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培优 易错 难题天气与气候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

【地理】培优 易错 难题天气与气候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阿克苏地区,盛产冰糖心苹果。读阿克苏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两题。

(1)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特别甜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处于低纬度,雨热条件优越

B.海拔高,均在4000米以上

C.海陆位置优越,临江近海

D.夏季昼夜温差大

(2)阿克苏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根据图文可知,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该地区处于中纬度,降水稀少,故A错误;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海拔高约在1000-2000米之间,故B、C错误;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昼夜温差大,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2)阿克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答案为:C。

【点评】(1)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2)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广大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受海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D. 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答案】 B

【解析】【分析】气温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地区,原因是受海陆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增温快。高山地区气温一般低于同纬度平原地区。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3.下列关于世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 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是乞拉朋齐

D.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东岸降水少

【答案】 D

【解析】【分析】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是乞拉朋齐;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一般而言,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若山峰A的海拔3600米,气温是6℃,那么山底B海拔500米处的气温是()

A. 24℃

B. 12.6℃

C. 24.6℃

D. -12.6℃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根据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得出山顶的气温为:(3600-500)÷100×0.6℃=18.6℃,18.6℃+6℃=24.6℃。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5.天气状况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与人类活动表述合适的是()

A. ①—台风—渔船返港

B. ②—晴天—晾晒衣物

C. ③—雷雨—接打手机

D. ④—大雨—户外运动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天气符号的认识。据图分析,①表示雾,②表示晴朗,③表示雷阵雨,④表示暴雨,结合其活动分析,②晴朗的天气适合晾晒衣物。

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6.《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常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地理现象( )

A. 城市热岛效应

B. 全球变暖

C. 气温的垂直变化

D. 降水的差异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即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表明城市的气温高于外围乡村,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故答案为:A

【点评】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效应其实就是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现象。城市市区由于受到人为热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温普遍比较高,因此气流就会膨胀上升,形成了低压,而周边的郊区与城市相比较,气温就很低了,因此气压高,于是气流就从郊区流向城市,故而就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7.小明计划到广州大学城参观,他搜集到了广州5日天气预报和广州大学城略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广州近几天天气预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周六大雨

B. 周日小雨

C. 周二阴转多云

D. 周三雷阵

(2)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正南方向

D. 西北方向(3)岭南印象园与大学城南站的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 )

A. 500米

B. 1 000米

C. 2 000米

D. 5 000米

(4)普通车牌号通常以汽车所属省区简称开头。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1)D

(2)B

(3)B

(4)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广州近几天天气为:周六小雨,周日大雨,周二雷阵雨,周三雷阵雨;故选:D。(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

的指向一般为正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西南方向;故选:B。(3)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量的岭南印象园与

大学城南站的图上距离约1厘米,则两地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1x1000=1000米;故选:B。(4)福建省简称闽,省级行政中心:福州;安徽省简称皖,省级行政中心:合肥;广

东省简称粤,省级行政中心:广州;江苏省简称苏,省级行政中心:南京。由此可判定,

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粤;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

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4)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8.下面漫画主题的含义是()

A. 防治水体污染

B. 防治土地沙化

C. 防治大气污染

D. 保护海洋环境

【答案】 C

【解析】【分析】漫画形象说明了治理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为甚。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加强绿化和对污染源的管理,推行科技创新环保,减少汽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等。

9.读下图“福建省龙岩市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所属月份最有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2)该日龙岩()

A. 晴转多云,适合户外活动

B. 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

C. 气温日较差等于10℃

D. 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日天气可描述为多云转晴,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10℃;福建龙岩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日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冬季。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该日龙岩多云转晴,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气温日较差10?2=8℃;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会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故答案为:B。

【点评】(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有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0.依据“两极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项目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数据

地区

平均气温-50℃-18℃

年平均降水量55mm200mm

年平均风速18米/秒10米/秒

②地势低是北极气温高于南极的主因

③两极地区降水少导致淡水资源短缺

④两极地区风力强导致冰雪容量减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A

【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南极地区平均气温比北极更低,要更寒冷;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少,比北极地区更干燥;北极地区的风力比南极地区更小,图中不能看出两地的海拔信息。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南北两级的气候特征,考查量较少,关键是引导学生对比两级特征记忆,不要记混淆即可。

11.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

A. 高原地区

B. 沙漠地区

C. 北极地区

D. 南极地区【答案】 D

【解析】【分析】世界上最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这里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对阳光的反射大,加上强烈的冷风将中低纬度的暖空气挡回,使这里气温异常低。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最寒冷的大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12.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位于赤道附近,却有“赤道雪峰”之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乞力马扎罗山出现“赤道雪峰”奇景的原因是()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半球位置

D. 纬度位置(2)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 尼罗河自北向南注入地中海

C.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首位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一般气温每上升1000米降低6摄氏度,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度很高,山顶气温很低;故A符合题意。(2)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首位;B符合题意。

【点评】(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温室效应等。(2)非洲位于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又有“热带大陆”之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俗称“黑非洲”,意为“黑种人的故乡”,至今居民中仍以黑种人占绝大部分。

13.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矿产资源贫乏

B. 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C. 被称为“热带大陆”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点是()

A. 北高南低

B. 西北高东南低

C. 西高东低

D. 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的成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人类活动【答案】(1)C

(2)D

(3)C

【解析】【分析】(1)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故A错误;非洲受殖民主义统治,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出口商品以初级农矿产品为主,故B错误;非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故C正确;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2)读图可知,非洲的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故选:D。(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积雪;故选:C。

【点评】(1)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所以非洲是世界上跨热带面积最大的洲。

(2)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高原约占非洲面积5%,低于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不足非洲面积的10%。

(3)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4.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本校某月全部四次降水。统计出当月的降水量是()

A. 6mm

B. 9mm

C. 12mm

D. 36mm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每个月的降水量是这个月每一天降水量的总和;题干中当月降水量=6mm+10mm+8mm+12mm=36mm。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降水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③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④受洋流因素的影响,暖流流经地区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降水少。

15.下表为临沂市某一周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周中,临沂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A. 周二

B. 周三

C. 周四

D. 周五(2)据上表,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A. 周二小雪转大雪

B. 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C. 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

D. 周六多云,有沙尘天气

【答案】(1)C

(2)C

【解析】【分析】(1)气温日较差即当天最高温和最低温之差,通过计算,周四9-(-3)=12℃,在这一周中气温日较差最大。选项C符合题意。(2)周二雾转小雪选项A错误。周三晴转多云,但气温比周二低,不能算回升,选项B错误。周五有雾,能见度低,微风扩散条件不利,有利于污染物积累,不利于户外运动,选项C正确。周六雾转多云,选项D错误。

【点评】(1)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二、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6.下图为馕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馕带分布区()

A.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B.为人口稠密区

C.通用阿拉伯语

D.以白色人种为主

(2)下列民居中,与甲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

A.

B.

C.

D.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馕带”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西亚、埃及等地,该地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A正确;“馕带”分布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是人口稀疏区,B错;埃及、西亚的阿拉伯国家通用阿拉伯语,新疆、巴基斯坦、印度不使用阿拉伯语,C错;西亚、北非、巴基斯坦、印度主要以白色人种,新疆区内汉族,各少数民族不是都是白色人种,D错。故答案为:A。(2)图中甲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因此该地房屋墙体厚,窗户

小,房子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垒土、土砖、泥房等,C项中的建筑适应炎热干燥的气候。A 项是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冰屋,B项是气候湿热地区的干栏式民居,D项是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故答案为:C。

【点评】(1)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尤其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发源于古印度。

(2)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气候相对比较干燥,人们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一些热带地区因炎热多雨,比较潮湿,一般都建成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不仅比较凉爽,而且也相对比较干爽。

17.传统民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传统民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读下图,完成下列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福建土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建筑水平影响

C.四合院反映聚落主要受交通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2)从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关于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B.朝南阳光较充足

C.空气清新湿润

D.南面的地形比较平坦

(3)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亚洲人,他们在4万年和1万8千年以前通过白令海峡的“陆桥”从阿拉斯加进入了美洲大陆,据此推断,印第安人所属的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黑色人种

D.黄色人种

【答案】(1)D

(2)B

(3)D

【解析】【分析】(1)云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而且降水多,比较潮湿;竹楼主要是适应于当地终年高温潮湿的气候环境而建,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2)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是因为朝南阳光较充足,采光好;结合题意。故答案为:B。(3)已知,亚洲东部主要是黄色人种,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从亚洲东部跨过白令海峡(当时白令海峡处于冰封期)来到美洲大陆的,故印第安人所属的人种是黄色人种;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热带地区炎热多雨,一般都建成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比较凉爽干燥。而有的民居则是适应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而创造的,如中国福建客家人因聚族而居,创造出大土楼的特色建筑。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北回归线以北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在正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在正北。

(3)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18.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4月4日至6日对欧洲西部的芬兰进行国事访问。请问当地居民主要属于什么人种()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答案】 A

【解析】【分析】芬兰位于欧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故答案为:A。

【点评】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

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19.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看作圣城的是( )

A. 耶路撒冷

B. 麦加

C. 麦地那

D. 巴格达;【答案】 A

【解析】【分析】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地方,故答案为:A。

【点评】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20.下列地区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

A. 非洲的北部

B.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C. 欧洲西部

D. 北美洲东部

【答案】 A

【解析】【分析】非洲的北部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为干旱的荒漠,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疏.而ABC选项所示区域,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A符合题意。

【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21.“一带一路”将沿线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给沿线国家经济带来了活力。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它连接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

C.北冰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和北冰洋

(2)图中①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①地区是()

A.欧洲西部

B.东南亚

C.南亚

D.西亚

(3)内罗毕所在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种多为()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棕色人种

【答案】(1)A

(2)D

(3)C

【解析】【分析】(1)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故答案为:A。(2)①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故答案为:D。(3)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居民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故答案为:C。

【点评】(1)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约900千米,可通行载重25万吨的巨轮,太平洋西岸国家与南亚、西亚、非洲东岸、欧洲等沿海国家之间的航线多经过这里,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海峡沿岸国家有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其中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交通位置尤其重要。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经霍尔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一些大型油轮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22.下表是2018年两个国家的人口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甲13.564.322.20.760.95

乙36.758.1 5.20 2.810.44

A. 德国

B. 印度

C. 埃及

D. 菲律宾(2)根据表格资料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国老龄化严重

B. 甲国劳动力比重小

C. 乙国人口增长过快

D. 乙国后续劳动力资源充足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甲国的人口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极有可能是发达国家,以上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是德国,故选A。(2)根据表格资料分析,甲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老龄化严重;甲国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小;乙国人口增长过快;乙国后续劳动力资源充足,故选B。

【点评】(1)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者负增长。例如,2011年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德国、希腊等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日本、波兰、俄罗斯、捷克等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零。

(2)人口老龄化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二是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四是与城市相比,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

23.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

A. 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

B. 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

C. 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

D. 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中低纬度的临海平原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当前世界上共有70几亿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较多的四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自然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人口分布较少的四个地方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纬度较高终年寒冷的高度纬度地区。

24.(绥化)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中,属于意大利的是

A. 平遥古城

B. 丽江古城

C. 皖南古村落

D. 威尼斯城【答案】 D

【解析】【分析】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都属于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和意大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搜集相关资料解答即可。

25.(德宏州)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A. 阿拉伯语

B. 英语

C. 汉语

D. 俄语【答案】B

【解析】【分析】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故选:B

【点评】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本题考查世界的语言,比较记忆即可。

26.下图是老王在银川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的建筑代表的宗教是()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印度教(2)银川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 川

B. 甘

C. 宁

D. 青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图中建筑为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结合题意。

(2)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行政中心银川市,银川自古有塞上明珠的说法,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西夏王陵.城区内多穆斯林风格建筑,以鼓楼为中心,城南有大型的清真寺和承天寺塔等著名古迹;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1)B ;(2)C 。

【点评】(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2)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如下。

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

北京市京北京上海市沪上海天津市津天津

重庆市渝重庆黑龙江省黑哈尔滨吉林省吉长春

辽宁省辽沈阳内蒙古蒙呼和浩特河北省冀石家庄

新疆新乌鲁木齐甘肃省甘兰州青海省青西宁

陕西省陕西安宁夏宁银川河南省豫郑州

山东省鲁济南山西省晋太原安徽省皖合肥

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江苏省苏南京

四川省川成都贵州省黔贵阳云南省滇昆明

广西省桂南宁西藏藏拉萨浙江省浙杭州

江西省赣南昌广东省粤广州福建省闽福州

海南省琼海口台湾省台台北香港港香港

澳门澳澳门

27.读“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A. 一直很快

B. 一直缓慢

C. 1900 年后逐渐变缓

D. 1950年后迅速加快

(2)我国人口现状是()

A. 人口基数已变小

B.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 人口素质下降

D. 城市人口比重过低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特别是1930年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结合题意。

(2)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同时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1)D ;(2)B。

【点评】(1)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

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28.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 东南亚居民都使用汉语

D.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汉语不仅在中国集中分布,在东南亚等国家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都有分布;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东南亚居民很多人使用汉语,也有越南语,泰语等;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29.某国2018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死亡率为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 10‰ B. 3‰ C. 17‰ D. 7‰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7‰=3‰;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30.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读下面相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屿城市分布主要特点是()

A. 在岛上均匀分布公路

B. 沿海、沿交通线分布

C. 沿河、沿海分布

D. 沿交通线、沿河分布

(2)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

A. 公路运输、海洋运输

B.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

C.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

D.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3)下列有关该岛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是()

A. 广泛种植温带水果

B. 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

C. 加大对西部班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

D. 大力发展服务业

【答案】(1)B

(2)C

(3)A

【解析】【分析】(1)由图示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上的城市分布沿海、沿交通线分布,故选B。(2)岛屿被海洋所包围,因此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海洋运输、航空运输,故选C。(3)由图示及题干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不适宜广泛种植温带水果;留尼汪岛可加大对西部珊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服务业,故选A。

【点评】(1)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对早期城市的选址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政治、自然资源、宗教、科技和旅游等,对现代城市形成影响较显著。

(2)铁路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连续性强。但建设投资大,占地多;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短途运输速度快,受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小,适合短途的客运、货运;水运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适合于运输距离长、运量大的物品。但运输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连续性差;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以及鲜活产品等货物的运输。

(3)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从地形条件来看,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低山丘陵地带可发展果林业,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区可发展养殖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