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的线路网规划共2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26
城市公交规划方案5.1 原则和思路5.1.1 规划原则一、线路布局原则1、重要节点全覆盖,周边乡镇全连通;2、线路布局合理,符合客流流向;3、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建设相适应;4、以人为本,便利换乘,尊重习惯;5、遵循规范指引,线路指标要满足相关规范标准;6、适度换乘。
二、站点布局原则1、尽可能靠近客流集散点,并与客流主方向同侧;2、有必须的土地资源;3、不宜设置在平面交叉口附近;4、大型首末站尽量沿重要主干道附近布设;5、首末站设施与用地规模应满足服务车辆的发车和候车要求;6、城区新建、改建、扩建时,应优先安排首末站用地。
5.1.2 规划思路在对交通产生源、交通吸引源,规划特征年客流流量流向分布及道路设施现状及发展情况等因素分析基础上,对已有公交线路进行调整、新增、优化,形成总体布局方案。
否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主要交通走廊公交线路系统类型城市主要活动中心集散量大的主要客流产生吸引中心公交跟车调查居民出行调查主要控制性节点确定公交出行需求预测主要客流走向线网合理性分析与评价线网优化原则线路调整、补充逐条布设调整、优化成网线网评价符合要求线网规划方案是图5-1 规划思路图5.2 具体方案5.2.1 线网方案以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开发、道路网规划和公交发展为背景,以现状调查结果和预测的公交OD分布为依据,以方便居民出行为目的,使公交充分发挥基础产业的作用,达到可持续地发展。
“十二五”期间,台山市城市公交将进行调整,以达到台城街道办所有社区以及行政村均通达公交的目的。
具体线网方案如下:公交线网规划方案线路首站末站线路途经站点说明备注实施年限1路塔山车站南门车站塔山车站—新宁桥—台山车站—中国银行—商业城—邮政局—人民医院—影剧院—少年宫—台山一中—东门市场—台城街道办—东门好儿女—环市东路—东方豪苑—南昌村—南门车站连接多个汽车站,为进入城区核心区域提供接驳换乘功能。
原线路调整20122路富华重工南门车站富华重工—东坑(工业大道)—三宁厂—板岗—桥湖路—公安局—台山车站—中国银行—商业城—邮政局—人民医院—健康路(正市街、台西路)—台港影楼—环城南路—林业局—新宁市场—南门车站(交警大队)考虑北坑工业区的发展,将此线路延伸,以服务工业区工作人员的出行。
贵阳市轨道1号线通车后市区公交线网规划设计方案一、规划编制情况(一)规划思路按照贵阳市打造“公交都市”要求,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近期将构建“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加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大运量轨道交通运输效率,并提升公共交通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1.通过就近迁移、新增、改造接驳公交停靠站解决轨道公交换乘不便及接驳站点停靠容量不足等问题,在道路条件容许下尽量缩短轨道公交换乘空间距离、增大站点停靠能力。
2.增大轨道接驳公交场站供给,尤其是针对场站供给薄弱区及轨道线路末端区域,有用地条件的尽量就近设置为固定公交场站。
3.根据客流需求、地铁站出入口布局、现状用地条件等就近按需优化设置BRT站、P+R 停车场、慢行车道、出租车泊位等配套接驳设施。
4.按照“一站一方案”思路完善轨道接驳网络,形成便捷换乘,重点加强轨道周边3公里核心接驳区、轨道服务空白区和轨道的直达联系,促进轨道交通骨干作用的发挥。
5.结合轨道1号线营运,逐步完善常规公交网络结构,轨道开通初期应加强短途接驳直达联系、兼顾公交覆盖,优化常规公交资源分布,适应新通道需求。
6.轨道运营稳定期将结合全市客流变化趋势,逐步开展轨道竞争性线路优化调整工作,重构常规公交网络,均衡城市公交客流走廊运力布设。
(三)主要规划方案1.场站接驳轨道1号线共规划接驳公交场站14处,其中现状4处,共6.8公顷;规划新增10处,共4.8公顷。
2.停靠站优化方案在轨道1号线周边站点中,规划保留31个,改造11个,迁移21个;另在下麦西、中山西路等轨道站出入口附近新增共33个站点。
3.线网接驳方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的一体化公交体系,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网络整体运输效率。
确保所有轨道站点及公交接驳服务区域均配套公交接驳线路(周边路网未建成除外)。
轨道公交一次换乘范围覆盖轨道3公里核心接驳区90%以上的建成区,确保各轨道站点轨道/公交换乘供需平衡。
深圳市常规公交线网近期规划项目计划书深圳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二○○三年六月目录1立项依据与项目背景 (2)2项目任务 (5)2.1 规划年限与规划范围 (5)2.2 项目目标与工作重点 (5)2.2.1 项目目标 (5)2.2.2 项目的重点与难点 (5)2.3 技术路线与指导思想 (7)2.3.1 技术路线 (7)2.3.2 指导思想 (8)3主要工作内容与方法 (9)3.1 资料收集与现状调查 (9)3.2 国内外公交规划与地铁公交接驳规划调研 (10)3.3 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10)3.4 公交系统现状评价与问题分析 (10)3.4.1 公交系统发展概况 (10)3.4.2 现状公交线网评价 (10)3.4.3 现状公交服务水平综合评价 (12)3.4.4 公交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5 城市未来发展前景假设 (12)3.6 近期常规公交规划模式与骨架线网规划 (13)3.6.1 地面常规公交的功能定位 (13)3.6.2 公交服务水平规划目标 (13)3.6.3 规划原则 (13)3.6.4 对已有规划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检讨 (14)3.6.6 常规公交线网结构研究 (14)3.6.7 近期公交骨架线网调整规划 (15)3.7 近期常规公交线网规划方案 (15)3.7.1 关于公交发展政策的考虑 (15)3.7.2 规划年常规公交发展规模 (16)3.7.3 规划年公交线网规划方案 (16)3.7.4 规划方案的测试与评估 (17)3.7.5 实施策略 (17)3.7.6 公交优先措施的建议 (17)3.8 2005-2007年常规公交线路及车辆配置分年度实施计划的建议方案18 4项目成果 (19)5项目费用与支付方式 (19)6项目组人员安排计划 (20)7项目进度计划 (21)1立项依据与项目背景1.1、深圳市的公交建设和管理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面临严峻的挑战。
经过二十年的飞速发展,深圳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运输中心,国民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四。
城市公交线网的布局探讨城市公交线网的布局探讨在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交通也在不断的发展。
现在的公共交通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并且已经发展成为轨道交通与路面交通相结合的一套完整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首都北京是一个流动人口密集,人口发展迅速的城市,而公共交通则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组成方式。
面对每天有两百多万人次的客流量,没有一套完善的公交线网是不行的。
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线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同时每一次的线网规划与改造又在不断的改进着这些不足,逐渐的完善整个网络。
就目前而言,北京的公交线网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公交车辆行驶速度缓慢,大型公交枢纽偏少等。
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去规划完善这套网络,使其为北京的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第一章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史一、城市和城市化城市公共交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当城市形成以后,公共交通又起到了推动城市发展的作用。
19世纪70年代以前,全世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只有10%,到1927年上升为21%,1950年为28.7%,到1981年已达到41%。
我国也面临着人口城市化的趋势。
在2000年11月1日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共有城市人口为1446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了9.86个百分点。
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多,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内容也随之而丰富。
城市中不仅经济活动来往频繁,老百姓的交往也日益增加,由此人们对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频次多、时间紧、数量大。
于是,城市公共交通就成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并起着维护城市功能的作用,。
所以说城市化带来公交发展,公交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线网规划方法摘要:城市迈入轨道交通时代后,公交接驳线网规划将决定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整体吸引力的提升,传统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已不适用,公交接驳线网规划应着眼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喂给,通过促进轨道交通骨干作用的发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运转效率。
本文主要针对公交接驳线网的规划思路与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根据轨道与公交接驳站功能来确定公交接驳线网规划模式的思路,并实际应用于深圳轨道交通罗宝线公交接驳线网规划中,为深圳市公交接驳线网规划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接驳线网轨道站功能系统效率1公交接驳线网规划目标与思路公交接驳线网规划影响着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整体系统效率的发挥,对积极推动轨道交通骨干运输能力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处理好轨道线路与既有公交线路的空间关系,降低轨道交通对常规公交客流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整体资源使用效率和方式竞争力。
1.1公交接驳线网规划目标当城市迈入轨道交通时代,理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功能定位,将为公交接驳现网规划提供依据,具体为:轨道基本确立骨干运输功能;常规公交为基础,常规公交主要承担中、短距离运输和轨道接驳任务;构建轨道与公交一体化换乘体系,区域常规公交、轨道客流有望实现同步增长。
因此在公交接驳线网规划中要具体考虑以下几点:1)提高公共交通系统整体服务水平,优化交通结构,引导城市结构调整。
2)以城市交通政策为导向,加强地铁与常规公交协作配合,建立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一体化的公交体系。
3)改善地铁的交通衔接条件,以人为本,合理、有序、高效组织站点集散客流的空间转移。
1.2规划思路1)促进轨道交通骨干作用的发挥,提升公交系统整体竞争力。
以轨道车站为依托,加强公交接驳线网建设,提高地铁覆盖范围,实现周边片区与地铁的紧密联系;改善市民公交出行条件,降低常规公交与地铁的竞争,提高公交系统整体运输效率。
2)进一步完善主要公交走廊的公交服务。
接驳线网规划需改善主要公交走廊联系线路不足的问题,优化线网结构,协调不同层次、功能公交线路比例,建立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一体化的公交网络。
2024年度第二批公共汽车线路规划方案表(征求意见稿)一、总体目标1.优化线路布局,提高公共交通覆盖面,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2.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缩短市民出行时间,降低出行成本。
3.节能减排,降低城市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二、线路规划1.新增线路(1)根据城市发展趋势,新增连接新开发区域与主城区的线路,方便市民出行。
(2)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出行需求,新增部分短途线路,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2.调整现有线路(1)对部分线路进行优化调整,缩短绕行距离,提高线路效率。
(2)根据客流分布,调整线路走向,确保高峰时段的运行秩序。
3.延长部分线路运营时间(1)针对夜间出行需求,延长部分线路运营时间,方便市民夜间出行。
(2)在节假日、大型活动期间,临时调整线路运营时间,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三、站点设置1.新增站点(1)在新建区域、居民小区、学校等地方增设站点,方便市民出行。
(2)在人流密集区域增设临时站点,满足市民临时出行需求。
2.调整现有站点(1)对部分站点进行调整,优化站点布局,提高站点利用率。
(2)根据市民反映,取消部分利用率低、影响交通秩序的站点。
四、车辆配置1.增加新能源公交车(1)逐步淘汰老旧公交车,提高新能源公交车比例。
(2)在新增线路和调整线路中,优先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2.提高车辆运行效率(1)合理安排车辆运行时间,减少等待时间。
(2)优化车辆调度,确保高峰时段车辆充足。
五、票价政策1.保持现有票价体系,合理调整部分线路票价。
2.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学生等,实行优惠政策。
六、宣传推广1.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公交线路调整信息。
2.加强与市民的互动,及时收集市民意见,不断优化线路规划。
七、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线路规划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
2.按照方案进行线路调整,确保顺利实施。
3.加强监督与评估,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方案。
注意事项一:确保新线路与现有线路的顺畅对接想到这一点,心里不免有些紧张,新线路的加入就像给交通网络添了条新血管,得保证血液流畅,不能添堵。
公交线网规划流程Public transport network planning is a complex and vital process that involves numerous steps and considerations. From determining the routes and frequencies of bus services to coordinating with local authorities and stakeholders, the planning process is crucial to ensure an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公共交通线网规划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涉及众多步骤和考虑因素。
从确定公交服务的路线和频率,到与当地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协调,规划过程至关重要,以确保一个有效和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 planning is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By conducting comprehensive studies and data analysis, planners can pinpoint congestion hotspots, low-access areas, and other issu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this way, they can develop strategies to optimize bus routes, improve service frequency, and enhance connectivity within the network. 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分析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并确定改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