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国项目案例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13.46 MB
- 文档页数:25
SOHO中国营销模式没有百货商场、电影院和大型超市的组合,有的是一间间经营各种业态的小商铺,潘石屹走的是另一条路。
这种背离传统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尽管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但却一直伴随争议潘石屹带领的SOHO中国从引入“SOHO概念”开始便注定了它的独特性。
SOHO这个概念突出小而灵活,以创意和设计而出名,这似乎已经给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做了一个注脚。
“开发+销售”便成了潘石屹立足江湖的标签,而散售在业内被普遍认定是开发商业地产的“大忌”。
因为有太多失败案例摆在人们面前,但潘石屹坚持了下来,在一片质疑声中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从早期的SOHO现代城、建外SOHO到丹棱SOHO、望京SOHO,SOHO中国的项目越卖越快,价格越卖越高。
无论遭受多少诟病,以创造利润的角度而言,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成功。
散售是中国商业地产的主流开发模式,为什么卖来卖去只卖出一个潘石屹?SOHO模式被人攻击了若干年,为什么依然行之有效?笔者力求还原SOHO中国模式的基本关键点,也呈现SOHO的成长与变化。
只做核心地段14年前,当潘石屹在北京东边开发SOHO现代城时,他或许不会想到SOHO中国会在未来成为CBD地区开发面积最大的地产商。
人们已经说不清楚是CBD成就了潘石屹,还是潘石屹成就了CBD.当初在建SOHO现代城和建外SOHO时,潘石屹曾积极向其他开发商寻求合作,可是没有人瞧得上东边这块地方。
而如今,北京的CBD不仅是中国聚集世界500强公司最多的商务区,还成了五星级酒店、奢侈品蜂拥涌入的区域。
“那时北京大望路附近算是城郊结合部,不少工厂都在这边,很少有人看到这边土地的升值空间。
”某位曾参与CBD项目建设的地产商表示,潘石屹却拿到了一块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地块,取名为SOHO现代城。
这是老潘在北京的首个项目,尽管经历了“现代城挖人事件”和后续物业管理纠纷,SOHO 现代城还是磕磕绊绊走了过来。
在不少人眼中,潘石屹很幸运,赶上了zf大力扩充CBD的时机点,而现代城恰好占据了一个好地方。
规避“10号文”红筹系列四:SOHO中国在10号文颁布之前,潘石屹将其控制的SOHO中国境内实体权益,赠予已获得香港居民身份的妻子;10号文生效之后,潘石屹再将境内剩余的权益陆续转移给妻子,以此来规避“10号文”规定的“关联并购”审批程序。
文/ 苏龙飞潘石屹的SOHO中国(HK0410)在香港的上市操作手法,可以算是一个孤案了。
特别是在商务部“10号文”的背景之下,可以说SOHO中国是幸运的,也是几乎不可复制的。
早在10号文颁布之前一年,潘石屹就将其控制的SOHO中国境内实体权益,赠予已获得香港居民身份的妻子(业界称之为“境外换手”);10号文生效之后,潘石屹再将境内剩余的权益陆续转移给妻子,以此来规避商务部规定的“关联并购”审批程序。
现在回顾SOHO中国的整个红筹上市过程,除了叹其幸运之外,其操作还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其个中原因,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下文我们慢慢详述。
早在2002年即初步完成红筹架构其实,早在2002年,SOHO中国的红筹架构就已初步搭建完成(如图一)。
潘石屹夫妇通过私人公司各自控制了SOHO中国(开曼)47.39%的股权,而SOHO中国(开曼)则通过一系列的BVI子公司,控制了境内的一系列地产项目公司。
在当时看来,如果条件成熟SOHO中国(开曼)即可直接在境外上市,几乎无需再进行什么股权重组了。
潘石屹能够先人一步地完成这个动作,不无得益于他曾在高盛任职的妻子张欣。
为什么SOHO中国当时没有上市呢?或许是因为收益状况还不成熟吧。
“无心插柳”的境外换手,为后续重组埋下伏笔一方面,上市条件还未成熟;另一方面,潘石屹的地产生意还得继续。
自2003年起,潘石屹一些新的地产项目公司又陆续成立运作起来,比如:红石新城、山石公司、北京搜候等等。
在这些项目公司里,一个个地产项目逐步进行着投标、立项、开发⋯⋯随着这些项目公司的不断运作,潘石屹就在他的离岸控股架构之外,又逐渐建立起了一个新的业务体系(如图二)。
容积率01案例
案例: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地区的SOHO现代城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地区的SOHO现代城是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也是北京市的一个典型容积率01的案例。
SOHO现代城总建筑面积约为6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
项目内除了商业办公楼外,还包括住宅、酒店、零售和娱乐设施等。
该项目总共设计了17栋建筑,建筑高度在80米到111米不等。
SOHO现代城的容积率为2.87,远远低于北京市规定的容积率上限。
按照容积率的计算公式,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例为2.87,这意味着该项目所占地块的建筑密度较低,空间利用相对较少。
容积率低的设计使得该项目在望京地区拥有更大的建筑间距和绿地面积,为商业办公楼提供了更好的办公环境。
此外,SOHO现代城还设置了多层的地下停车场,解决了停车位紧张的问题,方便了交通出行。
该项目的容积率低的设计符合现代城市规划中追求城市绿化和舒适宜居的理念,为居民和办公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同时,SOHO现代城也成为了望京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对于该地区的商业和城市形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