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摄影
- 格式:doc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9
10 大创意花卉摄影技巧分享春有桃花、梨花、海棠花、玉兰花、山茶花、杜鹃花;夏有月季、郁金香、牵牛花、荷花、睡莲;秋有菊花,兰花、向日葵;冬有梅花、水仙花……可以让我们一年四季,常拍常新。
在花卉摄影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看起来格外妖娆的花朵,拍出来却显得极其普通。
因为拍摄花卉不但需要独特的审美视角,还要熟练运用器材,把握好光线和影调,并利用辅助器材和创新意识提升照片的拍摄效果。
拍摄的关键其实是展现花朵的神韵。
我将结合自己和身边好友的一些花卉拍摄经验,同大家分享交流一些创意花卉拍摄技巧。
1. 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拍摄腊梅是春天来临之前独有的景致,北风凛冽,大地冰封时,腊梅先于群芳盛开,把大地点缀得清新淡雅。
每年的 11 月下旬至次年 3 月,小巧金黄的腊梅花一枝又一枝含蕊绽放,散发出浓烈的花香,静静地传播春天的信息。
在这样的季节里,时常会出现降雪、冰冻的天气,这是拍摄腊梅不可错过的绝美时机。
手动模式,f/5.6,1/250 秒,ISO200,焦距 180mm。
摄影:唐戎拍摄于北京植物园。
一场雨雪过后,腊梅被冰雪封冻。
选择侧逆光,使用微距镜头刻画冰封的腊梅,更能让人感受到腊月冰封万花稀的意境,更好地表现腊梅骨清香绝、刚毅凌寒的风采。
2. 反季节拍摄花朵的别样韵味一年之中,我们乐此不疲地追赶着花季。
很多人都会选择鲜花绽放的季节,实际上“花季”应该是春夏秋冬都涵盖。
盛夏季节,楚楚动人的荷花,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红花绿叶使人清心陶醉,引得人们纷纷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而深秋、寒冬季节,却有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荷花。
殊不知,在这样的季节拍摄荷花,反而能除去盛夏的浮华张扬,展现出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的残荷,让人们感受一次关于生命真谛的诉说。
手动模式,f/2.8,1/2000 秒,ISO100,焦距 150mm。
摄影:梁建康手动模式,f/2.8,1/2000 秒,ISO100,焦距 150mm。
摄影:梁建康11 月的广州,池塘中枝零飘落的残荷几乎是失去了所有悦目的颜色。
摄影棚静物拍摄技巧静物花卉摄影拍摄方法用光从采光的角度上来分析,通常把自然光的采光角度划分为五种。
即正面光、侧光、逆光、顶光和散射光。
比较适合拍摄花卉的是散射光和逆光。
运用散射光拍摄,是因为它运用灵活,不受光源的方向性局限,受光面均匀,影调柔和,反差适中。
如果选择雨后的散光拍摄会使花卉显得楚清新,光彩诱人。
运用逆光摄影,淘汰从后面照射物体,能够勾划出清晰的花卉轮廓线,光的造型效果好,如果花瓣质地较薄,会使之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更细腻地表现出花的质感、层次和瓣片的纹理。
构图构图上,花卉摄影是最讲究构图的一类摄影。
一般的拍摄都遵循比如黄金分割法则,把整个画面按井字分割,将兴趣点放到一个交叉点上。
但由于不同的需要,甚至是每个人不同的审美,都会使每个人在构图上有不同的偏好。
多欣赏别人的优秀作品,多看电影,可以比较快的提高自己构图的水平。
构图上重要考虑的几点:成像大小:一幅花卉摄影作品,花朵在整幅画面中所占的位置大小在构图中属于透视,对比的表现手段,画面的配置和花卉的取舍要依摄影者的创作意图而定,拍摄整体的或特写的在画面占据的位置都不同,既要突出主体,又要疏密相间,防止喧宾夺主,杂乱无章。
角度角度是指拍摄时照相机与花卉两点之间的直线同政党平视线或垂直线相关联所构成的角度。
俯拍,仰拍,偏左偏右拍,都会形成高低左右不同的种摄影角度。
角度稍微变化,也会对构图发生影响,所以,为选择适合的拍摄角度,是不惜时间和精力进行精雕细磨的。
一般来说,在便于观赏的花圃或花坛里拍摄花卉,多彩俯视角度拍摄。
但拍摄树上的红棉,水中的荷花,湖上的睡莲,有时角度就不大容易选择。
但越是不容易拍摄的,越是想办法去寻找最理想的角度,做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影调与层次影调主要是指花卉受照射光的影响,而产生的明暗层次。
用正面光拍摄的花卉,影调明朗。
用逆光拍摄,影调较暗。
用侧光拍摄,叶片和花瓣上就会有明暗,层次分明。
要产生各种的影调,都有着各自的特殊效果。
展现娇艳的魅力解析花卉摄影构图技巧“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
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
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
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
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
”——布列松如上面布列松所说的,完成构图的行为其实很简单,可能只是位置上的一步之遥,影像结果就有千差万别,如何获得最佳构图便成为新手、老手都在讨论的问题。
在这春暖花开之季,拍花正当时,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花卉摄影中的构图技巧。
构图的真谛利用色彩虚实构图图片作者:shensukang极简构图图片作者:上尉同学构图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从原本呈现的混乱事物之中发现潜在的秩序。
构图也是一个组织的过程,把大量的要素组织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
构图的目的是通过组成画面的要素向观者传达影人感受到的完整情绪。
构图赋予画意图片作者:ken89111对于花卉摄影的构图来讲,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突出,富有创意,充满美感。
组成构图的要素具体可以划分为形状、线条、明暗、色彩、质感五个方面。
如何判断花卉摄影构图成功与否?一幅好的构图作品可以让画面中的花朵更为真实、生动、唯美。
要注意的是花卉的种类繁多,花形大小、分布程度不一,所以构图方法也要因“花”而异。
九宫格构图法九宫格构图图例图例分割线与兴奋点九宫格构图法简单来说就是假定把画面横向及纵向分别平均分为三份,分割的四条线会形成四个交点,如果将主体位置落于这四个交点上不仅可以有效地被突出,还会让人有舒适的感觉,从根本上来讲,九宫格就是遵循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其中4个分割线、交点分别被称为兴奋线、兴奋点。
九宫格构图图例图例分割线与兴奋点在拍摄花卉时,花朵一定是我们要突出的主体。
所以花朵的位置会确定在“兴奋点”上,单个花朵将花蕊的中心定于兴奋点位上即可。
花卉姿态与花卉摄影拍摄花卉想表现的内容很多,比如:表现花朵的形状、表现花蕊的细节、表现花朵与花蕊色彩的自然和谐构成、表现花卉的姿态……具体在拍摄花卉的时候,摄影师想表现什么、怎么表现,完全取决于他的观察和发现。
但是,在花卉摄影中最富有表现力的是花卉的姿态,姿态美是花卉神韵美的物化形式,姿态美是形式、是主体,神韵美是内容、是思想。
摄影师要从花卉拍摄中去体验花卉的神韵美,通过光影的作用反映花卉的形、色、姿,从而揭示花卉所拥有的神韵美和精神美,给人美的享受和情的熏陶。
一、形状和姿态。
形就是形状,花卉的形状就是花卉的外部的面和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瓣以及花瓣的不同排列组合形式所构成的形状。
如《海棠花》,它是一个花瓣的面与线和整个花瓣组合后的面与线构成,很好的描述了海棠花的形状,这枝海棠花有开有合,绽放程度不同,绽放角度各异,比较全面的展现了海棠花的形状。
这好比人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状,特别是面部的外表,形状代表了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区别。
一个事物的基本形状只有一个,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衍生出无穷的特殊形状,这些衍生的形状就是姿态,姿态是事物在一定视角下的特殊呈现形式,花卉也是这样。
而视角的变化是一种人为的价值取向,完全取决于观察者的感受、思想和创意。
因此,摄影师选什么角度拍摄花卉,使花卉以什么样的姿态呈现出来,就是摄影师的个性化视角选择和审美价值取向。
花卉的不同姿态呈现不同的形式,传递不同的信息。
形状是姿态的基础,姿态是形状的衍生。
二、姿态与神韵。
神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对事物的一种特殊感受,说一个人很精神,精神抖擞,精神不振,精神萎靡等,这是观察者对观察对象在一定观察视角上的一种认知感受。
又如银行门前体积庞大的石狮,当你水平观看它时,你会觉得它静静地坐在那里,如果你俯身仰视从一个很低的、具有艺术化的角度去观察它,你会觉得它是仰头怒吼的、威猛的雄狮,形象感受就出现了。
因此,对事物神韵的理解,主要是:事物的姿态给人的一种特殊的、视觉图像的思想情感感受。
景点花朵拍摄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景点花朵拍摄方案策划书一、拍摄主题“花之盛宴:景点中的绚烂花海”二、拍摄目的通过镜头捕捉景点中花朵的美丽与独特,展现大自然的魅力,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三、拍摄时间[具体拍摄时间]四、拍摄地点[景点名称]五、拍摄对象景点内各种花卉植物六、拍摄设备1. 相机:[相机型号]2. 镜头:[镜头型号]3. 三脚架:[三脚架型号]4. 其他配件:存储卡、电池、滤镜等七、拍摄内容1. 花卉特写:拍摄花朵的细节,如花瓣、花蕊、花茎等,展现花朵的美丽和独特。
2. 花海景观:拍摄大片的花海,展现花海的壮观和美丽。
3. 花卉与景点的结合:拍摄花卉与景点的建筑、雕塑、湖泊等元素的结合,展现花卉与景点的相互映衬。
4. 花卉与人的互动:拍摄游客在花海中欣赏、拍照的场景,展现花卉与人的互动。
八、拍摄技巧1. 光线运用:选择合适的光线,如早晨或傍晚的柔和光线,避免中午的强烈阳光,以展现花朵的色彩和质感。
2. 构图技巧:运用对称、三分法、引导线等构图技巧,使画面更加美观和吸引人。
3. 背景选择:选择简洁、干净的背景,以突出花朵的主体地位。
4. 拍摄角度: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如俯拍、仰拍、平拍等,以展现花朵的不同姿态。
九、后期制作2. 调整色彩:对照片的色彩进行调整,使花朵的颜色更加鲜艳和生动。
3. 裁剪照片:对照片进行裁剪,使画面更加简洁和美观。
4. 添加文字说明:在照片上添加文字说明,介绍花卉的名称、特点等信息。
十、宣传推广1. 社交媒体宣传: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2. 网站宣传:在景点的官方网站上发布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提高景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合作推广:与旅行社、摄影协会等合作,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十一、注意事项1. 遵守景点的规定和要求,不破坏花卉和环境。
2. 注意安全,避免在拍摄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3. 尊重游客的权益,不影响游客的正常游览。
花卉摄影三大要素花卉摄影的三大要素:光影、景深和构图摄影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花花,是摄影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花的纯洁,花的激情,花的浪漫……都吸引着无数的摄影者。
纯洁有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激情有如玫瑰,热情而奔放;浪漫有如樱花,漫天飘零……花之美,并不仅仅在于外表。
它们的品性,它们的寓意,才是深深吸引我们拍摄的原因。
世上万物皆通,摄影亦如此。
要想拍好花,你就要了解它们的品性,读懂它们的寓意。
如此一来,你才能拍出花之神髓。
在了解花的品性,读懂花的寓意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拍好花卉的关键在于擅于运用光影、景深和构图突出主体(花)。
运用光影、景深和构图突出主体(花)正如前面所说,拍好花卉的关键是擅于运用光影、景深和构图突出花这个主体,那么如何做到呢,光影的运用是一门非常高深的技术,对于绝大多数摄影者来说是无法完全驾驭的,但我们可以知道一些简单的光影运用。
比如在早晚(春天和夏天,大约早上6点至9点,傍晚4点至6点)柔和的自然光环境下拍摄花卉,可以获得明暗过渡更加自然的花卉照片。
但这并非绝对。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正午强烈的阳光拍摄反差特别大的花卉照片,从而更加突出主体,比如下面的例子:要想拍好花,我们通常需要利用小景深来突出主体。
小景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虚化背景,这样可以轻松的突出花这个主体,让画面更有层次感。
构图对于突出主体也是至关重要的。
摄影是一门减法的艺术,要尽可能的在构图时减去与主体无关的东西,越简单的构图往往越容易成为经典,拍花也是这样。
微距镜头和长焦镜头最适合拍花拍花通常需要利用小景深来突出主体,但如何实现小景深呢,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以及拍摄距离有关,假定其他条件都不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从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以及拍摄距离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大光圈、长焦、近距离拍摄是实现小景深的前提。
花卉摄影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花卉摄影大赛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花影摇曳,镜头捕捉瞬间美”二、活动目的本次花卉摄影大赛旨在通过摄影的形式,展现花卉的美丽与魅力,激发人们对花卉的热爱之情,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同时,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交流的平台。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参与人员广大摄影爱好者六、活动安排(一)活动宣传1. 在社交媒体平台、摄影论坛等发布活动信息,吸引更多人参与。
2. 制作宣传海报、传单等,在公共场所张贴、发放。
3. 邀请摄影界知名人士、专家担任评委,提高活动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二)作品征集1. 参赛作品要求:(1)作品必须以花卉为主题,拍摄地点不限。
(2)作品格式为 JPEG 或 PNG,大小不超过 10MB。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抄袭、翻拍。
2. 作品提交方式:(1)将作品发送至指定,并在邮件中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联系方式。
(2)在活动现场提交作品,并填写作品信息表。
(三)作品评选1. 评选方式:(1)邀请摄影界知名人士、专家担任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
(2)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设置投票环节,让广大网友参与投票。
2. 评选标准:(1)作品的创意和艺术性。
(2)作品的主题和内容表现力。
(3)作品的拍摄技巧和质量。
(四)颁奖典礼1. 时间:[具体颁奖时间]2. 地点:[详细颁奖地点]3. 奖项设置:(1)一等奖[X]名,奖金[X]元,证书。
(2)二等奖[X]名,奖金[X]元,证书。
(3)三等奖[X]名,奖金[X]元,证书。
(4)优秀奖若干名,奖品,证书。
(五)作品展览1. 时间:[具体展览时间]2. 地点:[详细展览地点]3. 内容:将获奖作品制作成展板,在展览现场展示。
同时,也可以将部分优秀作品制作成画册,进行义卖或捐赠。
七、活动预算1. 宣传费用:[X]元2. 奖品费用:[X]元3. 场地租赁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八、注意事项1. 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如发现抄袭、翻拍等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
拍摄技法实例——逆光黑背景植物花卉拍摄方法摄影空间2010-11-16 09:02:38撰文:青山远黛序言在今天数码相机可谓之大行其道,已经取代传统机械相机并以其高度自动化的可操作性弥补了摄影过程中人工操作繁杂与不易掌握的缺点。
使其成为许多爱好者把玩的应手器材。
尽管相机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但它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在摄影创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在网上见过有人对摄影技术水平做出了很经典的总结,说的是:“一流水平玩头脑,二流水平玩技术,三流水平玩器材”。
我们细心想一想还真是很有道理的,摄影不是简单地对自然界对象的“复印”,而是一种艺术思维创作,这种思维靠的是相机后面那个头脑。
手中有相机的人都想拍出人人喜欢的好照片来,可以断言的是若不经思考则绝不会达到其理想的拍摄效果和目标的。
摄影的学问是用光的学问,这是摄影技术的本质性问题。
摄影用光中逆光的运用是比较复杂的,正因之复杂才更有玩头。
如能运用好确实会使照片产生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逆光可使被摄对象产生较强的影调反差,黑背景对于半透明的植物和花卉其透视性也会起到明显的反衬作用,突显出枝叶花瓣脉络及纹理,加之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表现出许多纤细之处的细节。
下面是我在自然光条件下采用逆光黑背景拍摄的一些植物花卉实例。
一、主体在逆光黑背景中的质感表现1. 拍摄说明家中窗台上的一个花盆中自然长出一棵西红柿秧,因为是冬季花盆中很少浇水,所以这棵秧苗长得也很不起眼,全没有上面照片中那样生机盎然。
这幅照片的拍摄是由于想到经常拍摄一些植物花卉,如何拍出更好的照片呢?过去很长时间自己并没有好好地在用光方面下一些功夫进行实验并且认真地总结一下,由此想到应该就逆光的运用问题做一些试验。
在积累一定实验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和方法,以便今后在拍摄实践中更好地加以运用。
2. 拍摄技法拍摄时采用室内窗前自然环境光逆光,微距模式。
黑色封面的书籍遮挡后构成黑色背景。
为保证清晰度将相机架在了三角架上,采用二秒倒计时定时拍摄。
花卉摄影题材创作要求及技巧在摄影艺术中,花卉摄影,与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一样,已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它以花卉为主要创作题材和摄影对象,花卉摄影或指天然的与人工培植的盆景或共卉为主的静物以及花鸟虫鱼等。
花卉摄影,在技法上有许多特殊的要求,与人像、风光摄影有很多不同之处,如取材、用光、构图、背景、色彩表现等都要适合花卉摄影的特殊要求和效果。
同时,需要较多地使用近摄的造型手段,才能拍摄出艺术性较高的作品。
一、花卉摄影的用光光线的运用,是摄影艺术造型的重要技法,它是突出地表现花卉质感、姿态、色彩、层次的决定因素。
拍摄同一类花卉,不同的用光,得出的效果就截然不同。
1、运用自然光拍摄阳光在一天里变化较大,直接影响着花卉光照的角度和拍摄效果从光照度来分析,彩自然光拍摄花卉,最好选择在日出后两小时内此时光照度较为理想,造型效果好。
早晨,由于花卉生理功能的关系它吸收了一夜的营养,故花卉色泽特别鲜艳,显得质地娇嫩,拍摄的效果甚佳,色彩清晰,层次分明,影调明朗,反差适中。
从采光的角度上来分析,通常把自然光的采光角度划分为五种。
即正面光、侧光、逆光、顶光和散射光。
采用正面光拍摄,光在画面中分布较大,花卉受光面均匀,但缺点是花卉缺乏立体感、层次感,影调平淡。
若拍摄黑白照片,效果更差,因为黑白照片的画面效果,全靠影调的明暗(即黑、白、灰各种不同的层次)来表现。
运用侧光(前侧光或后侧光)来拍摄花卉,是人们认为最理想,也是最常用的摄影用光。
这种采光对花卉光照造型效果好,立体感强,层次分明,阴影和反差适度,色彩明度和饱和度对比和谐适中。
运用顶光拍摄,光线投射在花卉的顶部,正面受光少,造成画面反差大,缺乏层次,花卉色彩还原效果差,色温较高,照片容易偏蓝故这种光线甚少运用。
运用逆光摄影,光线从后面照射物体,能够勾划出清晰的花卉轮廓线,光的造型效果好,如果花瓣质地较薄,会使之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更细腻地表现出花的质感、层次和瓣片的纹理。
怎样拍摄出鲜艳的花卉照片花卉是大自然中美丽而迷人的存在,拍摄出鲜艳的花卉照片可以让我们留住这份美好。
要想拍出令人惊艳的花卉作品,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拍摄设备是关键。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台具有良好像素和光学变焦功能的数码相机或者智能手机就足够了。
如果条件允许,配备一个微距镜头能够更好地捕捉花卉的细节。
拍摄时间的选择也会影响照片的效果。
早晨和傍晚时分是拍摄花卉的理想时间。
在早晨,花卉通常还带着露珠,显得清新而富有生机;傍晚的柔和光线则能为花卉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避免在中午时分拍摄,此时的阳光强烈且直射,容易造成阴影过重和色彩失真。
光线的运用是拍摄出鲜艳花卉照片的重要因素之一。
侧光能够突出花卉的纹理和立体感,让花朵的层次更加分明;逆光可以营造出通透的效果,使花瓣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拍摄时,可以根据花卉的特点和想要表现的效果,灵活选择光线的方向。
背景的选择对于突出花卉主体至关重要。
简洁、干净的背景能够让花卉更加醒目。
可以选择单一颜色的背景布,如白色、黑色或淡蓝色,以突出花卉的鲜艳色彩。
也可以利用大光圈来虚化背景,使背景变得模糊,从而让花卉在画面中更加突出。
拍摄角度的多样性能够为花卉照片增添趣味。
俯拍可以展现花卉的整体形状和布局;仰拍能够突出花朵的高大和挺拔;平拍则更能展现花卉的自然姿态。
尝试不同的角度,找到最能展现花卉美丽的那一面。
在拍摄过程中,注意构图的合理性。
常见的构图方法有中心构图、对称构图和三分法构图。
中心构图将花卉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其主体地位;对称构图适用于具有对称结构的花卉,展现其平衡之美;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为九宫格,把花卉放在交叉点上或沿线分布,使画面更加协调和美观。
除了以上的基本技巧,还可以运用一些特殊的拍摄手法来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例如,拍摄花卉的水滴,可以捕捉到瞬间的美丽;利用慢门拍摄,可以营造出动态模糊的效果,为花卉增添一份艺术感。
拍摄完成后,后期处理也是提升照片质量的重要环节。
仰拍小花的要点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拍摄角度:选择一个仰望的角度可以突出小花的美丽和娇小的形态。
可以尝试从下往上拍摄,角度不宜太低,以免扭曲花朵的形状。
2. 光线控制:花卉摄影要求柔和、均匀的光线。
可以选择在阴天或光线柔和的早晚时段拍摄,避免直射的阳光造成明暗不均的问题。
如果拍摄在室内,可以利用窗外的自然光或使用柔光灯进行补光。
3. 背景选择:找到一个简洁、干净的背景可以使花卉更加突出。
避免杂乱的背景或与花卉相混的颜色,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4. 对焦方式:小花一般具有不规则的形态和细致的花瓣纹理,对焦非常重要。
使用单点对焦模式,将焦点准确放在花卉的关键位置上,以获得清晰锐利的画面。
5. 使用防抖技术:由于仰拍时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相机很容易受到微小的抖动影响而导致模糊照片。
建议使用三脚架或其他支架来稳定相机,或者利用防抖功能来减少抖动。
6. 增强花卉层次感:为了增强花卉的层次感,可以通过调整视角和光线来突出花朵的立体感。
可以尝试侧光或逆光的方式,营造出阴影和高光的对比效果。
7. 细节捕捉:花卉拍摄时要注意捕捉花朵的细节,如花瓣纹理、花蕊、花朵的颜色变化等。
可以使用微距镜头或近摄镜头来捕捉更多的细节。
最重要的是,仰拍小花需要耐心和观察力。
不同的花卉有着不同的形态和特点,要仔细观察并捕捉到他们最美的瞬间。
花卉的微距摄影作者:徐晔春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5年第11期一、构图微距摄影原本是指拍摄出来的图像大小比实物的原始大小要大,一般像物比大于或等于1:1的摄影模式,但现在的微距摄影定义较原来已宽泛许多,大致上像物比大于1:4都可称为微距摄影。
微距摄影会将人眼所见的物体放大,使得原本熟悉的物体突然间变得新奇。
花卉特写照片正是利用这种放大引导观赏者进入花卉内部作奇妙的游览,让人们去探索花卉内部微妙而又精致的结构。
因此在进行花卉内部特写构图时,应着重注意每一朵花内部的形状、线条和色彩,充分利用其对角线、曲线,以及由中央向四周辐射的天然辐射状图案,也可以强调花朵的主要构成部分,如花瓣、雄蕊、雌蕊等。
图1为对月季花花瓣的特写,展现了花瓣的线条美(富士602、光圈F5.6、快门1/60s)。
牡丹(F19,焦距18mm)二、聚焦和景深常见的花朵,只有几公分大,一般使用普通135相机的标准镜头,不容易取得理想的构图和画面,因为用一般标准镜头拍出的花朵往往太小,需要专业微距镜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现在数码相机的微距能力很强,能够近距离拍摄很小的花卉。
在微距拍摄时,由于镜头距拍摄物很近,所以景深一般都很浅,若想最大限度地保持清晰度,你就得细心地组织画面,尽可能地将花卉的特征平行地展现在胶片上,也就是常说的处在一个焦平面上,这样对焦就容易多了,影像的清晰度也能得到保证。
但在拍摄一些纵深较长的花朵时,很容易造成花朵部分清晰而另一部分模糊,因此,应尽量用广角端,并使用小光圈拍摄,这样景深就会深一些。
酢浆草是常见的野草,它的黄色小花只有1cm大小,图2的酢浆草花朵的所有花瓣都处在同一个焦平面上,保证了整朵花的清晰度,同时也表现出花朵的对称美;而在同样的光圈下,图3的花朵由于花瓣不处于同一个焦平面,其边缘部分已经模糊了(尼康4500、光圈F4.5、快门1/60s)。
图1图2图3三、曝光和背景微距拍摄的曝光与正常拍摄有稍许不同之处,最大的问题可能出现在自动曝光上。
繁花布光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繁花布光方法是一种用来增强照片中繁花美景的摄影技术。
通过巧妙地运用光线和角度,可以让照片中的花朵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呈现出细腻的纹理和生动的色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繁花布光方法,帮助摄影爱好者更好地拍摄繁花美景。
1. 使用柔和的光线在拍摄繁花时,最好选择柔和的光线,避免直射的强光,以免产生过曝或阴影过重的问题。
可以选择在阴天或清晨、傍晚时分拍摄,利用自然光线营造柔和的氛围。
如果使用人工照明,可以考虑使用软盒或柔光罩等辅助灯具,帮助产生柔和的光线效果。
2. 调整光线角度照明的角度对繁花的拍摄效果至关重要,不同的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一般来说,逆光和侧光是拍摄繁花的常用角度。
逆光可以突出花瓣的轮廓和纹理,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效果;侧光可以产生明暗对比,增强花朵的立体感和质感。
在拍摄繁花时,可以适当调整光线的亮度,使花朵的色彩更加生动鲜艳。
根据花朵的颜色和光线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光线的亮度,使照片看起来更加通透清晰。
4. 使用反射板反射板是布光的有力助手,可以反射周围光线,填补花朵的阴影部分,使整个画面更加均衡。
在拍摄繁花时,可以使用白色、银色或金色的反射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反射板的角度和位置,使光线得以最佳利用。
5. 调整相机参数在拍摄繁花时,还需要注意相机参数的设置。
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值和较快的快门速度,使花朵清晰聚焦,背景虚化,突出主体。
可以调整ISO和曝光补偿值,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照片曝光准确。
繁花布光方法是一门细致入微的摄影技朧,需要摄影爱好者对光线、角度、参数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操作。
通过巧妙地运用繁花布光方法,可以拍摄出更加生动、绚丽的繁花美景,让观众感受到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
愿每位摄影爱好者都能在繁花布光的世界里,探寻到属于自己的摄影乐趣与灵感。
第二篇示例:繁花布光方法是一种通过灯光的选择和布置来突出花卉的美丽和细节的技术。
花卉小品拍摄技法实战之一如何突出主体在风光摄影中,花卉题材以其丰富的品种和广泛的受众群体已经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
由于花卉的特殊性,在实际拍摄时会与其他风光题材有着很大的不同,如背景的选择、景深的控制以及影像的清晰与稳定,这些都需要影友们认真学习、熟练掌握。
·保持相机和拍摄主体的稳定把照片拍摄清晰是摄影的基础,但在花卉题材中,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因为花卉体积较小,微小的风也会让主体出现晃动的情况。
此外近距离的拍摄,让手握相机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因此保持相机和主体的稳定是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环节。
由于花卉主体通常较小,因此采用微距或长焦镜头拍摄是花卉题材经常用到的摄影手法。
为了避免照片模糊不清,我们可以使用三脚架来保持稳定。
此外,大光圈的使用可以提高快门速度,同时还可以让画面的景深效果更明显,这也是花卉摄影常用的技巧之一。
·利用构图突出主体花卉在色彩、外形以及体积上都与其他景物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拍摄花卉题材时,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构图方式来表现主体,充分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开放式构图来拍摄花卉,让人们通过画面产生更丰富的联想,也很好地突出了画面的主体。
如上图所示,作者同样利用了多种构图手法来完成画面的组成。
首先将被摄主体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让作品的主体更明确清晰。
其次,虚化的浅色背景与前景主体的深色形成了清晰的对比效果,色彩的对比同样对主体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
·利用景深突出主体景深是指主体四周的清晰范围。
景深越大,画面清晰范围越大;反之,景深越小,主体四周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
利用景深,我们可以突出画面的主体,虚化主体以外的景物,让照片的主次更加明确。
如上图所示,作者利用景深功能,突出了画面的焦点位置,其他区域呈现出完美的虚化效果。
使用大光圈可以实现清晰的景深效果,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虚化的范围越大;而当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虚化的范围越小。
除了大光圈可以控制景深外,我们也可以使用长焦镜头,压缩背景空间,让画面呈现很好的景深效果。
如上图所示,作者将焦点放置在前景的主体中,结合大光圈的拍摄技巧,让画面的主次十分清晰,准确的对焦操作,让作品的层次更加丰富。
·背景的选择与搭配在花卉题材中,背景的选择与搭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我们会利用色彩的反差以及虚化的背景来衬托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
如图所示,作者使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压缩了背景的空间,虚实的对比效果让被摄主体清晰地呈现在观者面前。
除了景深的塑造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色彩的反差来突出主体。
如图所示,深色的背景很好地突出了前景的花卉主体,色彩上的对比效果让画面的主体更加明确。
变换拍摄角度突出主体角度意味着作者观察世界的视角,不同角度传递着不同的画面效果。
尝试变换拍摄角度可以让主体呈现出多种不同侧面,让作品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如上图所示,作者使用俯视拍摄的角度,让主体大部分区域出现在画面之中,很好地突出了作品的主体元素。
同时俯视的角度也完美地再现了花卉的细节,不过画面的视觉效果并不十分强烈。
如上图所示,作者变换了拍摄角度,从侧面对主体进行拍摄,同时利用大光圈的景深效果,让作品的层次感更丰富,虚实的对比突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利用特写及对比手法突出主体局部特写是指拍摄主体的局部画面,同时将这部分局部放大,以达到突出主体细节的作用。
由于局部特写具有集中、放大的功能,因此特写手法下的花卉主体通常具有更加真实和强烈的感染力效果。
如上图所示,作者对花朵的局部进行突出刻画,让人们通过画面很直接地了解到主体的细节,包括纹理、色彩、结构等。
除了特写手法的运用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对比手法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对比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色彩上的对比,形态上的对比,大小的对比等。
如上图所示,作者利用色彩上的对比,明确地突出了希望表现的主体,画面的感染力与视觉效果突出。
拍摄梅花的八大要素梅花属落叶乔木,素以耐寒立雪,典雅含蓄,而闻名。
更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
长期以来,梅花不仅绽放在文人雅士的诗词笔墨中,对于色(摄)友来说,更是镜头前一个永恒的美丽主角。
随着,数码相机的广泛普及,愈来愈多的人在迎春赏梅的过程中,遇到了事关梅花摄影的一些常识或技巧性问题。
在此,我们不妨借“八项要素”,纵情闲话,一一道来。
要素一:枝干相衬,更见风骨与那些在园圃中倍受呵护的花卉植物不同,梅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优良的耐候性使其往往可以植根于旷野。
于是,便有了,亲近梅花就等于是在亲近大自然的说法。
花枝一脉,香蕊压枝,是梅花在视觉形态上的一个明显特点。
换句话说,梅花是花不离枝,枝干映花。
由此,以往那种一味追求突出主体,而忽略陪体的拍花经验,是不适用于梅花摄影的。
再说,梅树的枝干玲珑苍劲,极有质感,与梅花在色彩上又存在着强烈的对比性,十分有利于梅花在婉约中透见风骨。
大多数花朵,是靠绿叶衬托才更见娇艳,而梅花既有古朴强健的枝干相衬,岂不更显脱俗。
不同的花卉植物,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菊之缤纷,荷之高洁,兰之幽婉。
梅花的魅力,正源自其迎风斗雪的风骨,而有了枝干相衬,梅之风骨更会增色不少。
图片来自于网络要素二:虚实意境,景深至要良好的虚实对比关系,可以造就出适当的视觉空间,而瞬间艺术的意境则正是源于这种视觉空间。
在拍摄梅花的过程中,追求意境,突出意境,尤显重要。
一般来说,许多DC使用者,在摄影时常常会忽视景深的作用,而任由相机的自动曝光程序,左右自己对曝光组合的控制。
通常,光圈是控制景深范围的主要途径,光圈的标注数值越小,镜头光圈开放的实际孔径就越大,此时被摄主体前后的景深范围就越小。
举例而言,在选择F2.8光圈时,镜头内部的光圈叶片,就开放到了一个较大的幅度,光孔大了,而景深可控范围就缩短。
反之,在使用F22光圈时,通过光圈叶片的收缩,光孔直径变小了,而画面的景深范围却大了许多。
弄清了光圈与景深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应在相机A挡(光圈优先模式),或M挡(手动曝光模式)支持下,尽可能地适时选择光圈,控制景深。
从而,使自己镜前的梅花,变得虚实有度,意境不俗。
要素三:构图之妙,不可拘泥摄影艺术在构图方面,只有经验规律的积累,而并无拘泥僵化的框框。
梅花的色彩虽不纷杂,但姿态却绝对称得上是千姿百态,再加之有冬雪春风为伴,我们在构图中,就更有必要融入许多的灵活性。
借鉴国画绘图中的“留白”,是梅花摄影中一个较好的构图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作为被摄主体的梅花,只占据画面中的部分幅面,而有意地空白出相应的画面空间。
从而使眼前的场景,显得干净有秩,更给视图者以自由的遐想空间,打破了以往花卉植物摄影构图中据迫、拥挤的视觉感受。
再者,根据梅树枝干的自然延伸,充分利用其委婉的曲线进行构图,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如果您镜头的焦距够长,就充分利用长焦镜头对画面的裁切能力,尝试一次大胆的开放式构图也不错。
其优点就是,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展现出梅花更多的细节。
图片来自于网络要素四:色彩求真,追寻本色梅花的色彩根据品种的不同,呈现出红、粉、黄、白等多种颜色,但无不洋溢着清雅脱俗的气息,这与大紫大红的张扬之气绝对有别。
所以,追寻其本色,勿要夸张,杜绝浮华,是再现梅花色彩的基本原则。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白平衡设置不当所造成的偏色,以及曝光不精确形成的伪色,都是真实还原梅花本色的大敌。
在白平衡的设置上,应尽量根据现场环境,进行手动设置,并在试拍的基础上进行校对。
在曝光问题上,要结合背景的色彩,参考反差和对比度,实施曝光补偿。
有点测光功能的DC产品,应以梅花为采光点,锁住基准曝光数值,以保证色彩的真实纯净。
好在,数字化影像记录工具的实时取景,和随时浏览,是那么便捷,这对把握色彩的精准度极为有利。
要素五:质感之重,悉心思虑要想使你所“拿下”的朵朵梅花,能耐看,耐品,没有强烈的质感还原是绝对不行的。
因为,摄影是通过感观带动情绪,从而赢得思想共鸣的一门艺术。
看似娇柔的梅花,只有表现出了应有的纹理肌肤、舒展蓬勃,才会不失其“暗香源自苦寒来”的风骨。
首先,通过视觉的对比参照,来展现梅花的质感,可谓既简单又有效。
比如,粉嫩的花朵与粗糙的枝干相映;或者,嫣红的花瓣被纯白的残雪所包裹;再如,用极小的景深,造就清晰的花蕊与朦胧的叶片。
另外必须提及的是,光源角度的选择,对营造梅花的质感也相当重要。
一般来说,顺光均匀柔和,逆光轮廓炫目,顶光明晰锐利,侧光细节丰富。
所以,拍摄梅花通常以使用侧光为宜。
不过,用光无常态,各种光源走向都自有其特色,最好能够悉心思虑,放手尝试。
图片来源于网络要素六:佳作之道,光影为本摄影艺术在本质上就是光影艺术,所以,要成就一幅佳作,就必须以光影为本。
由此,我们在拍摄梅花的过程中,必须在现有自然光源的基础上,调动所有可以利用的光影资源,使自己的拍摄条件得到改善。
其实,只要勤于动脑,善于积累,许多信手可得的东西,都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用光环境。
比如,一张白纸、一本杂志就可以成为应急的反光板。
或者,用纱巾或卫生纸略加遮挡,就能有效控制闪光灯光线的“硬”度,从而避免恼人的阴影。
还有,随手脱下深颜色的外衣当作背景,就能使镜前的梅花,不再受凌乱的背景所袭扰。
如果摄影作品是有生命的,那么,光影就是这个生命躯壳中的灵魂。
梅花的迷人之处,在于其傲然的风骨,但是如果我们忽略了摄影与摄影艺术的本质,就注定只能望梅兴叹了。
要素七:适度PS,画龙点睛数码影像时代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在图像处理软件支持下,完成二次创作,这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PS。
具体到梅花摄影来说,这种PS就不能只局限于色彩校准,反差锐度等方面的优化,以及基本裁剪等项目了。
添加题跋标注,以至于用适当的文字来润色摄影主体,都应该被融入到这场二次创作中来。
在本文中,我们曾提及构图时的“留白”,而此刻,则正是用诗词歌赋来填补这些“空白”的时候。
当然,PS只是为了画龙点睛,我们必须明白,拍的好才是至关重要的。
否则,没有一个可以再造的底子,没有采集到足够的图像信息,怎样的PS高手也将于事无补。
图片来源于网络要素八:了解DC,尽其所长我们手中的DC各式各样,无论是专业级别的单反机型,还是廉价的家用小DC,都各有所长。
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这些“伙伴”的脾气秉性,和真正实力后,我们才可能在拍摄梅花的过程中,尽其所长。
其中,了解手中DC的微距能力十分重要,“微距”不能简单理解为“近摄”。
因为,“近摄”往往只是DC 被赋予的一种快捷的自动模式,会大大影响你的可控性,同时更会埋没DC产品的不少潜能。
目前,绝大多数数码相机都装备有变焦镜头,我们了解DC的微距能力时,就首先要搞清楚其最近距离的结像点,是在长焦端还是在广角端。
由于DC镜头处在不同的焦距段时,其光圈数值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景深变化,对于这一点应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