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上面昆虫20个拍摄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80.07 KB
- 文档页数:4
在春夏花开的季节,我们经常有机会见到漂亮的花朵,本次带来花卉摄影必知10个技巧介绍,一起来看看。
1.拍花建议的器材拍摄花卉其实不论使用广角、中距离还是长焦也可以,因为各种镜头也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但如果你拥有以下的镜头和配件就更好了:长焦镜头:像是70-200mm, 100-400mm等等的镜头,用来排除杂乱的背景和便于构图;微距镜头:拍摄花卉特写时会用到,建议焦距为100mm;近摄环或近摄筒:若果你没有微距镜头或长焦,也可以购买近摄环或近摄筒,然后套在你其他的镜头便可以拉近最短对焦距离,让你把花卉放大。
如果你是在室外拍摄,闪光灯和三脚架其实不是必须的,当然你也可以利用它们来创作。
有需要你也可以带备反光板来作补光。
2.好好控制你的景深拍摄时我们可能会把花朵放大,请小心留意你的景深,景深过浅会令花朵的一小部分清晰而其他会落在景深之外的范围,导至模糊。
记着大光圈是会导至浅景深的因素,因此当你发现花朵只有中间部分清楚,请收小一点光圈拍摄。
3.小心微风!特别在户外拍摄,除了我们自己本身要稳定外,也一定要小心微风令花朵移动,导至相片模糊的问题。
留意你的快门速度不可过慢,若果可以,使用快门先决或手动模式,确保快门维持在1/100s – 1/250s 以上,有需要时请提升ISO。
若果手持长焦镜头时也务必要留心“安全快门”,以免出现手震的情况。
4.小心白花和黄花影响测光导至曝光不足如果你是使用光圈先决或快门先决等半自动模式,请留意当你拍摄白色花卉时,相机的测光有机会误判,导至曝光不足的情况,这时你应该根据口诀来修正EV:“遇光则光(加)、遇暗则暗(减)”,因此你要+EV 来补偿曝光不足的问题。
5.小心红花损失细节拍摄红色花朵时要留意不要过份曝光令花朵损失细节,也不要过份提升饱和度。
6.自设白平衡,避免影响花的颜色当你在早上、日落等光线颜色变化大的时候拍摄,我们可以选择是否自行选择白平衡去修正花的颜色,若果你不自设白平衡,有可能在日落时拍的花会损失了暖暖的色彩。
10 大创意花卉摄影技巧分享春有桃花、梨花、海棠花、玉兰花、山茶花、杜鹃花;夏有月季、郁金香、牵牛花、荷花、睡莲;秋有菊花,兰花、向日葵;冬有梅花、水仙花……可以让我们一年四季,常拍常新。
在花卉摄影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看起来格外妖娆的花朵,拍出来却显得极其普通。
因为拍摄花卉不但需要独特的审美视角,还要熟练运用器材,把握好光线和影调,并利用辅助器材和创新意识提升照片的拍摄效果。
拍摄的关键其实是展现花朵的神韵。
我将结合自己和身边好友的一些花卉拍摄经验,同大家分享交流一些创意花卉拍摄技巧。
1. 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拍摄腊梅是春天来临之前独有的景致,北风凛冽,大地冰封时,腊梅先于群芳盛开,把大地点缀得清新淡雅。
每年的 11 月下旬至次年 3 月,小巧金黄的腊梅花一枝又一枝含蕊绽放,散发出浓烈的花香,静静地传播春天的信息。
在这样的季节里,时常会出现降雪、冰冻的天气,这是拍摄腊梅不可错过的绝美时机。
手动模式,f/5.6,1/250 秒,ISO200,焦距 180mm。
摄影:唐戎拍摄于北京植物园。
一场雨雪过后,腊梅被冰雪封冻。
选择侧逆光,使用微距镜头刻画冰封的腊梅,更能让人感受到腊月冰封万花稀的意境,更好地表现腊梅骨清香绝、刚毅凌寒的风采。
2. 反季节拍摄花朵的别样韵味一年之中,我们乐此不疲地追赶着花季。
很多人都会选择鲜花绽放的季节,实际上“花季”应该是春夏秋冬都涵盖。
盛夏季节,楚楚动人的荷花,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红花绿叶使人清心陶醉,引得人们纷纷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而深秋、寒冬季节,却有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荷花。
殊不知,在这样的季节拍摄荷花,反而能除去盛夏的浮华张扬,展现出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的残荷,让人们感受一次关于生命真谛的诉说。
手动模式,f/2.8,1/2000 秒,ISO100,焦距 150mm。
摄影:梁建康手动模式,f/2.8,1/2000 秒,ISO100,焦距 150mm。
摄影:梁建康11 月的广州,池塘中枝零飘落的残荷几乎是失去了所有悦目的颜色。
拍摄昆虫的一系列设备和技巧拍摄昆虫的一系列设备和技巧摘要: 对于很多喜欢研究观察昆虫的朋友来说,拥有一张张微距昆虫照片是非常兴奋的事情,但是由于对拍摄昆虫的技巧不了解,这个愿望总是落空。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拍摄昆虫需要的摄影设备和摄影技巧,认真的您肯定马上就学会了。
一、选好器材1、照相机昆虫细小,且动作变化快,拍摄时宜用移动灵活、对焦快捷的135单反机,带自动曝光及连拍功能的更佳。
2、镜头具自动兼手动对焦功能,有大光圈的专业微距镜头为首选。
但要注意勿选大口径的微距镜,因其不能配合使用微距环形闪光灯。
手头无专业微距镜的,也可将标准镜头倒接使用,或用近摄接圈加标头拍摄,效果都不错。
最简单是使用近摄镜片,虽然象质稍差,但经济实惠,且拍摄起来方便灵活。
3、闪光灯最好使用微距环形专用闪光灯,没有的也可用离机同步闪光或用反光板反射的方法,目的是模拟自然光,消除阴影。
切记不能使用机顶灯直射拍摄。
二、抓准瞬间一幅成功的昆虫作品,大多表现了昆虫最精彩的动态瞬间。
什么是最精彩的动态瞬间呢?这就需要我们去细心观察,反复比较,从大量失败的习作中提炼出精品来。
昆虫世界中的弱肉强食现象,也是值得拍摄的精彩镜头。
蜘蛛追捕草蜢,草蜢垂死挣扎;蚂蚁围剿甲虫,甲虫寡不敌众。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这些有趣的场面是不难捕捉到的。
三、拍摄参考要清晰凝结被摄体,需使用大光圈,快门速度1/250秒以上,不用脚架,便于移动抓拍;要拍出动感,则用脚架,快门速度1/60-1/125秒。
若逆光,需闪灯补光。
如只有手动相机,可支脚架,并利用“陷阱对焦”抓拍。
1、中距离(1-3米)拍摄。
135单反机,点测光,自动对焦,200-600mm变焦镜头。
2、近距离(0.5-1米)拍摄。
相机同上,镜头改用80-200mm大光圈专业镜头加2倍增距镜和近摄接圈。
3、微距离拍摄(0.5米以内)。
相机同上,镜头最好用100mm左右1:1微距镜,必要时加一个2倍增距镜。
若无微距镜头,可以50mm标头倒接或标头加近摄接环(近摄镜片)。
昆虫商品拍摄方案对于昆虫商品的拍摄,需要考虑到昆虫本身的特性和商品的特点,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选择合适的背景色昆虫商品的背景色需要根据昆虫本身及商品特点综合考虑,需符合整体协调美感,以突出商品的特色并最大化展示商品细节。
一般来说,深色背景容易突出明亮色的昆虫商品,亮色背景则能更好地展示暗色昆虫商品。
同时考虑商品的颜色以增加对比度,提现商品形状层次。
拍摄角度的选择拍摄角度要突出昆虫商品的特点,也能够显示其细节,同时品牌Logo不宜遮盖,清晰的显示于商品主视觉位置,以有效地推广品牌影响和商品知名度。
昆虫商品的特色有很多种,如昆虫的造型、表情、颜色、质地以及周边环境等等,选取合适的拍摄手法能够最大化展现商品特点。
拍摄器材和拍摄技巧昆虫商品拍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相机和镜头,以获取高质量的图片,并利用光线掌握好光感进行光影处理。
同时需要掌握透视法,合理地利用角度和距离的关系对昆虫进行拍摄,全面展现商品的形态特点,增添视觉美感。
除此之外,辅佐使用三脚架、遥控器等配件,可更好的进行精细调整,达到最佳拍摄效果。
合理的后期处理在昆虫商品拍摄完成后,进行一些符合美学的后期处理,更能够将图片美感突显,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常用的后期处理包括:曝光调整、色调处理、对比度调整等等。
利用Photoshop等图片处理软件,还可以实现高级美白、图层融合、背景虚化等更高阶的处理技巧。
结语以上就是对昆虫商品拍摄方案的一些介绍,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拍摄过程中还需考虑产品本身的特点和目标顾客的喜好,以更好地突出产品的价值,实现更高的销售效果。
最后,仅供参考,具体拍摄技巧需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花卉除虫小妙招
以下是一些花卉除虫的小妙招:
1.温水冲洗:将花盆放置在水槽或盆子中,用温水轻轻冲洗花盆和植物的叶片,
可以有效清除一些小型昆虫和害虫。
2.肥皂水喷雾:将一小块无香味的肥皂溶解在温水中,装入喷雾器中,喷洒在
植物叶片上。
肥皂中的成分能够杀死或驱赶一些常见的害虫。
3.醋水喷雾:将白醋和水以1:1的比例混合,放入喷雾器中,喷洒在受虫害
的花卉上。
醋具有杀菌和驱虫的作用,可以有效抵御一些昆虫。
4.辣椒水喷雾:将辣椒粉或辣椒油溶解在水中,装入喷雾器中,喷洒在植物叶
片和花朵周围。
辣椒中的辣素能够驱赶一些害虫。
5.垫石灰或烟灰:在花盆周围或土壤表面撒上一些石灰或烟灰,这些物质会对
一些害虫起到驱赶的作用。
6.防虫网:使用细密的防虫网覆盖花盆或园林区域,可以有效阻止害虫进入。
7.保持环境清洁:经常清理花盆周围的落叶和杂草,保持花卉周围的环境整洁,
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请注意,使用除虫方法时要注意植物的种类和对环境的影响,避免使用对植物有害的化学物质或过度使用。
如果花卉受到严重的虫害侵袭,最好咨询专业的园艺师或植物保护专家,以获取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花卉摇拍摄影技巧
1. 哎呀呀,花卉摇拍摄影技巧之一就是要找个好角度!你想想看,就像你和朋友拍照,肯定要找个能把你们都拍美的角度呀,拍花也一样!比如拍向日葵,要蹲下从侧面拍,这样才能拍出它大大的花盘呀。
2. 还有哦,光线那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化妆的时候打光一样,好的光线能让花朵瞬间变得美美的。
早晨或傍晚的柔和光线就很不错,试试看拍玫瑰在这种光线下的样子,哇塞,简直绝了!
3. 注意啦注意啦,手持相机一定要稳呀!别晃晃悠悠的,那拍出来的花不都糊啦!就好像你走路要稳稳当当的,不然不就摔跟头啦。
4. 拍花的时候背景也不能忽视呀!脏兮兮乱糟糟的背景多难看。
你说是不?就好比你身后是垃圾堆,那拍出来的照片能好看吗?所以要挑个简洁干净的背景哟。
5. 嘿,别忘了尝试不同的焦距呀!有时候特写能拍出花朵超级美的细节,就像给花朵来了个大特写镜头,那感觉太棒啦!比如拍荷花的花蕊,哇,超惊艳的。
6. 拍花卉摇拍的时候速度也要掌握好哇!太快了花都是模糊的,太慢了又没那种动感。
这就跟跑步似的,要有合适的节奏才跑得好呀。
7. 最后呀,要多拍多尝试呀!不要怕拍不好,就跟学走路一样,多摔几次跤就会啦!多去拍拍各种不同的花,你肯定能拍出超美的花卉摇拍照片!
总之呀,花卉摇拍摄影就是要多琢磨多实践,只要用心,肯定能拍出美美的花!。
不会拍花?24种摄影构图,让你一次将花卉拍个够!(中)在上一期,构图君讲了花卉的九种构图,大家还记得吗?1、花卉构图1:主体构图。
2、花卉构图2:平角构图。
3、花卉构图3:仰角构图。
4、花卉构图4:俯角构图。
5、花卉构图5:方形构图。
6、花卉构图6:景深构图7、花卉构图7:特写构图。
8、花卉构图8:大特写构图。
9:、花卉构图9:圆形构图。
接下来构图君将介绍花卉的另外十种构图方法,继续来学习更多的花卉构图吧!10、花卉构图9:圆形画幅构图。
11、花卉构图10:中心构图。
12、花卉构图11:九宫格构图。
13、花卉构图12:前景构图。
14、花卉构图13:斜线构图。
15:、花卉构图14:黄金分割线构图。
16、花卉构图(中景、特写构图)。
17、拍摄大片花卉(曲线构图)。
18、拍摄小型花朵(特写、大特写构图)。
19、借助小昆虫进行构图(衬托构图)。
让我们来看看花卉构图第十层!第十层、花卉构图9:圆形画幅构图。
还可以采用圆形画幅进行构图,大家看过“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的应该都知道这种构图方式了。
立刻体现出画面的主体,简单明了。
采用压暗暗角的方式来进行圆形画幅构图。
第十一层、花卉构图10:中心构图。
中心构图也是说得非常多的构图方法之一了,运用的也非常广泛,大家的中心构图拍摄得多吗?将主体放置于画面中心来进行构图,这应该是大家运用得很多的构图吧!当画面只有单一主体,而没有其他陪体时,则可以想想是否采用中心构图。
在运用特写构图时,中心构图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十二层、花卉构图11:九宫格构图。
不管我们在拍摄的主体怎么变,九宫格构图还是非常常用的构图方法,所以我们要熟练的运用九宫格构图。
让主体处于九宫格的“兴趣点”上,使得主体更加突出。
使用九宫格构图的画面具有均衡感、使人感觉自然。
但是使用九宫格构图的时候也要注意,主体也不能太小,主体要占画面一定的面积这样才会引人注目。
大家还想继续了解九宫格构图深层玩法的摄友还可以戳右侧的链接:太全了,谁总结的,九宫格构图的10层境界!第十三层、花卉构图12:前景构图。
摄影器材知识:微距摄影的精髓——如何拍摄出微小的事物微距摄影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摄影技术,它可以让我们观察到平常看不到的微小事物,并将它们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微距拍摄常常用于拍摄小昆虫、植物、花卉等微小的生物或物体,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微距摄影的精髓,包括需要的器材、拍摄技巧、情境和后期处理等。
一、需要的器材微距摄影需要一些特定的器材来实现。
以下是我们需要的器材清单:1.微距镜头或增距环:微距镜头是专门设计用于微距摄影的镜头,可以让你靠近物品并拍摄它们。
如果你没有档案或者购买不起微距镜头,可以考虑使用增距环。
这个小工具可以把你的普通镜头变成微距镜头。
增距环是一个圆形的装置,可以附加在镜头前面,增加镜头的近焦距离。
2.三脚架:拍摄微距照片时,微小的摇动就会导致失焦的情况出现。
因此,使用三脚架可以稳定相机并保持清晰的焦点。
另外,因为微距拍摄需要高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所以相机抖动会更加明显,因此使用三脚架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
3.反光板:反光板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光线,减小阴影并打亮被摄物体,从而获得更好的照片。
4.灯光:光线控制对于微距摄影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使用太阳光照亮拍摄对象,但这往往不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因此,在情境中添加台灯或闪光灯可以帮助我们掌控光线。
二、拍摄技巧下面是一些拍摄微距照片的技巧:1.找到你的主体:在拍摄微距照片时,要找到一个突出的主体。
这可以是一只小昆虫、一朵小花或者任何其他你感兴趣的小物体。
将主体放置于画面的正中央并使其突出,将有助于提高照片的质量。
2.使用浅景深:使用浅景深可以使主体变得更加突出。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需要使用高光圈(如f/2.8至f/5.6)和一个较短的焦距距离(如50mm至100mm),以便将焦点放在主体上,从而将背景模糊化。
3.从不同角度拍摄:尝试在不同的角度拍摄主体。
这可以为你提供不同的视角,可能会使照片更加有趣。
4.使用三脚架:使用三脚架可以稳定相机并保持清晰的焦点。
微距摄影技巧大全微距水珠摄影技巧1:花卉的拍摄拍摄花卉时,最好选择逆光或侧逆光来拍摄。
逆光会让花瓣呈现半透明发光状,呈现特殊的美感,也能在背景营造绚烂的光斑,使画面更加梦幻。
拍花的时候,单朵会比一簇容易表现。
花蕊如同眼睛,是所有注意力的集中点,将焦点放在花蕊上能使整幅照片的重心有效集中、分出层次。
如果拍摄花朵的背面或侧面,也可以将焦点放在花瓣、叶片脉络上,使花瓣及叶片的线条成为画面重点。
清晨、雨后的花朵上沾着小小的水滴,能让花朵看起来晶莹剔透;找到好的角度,水滴里还能反射出各种色彩。
微距水珠摄影技巧2:昆虫及小动物的拍摄想避免惊扰且行动迅捷的昆虫或小动物,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点。
要提高快门速度有三种途径:使用大光圈:透光量充足,快门速度自然相对提高。
调高感光度:CanonEOS5DMarkIII有良好抗噪能力,在ISO800下都能保证细腻的成像,必要时可透过提高感光度来获得更高速的快门。
使用闪光灯:有些昆虫体型较长,要捕捉具有纵深感的造型,必须使用小光圈,但透光量与快门速度会降低;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灯,闪光灯是唯一的选择。
拍摄昆虫最常用顺光,利用光线直射在昆虫身上,可表现昆虫表面的纹路、质感和色彩,适用于自身色彩丰富、纹路优美的昆虫,如七星瓢虫或甲壳虫类;如果想要突出昆虫翅膀的晶莹剔透,逆光拍摄是最好的选择,可以使昆虫身体边缘变得更加透亮。
眼睛是生命的灵气所在,拍得越清晰越好。
尤其是蝴蝶、蚂蚁这样微小的生物,更要重视对眼睛的表达。
微距水珠摄影技巧3:微距镜头对焦技巧因为镜头结构的关系,微距镜头的自动对焦速度较慢;再加上微距镜头的景深非常浅,相机稍微晃动,或者被摄体小小的移动都会使画面主体跑到焦点之外。
焦点须精确到毫米的程度,用人眼来确认是最保险的。
从各层面来说,微距摄影都更适合采用手动对焦。
即时取景,有助于精准手动对焦,CanonEOS5DMarkIII具有即时取景功能,这个功能在微距摄影中非常好用。
花上小白飞虫的消灭方法
浸泡药剂,可将植株取出放置到稀释后的百菌清溶液中浸泡10
分钟进行杀灭;牙刷清洁,可在花盆周围放置一块粘虫板,用牙刷将小白虫驱赶到粘虫板上;换土栽培,若小飞虫数量较多,需将土壤取出清理掉附着在根系的土壤,对土壤进行晾晒消毒后再重新上盆栽种。
1、浸泡药剂
花朵上出现小白虫后,可进行灌药处理,需将植株从花盆中取出,清理根系后放置到多菌灵溶液中浸泡消毒,再将花盆放置到稀释后的百菌清溶液中,浸泡10分钟,浸湿全部的土壤。
小白虫便会丧失活性,此时可将花盆土取出,进行晾晒消毒后便可重新进行栽种。
2、牙刷清洁
花朵上小白虫数量较少时,可使用牙刷清理,首先需在花盆表面覆盖一层粘虫板,再准备一只废弃的牙刷,用牙刷清理掉肉眼可见的小白虫,放置到粘虫板上进行烧毁。
3、喷洒烟丝水
还可通过喷洒香烟水来杀灭花朵上的小白虫,可从香烟中取出烟丝,将其浸泡到水中,待溶液变黄后,便可均匀的喷洒到有小虫的叶片上,杀灭小飞虫。
4、换土栽培
花朵上的小白虫大多是从土壤中繁衍而来,若虫害较为严重,需将植株从花盆中取出,清理掉附着在根系上的土壤,放置到多菌灵溶液中进行灭菌,再将盆土放置到阳光下暴晒3天,再冲新栽种即可。
二次曝光拍花卉的技巧《聊聊二次曝光拍花卉的那些事儿》嘿,各位摄影小伙伴们!今天咱来唠唠二次曝光拍花卉的技巧,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呢!咱都知道,拍花卉要是只用常规手法,拍出来的片子可能就比较普通啦。
但要是用上二次曝光,那可就不一样喽,能给你的花卉照片加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变得超有感觉。
首先呢,你得有点想象力。
就像咱小时候玩过家家,得想象各种好玩的场景一样。
比如说,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朵娇艳的花朵后面飘着一层淡淡的虚影,是不是很梦幻?这就是二次曝光能带来的效果。
然后呢,找个合适的主体很重要。
别逮着一朵歪瓜裂枣的花就开拍,得找那种造型优美、色彩鲜艳的,这样拍出来才好看嘛。
比如说,一朵盛开的牡丹,或者一朵清新的雏菊,总之得是能吸引你眼球的。
再来说说怎么设置相机。
这可得有点耐心,别着急,慢慢调。
一般来说,咱得把二次曝光功能打开,然后设置好曝光参数。
这就跟做菜放盐一样,得恰到好处,多了咸,少了没味。
拍照的时候,手别抖啊!要是一抖,那可就全毁了。
感觉自己手抖的,赶紧找个支撑点,或者用个三脚架,稳如泰山才能拍出好片子嘛。
还有哦,二次曝光可不是随便乱曝光的,得有点思路。
你可以先拍一张实的花,再拍一张虚的背景,或者反过来也行。
就看你想要什么样的效果啦。
哎呀呀,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尝试二次曝光拍花卉的时候,那可真是手忙脚乱啊。
一会儿参数调错了,一会儿手抖了,拍出来的片子那叫一个乱七八糟。
不过没关系,咱多练练,慢慢就熟练啦。
总之呢,二次曝光拍花卉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它能让你的照片变得独特,能让你的朋友们惊叹:哇,这是怎么拍出来的啊!所以,小伙伴们别犹豫,赶紧拿起相机,去寻找那些美丽的花卉,开启你们的二次曝光之旅吧!相信我,你会爱上这种感觉的!。
萤火虫的拍摄技巧1. 找个好地方很关键呀!就像你去钓鱼得找个有鱼的池塘一样,拍萤火虫也要找它们喜欢出没的地方,比如潮湿的草丛啦、安静的树林呀。
我上次就在一个小山谷里,看到好多好多萤火虫呢,那场景,简直太美啦!2. 时间可得把握好哦!别大白天的就跑去拍,那不是白费力气嘛。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就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时间啦,就像灰姑娘到了晚上要去参加舞会一样。
我有次记错时间,大中午就去了,结果啥也没拍到。
3. 拍照设备要准备好呀!不然看到了美美的萤火虫却拍不下来,那多可惜。
一台好的相机,配上合适的镜头,就好比战士上战场有了锐利的武器。
你想想,你要是拿着个手机去拍,那效果能好吗?4. 一定要关掉闪光灯哦!闪光灯一亮,萤火虫都吓跑啦,就像你睡觉的时候突然有人开灯,你不也得被吓醒嘛。
记得那次我朋友没注意,闪光灯一闪,萤火虫全飞走了。
5. 耐心很重要呢!别拍了一会儿没拍到就不耐烦啦。
拍萤火虫就像钓鱼一样,得等鱼儿上钩呀,有时候要等好久好久呢。
我就曾经在那等了好几个小时呢,但最后拍到的照片真的超棒。
6. 注意安全呀!去一些野外的地方,可不能瞎跑,万一摔倒了或者碰到什么危险咋办。
这就像走夜路一样,得小心点。
我有次只顾着看萤火虫,差点掉进一个小沟里。
7. 拍摄角度多换换呀!别总是一个角度拍,多找找不同的角度,拍出不一样的感觉。
就像你换不同的衣服,会有不同的风格一样。
我有时候会趴在地上拍,有时候会站在高处拍。
8. 好好享受那个过程呀!别一味地只想着拍出好照片,要用心去感受和萤火虫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这就像和朋友相处,不是只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享受那份情谊。
每次去拍萤火虫,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特别的体验呢。
拍萤火虫呀,真的是一件特别有趣又有挑战性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肯定能拍到让你惊叹的照片!。
红外相机监测昆虫的方法1. 安放红外相机在植物或者土壤上,利用其红外线功能监测昆虫的活动。
2. 将红外相机悬挂在树上或者灌木上,以便捕捉昆虫在树木间或者植被之间的活动轨迹。
3. 通过设置红外相机的触发方式,可以针对特定昆虫的行为模式进行监测和记录。
4. 在田野或者农田中设置红外相机,可以实时监测昆虫对农作物的影响,帮助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 结合红外相机和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昆虫的自动识别和记录。
6. 在昆虫繁殖季节,使用红外相机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了解昆虫的繁殖规律和地域分布。
7. 利用红外相机观察昆虫的交配行为,揭示昆虫种群的繁殖模式和数量动态。
8. 在温室或者植物园中设置红外相机,跟踪昆虫的活动范围和生态习性。
9. 使用红外相机监测昆虫的喂食行为,了解昆虫对不同植物的取食偏好。
10. 通过红外相机观察昆虫的运动速度和路径选择,揭示昆虫的行为决策过程。
11. 在林地或者草原中设置红外相机,观察昆虫的群落结构和种类组成。
12. 利用红外相机记录昆虫的活动时段,了解昆虫的日常行为规律。
13. 在农田或者果园中设置红外相机,实时监测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预警害虫防治的时机。
14. 运用红外相机对昆虫附着在植物表面或者土壤中的活动进行跟踪和观察。
15. 利用红外相机观察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行为差异和适应能力。
16. 结合红外相机和声音采集设备,对昆虫的声音和群体行为进行联合监测和分析。
17. 将红外相机设置在昆虫觅食的植物上,观察昆虫对植物的选择和利用方式。
18.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昆虫和其天敌之间的捕食和逃逸过程,研究生态平衡的维持机制。
19. 在湿地或者沼泽地设置红外相机,观察水生昆虫的生态习性和生活史。
20. 运用红外相机对昆虫在不同季节和环境条件下的迁徙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
21. 结合红外相机和气象数据,研究气候因素对昆虫活动的影响和适应策略。
22. 利用红外相机研究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探讨昆虫的化学感知机制。
60昆虫,是摄影人喜闻乐见的拍摄题材。
常见的昆虫摄影,多如蝴蝶、蜻蜓一类,但要想拍出精彩的作品,就需要掌握更多拍摄技巧。
一、手动对焦值得信赖对于高速运动的昆虫,使用手动或自动对焦都无法精准追踪到。
此时最好使用“设伏”的对焦方法,事先对准主体反复“光顾”的花朵进行对焦,并缩小光圈增大景深范围耐心等待;手动对焦时要提前将镜头上的自动对焦控制钮设定到手动M挡,拍摄时右手食指半按快门不松,同时左手调节对焦环,直到焦点景物清晰时,迅速按下快门。
昆虫摄影成功的关键是主体清晰,尤其是昆虫在画面中占据很大比例时,照片的主体更要精确到主体的眼睛或翅膀花纹等。
焦点少许的前后移动,都会在画面上造成无法弥补的硬伤。
而这种失误,往往是过分信赖相机自动对焦的结果。
有经验的影友都会利用手动对焦来进行拍摄,这昆虫摄影心得□蜂鸟需要相当的眼力和一段时间的练习。
二、高速快门配合连拍功能高速快门是拍摄昆虫的另一个重要技巧。
使用速度优先模式,并将快门速度设定为1/200s 以上。
尤其是在手持相机抓拍舞动的蝴蝶、蜻蜓等运动不规律的昆虫时,这样设置可以避免手持相机带来的晃动影响,以及相机自震等问题。
连拍功能,是拍摄运动中的昆虫时的必要选择。
如在“设伏”拍摄蜜蜂采蜜时,当它一接近花朵就要按下快门高速连续拍摄,记录下它接近花朵、靠近花蕊以采蜜的全过程。
通常是蜜蜂接近花蕊的照片最为吸引人,而单张拍摄很难抓住这1/200s 的瞬间。
三、拍摄角度的选择拍摄昆虫的角度,一定要有焦平面的概念。
例如,要展现蝴蝶翅膀的漂亮花纹,就要使镜头平面与之平行;要拍摄蜻蜓两只复眼时,就要让61天地镜头平面与两只眼睛所在的平面平行。
焦平面的概念,在使用微距镜头时格外重要,因为它的镜头设计与普通镜头不同。
它的“平像场”设计令景深极小,在镜头放大倍率为1:1时,即使光圈收缩到f/22,其景深也只有几毫米,稍许的平面倾斜就会造成一眼实一眼虚的失误。
四、顺光拍摄适合表现细节阴天或多云的天气,光线明亮且柔和,适宜表现昆虫翅膀的纹路、质感和色彩。
养花难免有些虫病啥的,天气热虫子更猖狂,赶紧趁现在把虫病啥的全扫光,不然天一冷,虫子躲起来疯狂产卵,明年你就后悔吧!蚧壳虫危害:蚧壳虫非常顽固,你要是掉以轻心,它就跟牛皮癣一样缠着花不放,多肉、太阳花、蟹爪兰、牡丹吊兰等等都会长!解决方法1:白酒取50多度的白酒10ml,加20ml的清水,搅匀后喷在蚧壳虫上面,一周可以喷2-3次,比酒精更厉害。
解决方法2:烟头烟头10个加100ml清水泡1天,喷在蚧壳虫上面,可以杀1-2花的蚧壳虫,如果你家的花多,就得收集多一些烟头啦。
解决方法3:白醋家里的白醋不用兑水,拿棉球棒或者大毛刷蘸着刷在蚧壳虫上,过2个小时左右就死掉了,然后拿清水喷洗一下,避免白醋刺激花。
蚜虫危害:蚜虫繁殖快,能很快啃食花草的嫩芽,影响花草正常生长、开花,还会招来蚂蚁,所以一定要抓紧消灭!解决方法1:酒精、洗衣粉用毛笔蘸酒精或者洗衣粉水,擦拭有虫的花杆和叶子,要在阴凉处进行,不然很快就干了,作用不明显。
解决方法2:瓢虫细心的花友可以在室外找一找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抓个两三只回来放在蚜虫附近,很快就吃完了。
解决方法3:大蒜水如果蚜虫刚消灭完,可以每隔2天喷一次大蒜水,把3-5粒大蒜拍碎,加一碗水泡3-5个小时,然后喷在花上,可以预防蚜虫和其他虫害。
红蜘蛛危害:红蜘蛛产卵非常快,如果叶子上出现白丝(蜘蛛丝),就肯定有它在叶子背面,而且还会跑到杆茎里面去,花都被蛀空了!解决方法1:面粉取一把面粉,兑上200ml清水搅匀,用刷子涂在长虫的叶子正反面,涂完等2-3个小时,面粉水干了红蜘蛛窒息死亡,再用清水把叶子上的面粉冲洗掉。
解决方法2:硫磺皂切下来大拇指大小的硫磺皂,然后温水化掉,晾凉了装进小喷壶,对着有虫的叶子喷,过3-5个小时就可见效果,之后最好也用清水冲洗一下。
解决方法3:牛奶家里的纯牛奶,过期不过期都行,喷在花叶子正反面,过2-3个小时干了,红蜘蛛要么狂喝牛奶撑死,要么被牛奶淹死,要么窒息死掉;最后也要清水冲一下花哦。
随着天气的转暖,大地万物复苏,我们会发现身边不光有色彩艳丽的花花草草,昆虫舞动翅膀的身影也时时刻刻映入到我们的眼帘当中。
花丛中飞舞的绚丽蝴蝶、草丛中捕食的螳螂、荷花枝头停歇的蜻蜓。
这些小小的昆虫极大的吸引着摄影爱好拍摄他们,并感受着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所带来的美好体验。
[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揭秘昆虫摄影技巧]昆虫摄影应该属于微距摄影的范畴,微距摄影的目的是力求将主体的细节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即照片拍摄出来的主体要大于或等于原始主体的大小,在镜头上专业称放大倍率,真正的微距镜头都要具有1:1的放大倍率。
微距昆虫摄影需要更多的技巧与参于性,过程亦有趣得多。
比如你能看到像轰炸机一样的蜻蜒暴动如何捕食的;在草丛中缠绵浪漫的蝴蝶怎样交配的;花从中穿梭忙碌的蜜蜂是如何采集花粉的。
准备工作开始了一般认为昆虫摄影的适合距离大概是30cm-120cm,这主要源于昆虫的警戒性。
所以长焦在这种环境下拍摄是很重要的。
这种微距摄影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图像的裁切,所以有足够大的像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还有一点,昆虫摄影通常都在野外进行,很多时候都不允许使用三脚架,而长焦的使用必然要求较长的快门时间,因此选择具有IS(防抖动系统)功能的数码相机也是非常必要的。
·镜头选择源于昆虫的警戒性,一般认为昆虫摄影的适合距离大概是30-120cm。
拥有10倍以上变焦的相机,是捕捉昆虫精彩瞬间的利器。
同时,由于昆虫体积较小,最好选择有微距功能的数码相机。
并且,昆虫摄影很多时候需要进行图像裁切,所以相机有足够大的像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昆虫摄影中虽然大都用上三脚架,但由于拍摄时需要较长的快门时间,所以选择具有IS(防抖动系统)功能的数码相机也是非常必要的。
·时下流行的长焦微距镜头尼康AF-S VR105mm f/8G IF-ED最近对焦距离0.31m,成像锐利,色彩还原真实,可兼人像,不够价格较贵。
佳能EF 100mm f/8L IS USM最近对焦距离0.3m,色彩完美、对焦安静、背景虚化超好。
多重曝光荷花的12种拍摄方法!多重曝光是一种摄影技术,通过将两个或更多的图像叠加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荷花作为一种优美的花卉,常常成为摄影爱好者追逐的目标之一。
下面我将介绍12种拍摄荷花的多重曝光方法。
1. 色彩叠加法:选择不同颜色的荷花进行拍摄,利用多重曝光技术将它们叠加在一起,使颜色更加丰富多样。
2. 运动叠加法:拍摄荷花时,可以尝试在不同时间段内进行多次曝光,捕捉到荷花在风中摇曳的动态效果。
3. 轮廓叠加法:在拍摄荷花时,可以选择将部分景象进行去除,只保留荷花的轮廓,通过多重曝光将这些轮廓叠加在一起,形成一种神秘的效果。
4. 对比叠加法:选择不同明暗度的荷花进行拍摄,通过多重曝光技术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形成明暗对比鲜明的效果。
5. 全息叠加法:在同一位置上进行多次拍摄,每次拍摄时稍微调整焦距或角度,然后利用多重曝光技术将这些图像叠加在一起,形成一种立体的效果。
6. 纹理叠加法:在拍摄荷花时,可以将不同纹理的物体(比如树叶、草地等)作为背景,通过多重曝光将荷花和背景的纹理叠加在一起,使画面更加丰富有趣。
7. 反转叠加法:选择水中的荷花进行拍摄,然后将图像进行反转,再进行多重曝光,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颠倒的效果。
8. 镜像叠加法:在拍摄荷花时,可以选择将同一朵荷花的两个侧面进行多次拍摄,然后利用多重曝光技术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形成一种镜像的效果。
9. 叠加虚化法:在拍摄荷花时,可以尝试在前景和背景上分别进行多次曝光,然后利用多重曝光技术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形成一种虚化的效果。
10. 光影叠加法:在拍摄荷花时,可以利用阳光通过荷叶形成的光影效果,进行多重曝光,使画面更具层次感。
11. 双曝叠加法:选择两朵相似的荷花进行拍摄,分别进行多次曝光,然后将两个图像叠加在一起,形成一种神秘的效果。
12. 色彩平衡叠加法:在拍摄荷花时,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背景进行多次曝光,然后将荷花和背景的颜色进行平衡,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
来自:实用摄影技巧1天前 |
春夏交替,正是百花争艳、拍摄漂亮作品的好机会,而拍摄花卉的同时,能够拍摄到昆虫在花卉上的活动,更是非常吸引人的作品。
来自生态摄影师Heather Angel的分享,让我们多了解一点拍摄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事实上,这种生态摄影,确实要认识天气变化、不同的花会吸引不同的昆虫、也各有独特的习性,是很生物科的一回事。
1. 初春的晚上依然寒冷的话,没必要过早出外拍摄,因为昆虫自己都未热好身飞出来。
2. 有些昆虫会在花上过夜,所以找到时可能依然在昏睡,它们比较容易拍摄。
3. 在昆虫热身完成前较易被接近,因为它们会没那么活跃,也会较多停留在花上。
4. 接近昆虫时,要避免突然而生硬的动作。
5. 避免在花上投下你或你相机的影子。
6. 从上而下拍摄昆虫的话,尝试让感光平面与昆虫保持平行;如果拍摄收起两翼的蝴蝶,则可从旁边拍摄。
7. 长焦段微距镜例如200mm,可以增加工作距离,比较有利。
8. 别用脚架,以增加拍摄的灵活性。
9. 如可行,镜头转为VR(尼康)或IS(佳能),以减少震动。
刚在花上度过一晚的蜜蜂
10. 拍摄生长位置较低的花朵,可单膝半跪,让其中一膝支撑手肘稳定拍摄。
11. 尝试让昆虫占进构图较主要的位置。
12. 要拍摄活跃的昆虫,要用上较高的快门速度,并建议把闪光灯装在支架上来使用。
()
13. 使用无线闪灯系统例如尼康R1C1 SU-800,加上两组SB-R200,围绕着镜头来拍摄;又或使用一组来取得背景光。
14. 拍摄蝴蝶、蜜蜂或是蚜蝇时,可拍摄它们的头部,因为它们会用独特的器官来吸取花蜜。
15. 在光线较少或大风情况,推高ISO以得到清晰照片。
16. 拍摄时既要直倒,也要试拍横幅照片。
17. 景深是重要考虑因素,所以使用光圈优先或手动模式皆可。
18. 收小光圈以获得较深景深,或增加景深以拍摄富创意的作品。
拍摄蜂鸟的话,快门一定要足够快,也可以固定它的影像。
19. 不要忽视听觉,因为大黄蜂及蜂蝇有其独特声音,循声来寻索会有意外收获。
20. 无需执着拍摄昆虫背部,除非你打算进行生态认证。
(本篇文章的照片,都是由Heather Angel所拍摄,主要使用105mm或70-180mm尼克尔微距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