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
- 格式:ppt
- 大小:4.64 MB
- 文档页数:54
博士:脑卒中后早期运动训练促进脑功能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毕业,毕业专题,博士:脑卒中后早期运动训练促进脑功能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脑卒中后早期运动训练促进脑功能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张彭跃;【导师】胡永善;【基本信息】复旦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2012,博士【摘要】研究背景:运动训练是一种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康复训练方案。
动物研究已经表明,在脑卒中后中后期开始介入的运动训练可以增加动物行为功能表现,而且不会加重脑损伤。
最近的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在脑卒中后早期(48小时以内)介入积极地康复治疗方案也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然而这种早期康复的作用却缺乏有力的实验证据,涉及的分子机制也不清楚。
因此,我们通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模拟脑卒中,在模型建立后24小时介入强度逐步增加的运动康复训练,通过多种行为学和组织学、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神经炎性反应和脑血流的角度研究了脑卒中早期运动训练对脑功能修复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研究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60分钟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脑缺血后24小时介入强度逐步增加的跑台运动训练(从第一天5米/分钟到第三天的12米/分钟,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同时设置缺血对照组和假手术组。
在术后第3-21天(每隔3天)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评价动物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使用foot-fault的方法评估动物的运动协调能力,用adhesive remove的方法测试动物的感觉整合能力,利用beam balance法检测大鼠的平衡能力;术后第21-25天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
同时,我们还通过检测脑梗死体积、脑水肿和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了早期运动训练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并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 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了脑缺血早期神经炎性因子的转录表达和对内源性炎性细胞的激活。
最后我们还通过激光散斑脑血流成像技术评估运动训练对缺血皮层脑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1)相比于缺血对照组,运动训练组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运动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感觉能力和平衡能力的恢复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与改善行为学结果一致的是,运动训练组显著减少缺血大鼠的脑梗死体积、脑水含量和血脑屏障的破坏;(3)进一步研究发现,运动训练明显抑制了脑缺血早期的神经炎性因子(IL-1α, I L1-β, IL-6, iNOS, COX2, TNFα)和细胞粘附分子(ICAM-1.VCAM-1)的转录表达,抑制了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4)与这些结果相一致的是,相比于缺血对照组的大鼠,脑缺血后连续14天的运动训练显著促进了缺血脑皮层的血流灌注量。
脑卒中的练习题脑卒中,这个看似遥远却可能随时降临的健康“杀手”,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脑卒中,了解它、预防它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脑卒中的认识。
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是脑卒中的常见症状?()A 突然的剧烈头痛B 视力模糊或失明C 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D 以上都是2、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A 高血压B 糖尿病C 高血脂D 吸烟3、以下哪种类型的脑卒中占比最高?()A 缺血性脑卒中B 出血性脑卒中4、对于疑似脑卒中患者,在急救时首先应该?()A 拨打 120 急救电话B 让患者躺下休息C 测量血压D 给予阿司匹林5、预防脑卒中,以下哪种饮食习惯是正确的?()A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B 多吃油炸食品C 大量饮酒D 经常吃甜食二、判断题1、年轻人不会得脑卒中。
()2、脑卒中患者经过治疗后都能完全恢复正常。
()3、定期体检对于预防脑卒中没有作用。
()4、患有高血压的人只要按时吃药就不会得脑卒中。
()5、运动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三、简答题1、请简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答: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狭窄、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栓塞等。
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栓在血管内形成,阻塞血流;来自心脏或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脑血管,也会造成阻塞。
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神经功能障碍。
2、脑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多久?为什么?答:脑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一般是发病后的 45 小时内。
在这个时间段内,及时采取溶栓治疗等措施,可以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挽救尚未死亡的脑组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窗,脑组织的损伤可能会不可逆,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列举至少三种预防脑卒中的方法。
答:(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如每周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神经可塑性机制在卒中后认知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方嵘(综述);陈生弟(审校)
【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24(41)5
【摘要】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而在国际卒中研究领域备受瞩目,但因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而限制了有效治疗手段。
临床观察性研究表明,卒中后12个月内患者的认知功能呈不同程度的恢复,这一恢复与神经可塑性机制密切相关。
深入了解神经可塑性机制对于制定最佳的卒中后神经系统修复策略并对受损脑功能进行补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卒中后自发神经可塑性机制,包括神经细胞的可塑性、突触神经环路的可塑性和脑网络的可塑性,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神经可塑性与脑功能恢复的动态和复杂性。
随后探讨了增强神经可塑性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非侵袭性脑刺激和其他方法,提倡早期干预效果好。
尽管一些新兴方法尚缺乏明确的临床依据,但初步研究中的疗效令人鼓舞,有望开启卒中后治疗的新篇章。
【总页数】8页(P387-394)
【作者】方嵘(综述);陈生弟(审校)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R749.1
【相关文献】
1.神经可塑性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2.多奈哌齐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3.认知功能和神经可塑性——调节神经可塑性是人参皂苷Rg1改善认知功能的基本机制
4.神经可塑性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
5.多奈哌齐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医药2020年第60卷第21期•综述・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重塑机制及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高翔宇,罗鹏,岳康异,曹源,蒋晓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西安710032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预后一般,神经功能恢复差。
通过脑缺血后病理机制的研究发现,大脑可通过神经保护、血管再生男申经元再生、突触再生、轴突出芽男田胞调节等机制促进损伤后的神经功能重塑,并以这些机制为突破口寻找新的干预靶点和治疗方法,最终通过神经保护药物、干细胞疗 法男申经调节、运动康复等治疗方法达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目的。
关键词: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塑;神经功能缺损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0.21.026中图分类号:R33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0)21-0096-04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致死率和致残率最咼的疾病之一,该疾病的防治极为重要[]。
临床上常使用静脉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取栓术等治疗方案,其预后一般,神经功能恢复差。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脑缺血后病理机制的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和潜在的可再生能力,大脑可以通过血管再生男申经元再生,突触再生等神经功能重塑机制实现大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目前,研究人员试图以这些机制为突破口,寻找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的新靶点。
现将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重塑的机制及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方法综述。
1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重塑的机制点[2]为,神元生神功能恢复困难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展开弓研究人员发现神经元具有可塑性和损伤后的修复能力,可重塑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
研究[]发,通过神、血生、神元生、突触再生、轴突出芽男田胞调节等机制增强受损组织的自然防御,恢复损伤区域神经系统血流供应,从而促进损伤后的神经功能重塑,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将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靶点。
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中。
本文将从脑卒中的发病机制、高压氧治疗的原理及其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估。
第一部分:脑卒中的发病机制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破裂或阻塞,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或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的一种疾病。
脑卒中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出血。
而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
第二部分:高压氧治疗的原理高压氧治疗是一种通过将患者置于高氧环境中,使其吸入高浓度氧气的治疗方法。
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血液中氧分压,增加氧气在体内的溶解度,从而提高组织的供氧量。
同时,高压氧治疗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脑水肿,并促进脑血管的再生和修复。
第三部分: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首先,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一项研究发现,经过高压氧治疗后,患者的身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手脚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提高。
其次,高压氧治疗还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
多项研究观察到,经过高压氧治疗后,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和言语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高压氧治疗还可以减轻脑卒中后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部分:结论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改善脑血液供氧,抑制炎症反应和促进脑血管修复,高压氧治疗可以加速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过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压氧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脑卒中患者,治疗前需进行详细的评估和选择。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利用高压氧治疗来促进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再生的机制及干预方法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突然断裂或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后,脑组织损伤严重,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包括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等。
然而,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再生和修复能力,有许多机制和干预方法可以促进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再生。
神经功能再生的机制1. 突触重塑:脑卒中后,受损的神经元和突触重建需要通过神经可塑性来实现。
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对刺激和体验做出适应性改变的能力,包括突触增强和重塑。
在脑卒中后,受损区域周围的神经元可以通过增强连接和建立新的突触来代替受损的连接,从而恢复功能。
2. 神经元再生:脑卒中后,一部分神经元可能会丧失功能或死亡,但其它未受到直接损伤的神经元仍具有再生能力。
神经元再生的过程包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新的神经元,最终在受损区域重新建立连接。
3. 神经再连通:脑卒中后,受损的神经连接可以通过寻找新的通路来恢复功能。
神经干细胞可以迁移到受损区域,分化为新的神经元,并建立新的连接,从而实现神经再连通。
干预方法1. 早期治疗:脑卒中后的早期治疗是最关键的干预措施。
早期治疗包括紧急抢救、恢复脑血流和控制脑水肿等措施,旨在尽快恢复脑部供血和减少损伤范围。
2.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再生的重要手段。
通过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认知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恢复受损的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刺激神经可塑性,促进受损区域的神经细胞再生和再连通。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再生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存活和再生。
神经营养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等可以通过注射或植入方式给予患者,促进神经再生和突触重塑。
4. 细胞治疗: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再生干预方法。
通过将外源性干细胞注入患者脑部受损区域,可以促进神经元再生和突触形成。
神经康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神经康复学的主要目标是()。
A.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B. 提高生活质量C. 减少医疗费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神经康复的基本原则?A. 早期干预B. 个性化治疗C. 忽视患者心理需求D. 综合性治疗答案:C3. 脑卒中康复的最佳开始时间是()。
A. 脑卒中后立即开始B. 脑卒中后24小时内C. 脑卒中后1-2周内D. 脑卒中后1个月内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神经康复中的常用评估工具?A. Fugl-Meyer评估B. Barthel指数C.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D.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答案:D5. 神经康复中,经颅磁刺激的作用机制是()。
A. 促进神经轴突再生B. 增强神经突触可塑性C. 抑制异常神经放电D. 以上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神经康复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其________和________,以实现更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
答案:运动功能认知功能2. 在神经康复过程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评估患者康复进展的重要手段。
答案:功能评估心理支持3. 神经康复团队通常包括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以及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三、简答题1. 简述神经康复中的物理治疗方法及其作用。
答:神经康复中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疗、电疗、水疗、按摩和运动疗法等。
这些方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肌肉和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技能。
2. 描述脑卒中后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答:脑卒后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
应对策略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建立支持性的社会环境,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以及教授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技巧,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康复医学题库知识点1、单选按照我国残疾分类法,残疾分为()。
A.两类B.三类C.四类D.五类E.六类正确答案:D2、单选脑卒中偏瘫的功能训练主要靠()。
A.被动活动(江南博哥)B.推拿按摩C.患肢的主动活动D.健肢的辅助活动E.他人帮助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脑卒中偏瘫的功能训练主要是尽早开始主动训练,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便尽可能地减轻失用。
3、单选康复医学中的基础医学包括运动学、人体发育学、神经生理学、残疾学和如下何种课程的基本理论()。
A.诊断学B.治疗学C.康复诊断学D.康复治疗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单选当肌力为0~1级时,应选用的肌力训练方法主要是()。
A.被动运动训练B.肌肉电刺激疗法C.主动运动训练D.主动抗阻训练E.主动抗重力训练正确答案:B5、单选残疾三级预防的措施是()。
A.身体锻炼B.药物治疗及手术C.环境改善D.心理治疗E.全面康复措施正确答案:E6、单选25岁患者,右侧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复位固定后发现垂腕畸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正中神经损伤B.尺神经损伤C.桡神经损伤D.臂丛神经损伤E.肱桡肌肌腱损伤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桡神经从肱骨中、下1/3交界处穿出,支配旋后肌、尺侧腕伸肌、指总伸肌、示指和小指固有伸肌、拇长展肌和拇长、短伸肌。
7、单选残疾人是指()。
A.由于残疾的影响使之在社会的某些领域中无法发挥正常作用的人B.由于残疾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正常范围活动的能力和在社会的某些领域中不利于发挥正常作用的人C.由于残疾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正常范围活动的能力D.是指伴有任何身体残疾的人E.是指伴有任何身体功能障碍的人正确答案:B8、单选社区康复服务方式不包括()。
A.医院综合服务模式B.社区服务保障形式C.社会化综合服务模式D.社区卫生服务模式E.家庭病床模式正确答案:A9、单选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主要为()。
A.各种功能障碍者B.残疾人和有各种功能障碍而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的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C.残疾人D.神经科和骨科手术后肢体功能障碍者E.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正确答案:B10、单选康复治疗的原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