑囊的刺激,表现出肩峰下滑囊炎症状,钙盐沉积可向肌腱表面发展甚至破入肩峰下滑囊内。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看中医如何辩证冈上肌肌腱炎*导读:冈上肌起于肩胛骨冈上窝,肌腱在喙突肩峰韧带和肩峰下滑囊下面、肩关节囊上面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方。
冈上肌有协同外展肩关节的作用。
临床上以冈上肌腱炎较常见。
……单纯冈上肌腱炎发病缓慢,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上臂外展60。
一120。
时肩部疼痛剧烈。
检查时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部或肩后冈上部,“疼痛弧”征阳性。
冈上肌腱钙化时,X线片可见局部有钙化影。
所谓“疼痛弧”是指冈上肌腱炎患肩外展未到60。
时疼痛较轻,被动外展至60。
一120。
范围内时,疼痛较重,当上举超过120。
时,疼痛又减轻,且可自动继续上举。
因而对60。
一120。
这个范围称为“疼痛弧”。
肩峰下滑囊炎又称三角肌下滑囊炎。
肩峰下滑囊炎主要表现为肩峰下疼痛、压痛,但当肩外展至90。
时原肩峰下压痛处压痛不明显或消失。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压痛以肱骨结节间沟为主,肱二头肌抗阻力屈肘时疼痛加重。
喙肱冲击症是由于肩胛喙突与肱骨头间隙先天相对狭窄,因肩关节活动频繁,喙肱韧带及附近软组织易受反复冲击而劳损,局部呈无菌性炎症。
主要表现为肩前外疼痛、胛喙突与肱骨头间隙即喙肱韧带部压痛点明显。
肩关节外旋与后伸受限,而外展、上举无明显受限。
患肩下压侧卧疼痛加剧,有时因此而痛醒。
根据临床表现,冈上肌腱炎可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及喙肱冲击症相鉴别。
冈上肌腱完全断裂时,会出现无力外展上臂,如果帮助患肢外展至90。
以上后,就渐能自动抬举上臂。
冈上肌肌腱炎鉴别诊断和治疗冈上肌肌腱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对自己的肌肉健康构成危害,所以这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很多患者为了能尽快的让自己的冈上肌肌腱炎,通过治疗尽快的改善,就想全面了解一下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为了你能尽快了解,就来一同全面认识一下。
鉴别诊断1、肩关节周围炎疼痛弧不仅限于中间范围,而且从开始活动到整个运动幅度内均有疼痛及局部压痛。
2、粘连性肩关节滑囊炎活动开始时不同,外展70°以上出现疼痛,超外展则疼痛明显加重。
3、肩袖断裂多因投掷运动等外商所致,肩前方疼痛伴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区域压痛,主动外展困难,将患肢被动地外展上举到水平位后,不能主动地维持此种肢位。
或外展60°~120°阳性疼痛弧征。
治疗1、手法治疗①拿法先用拿法拿捏颈项部、肩部、上臂部,自上而下,疏松筋结。
然后以颈项及肩部为重点,自上而下揉魔,以达舒筋活络的功效。
②滚法肩外于肩后施于滚法(柔和),配合肩关节的外展、内收与内旋活动。
③摇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患侧,握住腕由前--上--后--下划圈,范围由小变大,适量。
大摇摆过程中,外展尽量在90°—120°之间,轻度上举。
④牵抖法患者坐位,术者双手握腕之两侧,松臂,在向下牵引动作同时,以臂用力均匀颤动3—5次。
2、痛点靶向治疗痛点在中医又叫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敏感点等。
凡无固定的位置和名称,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治疗的方法就统称为痛点靶向疗法或阿是穴靶向疗法。
阿是穴的主治病症为痛症,其作用以近治作用为主,从古至今阿是穴应用广泛,其镇痛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对痛点疏通瘀滞、调理气血,经络气血通畅,通则不痛。
该类穴在调理气血方面弥补了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不足。
根据阿是穴特点制成的磁可贴由位于贴膏的中央钕铁硼生物永磁体产生更强扩张血管的作用配合膏贴内的有效药物成分渗入穴位,围绕磁体中央产生效果。
3、中医治疗。
因外感风湿、肺受风热、强力负重,跌仆损伤等原因,伤及手三阳所致。
肌腱炎中医治疗肌腱炎——中医治疗思华堂中医⾻科在过度疲劳、长期磨损的情况下,肌腱会出现纤维撕裂或其他损伤,其弯曲、伸展和扭曲功能会受到限制,患者会感觉有明显的疼痛,不可按压,在⼀到两周内若不能⾃我恢复,则会转变为慢性肌腱炎,极易与腕关节综合征、腱鞘炎、静脉炎,等症状并发。
⼀、膏药贴敷:思华堂·【肌腱膏】思华堂⾻科治疗肌腱炎的传统膏药,具有活⾎化淤、开窍透⾻、通经⾛络等功效,通过药物渗透于表⽪,刺激神经末梢,促进局部⾎液微循环,从⽽改善病变周围组织营养,受损细胞将得到不断再⽣和修复,机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关节恢复如初,灵活⽆障碍,最终达到治疗肌腱炎的⽬的。
【⽤法⽤量】使⽤前需先清洗患处并擦⼲,以⽣姜擦拭⽪肤后,将膏药直接贴敷于肌腱炎患处部位即可。
本膏药每付⼀贴,可贴三天,⽤药⼗付为⼀疗程。
【注意事项】孕妇、患处⽪肤⼤⾯积破损者禁⽤。
⼆、中药熏蒸治疗:羌活,防风,⽜膝,鸡⾎藤,伸筋草,海风藤,千年健,寻⾻风等。
上药置于锅内,⽤⼀半⽔,⼀半醋做熬的材料。
⽔醋合剂浸泡中药30分钟前后,然后开始熬,将疼疼的部位置于锅上50公分前后处,主要使蒸汽持续熏蒸患处,在锅上置⼀布袋,以防蒸汽外漏,但是也要注意过热时放开⼀点布袋,以免烫伤。
⼀般每⽇⼀剂,每回1⼩时。
⼆、按摩治疗(以肱⼆头肌肌腱炎为例):1.⽤⼀指禅推法,指揉法或法在肩部操作。
操作时以肩外上部为重点,但治疗应包括⾄三⾓肌⽌点附近,⼀般不越过肱⾻三⾓肌粗隆,以防损伤桡神经。
但后背冈上肌⾛⾏部应给予治疗。
2.点按肩髃、臂臑、肩井⽳。
3.摇按拔伸法:患者坐位,医者站于伤肩后侧,⼀⼿拿住腕关节上⽅,拿肩之⼿⽤⼤鱼际压住肩髃⽳外,在拔伸牵引下做摇法6~7次,在保持牵引⼒的同时拿肩之⼿垫于腋下,使伤肢下垂并屈肘内收,⼿触健肩,此时拿腕之⼿前臂托住患肢肘关节尺侧,使伤臂绕过头顶置于颈后,再将伤肢向斜前上⽅拔直,同时拿肩之⼿的⼤鱼际在患处向下推按。
本法可重复操作2次。
看中医如何论治冈上肌肌腱炎
*导读:冈上肌起于肩胛骨冈上窝,肌腱在喙突肩峰韧带和肩峰下滑囊下面、肩关节囊上面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方。
冈上肌有协同外展肩关节的作用。
临床上以冈上肌腱炎较常见。
……
论治
1.理筋手法先用拿捏法拿捏冈上部、肩部、上臂部,自上而下,疏松筋络。
然后以冈上及肩部为重点,自上而下揉摩,以舒筋活血。
再拨动并点按冈上及肩部,以理顺筋络。
最后采用旋转摇晃法将肩部摇转并尽量外展。
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及喙肱冲击症理筋手法大致相似,但揉摩部位各有侧重。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用活血舒筋汤加减,慢性期可服小活络丸、大活络丸。
气血虚弱者可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减。
,急性期可外敷消瘀止痛膏或三色敷药。
后期风寒砂热熨患处。
3.针炎治疗
取天宗、肩盂、肩撩、臂闹、曲池等穴,用泻法。
4.固定和练功活动
急性期肿痛难忍者可作短期三角巾悬吊制动,肿痛缓解后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肩臂活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