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教学4:3
- 格式:ppt
- 大小:8.66 MB
- 文档页数:22
葫芦丝活动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葫芦丝基础教程》第三单元“吹奏技巧与节奏练习”。
具体包括:第三章“吹奏技巧”的3.1节“呼吸控制”,3.2节“音阶练习”;第四章“节奏练习”的4.1节“基本节奏”,4.2节“节奏组合”。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葫芦丝的呼吸控制技巧,提高吹奏水平。
2. 学会音阶吹奏,并能进行简单的旋律演奏。
3. 掌握基本节奏及节奏组合,提高音乐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阶吹奏的准确性、节奏组合的掌握。
教学重点:呼吸控制技巧、音阶吹奏、基本节奏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葫芦丝、教学光盘、音乐乐谱、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葫芦丝、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葫芦丝名曲,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音乐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呼吸控制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讲解呼吸控制的重要性。
b. 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
c.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掌握呼吸控制技巧。
3. 音阶吹奏(10分钟)a. 讲解音阶吹奏的指法。
b. 示范音阶吹奏。
c.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并进行个别指导。
4. 基本节奏练习(10分钟)a. 讲解基本节奏及其符号。
b. 示范基本节奏吹奏。
c.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并进行个别指导。
5. 节奏组合练习(10分钟)a. 讲解节奏组合的吹奏方法。
b. 示范节奏组合吹奏。
c.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并进行个别指导。
6.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主练习音阶吹奏。
b. 学生自主练习基本节奏及节奏组合。
a.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呼吸控制技巧2. 音阶吹奏指法3. 基本节奏及其符号4. 节奏组合吹奏方法七、作业设计1. 音阶吹奏:从C调开始,吹奏一个八度内的音阶。
2. 节奏练习:用基本节奏组合吹奏一首简单的歌曲。
3. 答案:见教材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但对音阶吹奏的准确性、节奏组合的掌握还需加强练习。
一、教案名称: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第一章——葫芦丝的基本知识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基本结构。
2. 使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内容:1. 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3.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葫芦丝实物,让学生初步了解葫芦丝的外观。
二、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包括吹嘴、主管、副管、尾管等。
2. 介绍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示范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讲解葫芦丝的音阶和节奏,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演奏。
2. 分析葫芦丝乐曲,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和风格。
三、实践拓展(2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演奏葫芦丝乐曲,教师巡回指导。
2. 邀请学生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 复习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掌握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练习演奏葫芦丝乐曲,提高演奏技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演奏葫芦丝乐曲的技巧和表现力。
八、教学资源:1. 葫芦丝实物道具。
2. 葫芦丝教学教材或资料。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葫芦丝乐曲。
六、教案名称: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第二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指法、吐音、滑音等。
幼儿园传统手工艺教育教案:葫芦丝制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葫芦丝的基本知识及其制作过程。
2.锻炼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传统手工艺的爱好,增强其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葫芦丝的基本知识。
2.葫芦丝的制作过程。
三、教学重点:1.葫芦丝的制作过程。
2.培养幼儿对传统手工艺的爱好。
四、教学难点:1.幼儿制作葫芦丝时的手工操作技能。
2.幼儿对葫芦丝制作过程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方法。
2.示范教学方法。
3.实践操作方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让幼儿观察和体验葫芦丝,了解葫芦丝的外形和组成部分。
2.讲解葫芦丝的制作过程2.1.选购葫芦:教师给出观察葫芦的要点,引导幼儿自己选择葫芦。
2.2.掏葫芦: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工具掏空葫芦,让幼儿了解掏葫芦的方法。
2.3.打葫芦孔:教师示范在葫芦上打孔的方法,让幼儿了解打孔的技巧。
2.4.固定葫芦嘴:教师示范如何用木头或竹子固定葫芦嘴,让幼儿学习固定嘴的方法。
2.5.制作葫芦丝:根据孔的位置和大小,幼儿选择适合的笛子,用打孔工具打孔,将笛子安放于孔口处,让其稳定固定。
并用调音器检查哪些孔可以发出声音,哪些发不出声音,教师及时给出指导意见。
3.实践操作3.1.选购葫芦:让幼儿自己选择葫芦。
3.2.掏葫芦:让幼儿用掏葫芦工具掏空葫芦。
3.3.打葫芦孔:让幼儿在葫芦上打孔。
3.4.固定葫芦嘴:让幼儿用木头或竹子固定葫芦嘴。
3.5.制作葫芦丝:幼儿根据打好的孔,选择适合的笛子,安放于孔口处。
4.结束环节引导幼儿欣赏葫芦丝的音乐,让幼儿知道葫芦丝的音乐文化意义,并鼓励他们继续从事传统手工制作。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让幼儿了解了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葫芦丝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幼儿对传统手工艺的爱好,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了其文化自信心。
同时在实践操作中,我及时给出指导意见,更好地帮助他们制作葫芦丝,使幼儿制作出的葫芦丝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美观度。
葫芦丝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全校葫芦丝都是新人,人数相对少,学员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教学重点: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5、6、7、1、2、3、4、5、6、3音的正确吹奏方法。
4、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四、教学难点:运用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吹奏民歌、小调等乐曲《友谊地久天长》《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其多列》《阿里郎》《打水姑娘》四、学习目标: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友谊地久天长》《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阿里郎》《打水姑娘》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9月份:(1)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2)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5音、6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3)认识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
10月份:(1)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7音、1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2)认识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
2024年葫芦丝精彩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周:认识葫芦丝,学习基本吹奏方法,熟悉音阶指法。
2. 第二周:进行简单的旋律练习,掌握基本节奏。
3. 第三周:学习音阶吹奏,提高音准和指法熟练度。
4. 第四周:练习吹奏简单曲目,培养音乐表现力。
5. 第五周: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准,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吹奏练习,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阶指法的熟练运用,节奏的准确把握。
2. 教学重点:基本吹奏方法的学习,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音乐教材、电子琴、音响设备。
2. 学具:葫芦丝、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第一周:①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葫芦丝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优美音色。
②基本吹奏方法讲解与示范。
③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吹奏。
④随堂练习:吹奏基本音阶。
2. 第二周: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②学习基本节奏,进行节奏练习。
③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节奏为例,让学生模仿。
④随堂练习:吹奏简单旋律。
3. 第三周:①复习音阶和节奏。
②学习音阶吹奏,进行音准和指法训练。
③实践情景引入:以大自然中的声音为例,让学生模仿。
④随堂练习:吹奏音阶。
4. 第四周:①复习前三周所学内容。
②学习吹奏简单曲目。
③例题讲解:分析曲目结构,讲解吹奏技巧。
④随堂练习:吹奏简单曲目。
5. 第五周:①综合复习。
②进行小组合作,吹奏曲目。
③展示环节:每组进行吹奏展示。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周:认识葫芦丝,基本吹奏方法。
2. 第二周:节奏训练。
3. 第三周:音阶掌握。
4. 第四周:简单曲目吹奏。
5. 第五周:综合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每天练习音阶和节奏。
②吹奏所学曲目。
③收集生活中有趣的节奏,模仿并分享。
2. 答案:①音阶和节奏练习:根据教材进行。
乡村少年宫音乐社团校本教材《葫芦丝》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葫芦丝简介葫芦丝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
用竹管、葫芦制成,有七个个按孔(前六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
演奏时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
葫芦丝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
葫芦丝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
合奏时葫芦丝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葫芦丝和葫芦丝在音色上区别不大。
葫芦丝的簧片是裸露的,葫芦丝的簧片在葫芦里面,音域通常是一样的。
但是葫芦丝有多个管,发的是复音,而葫芦丝是单音。
二、葫芦丝结构图示(同葫芦丝)三、按孔方法及部位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
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
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
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
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
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2)吹奏中音“1 2 3”时气流要适中;(3)吹奏高音“5 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一)风门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叫“风门”。
葫芦丝草原赞歌指法吹法教学
葫芦丝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在草原上吹奏葫芦丝赞歌是一项有趣而充满挑战的技巧。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指法和吹法,并给予简单的教学说明。
首先,我们来学习葫芦丝的指法。
葫芦丝一般有6个指孔,从上到下分别编号为1、2、3、4、5、6。
我们用指、掌控制吹孔的开合来完成不同的音符发声。
指孔的开合方式为:
1. 大拇指控制1号孔,掌控制其他孔。
2. 拇指离开1号孔、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按住2、3、4号孔。
3. 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按住3、4、5号孔,掌控制6号孔。
4. 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按住2、3、4号孔,掌控制5号孔。
5. 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按住4、5、6号孔。
6. 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按住3、4、5、6号孔。
这些基本的指法在吹奏草原赞歌时会经常使用到。
接下来是葫芦丝的吹法。
葫芦丝的吹法分为两种:吹打和呼打。
1. 吹打是用发音孔发声,发音孔是葫芦丝上最上方的小孔,用唇部将空气吹入发音孔,并通过掌抬起或按下各个指孔来调节音高。
2. 呼打是用掌覆盖住吹孔,借助呼吸来推动葫芦丝内的空气震动,产生声音。
在吹奏草原赞歌时,我们可以根据曲子的要求使用各种不同的指法和吹法来呈现更加丰富的音乐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掌握节奏和音准,使得演奏更加精准和准确。
希望以上的指法和吹法教学对于学习葫芦丝草原赞歌有所帮助。
通过
不断的练习和探索,你将能够驾驭这个美妙的乐器,演奏出令人心醉的草原赞歌。
葫芦丝好人一生平安降b调曲谱教学葫芦丝是一种民族乐器,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
在民间,葫芦丝被视为“好听之乐器”,常被用来演奏各种曲目。
其中,降B调葫芦丝曲目《好人一生平安》更是深受广大乐迷的喜爱。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首曲目的谱子、演奏技巧和性格特征。
一、曲谱降B调葫芦丝《好人一生平安》曲谱如下:(按键) 5 6 5 4 3 1 2 3 5 6 5 4 3 1 3 5(吹口) 1 1 0 1 3 3 3 3 1 1 0 1 3 3 3 3(按键) 5 6 5 4 3 1 2 3 5 6 5 4 3 1 2 3 4 5(吹口) 1 1 0 1 3 3 3 3 1 1 0 1 3 3 3 3 1 1二、演奏技巧降B调葫芦丝演奏技巧有以下几点:1. 指法:在演奏时,需将手指按照曲谱所示的位置轻轻按压,注意力度要轻,同时需要留意手指与笛头之间的距离。
2. 气息:演奏时需要注意吹气的力度和缓急,尤其是在音符跳跃较大的地方,需要掌握吹气的力度和技巧。
3. 转音:在曲子转音的地方,需要注意转音的顺畅与平稳,避免出现断续、波动等问题。
4. 节奏:在演奏节奏上,需要准确掌握曲子的节奏感,注意动静分明,才能表现出曲子的动感和韵味。
三、性格特征《好人一生平安》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曲子,传递出了积极向上、通达随和的积极价值观。
在演奏时,需要把握曲子的情感要求,将其表达出来,这不仅能够使演奏更加动人,更能够引发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降B调葫芦丝曲目《好人一生平安》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旋律,演奏时需要注意手指按键、吹气力度、转音和节奏上的掌握,并且要抓住曲子的情感要求,用真诚的表现来演绎这首经典之作。
葫芦丝教学入门指法
葫芦丝(Hulusi)是古老的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它由三个壳体组成,在音色、音质上都有独特的特点。
学习葫芦丝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以下几样基本的技巧可以帮助初学者入门:
1. 吹气技巧:按照中国传统葫芦丝吹奏技法,吹奏前需要保持呼吸稳定,将嘴巴形成O字型,然后通过小口来动态控制吹奏方式。
2. 按孔技巧:在吹气时,需要及时通过按孔来播放美妙的音色,通过练习可以学会按孔的正确手法。
3. 力度技巧:建议用轻柔的力度去按孔,考虑到音色的表达,建议可以练习大力度和小力度的按孔,从而获得不同的音色表现效果。
4. 和弦技巧:学习葫芦丝的和弦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建议从7音和弦和9音和弦练习开始,再结合练习单音和多音,最后练习和声,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技巧。
5. 感受技巧:学习葫芦丝最重要的是要感受它的精髓,调整振动的幅度和频率,调整声音的音色和音量,这样才能把握葫芦丝的真谛。
以上是葫芦丝入门指法的大致概述,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勤奋的练习,一定可以熟练演奏出美妙的音色。
葫芦丝社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葫芦丝基础教程》第三章,主要内容包括了气息控制、指法练习、音阶吹奏以及简单的乐曲演奏。
具体涉及的章节为:3.1气息控制要领,3.2基本指法练习,3.3音阶吹奏练习,以及3.4乐曲《茉莉花》的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气息控制技巧,提高吹奏水平。
2. 学会基本的指法,并能熟练运用到实践中。
3. 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乐曲,如《茉莉花》,提高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息控制、指法练习以及音阶吹奏的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气息控制技巧、基本指法以及乐曲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葫芦丝、教材、示范视频、音响设备。
学生准备:葫芦丝、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葫芦丝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气息控制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气息控制要领,并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练习。
3. 基本指法练习(10分钟):教授基本指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音阶吹奏练习(10分钟):引导学生按照教材进行音阶吹奏练习,逐一纠正错误。
5. 乐曲《茉莉花》演奏教学(10分钟):分步骤教授乐曲《茉莉花》的演奏,并进行示范。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演奏《茉莉花》,互相观摩,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气息控制要领2. 基本指法3. 音阶吹奏练习4. 乐曲《茉莉花》演奏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掌握气息控制,完成基本指法练习,独立演奏《茉莉花》。
2. 答案:课后自主练习,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更多葫芦丝演奏视频,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葫芦丝比赛和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息控制讲解与示范2. 基本指法练习3. 乐曲《茉莉花》演奏教学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气息控制讲解与示范1. 呼吸方式:采用腹式呼吸,即通过腹部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进行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