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

作者:敖特根

单位: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版:民族出版社

获奖情况:2011年1月获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成果简介:

自1988年至1995年,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莫高窟北区248个洞窟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古发掘,基本弄清了这些洞窟的性质与功能,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重要遗迹和大批珍贵遗物。北区出土遗物数量可观,种类繁多,文书类遗物又是这些遗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出土的纸质文献中除了汉文文书外,还有西夏文、回鹘文、藏文、梵文、蒙古文、八思巴文、叙利亚文和婆罗迷文等多种民族文字文献。其中,西夏文文献、叙利亚文文献、蒙古文文献和八思巴文文献,均为藏经洞出土文献中所未见,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至于蒙古文文献,据介绍,在莫高窟北区的十三个石窟出土了回鹘蒙古文文书52件,另外还出土回鹘蒙文文书碎片17片。在三个石窟发现八思巴文文书6件,另外还出土八思巴文文书碎片4片。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嘎日迪先生受敦煌

研究院的委托,率先对这些文书进行释文与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两篇专论:《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标音释读(一)》和《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和八思巴文文献标音释读(二)》,分别收于2004年8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二卷“附录三”、第三卷“附录二”。几乎完全相同的内容亦散见于上述两卷有关章节。

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书全部为残页碎片。有的幅面太小,有的漫漶过甚,与吐鲁番、黑城出土蒙古文文书相比,其残损程度更为严重。这些残文书中的绝大部分又是写本,字迹工草不等,加之文书中不少汉语、突厥语等其他语言词汇的出现以及蒙古文本身同形字母的存在,使一些文书颇难释读。在这种情况下,嘎日迪教授基本上正确地释读和辨识了大部分蒙古文文书,包括“忽必烈汗圣旨”残片、“赤达儿卖身契约”残片、“般若心经”残片和“萨迦格言”残片等。然而,经研究我们发现嘎日迪先生的研究成果中欠缺和错讹之处也颇多。

敦煌学名家郝春文教授曾说过:“对敦煌文献进行整理、释录不同于一般的古籍整理。由于敦煌文献绝大部分是写本,相当数量残缺不全,释录者不仅需要辨识手写文字,还要确定文书的性质、名称、年代等。辨识文字一方面需要查阅大量的工具书,另一方面更需要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而对文书性质、名称、年代的考证,不但是正确使用文书的前提,也常常是正确释录文书文字的必要条件。所以,对敦煌文献进行整理、释录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创作性劳动”。此言不仅道出了敦煌文献研究工作的艰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谈到了敦煌文献研究所必需的两个层面的工作,即文字辨识与对文书性质、名称、年代的考证。从这个角度来看,嘎日迪先生的研究成果主要以辨识文字为主,对文书的定名、定性、定年不够严谨。在辨识文字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误读、误释词语颇多,甚至把一些回鹘文文书误作蒙古文文书。除此之外,尚存未读、未辨识文书若干。总之,在

此情况下,学术界还无法正确使用这些文献。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文献进行新一轮的研究。

莫高窟北区蒙古文文献公布后,很快便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但都不系统,笔者的博士论文《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可以说是目前对敦煌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的最新、最系统的成果。该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已公布的莫高窟北区出土51件蒙古文残文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全文由导论、世俗文献、宗教文献和结论四部分组成:

导论对敦煌莫高窟北区蒙古文文献出土情况、前人的研究、基本内容以及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等问题作了说明。

世俗文献部分涉及了41件残文书,尤其对特征比较鲜明的5件文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基本搞清了这些文书的来源、性质、历史背景以及一些相关细节。

宗教文献部分研究了10件残文书,其中重点研究了4件佛经残片。内容涉及到这些蒙译本佛经的年代、传承以及今人的整理情况等。

结论部分从研究成果的主要创新点、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欠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对本次研究作了一个简短的总结。

在研究方法及体例方面,首先,从历史学、文献学和蒙古古文字学的角度对每件文书的性质、年代、历史背景等问题进行了周密的考释,其次,以嘎日迪先生的

释读文为基础,增补、订正其疏漏与错误,并重新对51件残文书进行了释读、拉丁字转写、翻译与注解。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书均为残叶碎片,与吐鲁番、黑城出土蒙古文文书相比,其残损程度更为严重。

二、这些残文书绝大多数为写本,印本文书只有9件。

三、根据文字的不同,将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书可分为回鹘蒙古文和八思巴蒙古文文书两种。其中回鹘蒙古文文书占多数,八思巴蒙古文文书只有4件。说明有元一代,虽然尊八思巴字为“国字”,但实际应用中远不如回鹘蒙古文普遍。

四、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书以世俗文书居多。其内容包括官方文书、契约文书、格言诗、书信、习字等。这些文书从莫高窟出土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元代敦煌佛教界与世俗社会的密切联系。

五、佛教文书有《入菩萨行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因明入正理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这些经文均篇幅不长,而且在民间广泛流传。可见,元代蒙译、刻版印刷的佛经都是此类经。

六、文书时代,有早有晚。时代早者属于忽必烈汗执政时期,时代晚者为北元初期。时间跨度近百年。

本次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之:

(一)增补、订正了前人研究中的疏漏与错误。譬如,B168: 37号文书嘎日迪教授没有释读;把8件回鹘文文书误作蒙古文文书;除此之外,误读、误释词语颇多。类似这样的错误比较多,这就影响了对文书的正确理解。通过此次研究,我们纠正了这些错误,并重新对51件蒙古文残文书进行了释读、拉丁字转写、翻译和注解。

(二)对《般若心经》和《入菩萨行论》残片进行了复原,并通过与蒙古文各种印本、手抄本文献进行对照考订确认了文书的大概年代。

(三)嘎日迪教授对两件佛经残片没有进行辨识。我们依据原残片中残存的文字对它们进行了确认,认为是两件佛经残片,即《因明入正理论》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四)在研究体例方面,首先,尽可能地对每件文书的性质、年代、历史背景等问题进行了周密的考释;其次,分原文、原文转写(现行蒙文与拉丁字母转写)、汉译文、词汇表和注释五项内容,对文书进行了具体的介绍。西方学者们一般分拉丁字母转写、译文、词汇表和注释四项内容。这里我们在参照这种组织形式的同时,又增补了“原文”一项,是为了方便懂蒙语的读者阅读。

(五)引用参考文献广泛。本文在资料利用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在文中较多地利用了西方学者有关蒙古学领域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