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Unit1_Friendship安妮日记_教案

_Unit1_Friendship安妮日记_教案

_Unit1_Friendship安妮日记_教案
_Unit1_Friendship安妮日记_教案

《安妮日记》

背景:在备受法西斯铁蹄蹂躏的各民族中,居住在欧洲的犹太人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当大战的尘埃终于落定之时,人们惊骇地发现有600万欧洲犹太人消失了,消失得就如风卷残云那样迅速。希特勒以谋划已久的步骤和最残酷的方式在4年中屠杀了这些犹太人,使欧洲犹太人骤然减少了二分之一。荷兰作家布鲁马曾经说,战后德国人理解二战的关键不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柏林之战,而是在发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那一刻。在奥斯威辛、特雷布林卡、达豪、布痕瓦尔德等纳粹集中营旧址,人们不难体会到纳粹的人性沦丧、穷凶极恶;而在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感动世界的《安妮日记》中,人们更可以看到蒙难者淌血的心灵。

镜头回放:安妮是个犹太少女,原来居住在德国,纳粹兴起后避难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她13岁生日时,收到一个日记本,遂开始写日记。同年7月6日,由于迫害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一家四口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1942年6月20日,安妮在她日记的开头,这样描述道:“生活并非无忧无虑,在希特勒的反犹太法之下,我们在德国的亲戚都受尽苦难。经过了1938年几次屠杀以后,我的两个舅舅逃出德国,在北美洲找到安身的地方。年迈的祖母来和我们同住,来的时候73岁了。”“1940年5月以后,好日子很少:先是战争,接着投降,然后德国人就到了这儿,犹太人开始有了麻烦。我们的自由被一连串的反犹太命令严格限制:命令规定犹太人身上要佩一颗黄星;犹太人要交出脚踏车;犹太人禁止搭电车;犹太人不准坐车,连自己的车子也不能开;犹太人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才能买东西;犹太人只能上犹太人开的理发店和美容院;犹太人晚上八点到早上六点禁止上街;犹太人禁止上歌剧院、电影院,任何娱乐都不准;犹太人禁止使用游泳池、网球场、曲棍球场或任何运动场;犹太人禁止划船;犹太人禁止参加任何公开的运动比赛;犹太人只能上犹太学校等等。这也不准,那也不准……”

密室的窗户有厚厚的窗帘,小心翼翼地掀开点缝隙,安妮“看见一长列一长列善良无辜的人,身边跟着哭哭啼啼的幼儿,一路走下去,队伍旁边一批人对他们吆喝作势,打得他们几乎倒地不起。没有人幸免。生了病的、上了年纪的、幼童、婴儿、怀孕的妇女,都被押去送死”。13岁的她心怀一颗悲悯之心:“我们在这里,远离那些动乱,真是幸运。我们不必多想这种种苦难,然而还是担心我亲爱但无能为力的那些人的命运。睡在温暖的床上,我感到自己真邪恶,外面某个

地方,我一些最亲爱的朋友正不支倒地、或者正被打倒在地。”“要是现在一切都结束了,那该多好!”惊惧、忐忑、烦闷、等待、期盼,除了不能享受阳光下的生活外,安妮和密室中的其他人经过了近两年的幽闭生活后,已经身心俱疲。1944年4月,她在自己的日记中不由得发出一声无奈的呐喊。多亏了父亲的朋友,几位真心帮助他们的好心人,密室中的人们不至于衣食无着。然而,一些偶然的小事件往往使密室中的人们提心吊胆。许多次,他们和他们藏身的密室几乎被人发现——果真如此,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每到这种时候,人们的惶恐就会达到顶点。“人人只顾忙着和自己的心情搏斗!”小安妮用自己细腻的笔触刻画着这种惶恐。日记是安妮真正的可以倾诉的朋友,她珍爱自己的日记。安妮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在战争中,第一个倒下的是真理。”这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艾斯奇勒斯的名言。对于目睹纳粹疯狂行径的安妮来说,在这场罪恶的战争中,第一个倒下的是人性和正义。1944年5月25日,曾经帮助过他们的凡·贺文先生被捕了。安妮无法抑制自己的仇恨:“这世界真是倒行逆施。最正派的人被丢进集中营、监狱和孤独的囚室里,最卑鄙的人统治着老幼贫富!”1944年6月6日,密室中的人们通过收音机听到了盟军诺曼底登陆的喜讯。就像久旱的秧苗见到雨滴,他们用心在欢呼——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久违了的黎明曙光!然而,他们终未等来光明。1944年8月4日因遭检举,密室中的人们被德军逮捕,并被送往奥斯威辛集中营。安妮和姐姐随后被转往德国北部的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由于卫生条件奇差,爆发斑疹伤寒,夺走数以千计营囚生命,安妮和她的姐姐也未能幸免。密室中的八人除安妮父亲得免大劫外,其余人均惨死于纳粹集中营。1947年,安妮父亲将日记整理出版,迄今为止,《安妮日记》已有50多种文字的版本,销售2000万册以上。因为有她感动世界的日记,即使在二战结束60周年的今天,安妮“仍在继续活着”。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第2课时阅读教案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 Unit 1 第二课时阅读课 一、教学内容:Reading 二、二、教材分析: reading部分承载着整个单元中最重要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的部分。文章的标题是“安妮最好的朋友”本文讲述了犹太女孩安妮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而藏身于小阁楼中,并把日记当做自己的朋友,通过写日记表达自己孤独和郁闷的心情,在日记中她描述了自己对外面世界和大自然的渴望,以及由于自己的特殊身份不能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不仅要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学习一些新的单词和短语的表达方法,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并欣赏英语语言的美感。感受主人公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纯洁美丽的心灵。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简单介绍主人公安妮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她的悲惨遭遇,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部 分内容。 ●简单描述人物由于环境变化而造成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正确理解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 ●初步掌握skimming 和scanning两种阅读技能,找出关键信息,并能在教师帮助下 归纳阅读篇章中心。 2.目标语言 ●重点词汇和短语 Netherlands, German, outdoors, thunder, entirely, power, curtain, dusty, go through, set down, a series of, on purpose, in order to, at dusk, face to face, no longer ●难句(非本单元重点的句型只要求理解,不要求加以运用) 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a time when a deep blue sky, the song of the birds, moonlight and flower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For example, one evening when it was so warm, I stayed awake on purpose until half past eleven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ook at the moon by myself. 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year and a half that I’d seen the night face to face … 3. 文化目标 ●了解二战时期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历史以及犹太人的悲惨命运。 ●通过阅读《安妮日记》体会作者在处于恶劣生活环境之下渴望友谊、朋友、大自然 的心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更加珍惜和平和稳定带来的幸福生活。

安妮日记(高一必修)

第1课时 教学目的:①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②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③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④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⑤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教学重点: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教学难点: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情感”。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略 时间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心灵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2、揭示目标: ①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②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③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④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⑤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窒息(zhì)呆滞(zhì)沮丧(jǔ)蜕变(tuì)黯然(àn)踱步(duó)匮乏(kuì)绽放(zh àn)错愕(a)虔诚(qián)塑造(sù)荒谬(miù)冥冥(míng)霎时间(shà)襁草根(qiǎng)溴化钾(xiù) 2、积累下列词语: 神往幽默检点周遭窒息抑郁虔诚沮丧谦卑荒谬冥冥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背景资料: 4、感知内容: ①自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则日记内容。 第1则:以日记为朋友,并为之取名“吉蒂”,向她诉说自己的心事。 第2则:记录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流露出对战争厌恶、恐惧的感情。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安妮日记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安妮日记(节选) 安妮·弗兰克 教学目标 1、深刻了解德国纳粹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2、学习日记的写法,利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灵轨迹 教学设想 1、学习安妮在困境中从不绝望、满怀理想的积极的人生观 2、围绕“战争与人”的话题写一篇日记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心灵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二、走近作者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随着盟军捷报频传,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远,熟料盖世太保却先一步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 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 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 她避难的房子已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KRO电视台女发言人莫尼克说,“我们知道她不是荷兰人,但提名委员会认为她为荷兰作出了贡献。而且,很多人都赞成安妮当选荷兰伟人。” 安妮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都丝毫无损于她是荷兰一部分的事实。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写成”。 三、关于《安妮日记》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1944年有一天,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Gerrit Bolkestein)在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的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提到信件与日记,作为例子。 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根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这就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文字,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学术界编纂的《安妮的日记:评注本》(The Diary of Anne Frank:The Critical Edition,1989),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这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本文是关于读书笔记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一) 《安妮日记》真实记录着安妮弗兰克作为一个成长少女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四日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的的情感困惑、与父母的矛盾冲突、思考生活、自我反省、对生活的态度。 读书有感:日记是人们语言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安妮日记记录着安妮的真实生活和情感,其写日记的过程也是安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 思考生活一个过程,当安妮陷入某种情绪时,写日记发泄情绪。我们可以从日记中了解的安妮弗兰克,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的日记中,我们得知作者的十三岁生日是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那天作者很开心,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五日的日记得知,作者的好朋友是莉茨?古森斯、撒尼?豪特森和尤碧斯?德?瓦尔,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日的日记中得知作者把日记当成朋友,并且给日记取名为基蒂,其写日记的原因是“我没有像日记一样真诚的朋友”,可见作者觉得其内心是非常孤独寂寞的,其写日记是为了倾诉,我们还得知作者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作者与父母和姐姐住在一起,他们是德籍犹太人,由于他们是犹太人的身份,一九三三年移居荷兰,当时希特勒的反犹法使很多犹太人家庭遭了殃,他们的生活充满艰辛,一九三八年的大清洗

也使安妮的亲戚被迫背井离乡,真正的苦难是从一九四五年开始,战争不断,德国最后占领荷兰,各种反犹法令在荷兰接二连三,犹太人必须带黄色的大卫星,必须缴上他们的自行车,不可以开车,乘电车,只能在三点到五点到挂有‘‘犹太商店”’招牌的店买东西,犹太人到晚上八点必须进屋,犹太人不许去剧院等娱乐场所,不得参加公开体育活动和运动场地,上学只能去犹太学校等各种反犹规定。一九四二年七月九日日记得知安妮一家与彼得?凡?达尔恩一家为了躲避法西斯的迫害来到安妮爸爸公司的大楼密室秘密居住下来,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密室生活。 十三岁女孩本应该自由无虑的玩乐、和闺蜜看电影、逛街、去公园赏花、上学……现在却因为战争甚至是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而失去了这些权利,被迫困在阴暗的密室里生活,她甚至不知自己是否能活着走出密室。在这么压抑是状况下,安妮在日记里这么说道“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

《安妮日记》教案

《安妮日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查找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勾画圈点批注——交流,理解文章的内涵。 3、赏析《安妮日记》电影,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2、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 西斯的罪恶。 教学重点: 1、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2、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3、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 西斯的罪恶。 教学难点: 1、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2、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 西斯的罪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个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我们今天了解的主人公安妮?弗兰克。 二、走近安妮和《安妮日记》。 1、安妮,犹太少女,她们全家因躲避德国法西斯的迫害,而住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中。(参见课下注释①) 2、《安妮日记》是安妮从1942年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记录了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 3、简单介绍纳粹党对犹太民族的迫害。 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600万犹太人。 第一阶段:自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到1938年。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从限制到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利,从形式上讲,基本上保持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温和”状态,实质却是为他们为最终消灭犹太人扫清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障碍。 第二阶段:自1938年至1942年。这一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从基本人权上剥夺犹太人作为人的生存权利,形式上完成了对犹太人从财到命、从灵到肉的浩劫的一切准备,即守成了由“文”到“武”的浩劫的过渡,最后剩下的只是最终从肉到体上消灭犹太人了。 第三阶段:自1942年1月20日至二战反法西斯战争使纳粹德国的覆灭为止。这个阶段,纳粹德国反犹的核心是“最终解决”犹太人,形式是彻底的残暴、骇人听闻的残杀,实质就是最终实现灭绝犹太人。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六年级安妮日记阅读测试

六(3)《安妮日记》阅读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2分/题) 1.安妮一家的“密室”在() A爸爸的办公大楼里 B乡下的小农舍 C凡·达恩家 2.和安妮一家住在“密室”的一家人是() A杜塞尔 B凡·达恩先生 C亨克 3.安妮喜欢的书的类型是( ) A童话 B神话 C小说 4.安妮的姐姐叫() A安娜 B凯蒂 C玛格特 5.和安妮在一个密室里的小男孩叫( ) A彼得 C哈里 B梅爱朴 6.安妮爸爸的昵称是( ) A奥托 B皮姆 C彼得 7. 达恩太太总是喜欢()爸爸,让安妮无法忍受。 A.夸奖 B.挑逗 C.责骂 8.十五岁生日时,彼得送了安妮( ) A一束花 B一块蛋糕 C一本书 9.罚安妮写关于《话匣子》的作文的老师叫() A开托普 B丘吉尔 C杜塞尔 10.安妮给日记本起名为() A凯蒂 B莫迪 C爱丽 11. 安妮出生在哪个国家?()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12. 安妮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100人” A马克、吐温 B《时代》杂志 C《人物》 13. 安妮的祖母在() A瑞士 B荷兰 C中国 14. 《圣经》中的《旧约全书》是()的经典。 A欧洲人 B美洲人 C犹太人 15.()占领了荷兰,开始四处捕抓。 A.纳粹党 B.军人 C.坏人 16. 这段日记叙的是安妮()至()岁间发生的事。 A.13~15 A.12~16 A.13~16 17.安妮只活了()岁。 A.13 B.14 C.15 18. 安妮成为了一个“()” A犹太标签 B和平标签 C世界标签 19. 在安妮13岁生日后不久,因为当时是(),犹太人惨遭迫害。 A.法西斯主义 B.反法西斯主义 C.革命主义 20.()完成了安妮的夙愿,将日记出版间世。 A.父亲 B. 姐姐 C.基蒂

3安妮日记教案及课后反思(公开课)

3、《安妮日记》教案 学习目标: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学习方式: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进行学习。 课时:2节。 学习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引: 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请同学们阅读有关安妮的介绍(见P60)……从介绍中知道,《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记录了她13 到15岁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设身处地,试着去感受这位小女孩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非凡阅历与思考。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 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第7则——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第8则——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提出的问题: “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安妮日记》习题及答案

《安妮日记》阅读题及答案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笼罩(zhào) 倒坍(tā) .. B.蛰伏(zhí) 胡诌(zhōu) .. C.跛脚(bǒ) . D.颠簸(bǒ) .投掷(zhì) 蹒跚(shān) ..唾弃(tu?) 炮制(páo) ..粟粒(sù) 渎职(dú) 引擎(qínɡ) ...窒息(zhì) 吞噬(shì) 忖度(cuǎi) ...解析:A项“坍”应读tān ,B项“蛰”应读zhé,D项“忖”应读cǔn。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空袭安详 B.踪影 C.无辜 D.糟糕雷霆包裹呼啸沮丧悲残坍塌呆滞哀声叹气妻离子散心惊胆战胡思滥想 解析:A项,哀—唉;B项,残—惨;D项,滥—乱。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就是想写。再说,我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B.基督徒和荷兰人生活在恐惧之中,因为他们的儿子被送往德国。人人都心惊胆战。....

C.几乎没有一天不发生什么大惊小怪的事。.... D.我走进去,向他们眨眨眼睛,活灵活现地说:“你们瞧,我可找到我的凡尼亚了!” .... 解析:D项应为“神气活现”。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B.中国气象局昨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北半球的极寒天气不代表全球变暖趋势发生改变,而是长期趋势中的短暂阶段,“小冰河期”说法毫无根据。 C.旅人经过一个阶段的行程,都想得到理想的食宿条件以驱除饥渴、恢复体力,这不但是下一个阶段行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关系到整个旅途中的精神状态。 D.蔬果是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因此,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对于抵抗疾病、体液酸碱平衡和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转,保证和增进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解析:A.“根据……显示”杂糅,改成“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或者“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B.主宾

Anne's Diary安妮日记英文原版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Anne Frank I hope I will be able to confide everything to you, as I have never been able to confide in anyone, and I hope you will be a great source of comfort and support. Is it because I haven’t been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become so mitten with nature? I remember a time when a magnificent blue sky, chirping birds, moonlight and budding blossoms wouldn’t have captivated me. Things have changed since I came here. One night during the Pentecost holiday, for instance, when it was so hot, I struggled to keep my eyes open until eleven-thirty so I could get a good look at the moon, all on my own for once. Alas, my sacrifice was in vain, since there was too much glare and I couldn’t risk opening a window. Another time, several months ago, I happened to be upstairs one night when the window was open. I didn’t go back down until it had to be closed again. The dark, rainy evening, the wind, the racing clouds, had me spellbound; 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year and a half that I’d seen the night face-to-face. After that evening my longing to see it again was even greater than my fear of burglars, a dark rat-infested house or police raids. I went downstairs all by myself and looked out the windows in the kitchen and private office. Many people think nature is beautiful, many people sleep from time to time under the starry sky, and many people in hospitals and prisons long for the day when they’ll be free to enjoy what nature has to offer. But few are as isolated and cut off as we are from the joy of nature, which can be shared by rich and poor alike. It’s not just my imagination---looking at the sky, the clouds, the moon and the stars really does make me feel calm and hopeful. It’s much better medicine than valerian or bromide. Nature makes me feel humble and ready to face every blow with courage! As luck would have it, I’m only able ---except for a few rare occasions---to view nature through dusty curtains tacked over dirt-caked windows; it takes the pleasure out of looking. Nature is the one thing for which there is no substitute!

安妮日记读后感

2020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一) 《安妮日记》主要通过一篇篇日记告诉人们一个活泼,聪明的犹太少女安妮·弗朗克出身在一个犹太家族,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以及邻居们躲进“后屋”。在狭小、完全封闭的后屋里,胆战心惊地生活了两年。两年的生活十分的艰苦而又难熬。但是即使这样安妮仍然勤奋学习,每天仔细记日记。然而,他们最终还是被凶恶的纳粹党徒逮捕了,关进了令人窒息的集中营的故事。 我十分喜欢安妮,他是一个纯洁、率真、热爱思考、热爱生活、坚强的小女孩,她渴望着自由,她渴望着和平,她渴望着不再受到歧视。 最令我佩服的是,安妮的坚强与对生活的热爱,十三、四岁的她本该尽情的享受生活、阳光、友情和欢乐,可是却不得不躲藏在与外界隔绝的小屋里,他们每天都得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的,白天不能开窗,晚上不能开灯,一个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渐短缺,天天说话只能低声细语,生怕

被人发现。但是她很坚强的,即使在密室这样的环境里的两年生活仍然没有让她自报自弃,并没有让她对生活失去信心,她依然对一切充满希望,身处逆境却不屈服、不绝望,她曾说过:“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这就是她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安妮勤奋学习,用自己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每一天的所发生的事情,她对战争、人性、反犹太人主义进行思考,对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进行思考,逐渐的从由一个任性、不懂事的女孩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人。安妮严格要求自己,最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自我反省精神,每天不断的检验自己的言行,纠正自己的缺点,锤炼自己的性格。最令我感动的是,安妮看到自己悲惨的遭遇,看到人性的丑恶,看到自己理想被粉碎,感到痛苦的同时,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于失败,用汲取知识、精神上的充实,弥补物质的匮乏。是的,正是安妮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热爱生活的品质,身处逆境却不屈服、不绝望的精神,使我感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读完整本书,我的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动,为安妮的不

安妮日记教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知识1.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能力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情感1.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2.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情感”。 2.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课时安排: 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心灵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2、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窒息(zhì)呆滞(zhì)沮丧(jǔ)蜕变(tuì)黯然(àn)踱步(duó)匮乏(kuì)绽放(zh àn)错愕(a)虔诚(qián)塑造(sù)荒谬(miù)冥冥(míng)霎时间(shà)襁草根(qiǎng)溴化钾(xiù) 3、积累下列词语: 神往幽默检点周遭窒息抑郁虔诚沮丧谦卑荒谬冥冥 三、文本研习 (一)解题:本文所选9则日记。 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以日记为朋友,并为之取名“吉蒂”,向她诉说自己的心事。 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二)快速阅读8则日记,简要概括每则日记的内容,并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明确: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安妮日记

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 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 Or are you afraid that your friend woul d laugh at you, or would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 Anne Frank wanted the first kind, so she made her diary her best fri end. Anne lived in Amsterdam in the Netherlands during World War Ⅱ. Her family was Jewish so nearly twenty-five months before they wer e discovered. During that time the only true friend was her diary. She said, ”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but I want this diary itself to be my friend, and I shall call my friend Kitty .” Now read how she felt after being in the hiding place since July 1942. Thursday 15th June, 1944 Dear Kitty, I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I can well rem ember that there was a time when a deep blue sky, the song of the bir ds, moonlight and flower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Tha t’s changed since I was here. For example, one evening when it was so warm, I stayed awake on p urpose until half past eleven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ook at the moo

安妮日记教案

3、《安妮日记》教学教案 1.让学生了解生命之可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3.让学生体味文中的心理和行动描写。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心理、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作品中对主人公心路过程的心理和行动描写。 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①神往:心中向往。②幽默:诙谐风趣而又意味深 长。 ③检点:言行谨慎。④周遭:周围;四周。 ⑤窒息:呼吸困难甚至停止。⑥抑郁:忧愤烦闷。 ⑦虔诚:恭敬而有诚意。⑧沮丧:灰心失望。 ⑨谦卑:虚惊,不自满,不自高自大。⑩荒谬:荒唐,错得离谱。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安妮·弗兰克,一名犹太少女。安妮的家庭原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避难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安妮生日时,收到一本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遂开始写日记,同年7月6日,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甚紧,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计八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1944年8月4日因遭检举而被捕,八人之中除她父亲得以幸免外,其他七人均死于集中营,战后,朋友将劫余的《安妮日记》交付其父亲,其父奥特将其删修,于1947年第一次出版。 2、相关知识: 安妮·弗兰克四岁时,就体验到了人生的残酷。那年,希特勒上台,在全德境内掀起反犹排犹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是个犹太人,为了家人的平安,他带着全家迁居荷兰。他们在荷兰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但灾难再次降临:1940年5月,荷兰沦陷于纳粹德国。奥托意识到,他们要么立即迁移,要么赶快找地方躲起来。可是整个欧洲都已卷入了战争,大半地方沦陷,他们又能逃到哪儿呢?于是他决定躲藏起来。奥托在荷兰的这几年与丹恩合伙做生意。他们的营业所在阿姆斯特丹一个偏僻的地方,面对运河。营业所楼上有几间废弃的房间,被称为“附属建筑”。奥托认为躲在那里不太容易发现。 1942年,预料中的厄运终于降临:奥托·弗兰克被勒令立即出境。他没有走,立即带着全家人住进了“附属建筑”。接着,丹恩一家和一名犹太人 医生也住了进来。这样,他们开始了两年零八个月的“黑人”生活。他们

安妮日记阅读心得体会5篇

安妮日记阅读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妮日记阅读心得体会 5篇,欢迎阅读参考! 安妮日记阅读心得体会(1) “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你能相信这是出于以为13岁女孩之手的文字么?如果是现在当然不相信,但请把时间调到二战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写出这样既忧郁又向上的文字应该是合乎情理的吧。 这就是安妮?弗兰克,德籍犹太人.她留下来的日记使她名闻遐迩.15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是的,安妮在她的日记里倾诉这一切:对母亲的不满,对父亲的敬佩,对彼得的爱意,对胜利的希望。有消极也有积极,有恐惧也有欢乐。日记里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安妮。常有人说小孩子怎么会有消极的一面,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常有人将自己的文章写的很假,并没有"我笔写我心”.而安妮的日记将一个少女的烦恼都实话说了出来,这让我不禁又许多共鸣之处,即使我们并不生活在一个年代里. 本书大致讲了安妮一家为了逃避德国人把犹太人送往集中营的惨剧,逃到了她父亲公司楼顶的密室里,在那里度过了2年多的时间.与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凡达一家和一位牙医.在那个密室里,白天不能说话因为下面是在工作的德国人,而且始终不能拉窗帘.晚上只能靠听收音机来了解外面的情况.炮声不断,随时都可能被德军发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却在日记里仍表现出对战胜的希望,这是我所敬佩的! 同时安妮在日记里阐述着自己对彼得的爱意,这是每个少女都会有的青春期的懵懂.彼得是凡达夫妇的儿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在安妮受不了母亲的封建思想是就会去找彼得获得思想上的宽慰.

初中必读书目《安妮日记》读后感优秀示例

初中必读书目《安妮日记》读后感优秀示例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一 这几天终于把《安妮日记》这本书看完了,我被安妮的一则则日记所震撼,无法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折磨。因为战争,原本过着富裕、安逸生活的一家人和范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彼得,以及杜瑟尔医生,这八个人在狭小的完全封闭的后屋里,胆颤心惊地生活了两年多。他们完全失去了自由,每天都得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甚至失去了说话的自由。 他们每天还要忍受着恐惧、饥饿、病痛,这让我们想都不敢想。我们是幸福的,生在一个和平远离战争的中国,每天过着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玩电脑、看电视、画画……在学校里,也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书、跳绳、踢毽子……双休日还可以约上小伙伴一起溜冰,看电影、打羽毛球……可是我们却经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天天抱怨作业太多,没时间玩,晚饭一吃好就要写作业。有时多做几道课外题,就会一百个不愿意。想想真是不应该。《安妮日记》中我还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许多孩子的肚子空空,啃着一根胡萝卜,从冰冷的家里跑出来,跑到风吹雨淋的街上,进到一间潮湿的、没有生火的教室里。 孩子们为了一块面包,向街上的行人乞讨。多么令人心痛的画面。想想这些孩子,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感到羞愧。每天我们不是嫌妈妈做的饭不好吃,就是嫌爸爸做的菜不合胃口,还挑肥拣瘦。我们真是

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安妮日记》让我反省了自己,让我学会了思考。它像一盏明灯,将指引着我们前进。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二 回到生命本质,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细审视,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但事实是,我们一再地为生存忙碌时,我们就会对寻找和坚持弃权。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2―1944),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1942年7月,安妮刚刚过完13岁生日,他们就开始了躲藏生活,8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8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

人教版必修一unitfriendsreing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 u n i t f r i e n d s r e i n g教案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一、教学内容:Pre-reading;Readingandcomprehending(pp.2-3)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简单介绍主人公安妮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她的悲惨遭遇,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部分内 容。 简单描述人物由于环境变化而造成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正确理解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 初步掌握skimming和scanning两种阅读技能,找出关键信息,并能在教师帮助下归纳阅读篇章中心。 2.目标语言 重点词汇和短语 Netherlands,German,outdoors,thunder,entirely,power,curtain,dusty,gothro ugh,setdown,aseriesof,onpurpose,inorderto,atdusk,facetoface,nolonger 难句(非本单元重点的句型只要求理解,不要求加以运用) Iwonderifit’sbecauseIhaven’tbeenabletobeoutdoorsforsolongthatI’vegro wnsocrazyabouteverythingtodowithnature. Icanwellrememberthattherewasatimewhenadeepbluesky,thesongofthebirds,moo nlightandflowerscouldneverhavekeptmespellbound. Forexample,oneeveningwhenitwassowarm,Istayedawakeonpurposeuntilhalfpast eleveninordertohaveagoodlookatthemoonbymyself. ItwasthefirsttimeinayearandahalfthatI’dseenthenightfacetoface…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以下为大家介绍《安妮》,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渐由一个任性的女孩变为成熟的少女。 “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记里写道。 安妮是一个乐观的女孩,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她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她将温暖带给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当人们都在黑暗中挣扎、绝望时,她正等待着黎明并鼓励别人,温暖别人。

安妮想当一名记者,但这个简单的愿望被当时的黑暗笼罩和淹没,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远望而无法触碰。但她依然怀着希望,用乐观的眼神观望现在,畅想未来。 日记本该是少年少女记录日常,平凡而快乐的“流水账”,而随时受着死亡威胁的安妮却留下了一本不一样的日记!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战争,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纳粹集中营里,冰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了她人生的句点。战争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战争来临,我只能敬佩和缅怀这位女孩,同时珍惜现在的时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也许,在法斯的疯狂怒吼中,还有许多孩子在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当时的情景,也无法可想,但日记里自始至终渗透出的一份温暖却让我无法忘记。战争能摧毁一切,但它无法摧毁人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记》,它寄托了一个少女的美好愿望,记录她对自己和社会的思考,感动和启迪着我和更多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