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79625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5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受理编号:检(20 )号第页/共页检验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一、实验器材1.试验菌株:大肠杆菌,菌株号:1022,培养代数代,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培养条件:2.试剂及培养基配制、灭菌见《试剂及培养基配制记录C》:第1次;第2次;第3次。
3.恒温培养箱(36±1°C):编号 SCCDC 。
4. 载体:玻片(10mm×10mm).5.样品名称:,批号:。
二、试验方法1.试验步骤: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5.2红外线消毒碗柜和2.1.5.7臭氧消毒柜消毒效果监测方法进行。
2.培养条件受理编号:检()号第页/共页三、结果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菌液浓度: cfu/片。
对数值:阴性对照:菌生长。
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菌液浓度: cfu/片。
对数值:阴性对照:菌生长。
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菌液浓度: cfu/片。
对数值:阴性对照:菌生长。
受理编号:检()号第页/共页四. 结果处理:三次试验平均结果阳性对照:菌液浓度: cfu/片。
对数值:阴性对照:菌生长。
五.计算公式:(1)接种稀释倍数=V×A×B=5.0×A×1.0=5A式中V为PBS体积(5ml);A为接种前中和管液体稀释倍数;B接种样液体积。
(2)试验组菌片菌数或阳性对照菌片菌数=平皿生长平均菌数×接种稀释倍数(3)杀灭对数值=lg(阳性对照菌片菌数)-lg(试验组菌片菌数)(以下空白)检验者:复核者:。
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水质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乳酸菌与大肠菌群检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致病菌检验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有限公司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原始记录
菌落计数:
培养温度:28±1℃培养时间:年月日时--- 年月日时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有限公司
商业无菌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日期:校核:日期:。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检验开始时间:年月日样品名称:检验完成时间:年月日检测项目:检测依据:一、菌落总数:筷子:用无菌生理盐水润湿棉拭子,分别在五根筷子的下端(进口端)5cm处表面范围均匀涂抹3次后,用无菌剪刀减去棉拭子与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做成1∶10样品液。
其他餐(饮)具:用无菌生理盐水润湿棉拭子,分别在2个25cm2(5cm×5cm)面积范围内来回均匀涂抹整个方格3次后,用无菌剪刀减去棉拭子与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做成1∶10样品液。
取1∶10稀释液1ml加入到9ml生理盐水中,混匀,做成1∶100样品均液。
以上法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均液。
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均液,吸取1ml样品均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皿。
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及时将15-20ml冷至46℃的平板计数培养基倾注平皿,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凝固后翻转平板,置 36℃±1℃培养小时,计数平板上菌落数(CFU)。
二、大肠菌群:纸片法:将已采样的纸片置37℃培养箱培养小时,观察结果。
纸片保持蓝色不变,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有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发酵法:将采集的样液/棉拭子/纸片置于10mll双料乳糖胆盐/乳糖胆盐发酵管内,36℃±1℃培养箱培养24h ±2h,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培养箱培养18h~24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验证试验。
在上述平板上,挑去1~2个进行革兰氏颜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培养箱培养24h±2h,观察产气情况。
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有限公司
水质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乳酸菌与大肠菌群检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致病菌检验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有限公司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原始记录
菌落计数:
培养温度:28±1℃培养时间:年月日时 --- 年月日时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有限公司
商业无菌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日期:校核:日期: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XX
水质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乳酸菌与大肠菌群检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致病菌检验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XX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原始记录
菌落计数:
培养温度:28±1℃培养时间:年月日时--- 年月日时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XX
商业无菌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日期:校核:日期:。
净含量检测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检验日期生产日期样品状态检测依据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序号净含量标示值实测值偏差平均值报出值1
2
3
4
5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样品生产日期
检测起止日期接样日期
检测依据□GB4789.2-2016□GB4789.3-2016
检测仪器□电子天平(型号:FA1004)□电热恒温培养箱(型号:202-0型)□净化工作台(型号:2D)□高压灭菌锅(型号:JX-18B)
□万用电炉(型号:DL-1)□组织捣碎机(型号:FK-A(JJ-2)
培养基□平板计数琼脂□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煌绿乳糖胆盐肉汤
样品制备□固体和半固体样品:无菌称取25g,置于盛有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灭菌杯内,进行均质处理。
□液体样品:吸取25ml于样品于225ml生理盐水中,混匀。
□液体样品:直接吸原液检验。
菌落总数/(CFU/g)N=5,c=2,m=104,M=105大肠菌群/(CFU/g)N=5,c=2,m=10,M=102
菌落总数
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
序号10-110-210-3空白检测结果/(CFU/g)1
2
3
4
5
大肠菌群
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
BGLB培养,观察产气试管数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
序号10-110-210-3空白产气试管数检测结果/(CFU/g)1
2
3
4
5
检验人:审核人:。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一、目的本文档旨在规定微生物检测的原始记录格式和内容,以确保检测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二、记录格式1、记录纸张:使用A4纸,横向排列,页边距至少留有2cm。
2、记录标题:在页面顶部居中书写“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3、日期和实验室名称:在页面右下角书写检测日期和实验室名称。
4、检测样品信息: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填写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编号、来源、处理方式等。
5、检测项目和指标: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列出检测项目和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6、检测方法和仪器: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描述检测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仪器设备。
7、检测结果记录: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详细记录每个检测项目的实验数据,并确保数据准确、清晰、可追溯。
8、结论和建议:在页面底部或适当位置总结检测结果,并给出相应建议或处理意见。
9、检测人员签名:在页面右下角或适当位置由检测人员签名,以示负责。
10、备注: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相关信息,如样品异常情况说明、引用标准、注意事项等。
三、记录内容1、样品信息:样品名称、编号、来源(如生产批次、产地等)、处理方式(如取样、前处理等)。
2、检测项目和指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测项目和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以及可能的化学指标等。
3、检测方法:描述微生物检测所采用的方法,如国标法、第三方检测方法等。
同时应注明所用方法的版本号和发布机构。
4、仪器设备:列出在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所有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和使用状态等信息。
5、实验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每个检测项目的实验数据,包括观察结果、计数结果、吸光度值等。
数据应准确、清晰、可追溯,并附上必要的图表和曲线图。
6、结论和建议:根据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如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或跟进等。
7、其他信息: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相关信息,如样品异常情况说明、引用标准、注意事项等。
8、检测人员签名:由检测人员签名,以示负责。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日期:20XX年X月X日实验人员:XXX实验目的:1.研究不同物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2.测定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速率;3.探究微生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1.维生素B1溶液(10g/L);2.蔗糖溶液(10g/L);3.葡萄糖溶液(10g/L);4.酪蛋白溶液(10g/L);5.红藻提取物溶液(10g/L);6.无菌琼脂培养基;7.无菌平板;8.无菌试管。
实验步骤:1.制备无菌培养基1)加热琼脂培养基至溶解;2)将溶解的琼脂培养基加入试管内;3)用无菌胶头滴管将培养基均匀地分注于无菌平板上;4)将平板培养基放置于室温下,待其凝固。
2.将维生素B1溶液、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酪蛋白溶液和红藻提取物溶液分别加入无菌试管中,每种物质各占10个试管。
3.将每个试管中的液体用无菌胶头滴管均匀地分注于不同编号的无菌平板上。
4.打开消毒柜门,将作用于琼脂培养基的紫外灯打开并进行照射,确保平板完全消毒。
5.在实验室的洁净工作台上,用无菌移液器将各个试验组织的接触培养基的无菌操作。
6.将分配彼此间较远、避免相互干扰的生长时间的培养基标上编号,放入恒温箱中。
7.将标注为控制组的培养基放置于室温下,其余的培养基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恒温箱(30℃、37℃、4℃)中,进行培养。
8.在培养基上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在维生素B1溶液的培养基中,观察到微生物在两天后有较好的生长情况,在第四天生长速率达到最高峰。
在蔗糖溶液的培养基中,微生物在一天后开始生长,并在第二天迅速增加,但随后生长速率略有下降。
在葡萄糖溶液的培养基中,微生物在一天后开始生长,但生长速率较缓慢,在第三天达到峰值。
在酪蛋白溶液的培养基中,微生物在一天后开始生长,并在第二天显著增加,但在第三天数量趋于稳定。
在红藻提取物溶液的培养基中,微生物在两天后开始生长,生长速率相对较慢,但在第五天达到最高峰值。
在不同温度下的培养基中,观察到微生物在30℃的恒温箱中生长速率最快,37℃次之,而在4℃的恒温箱中微生物生长速率非常缓慢。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检验开始时间:年月日样品名称:检验完成时间:年月日检测项目:检测依据:一、供检样品的制备:液体样品:1.水溶性的液体样品:灭菌吸管吸取10ml加到90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制成1∶10检液;2.油性液体样品:取样品10g,依次加入5ml灭菌液体石蜡和10ml灭菌吐温80,在℃水浴中振荡混合10min,加入灭菌的生理盐水75ml,在℃水浴中乳化,制成1∶10检液;膏、霜、乳剂半固体状样品:1.亲水性的样品:称取10g加入装有玻璃珠的90ml灭菌生理盐水三角瓶中,充分震荡混匀,静置15min,取其上清液作为1∶10检液;2.疏水性样品:称取10g置于灭菌的研钵中,加10ml灭菌液体石蜡,研磨成粘稠状,再加入10ml灭菌吐温80,研磨待溶解后,加70ml灭菌生理盐水,在℃水浴中充分混匀,制成1∶10检液;固体样品:称取10g,加到9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震荡混匀,使其分散混悬,静置后,取其上清液作为1∶10检液;二、菌落总数测定:无菌操作吸取1∶10稀释的检液1ml加入到9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以上法制备10-3、10-4……稀释液。
选择合适的稀释度,吸取1ml加入到无菌平皿中,每一稀释度做2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加入冷至46±1℃的无菌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约15ml,混匀,凝固后,翻转平板,置 36±1℃培养小时,计数平板上菌落数(CFU)。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采用虎红培养基,置28±1℃培养天,计数平板上菌落数(CFU)。
结果计算:细菌菌落数(CFU/g,ml):霉菌和酵母菌落数(CFU/g,ml):电子天平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培养箱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样品编号:三、粪/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注:○+产酸产气;+产酸不产气或有典型菌落或靛基质试验阳性;-不产酸不产气或无典型菌落或靛基质试验阴性;G-b革兰氏阴性杆菌;G+b革兰氏阳性杆菌; G+c革兰氏阳性球菌四、致病菌检验:注:+生长或有可疑菌落;-未生长或无可疑菌落;G-b革兰氏阴性杆菌;G+b革兰氏阳性杆菌;G+c革兰氏阳性球菌电子天平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培养箱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样品编号:注:+生长或有可疑菌落;-未生长或无可疑菌落;G-b革兰氏阴性杆菌;G+b革兰氏阳性杆菌;G+c革兰氏阳性球菌电子天平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培养箱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样品编号:注:+生长或有可疑菌落;-未生长或无可疑菌落;G-b革兰氏阴性杆菌;G+b革兰氏阳性杆菌;G+c革兰氏阳性球菌电子天平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培养箱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样品编号:注:+生长或有可疑菌落;-未生长或无可疑菌落;G-b革兰氏阴性杆菌;G+b革兰氏阳性杆菌;G+c革兰氏阳性球菌电子天平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培养箱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样品编号:注:+生长或有可疑菌落;-未生长或无可疑菌落;G-b革兰氏阴性杆菌;G+b革兰氏阳性杆菌;G+c革兰氏阳性球菌电子天平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培养箱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样品编号:五、需氧嗜温性细菌:无菌操作加入1ml初悬液和样品稀释液倒入15ml~20ml琼脂培养基(保存在不超过48℃的水浴中)小心旋转或倾注平板使初悬液和样品稀释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室温下将培养皿放置在水平面上使平皿中的混合物凝固。
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有限公司
水质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乳酸菌与大肠菌群检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致病菌检验原始记录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有限公司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原始记录
菌落计数:
培养温度:28±1℃培养时间:年月日时 --- 年月日时
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
XXXX检测有限公司
商业无菌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日期:校核:日期: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培养基配制:见培养基配制记录
样品制备:按GB/T4789. -2003要求进行
1、固体样品,无菌称取25g样品加225ml生理盐水,均质。
2、液体样品,需稀释的,吸取25ml于225ml生理盐水,混匀。
3、液体样品,不需稀释的直接吸样检验。
菌落总数:检验依据:GB/T4789.2-2003
注:“P”表示阳性结果,“N”表示阴性结果。
检验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检测人复核人:
检验原始记录
编号: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葡菌、□副溶弧菌、□溶血性链球菌
检验依据:□GB/T4789.4-2003□GB/T4789.5-2003□GB/T4789.10-2003□GB/T4789.7-2003□GB/T4789.11-2003 样品制备:□GB/T4789.4-2003□GB/T4789.5-2003□GB/T4789.10-2003□GB/T4789.7-2003□GB/T4789.11-2003
注:“—”表示在选择性平板中无可疑菌落生长。
检验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检测人复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