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25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25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分析目的:提高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改良传统术式及相关手术前后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在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条件下手术,术中置三腔导尿管,同时台前开始膀胱冲洗。
不做膀胱造瘘,术后做好尿道口定时清洁消毒、防止大便干燥等护理工作。
结果:术后病人排尿通畅,均无感染、迟发性出血与尿道狭窄的发生。
结论: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不做膀胱造瘘。
更有利于病员膀胱功能恢复,伤口愈合快,并发症少,同时必须配合相关护理措施。
标签:前列腺增生症;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177-01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做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68例,其中66例未做膀胱造瘘,均取得满意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68例患者年龄58~89岁,平均70.5岁;病程4~15年。
前列腺Ⅱ~Ⅲ度肥大,重约50~75 g。
其中8例并发膀胱结石。
21例因尿潴留就诊,3例并发双肾积水,2例术前并发尿道狭窄,28例伴有高血压及心肺疾病,5例伴有糖尿病。
1.2术前准备术前常规经直肠指检、B超检查。
并对未发生尿潴留患者测定残余尿量,确定手术指征;PSA检查,必要时做前列腺穿刺活检排除前列腺癌;检测心、肺及肝、肾功能等准备。
控制血糖、血压,伴有心肺疾患者作相关处理并控制咳嗽、气喘等症状;术前12 h常规口服20%甘露醇250ml清洁肠道并禁食;对留置导尿管者术前3~5 h拔取。
1.3手术方法手术常规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经下腹正中切口进入,膀胱前壁用电刀纵形切开,探查膀胱并确定输尿管开口的位置,如有结石钳夹取出。
电刀沿尿道内口环行切开前列腺包膜,食指伸入其内钝性剥离剜除前列腺。
2-0可吸收缝线缝合包膜缘与膀胱颈以结扎止血并作尿道内口成形。
经尿道口灌注O.5%碘伏消毒液5 ml入尿道约5 min后置22号三腔导尿管达膀胱内,气囊内注水30ml固定,同时台前接三升静脉营养输液袋注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
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前术后护理众所周知,良性前列腺增生(B P 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症状以排尿次数增多(尤其夜间)、排尿困难、尿流变细为主要特点。
目前,对排尿困难较轻、年老体衰或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严重者可行药物治疗。
但对残余尿>50m l,排尿困难症状明显,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或一度减轻又复发者,手术摘除仍为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治疗方法[1]。
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具有不需切开膀胱,在直视下摘除前列腺,能仔细处理腺窝的出血点,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
摘除后使患者排尿通畅,减轻痛苦,寿命延长,重视术后治疗及护理是促使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1 临床资料本组共15例,年龄62~88岁,平均75岁。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3~10年,尿频,尿急,尿线变细,夜尿增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合并血尿10例、膀胱结石6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心肺功能测定及常规手术前检查。
行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住院时间14~25天,平均15天。
全部病人恢复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2 危害2.1痛苦,影响工作和生活。
2.2影响性功能,导致阳痿、早泄。
2.3影响生育,可导致不育。
2.4导致慢性肾炎,甚至会发展为尿毒症。
2.5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精神异常。
2.6传染配偶引起妇科炎症。
2.7易引起感染。
2.8易患肿瘤。
3 手术适应症3.1较大的前列腺,重量超过80~100克。
3.2前列腺增生合并一个或多个膀胱憩室。
3.3前列腺增生伴有较大难以行碎石治疗的膀胱结石。
3.4膀胱颈部纤维化,需作楔形切除。
3.5髋关节强直的前列腺增生病例,不能放置截石位作经尿道或经会阴手术者。
4 心理护理前列腺增生患者病史长,而且都是老年患者,有一定心肺脑疾患的潜在病变,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
患者求治心切,一方面对手术寄予过高期望,另一方面对手术并发症思虑较多。
我们应该关心体贴病人,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不同年龄、病情轻重及个性,做好心理疏导,耐心向患者解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 H)的发病机制及可治愈性,手术的优越性,减少老年患者的焦虑、疑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