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1章 交通运输通论 — 1.2 交通运输业及其与国家发展关系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34
《交通运输政策》学习指导书一第一篇总论篇第1章交通运输发展史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讲解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史。
二、本章知识点1、掌握1)世界铁路的发源地和时间2)我国铁路的早期发展3)我国高速公路零的突破4)国际海事组织的宗旨2、了解1)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铁路发展的转机2)目前世界公路运输的概况3、理解1)21世纪海运发展趋势第2章交通政策概论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讲解交通政策的特点和内容。
二、本章知识点1、掌握1)交通运输政策有较多强制性规定的性质2)交通政策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它的三个目标2、了解1)交通政策的特点2)交通政策的表现形式3、理解1)交通政策的内容第3章世界交通政策发展动向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讲解了世界交通政策发展的动向是促进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综合协作。
二、本章知识点1、掌握1)交通发展的根本运输动力来自于经济、生产的需要2、了解1)不同交通方式的政策导向2)美国、俄罗斯交通运输政策3、理解1)美国运输业属于政府高额资助和扶持的产业2)俄罗斯运输系统价格政策的基础是运价由国家直接控制第二篇交通管理篇第4章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讲解了交通管理体制的现状和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及建议二、本章知识点1、掌握1)我国现行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是分散管理模式2)欧盟铁路改革“网运分离”的含义2、了解1)二八法则3、理解1)交通运输业各自为政是无所作为的,现代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水、陆、空综合运输网络2)国外交通管理方案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5章交通运输价格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讲解了运价的主要理论,分析了运价的机理和运输价格的政策。
二、本章知识点1、掌握1)运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适应关系有四种2)运输成本理论的含义3)运输价值理论的含义4)国际海事组织的宗旨2、了解1)我国铁路运价的特点2)确定运价的主要原则3、理解1)运价的基本职能2)运能、运量、竞争对运价的影响3)如何制定多层次的运价体系第6章交通与税收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讲解了世界各国与我国的交通税收政策二、本章知识点1、掌握1)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应以经济、社会、生态的目标三角形进行综合考虑2)税收中性的含义3)交通运输业税种有营业税、附加税和所得税4)2、了解1)制定税收政策的基本原则2)我国现行的税收基本政策3、理解1)公路开征燃油税的意义和必要性第7章铁路运输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讲解了高速铁路、重载运输等世界铁路发展的政策二、本章知识点1、掌握1)重载运输的含义和形式,如单元式、整列式及组合式2)典型的第二代单元列车的构思3)面对旅客运输市场的增长,铁路发展的应对政策4)国际海事组织的宗旨2、了解1)铁路与机场之间的4种联通方式2)我国铁路运输模式向“快速度、大重量、高密度”“以质量为核心,以速度为手段”转变3、理解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第8章公路运输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讲解了公路运输的相关政策二、本章知识点1、掌握1)高速公路的特点,一般指4车道及以上,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立体交叉等2)电子收费方式是我国公路收费系统的发展方向3)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基础是收费信息的采集和分析4)电动汽车的主要优点2、了解1)立足未来发展的公路运输政策2)高速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3、理解1)公路客货运输的发展方向2)我国公路运输当前的结构性问题第9章航空运输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讲解了航空运输形式的特点和相关的航空运输政策二、本章知识点1、掌握1)航空运输联盟的含义2)代码共享的含义3)我国航空联盟的特点,以东航、南航、国航为龙头的垄断格局4)国际海事组织的宗旨2、了解1)我国民航总局在体制改革之后的职能2)航空运输的特征3、理解1)我国民用机场,管理模式单一,完全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2)航空运输创新战略应从度假旅客市场、区域性航空市场等方面入手。
第一章交通运输概论1.运输(1)定义:运输是指借助交通网络及其设施和运载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2)运输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四要素: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运载工具、组织管理技术、运输对象——人与物(3)说明:并不是生活中所有的人与物的移动都称为运输,只有具备相应要素的人与物的移动才能叫做运输。
以下活动都不属于我们所讲的运输的范畴:如:生活中的供电、供水、供暖等、在工作单位、建筑工地等由运输工具完成的人和物的位移、办公场所、娱乐场所等人的移动等2.交通(1)定义:交通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运载工具在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2)交通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三要素: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运载工具、组织管理技术3.交通与运输的关系(1)区别:交通强调的是运载工具(交通工具)在交通线网(交通网络)上的流动情况,而与交通工具上所运载人员与物资的有无和多少没有关系。
运输强调的是运载工具上运载人员与物资的多少、位移的距离,而并不特别关心使用何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
(2)联系:交通与运输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同一过程就是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的流动。
两个方面指的是:交通关心的是运载工具的流动情况(流量的大小、拥挤的程度),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运载工具上的运载情况(载人与物的有无与多少,将其输送了多远的距离)。
(3)说明(联系):由交通与运输构成的一些词语中,有一部分是可以相互替换使用的,如交通线与运输线、交通部门与运输部门、交通系统与运输系统等。
因此,运输以交通为前提,没有交通就不存在运输;没有运输的交通,也就失去了交通存在的必要。
交通仅仅是一种手段,而运输才是最终的目的。
4.交通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上运载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称。
交通运输也可以定义为以交通网络及设施和运载工具为依托,以现代联合运输组织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便捷、安全、高效和经济为目标,通过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组织实现客货运输过程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交通运输业》讲义一、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与分类交通运输业,简单来说,就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人员、物资和信息实现空间位移的行业。
它就像是社会经济的血脉,让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能够紧密相连,从而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从运输方式来看,交通运输业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公路运输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
无论是短途运输还是长途运输,公路运输都能发挥作用。
小型货车可以在城市中穿梭,运送各类商品;大型卡车则能够承担长途的货物运输任务。
(二)铁路运输铁路运输通常适用于大运量、长距离的货物和旅客运输。
它的优点是运输能力大、速度较快、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小。
(三)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
水路运输的优势在于运输量大、成本低廉,适合运输大宗货物,如煤炭、矿石、石油等。
但它的速度相对较慢,且受航道和港口条件的限制。
(四)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是速度最快的运输方式,特别适用于长途、急需和贵重物品的运输。
不过,其运输成本较高,且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
(五)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运输石油、天然气等流体货物。
管道运输具有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可靠等优点。
二、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一)促进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它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范围,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和产业分工,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例如,一个地区如果交通便捷,企业就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原材料,产品也能够更迅速地运往市场,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便捷的交通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二)推动社会进步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改善人们的出行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无论是上班、上学、旅游还是探亲访友,便捷的交通都能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
此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