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参考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3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目标要求]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语法知识、句意理解、语境把握、语言表述等几个方面。
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属修辞X围,因此高考中常常将其同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查,比如同比喻、排比、反问等相结合。
这类题目也经常同连贯题结合起来考查。
这类测试题可以综合测试理解句意、分析句式与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的能力,所以难度往往不小。
选择句式的根据大体有三:〔1〕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
〔2〕不同的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
〔3〕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
本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没有中断过。
[网络透视]什么是句式?句式就是句子表情达意所采用的形式,由于不同的句式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去表达,所以句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句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一、句式的选用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和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
选用是要注意原材料的中心、内容和语境前后陈述的主体等特点,实现不同对象、场合或目的的情况下的预期表达效果。
例如:婵娟:“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C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D这个没骨气的文人相比之下,C项合乎语境要求,“你〞“这〞复制之后充分表达出了婵娟气愤的心情。
二、句子的仿写句子的仿写实际上涉及到语法、逻辑和修辞等多方面的考查,所以句子仿写必须做到如下几点:语言形式必须一致,修辞辞格必须统一,逻辑顺序、主次、主客等必须完全照应,内容要连贯。
例如: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再写出两个前后句式分别相同的句子。
人们在关注自己是否衰老时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官,不妨作自己诊断一下,你的鼻子是否嗅出四季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皮肤是否感觉出海滩上粗粒的粗细和清风的徐疾?如果这些你都可以,那就不能以为自己衰老了。
选用、变换、仿用句式【复习目的】:、学会变换各类句式、力求在习作中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复习重点及难点】:、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相互变换、了解误答原因和变换方法【复习课时】五课时【复习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知识析讲:选用与变换句式。
一、考点介绍:年大纲规定:.表达应用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主要考查以下三种能力: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
第一编:选用和变换句式一、高考回放:、以下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分〕〔年全国〕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儿子,他身体魁伟,〔.粗黑的眉毛,.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不管高山、深谷,不管草原、湖泊,不管森林、溪流, .不管高山、深谷,不管草原、森林,不管溪流、湖泊,〕处处有富饶的物产。
、①②、①②、①②、①②【分析】:这道题第句要从保持句式协调考虑。
第句中要求选择的句子的前后两个句子都是主谓句,保持句式协调,选择的句子也应该是主谓句而不是偏正短语,所以选择;这道题的第句中对景物分类的角度要符合事理逻辑,将“高山〞与“深谷〞、“草原〞与“森林〞、“溪流〞与“湖泊〞分别并列在一起,这种分类才符合事理逻辑,所以应该选择。
【答案】:、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参考]: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参考一]:现在许多国家都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学内容1. 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和分类。
2. 常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3. 实际操作练习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分类和常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句子变换案例,引发学生对仿用变换句式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分类和常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运用。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句子变换。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仿用变换句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分类和常用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句子变换。
3. 观察生活中的句子,尝试发现和分析其中的仿用变换句式。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句式模式。
4.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量,注重质量,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运用。
2.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仿用变换句式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七、练习与实践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句子变换。
2. 学生互相交换练习成果,进行互评和讨论。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创意写作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段创意写作。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句式模式。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课题名称:仿用变换句式教学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和作用;2. 学习仿用变换句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能够运用仿用变换句式进行语言的简洁、准确和生动。
教学重点:1. 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仿用变换句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仿用变换句式进行语言的简洁、准确和生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2. 引入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如“我们经常会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这就是仿用变换句式。
”Step 2: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讲解基本的仿用变换句式方法和技巧,如将主动句变为被动句、“同位语+名词”结构的转换等;2. 通过教学案例和实际例子讲解如何运用仿用变换句式进行语言的简洁、准确和生动。
Step 3:练习仿用变换句式(25分钟)1. 提供一些句子,要求学生进行仿用变换,如从主动句变为被动句或从简单句变为复合句等;2.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尝试,然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仿用变换句式作品;3.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Step 4:巩固和拓展(10分钟)1.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2.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仿用变换句式写一篇短文或整理一份句型表。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要总结;2. 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课堂内容。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留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仿用变换句式写一篇短文,并自己找出文中使用了哪些仿用变换句式。
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控,保证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2. 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仿用变换句式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加强语言运用的能力。
高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仿用变换句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仿用变换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高考语文写作中的得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和分类。
2. 常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3. 仿用变换句式在高考写作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仿用变换句式进行写作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掌握仿用变换句式的技巧。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高运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高考语文作文中仿用变换句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和分类。
3. 讲解常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4. 分析高考写作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仿用变换句式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7.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知识点。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实例,总结仿用变换句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请学生课后练习运用仿用变换句式,修改一篇自己的作文片段,提高其表达效果。
七、课程回顾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和分类。
2. 复习常用仿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学生课后作业,点评并指导改进。
八、进阶技巧讲解1. 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进阶技巧,如: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注重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等。
2. 通过高考真题案例,分析进阶技巧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九、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上节课所学的进阶技巧,进行课堂练习。
2. 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互评和自我反思。
十、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进阶技巧,强调其在高考写作中的重要性。
高考复习教案:仿用、变换句式【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常见句式概念、特点及其在表达中的作用。
2、掌握各种句式变换的要领。
3、注意仿用句式的隐含要求。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句式变换的要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变换句式变换选用句式的目的变换句式,不是一种文字游戏,也不是为变换而变换。
总体上说,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达作用,不同的表达效果。
如长句,因其结构复杂,其表意严密、精确、细致、逻辑性强,而短句则表意简洁、明快、有力;不同的句式在表意轻重、语气强弱方面也各有差别,如陈述句与反问句相比,后者语意重、语气强烈;即使同是否定句,双重否定比一般否定句的语意要重得多,感情要强烈得多。
可见变换句式,实际上是根据语境要求,追求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
句子类型结构形式语气种类句式种类A.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B.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C.根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D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E.根据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把”字句F.根据语体风格分:口语句书面句G.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H.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改变句式练习要满足四个要求:①要掌握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式类型,改变后的句式要符合规定;②改变后的句子必须通顺,不能出现新的语病;③必须忠于原文,原句的信息不能有丝毫的改变或增删;④把握各种句式之间变换的原则及规律。
变换的原则(1)不能改变原意变换句式,只是句式的变换,除了根据需要作个别文字调整而外,其他都不能变换,尤其是内容。
所以上题规定“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
即使题干不标出这样的要求,也不能变动,因为这是基本原则。
(2)要同语境协调句式变换,有的是对一段文字的某一部分进行调整,这种条件下的变换,一定要注意上下文,使变换的部分在内容上、形式上都要与上下文连贯,并协调一致。
考点长句与短句的变换整句与散句的变换句子重组一、长句与短句句子使用的词语多,形体长,结构复杂的叫长句(长单句),反之,就可称为短句(短单句)。
高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驾驭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留意积累。
【课时支配】十课时【教学过程和步骤】A、学问点解说句式种类A、依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B、依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C、依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D、依据推断的性质分:确定句、否定句E、依据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把”字句F、依据语体风格分:语句、书面句G、依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H、依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各种句式的特点陈述句: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的一生。
一般性叙述,没着重强调。
疑问句:谁说不是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一生?强调毒品危害的确定性。
感叹句: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的一生啊!着重于抒发感叹语气。
被动句:讲师范可同的一生被毒品毁掉了。
强调重点是受事主语。
把字句:毒品把讲师范可同的一生毁掉了。
强调重点是动词谓语。
否定句:毒品不是没有毁掉讲师范可同的一生。
强调事实的存在。
六种不同句式,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可表达效果有差异。
孰优孰劣,要看须要和语言环境。
例如:“我们战胜了大连队。
”变换句式为:1.主动句:我们把大连队战胜了。
2.被动句.大连队被我们战胜了。
3.反问句:莫非我们不是把大连队战胜了吗?将它们填入下列句子,看该用哪种句式好。
(1)_____,要取代我们去参与超霸杯的希望破灭了。
(2)大连队从八一队招来了两个边锋,满以为能夺冠,但是,_____,获得了优胜杯。
(3)_______莫非我们不是手捧着金杯吗?弱者不确定不能胜强者。
常常考查到的几种主要的句式一、长句与短句句子运用的词语多,形体长,结构困难的叫长句,反之,就可称为短句。
长句特点: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短句特点:表意敏捷、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长句变短句。
高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教案名称:高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干扰项是让学生通过多种语法方式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板书和粉笔。
3. 学生练习材料。
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5分钟)- 老师将示意图和示例句展示在PPT上,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 提问学生们是否经历过写作时的困难和选择正确句式的困难,并解释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2. 理论解释(10分钟)- 老师通过PPT解释“仿用变换句式”,即在同一意思表达时通过改变句子结构、词组或词性来提高句子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 通过几个例句来说明,例如:“Tom is good at playing soccer.”和“Tom plays soccer well.”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所不同。
3. 示例和分析(15分钟)- 老师提供几个示例句子,让学生根据指示将其变成其他句式。
例如,“I love swimming.”可以变成“I like to swim.”或“I enjoy swimming.”等。
- 学生们交流和分析答案,讨论每种变换句式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4. 练习(20分钟)- 学生们独立或合作完成几个练习题,根据要求将给定的句子变换成其他句式。
- 学生们互相交流并检查答案。
- 老师展示正确答案,并解释每个变换句式的优劣和语法知识。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 引导学生思考将来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变换句式来提高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寻找更多的句子并尝试变换句式。
2. 学生可以在写作中尝试灵活运用不同句式来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
3.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分享不同句式的应用和效果。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标题:提高写作技巧: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一、引言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沟通技巧,而句式的多样性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之一。
本教案旨在匡助学生掌握仿用变换句式的技巧,以丰富写作表达,增强文章的流畅度和吸引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和作用;2. 学习常见的仿用变换句式;3. 掌握如何运用仿用变换句式提升写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变换句式是指通过对原句进行改写,使之具有不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以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
它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避免句式单一和枯燥乏味的问题。
2. 常见的仿用变换句式2.1 句型转换a) 主动语态转被动语态:The boy kicked the ball. → The ball was kicked by the boy.b) 肯定句转否定句:She is a doctor. → She is not a doctor.c) 陈述句转疑问句:He is going to the park. → Is he going to the park?2.2 句子结构变换a) 并列句转复合句:I like coffee and I like tea. → I like coffee, and I like tea.b) 简单句转复合句:I bought a book. It is interesting. → I bought a book, which is interesting.c) 定语从句转非限制性定语从句:The girl who is wearing a red dress is my sister. → The girl, who is wearing a red dress, is my sister.2.3 词语替换a) 同义词替换:I am tired. → I am exhausted.b) 近义短语替换:He arrived late. → He arrived behind schedule.c) 词类转换:The car runs fast. → The car has a fast speed.3. 如何运用仿用变换句式提升写作水平3.1 增加句子的多样性通过运用不同的句式和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复习精编教案:选⽤、仿⽤、变换句式(第⼀课时)⾼考复习教案:选⽤、仿⽤、变换句式(第⼀课时)教学参考0918 0759⾼考复习教案:选⽤、仿⽤、变换句式(第⼀课时)【教学⽬标】1、掌握⼀些常见句式概念、特点及其在表达中的作⽤。
2、掌握各种句式变换的要领。
3、注意句式变换的难点。
4、注意仿⽤句式的隐含要求。
【教学重点】仿写中的联想、想象、创新。
【课时安排】第1课时【课前导⼊】选⽤句式,重点考查根据侧重点选择恰当的句式的能⼒,涉及到的知识有对语境的把握,语⽓的辨别,汉语常⽤习惯的了解等。
历年⾼考虽然较少单独命题,但结合表达连贯、仿⽤句式等⼏乎年年都要涉及到。
从命题形式看,主要有两种题型:①复位填充题(⼀般为“定位选句”);②句式评析题。
仿⽤句式,是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
排⽐句、⽐喻句、对偶句是考查热点。
仿写要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为基础。
仿⽤句式且不断出现新的题型,已经成了语⽂⾼考的热点,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我们⾜够的认识。
变换句式,考查的是对给定语句换⼀种句式表达的能⼒。
这⾥所要换的句式是命题者给的,“变换句式”是为了增强和优化语句的表达效果。
变换句式指的是各种句式间的互变。
⾼考中是指按题⽬要求,对表达特定情景的语句进⾏重新组合、改写的考题。
仿写语句试题有⼀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式、语意连贯、修辞运⽤、风格谐调等。
许多⽅⾯,也间接地考查考⽣的知识范围及⽂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等多层级的能⼒要求。
平时应以阅读为基础,关注社会现实,给⾃⼰以更多的材料储备;掌握常⽤的句式和修辞⽅法;不断提⾼⾃⼰的语⾔应⽤能⼒。
句式也就是句⼦的结构形式,汉语中的句式是丰富多彩的。
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采⽤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不同的句式,其表达效果⼤多是不⼀样的。
恰当地“选⽤、仿⽤、变换句式”,可以使语⾔表达的准确性、⽣动性和说服⼒得到增强。
下⾯简要介绍⼏种常⽤的句式及其表达效果。
一. 教学内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二. 教学目标:1. 了解各种句式的表达特点。
2. 把握修辞的特点,使用效果,为仿句做准备。
三. 教学重难点:1. 把握主动句与被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变化。
2. 让仿句更有文采。
四. 知识分析:〔一〕考纲要求分析《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都是指操作能力,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选用是指在语言使用中,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这就存在着选用哪种句式表达得最好的问题;仿用是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即俗语所说的“依葫芦画瓢〞,这是一种有很高实用价值的语言技能,考查的是学生的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变换句式那么是指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改变原句句式的能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规律技巧归纳1. 选用句式⎪⎩⎪⎨⎧要和调整语序结合起来要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要和句意理解结合起来2. 仿用句式⎪⎪⎪⎪⎪⎪⎪⎩⎪⎪⎪⎪⎪⎪⎪⎨⎧忌色调不合忌修辞不符忌结构不一忌话题脱离有一点情意有一点深意有一点新意有一点诗意修辞恰当内容统一句式一致3. 变换句式⎪⎪⎪⎪⎪⎩⎪⎪⎪⎪⎪⎨⎧变换直接语气和间接语气的句式变换意思相同和语气不同的单句和复句的变换整句和散句的变换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长句和短句的变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三〕解题技巧仿句⎪⎪⎪⎩⎪⎪⎪⎨⎧定法定类定心审例句审题干审题型变换、选用句式⎩⎨⎧技巧注意长句变短句的方法点注意句式变换选用的特[典型例题][例1] 按要求改写下边画横线的文字〔198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像“芦柴棒〞一样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他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为止。
改写成被动句:析:第一步,看。
看整个句段,句子陈述的主体是包身工,是人。
故画线句子的受动对象应为包身工“他们〞,而不是“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教案标题: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和作用;2. 学生能够辨认和应用不同的仿用变换句式;3.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仿用变换句式,丰富文章表达。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熟悉和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 课堂活动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 完成的课前阅读作业;- 纸和笔。
三、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入教学话题:告诉学生本节课将会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句式来丰富写作表达;2. 向学生解释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并举几个例子。
探究:(15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不同句式的变换方式;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仿用变换句式,并举例说明变换方式及其作用;3. 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发现和例子;4. 教师进行总结并提供更多的变换句式示例。
实践:(20分钟)1. 学生个别练习:学生在个人笔记本上写下几个自己常用的句式,并尝试将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变换;2. 学生互相交流并互相评价他们的句式变换是否成功;3. 教师巡视辅导并提供反馈。
应用:(15分钟)1. 学生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或素材,写一篇段落并尽量运用多个仿用变换句式;2. 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并相互讨论改进的方式;3. 教师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鼓励。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再次强调仿用变换句式在写作中的作用;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四、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更多的仿用变换句式,并做好记录;2. 下节课时,学生可将自己的记录和心得进行分享。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和个别练习中的表现;2. 学生的写作成果和改进进展;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本和教师提供的资料;2. 学生的个人笔记本;3. 学生的写作练习材料。
仿用选用变换句式教案教案标题:仿用、选用、变换句式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技巧来提升写作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句式的概念,并提问:你们在写作中遇到过句式单一、表达乏味的问题吗?有没有尝试过使用不同的句式来丰富文章表达?请谈谈你们的经验。
解释概念:2. 解释仿用句式的概念和作用:仿用句式是指通过模仿他人的句式结构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
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优秀的句式,增加写作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3. 解释选用句式的概念和作用:选用句式是指根据写作目的和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强调不同的信息,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4. 解释变换句式的概念和作用:变换句式是指通过改变句子的结构、词序或句型等方式来增加句子的多样性和表达力。
示范与练习:5. 提供一篇篇幅适中的短文,并请学生阅读。
然后,选取其中的一个段落,引导学生一起进行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练习。
a. 仿用句式练习:请学生找出段落中的一个句子,然后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进行仿写,使其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b. 选用句式练习:请学生找出段落中的一个句子,然后让他们思考如何根据写作目的和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式来替换原句。
c. 变换句式练习:请学生找出段落中的一个句子,然后让他们通过改变句子的结构、词序或句型等方式来增加句子的多样性和表达力。
合作探究:6.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并分享他们的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练习成果。
鼓励他们讨论不同的句式对文章表达的影响,并提供具体的例子。
巩固练习:7. 给学生分发一篇短文或写作题目,并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技巧来进行写作。
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句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总结:8.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仿用、选用和变换句式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积极运用这些技巧来提升表达能力。
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学案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语言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学案【考纲解读】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E级(表达应用)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的选择过程。
从形式上看,一般用定位选句的形式考查。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1)选用句式。
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选用是考查的热点。
(2)仿用句式。
本能力点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句式仿用主要采取“依葫芦画瓢”的形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考查。
对联仿写,诗词仿写,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的仿写等是近年考查的热点。
【真题共赏】1、(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17题,5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案:蚂蚁用弱小身躯扛起生命的重量,那是在启迪我们:弱小并不可怕;蜜蜂在风吹雨淋中勤奋采蜜,那是在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勤奋。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作答本题注意要求,要选用一个对象,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和原句相同。
在仿写时注意拟人要用词贴切,体现出拟人的特点,内容上要合理通顺,所选话题要相关,如梅花、昙花都属植物。
2、(2012全国大纲卷,第20题,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答案:没有奋斗,生命就如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建造,都只是徒劳无益;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天上的彩虹,无论怎样描绘,都只是昙花一现般的消逝;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干涸土壤中的种子,无论怎样耕耘,都只是空壳一只。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第一章:选用句式的概念与重要性1.1 选用句式的定义1.2 选用句式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1.3 选用句式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句式的仿用与变换2.1 句式仿用的概念与方法2.2 句式变换的目的与作用2.3 句式变换的技巧与步骤第三章:日常交流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3.1 日常交流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3.2 日常交流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3.3 提高日常交流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四章:文学创作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4.1 文学创作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4.2 文学创作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4.3 提高文学创作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五章:职场沟通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5.1 职场沟通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5.2 职场沟通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5.3 提高职场沟通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六章:学术写作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6.1 学术写作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6.2 学术写作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6.3 提高学术写作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七章:新闻报道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7.1 新闻报道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7.2 新闻报道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7.3 提高新闻报道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八章:广告文案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8.1 广告文案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8.2 广告文案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8.3 提高广告文案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第九章:演讲与辩论中的句式选用与变换9.1 演讲与辩论中句式选用的重要性9.2 演讲与辩论中句式的仿用与变换实例分析9.3 提高演讲与辩论中句式选用与变换能力的练习方法10.2 学习句式选用与变换的长期目标10.3 鼓励学生持续练习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选用句式的定义及重要性解析:选用句式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技巧,指的是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句式进行表达。
句式的选用对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点阐释“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有关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主要考查语言的运用。
从考题形式上看,现在主要以主观表达题——简答的形式在第Ⅱ卷中考查,从命题角度上看,命题中往往不是单一命题,小的考点之间相互兼容,“选用句式”“修辞知识”或与“仿用句式”结合在一起考查,或与“变换句式”结合在一起考查,或与语言的连贯、病句的修改联合考查。
从考题的选材上看,更加注重人文性、实用性,关注文化内涵、理念、哲思,关注新闻材料、生活材料。
选用句式在第I卷出现,常与语言的“连贯、得体、简明”等综合出题。
仿用句式,通常是给出一个例句或画线的句子,要求仿照例句形式和修辞特点,另起话题再造句子。
题型主要有接力式、插入式、命题式和开放式。
真题精析1.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4分)《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②以曹雪芹为主语【参考答案】(4分)①《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②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考点】考查句式的选用和变换【思路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短句→长句,看似简单,实则要注意三个短句除用作母版的那个,其余两个都得调正语序。
2.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
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5分)【参考答案】示例: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
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
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传颂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类的警醒。
【考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高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仿用变换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高考写作中选用合适句式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和类型。
2. 常见仿用变换句式举例。
3. 仿用变换句式在高考写作中的应用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举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仿用变换句式的练习,并提供反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仿用变换句式的概念和类型。
2. 示例法:提供典型例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对仿用变换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3. 高考写作:分析学生的高考作文,评估其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方面的表现。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应用不同的仿用变换句式。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仿用变换句式进行写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句式运用的理解。
七、教学内容1. 高级仿用变换句式的技巧。
2. 仿用变换句式在不同文段中的应用。
3. 高考作文中仿用变换句式的实例分析。
八、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2. 深入讲解:讲解高级仿用变换句式的技巧和方法。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九、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作文中的优秀例文,指出其中的仿用变换句式运用。
2.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完成练习。
3. 模拟写作法:模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十、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模拟写作: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和反馈。
3. 长期跟踪:通过长期观察,评估学生对仿用变换句式的掌握程度和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能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课时安排】十课时【教学过程和步骤】A、知识点解说句式种类A、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B、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C、根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D、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E、根据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把”字句F、根据语体风格分:语句、书面句G、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H、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各种句式的特点陈述句: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的一生。
一般性叙述,没着重强调。
疑问句:谁说不是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一生?强调毒品危害的肯定性。
感叹句:毒品毁掉了讲师范可同的一生啊!着重于抒发感叹语气。
被动句:讲师范可同的一生被毒品毁掉了。
强调重点是受事主语。
把字句:毒品把讲师范可同的一生毁掉了。
强调重点是动词谓语。
否定句:毒品不是没有毁掉讲师范可同的一生。
强调事实的存在。
六种不同句式,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可表达效果有差异。
孰优孰劣,要看需要和语言环境。
例如:“我们打败了大连队。
”变换句式为:1.主动句:我们把大连队打败了。
2.被动句.大连队被我们打败了。
3.反问句:难道我们不是把大连队打败了吗?将它们填入下列句子,看该用哪种句式好。
(1)_____,要取代我们去参加超霸杯的希望破灭了。
(2)大连队从八一队招来了两个边锋,满以为能夺冠,但是,_____,获得了优胜杯。
(3)_______难道我们不是手捧着金杯吗?弱者不一定不能胜强者。
经常考查到的几种主要的句式一、长句与短句句子使用的词语多,形体长,结构复杂的叫长句,反之,就可称为短句。
长句特点: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短句特点: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
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办法:①提取主干法例①(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理论家呢?)我们要的是能够依据马恩列斯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的解释历史与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说明的理论家。
[参考答案]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恩列斯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的解释历史与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说明。
例②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载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的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元巨款。
这句话的主干是“巴尔的摩地方法院裁决一制造商赔偿巨款”,把修饰成分按时间先后排列组合,可变为下列三个短句:a、亚特兰大市一个制造商生产了一种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
b、一位妇女因使用这种美发剂而毁发毁容。
c、1987年5月30日巴尔的摩地方法院载决制造商向这位妇女赔偿45万美元的巨款。
②并列分离法例③这出戏一开始就给观众展现了草原上欣欣向荣的大好风光和牧民们为开辟草原牧场、架设桥梁而战斗的动人场画。
[参考答案]这出戏一开始就给观众展现了草原上欣欣向荣的大好风光,展现了牧民们为了开辟草原牧场,架设桥梁而战斗的动人场画。
例④把下面的长句改为几个短句,语序标点可变动。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五项工作。
[参考答案]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五项工作: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
③语意分层法例⑤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中华人国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作出的“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的科学预言必定实现。
[参考答案]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作出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的科学预言,这个预言必定能够实现。
例⑥:把下面的短句变成一个长句。
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怀有远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备,他们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
答案:他们都是怀有远大理想而又德才兼备,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祖国的应届毕业的大学生。
二、常式句与变式句单句中的各种成分和复句中的各个分句,按一般习惯用法的稳定次序来排列的句子叫常式句或一般语序句。
汉语中单句正常的语序一般是:定语——主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改变了单句中的成分次序或复句中分句的语序,这样的句子叫变式句或特殊语序句。
(1)单句常见的变式句有主谓倒装句、状语提前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
变式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
单句的常式句和变式句可以互换。
①你怎么了?(常式句)怎么了,你?(主谓倒装)②我们昨天下午在礼堂举行了庆澳门回归文艺会演。
(常式句)昨天下午,我们在礼堂举行了庆澳门回归文艺会演(状语提前)③他急匆匆地走进来了。
(常式句)他走进来了,急匆匆的。
(状语后置)④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常式句)⑤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定语后置)常式句中颠倒了次序的部分,往往有强调作用,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如:1、主谓倒装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2、状语倒装句—他离去了,在依依不舍之中。
3、定语倒装句——大家都注视着这位新同学,高高的,瘦瘦的。
4、因果变式句——这果子吃不了,太硬了。
(注意:有些倒装,是为了押韵,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有些倒装,倒置了词序后,就造成了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2)复句的常式句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复句的变式句则是正句在前,偏句在后。
我因临时有点急事,不能可您一起去北京了。
(常式句)我不能和您一起去北京了,因为我临时有点急事。
(变式句)三、主动句、被动句和“把”字句以主动者为陈述对象的句子,叫主动句;以被动者为陈述对象的句子,叫被动句。
用“把”字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放在动词前的句子,为“把”字句(实属主动句)将主动句变为被动句(基本上适应“把”字句),适用于两种情况.1、强调意念上的“受事者”(动词涉及的对象),而主动者不需要或不愿或无从说出;例如:许多屋顶被冰雹打烂。
许多物资被洪水冲走。
(分别强调“许多屋顶”和“许多物资”)2、保持主语的一致,使句子表意更清晰,使句式更整齐。
例如:战争开始的时候,他的父亲死在前线,后来德寇又杀死了他的母亲;他的祖母和妹妹是饿死的。
第一个分句主语是“他的父亲”,第二个分句主语是“德寇”,第三个分句主语是“祖母和妹妹”。
将第二个分句改成被动句(他的母亲被德冠杀死了),让“他的母亲”作主语,全句的主语就一致了。
四、整句和散句“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
形式整齐匀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叫整句;形式不同,长短不一的,叫散句。
整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
散句: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性广。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事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
不是有许多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象!这是一个整散句结合的典型例子。
其中加横线的是整句,读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充满激情;散句穿插其中,又使句式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五、肯定句与否定句用肯定式来表达的句于,叫肯定句;用否定式来表达的句子,叫否定句。
同样一个意思,使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在程度上有差别。
例如:克隆羊的技术可以掌握。
(肯定句式)克隆羊的技术不难掌握。
(否定句式)克隆羊的技术并非不能掌握。
(双重否定句式)以上三种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上有差别,由轻到重。
用双重否定句式比用肯定句式表达的程度要重,这是一般情况,不能绝对。
有时候,使用双重否定句式,比用肯定句式显得委婉。
如:这个“电脑迷”电脑技术好,参加计算机竞赛不会不获奖。
因此,要仔细比较。
B、高考例题简析例一:1998年高考第33题:仿照下面两个比喻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不超过60个字)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启示一:仿用,首先要全面审清题目要求。
①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②两个比喻句是并列关系;③比喻句的内容前后的语意必须衔接。
(比喻句的第一个分句,包括本体、喻词和喻体;第二个分句,是对第一分句的解释,揭示出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及释喻分句)。
例二:2000年高考题: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
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
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
([美]爱迪生)蚜虫吃青草,绣吃铁,虚伪吃灵魂。
([俄]契诃夫)(1)。
(2)。
启示二:仿用,必须符合例句的句式特点。
第一句(爱迪生的话)是一个包含主谓宾的陈述句,主语由并列短语充当。
第二句(契诃夫的话),三个分句都是主谓宾结构,仿写的句子必须符合这个句式的特点。
参考答案:“友谊和亲情带来温暖。
雨露滋润花草,溪水滋润禾苗,友谊滋润生活。
”“勇敢和智慧成就事业。
狂风塑造戈壁,流水塑造峡谷,勇敢塑造辉煌。
”“信任和真诚产生友情。
砖石铸长城,钢铁铸铁塔,信任铸友谊。
”启示三:仿用,要切实把握例句的语意关系。
①2000年高考仿写题中的两个例句都以“虚伪”作为叙述的主体。
②第二句(契诃夫的话)连续类比,形象生动。
如果仿写为“正义胜邪恶,好胜坏,勇敢胜懦弱”,三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从抽象到抽象,并不构成类比。
如果仿写为“黎明预示光明,失败预示成功,信任预示和睦”,也不能构成类比,因为“失败预示成功”明显不协调。
例三:2001年高考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词,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