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3-2(基础小题快练)-高三化学总复习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7
8-2-1 考点一水的电离一、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1.以下相关水电离情况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25 ℃, pH= 12 的烧碱溶液与纯碱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其他条件不变,稀释醋酸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其他条件不变,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减小D.其他条件不变,温度高升,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增大剖析: NaOH控制 H2O的电离、 Na2CO3促使 H2O的电离,故A 错误;其他条件不变,稀释醋酸钠溶液,醋酸钠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故 B 错误;其他条件不变,NaOH溶液浓度越大,水电离程度越小,所以其他条件不变,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 C 错误;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高升温度促使水的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则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故 D 正确。
答案: D2.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均衡: H2O+->0,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H+ OHH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均衡逆向搬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 K 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盐酸,均衡逆向搬动,c(OH-)增大D.将水加热,K增大, pH 不变,呈中性w剖析: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由于氨水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均衡:NH·H O NH4++32---B. 向水中加OH,电离产生的 OH 使溶液中c(OH ) 增大,水的电离均衡逆向搬动,错误;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盐电离产生的++) 增大,温度不变,所以K 不变,H 使溶液中c(Hw正确; C.向水中加入少量HCl,电离产生的H+使水的电离均衡逆向搬动,c(H+)降低,但是均衡搬动的趋势是稍微的,溶液中酸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的趋势大于均衡搬动使离子浓度减小的趋势,所以c(H+)增大, c(OH-)减小,错误; D.将水加热, K w增大, c(H +) 增大, pH 减小,溶液仍旧呈中性,错误。
1.求下列溶液的pH(常温条件下)(已知lg2=0.3):(1)0.005 mol·L -1的H 2SO 4溶液________。
(2)0.001 mol·L -1的NaOH 溶液________。
(3)pH =2的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________。
(4)pH =2的盐酸加水稀释到1 000倍________。
(5)已知CH 3COOH 的电离常数K a =1.8×10-5,0.1 mol·L -1的CH 3COOH 溶液________。
(6)0.1 mol·L -1 NH 3·H 2O 溶液(NH 3·H 2O 的电离度为α=1%,电离度=已电离的弱电解质浓度弱电解质的初始浓度×100%)________。
(7)将pH =3的HCl 与pH =3的H 2SO 4等体积混合________。
(8)将pH =8的NaOH 与pH =10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
(9)常温下,将pH =5的盐酸与pH =9的NaOH 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________。
解析:(5) CH 3COOH CH 3COO -+H +c 初始/mol·L -1 0.1 0 0c 电离/mol·L -1 c (H +) c (H +) c (H +)c 平衡/mol·L -1 0.1-c (H +) c (H +) c (H +)则K a =c 2(H +)0.1-c (H +)=1.8×10-5,解得c (H +)≈1.3×10-3 mol·L -1,所以pH =-lg c (H +)=-lg(1.3×10-3)≈2.9。
(6) NH 3·H 2O OH - + NH +4c 初始/mol·L -1 0.1 0 0c电离/mol·L-10.1×1% 0.1×1% 0.1×1%则c(OH-)=0.1×1% mol·L-1=10-3 mol·L-1,c(H+)=K wc(OH-)=10-1410-3mol·L-1=10-11 mol·L-1,所以pH=11。
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平衡:Ca(OH)2(s)Ca(OH)2(aq)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Ca2+)增大B.c(Ca2+)不变C.n(OH-)增大D.c(OH-)减小解析: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CaO和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溶剂水减少,溶质也减少,但是由于是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c(Ca2+)、c(OH-)不变,n(Ca2+)、n(OH-)减少。
答案:B2.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下列平衡时:Mg(OH)2(s)Mg2+(aq)+2OH-(aq),要使Mg(OH)2固体减少而c(Mg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MgSO4B.加HCl溶液C.加NaOH D.加水解析:加MgSO4会使该溶解平衡左移,Mg(OH)2固体增多,c(Mg2+)变大;加HCl溶液使该溶解平衡右移,Mg(OH)2固体减少,c(Mg2+)变大;加NaOH使该溶解平衡左移,Mg(OH)2固体增多。
答案: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溶解(或沉淀)速率都相等②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③向Na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则SO2-4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a2+、Na+和Cl-,不含SO2-4④K sp小的物质其溶解能力一定比K sp大的物质的溶解能力小⑤为减少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耗,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 来洗涤BaSO4沉淀⑥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⑥C.⑤D.①⑤⑥解析:①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不同离子溶解(或沉淀)的速率不一定相等,这与其化学计量数有关;②难溶电解质是固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增加它的量对平衡无影响;③生成BaSO4沉淀后的溶液中仍然存在Ba2+和SO2-4,因为有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存在;④同类型物质的K sp越小,溶解能力越小,不同类型的物质则不能直接比较;⑤稀H2SO4可以抑制BaSO4的溶解;⑥洗涤沉淀一般2~3次即可,次数过多会使沉淀量减小,产生误差。
第八章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H=2的硫酸溶液中c(H+)∶c(SO2-4)等于2∶1,稀释100倍后二者的比值几乎不变B.由水电离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K+、Ba2+、Cl -、Br-、HCO-一定能大量共存3C.1.0×10-3 mol·L-1盐酸的pH=3,则1.0×10-8 mol·L-1盐酸的pH=8D.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1.0×10-12,若使pH=1的H2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两者的体积比为1∶10解析:硫酸是强酸,pH=2的硫酸溶液稀释100倍后pH=4,则稀释后,溶液仍为酸性,c(H+)∶c(SO2-4)仍然等于2∶1,A正确;由水电离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HCO-3与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均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1.0×10-8 mol·L-1盐酸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大于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溶液的pH近似为7,C错误;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1.0×10-12,则pH=12的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1 mol·L-1,而pH=1的H2SO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1 mol·L-1,因此若使pH=1的H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2液呈中性,则两者的体积比应为10∶1,D错误。
答案:A2.常温时,0.01 mol·L-1某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 a=1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弱酸溶液的pH=4B.加入NaOH溶液后,弱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K值增大C.加入等体积0.01 mol·L-1 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 D.加入等体积0.01 mol·L-1 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 解析: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故B错误;该酸为弱酸,等体积等浓度的该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7,故C、D错误。
一、K sp的理解计算和应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由于K sp(ZnS)>K 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 sp不变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解析:只有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答案:D2.已知25 ℃时BaSO4饱和溶液中存在BaSO4(s)Ba2+(aq)+SO2-4(aq),K sp=1.102 5×10-10,下列有关BaSO4的溶度积和溶解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A.25 ℃时,向c(SO2-4)=1.05×10-5 mol·L-1的BaSO4溶液中,加入BaSO4固体,c(SO2-4)增大B.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NO3)2固体,则BaSO4的溶度积常数增大C.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则该溶液中c(Ba2+)>c(SO2-4)D.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则该溶液中c(SO2-4)减小解析:BaSO4的溶度积等于c(Ba2+)和c(SO2-4)的乘积,故饱和溶液中c(SO2-4)=1.05×10-5mol·L-1,再加入BaSO4固体不溶解,c(SO2-4)不变,A项错误;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项错误;加入Na2SO4固体,BaSO4的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Ba2+)减小,应为c(SO2-4)>c(Ba2+),C项错误;加入BaCl2固体,BaSO4的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SO2-4)减小。
答案:D3.已知常温下,K sp(AgCl)=1.8×10-10,K sp(AgI)=8.51×10-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 sp和在纯水中的K sp 不相等B.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C.将0.001 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先产生AgI沉淀D.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解析:在溶液中,K sp只与温度有关,A错;因AgI更难溶,故AgCl可转化为AgI,B正确;当c(I-)很小而c(Cl-)较大时,AgCl会先沉淀出来,C错误;D中操作的结果是溶液中c(Cl-)>c(Ag+),D 错误。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1-3 考点三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基础小题快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1-3 考点三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基础小题快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1-3 考点三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基础小题快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8—1-3 考点三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一、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1.体积相同、pH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与盐酸中和时两者消耗HCl 的物质的量()A.相同B.中和NaOH的多C.中和氨水的多D.无法比较解析:NaOH和NH3·H2O都是一元碱,pH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NH3·H2O 是弱电解质,NaOH是强电解质,所以c(NaOH)〈c(NH3·H2O),等体积的两种溶液n(NaOH)〈n(NH3·H2O),所以氨水消耗的HCl多.答案:C2.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3COO-)=0。
01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的pH不相同B.它们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一样多C.它们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溶液所消耗的NaOH多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Cl-)=n(CH3COO-)解析:由于n(Cl-)=n(CH3COO-),由电荷守恒知两溶液的n(H+)相同,溶液的pH相同,A错误;由于醋酸是弱酸,故c(HCl)<c(CH3COOH),与足量CaCO3反应时,CH3COOH能够产生更多的CO2,与NaOH中和时,CH3COOH消耗的NaOH更多,B错误,C正确;由于CH3COOH是弱电解质,所以稀释相同倍数后,n (Cl-)<n(CH3COO-),D错误。
课时跟踪训练27 第八章 8.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A级(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盐的水解,且书写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HCO-3+H2O CO2-3+H3O+B.NaHS溶液:HS-+H2O H2S+OH-C.Na2CO3溶液:CO2-3+2H2O H2CO3+2OH-D.NH4Cl溶于D2O中:NH+4+D2O NH3·D2O+H+[解析] A项是HCO-3的电离方程式;C项,CO2-3水解是分步的,以第一步为主,应为:CO2-3+H2O HCO-3+OH-;D项,NH4Cl在D2O中水解应为:NH+4+D2O NH3·HDO+D+。
[答案] B2.将100 mL 1 mol/L的NaHCO3溶液等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许冰醋酸,另外一份加入少许Ba(OH)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两份溶液中c(CO2-3)的变化分别是( ) A.减小、减小B.减小、增大C.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解析] NaHCO3溶液与冰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CH3COOH===CH3COONa+CO2↑+H2O,促使电离平衡HCO-3H++CO2-3向左移动,溶液中c(CO2-3)减小;NaHCO3溶液与少量Ba(OH)2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Ba(OH)2===BaCO3↓+Na2CO3+2H2O,溶液中c(CO2-3)增大。
[答案] B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下列既能跟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的溶液中,pH 最大的是( )A.Na2CO3溶液B.NH4HCO3溶液C.NaHCO3溶液D.NaHSO4溶液[解析] Na2CO3与NaOH不反应,NaHSO4与盐酸不反应,NH+4水解呈酸性,Na+不水解,所以NaHCO3的pH大于NH4HCO3。
[答案] C4.为了配制c(NH+4)∶c(Cl-)=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①适量的HCl;②适量的NaCl;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
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向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或改变下列条件,能促进水的电离,并能使溶液中c(OH-)>c(H+)的操作是()①稀硫酸①金属钠①氨气①FeCl3固体①NaClO固体①将水加热煮沸A. 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2.在常温下,0.100 0 mol·L-1Na2CO3溶液25 mL用0.100 0 mol·L-1盐酸滴定,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对滴定过程中所得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a点:c(CO)>c(HCO)>c(OH-)①b点:5c(Cl-)>4c(HCO)+4c(CO)①c 点:c(OH-)=c(H+)+c(HCO)+2c(H2CO3)①d点:c(H+)=2c(CO)+c(HCO)+c(OH-)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3.25 ①时,体积为V a、pH=a的某一元强酸溶液与体积为V b、pH=b的某一元强碱溶液均匀混合后,溶液的pH=7,已知b=6a,V a<V b,下列有关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可能等于1B.a一定大于2C.a一定小于2D.a一定等于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用待装液润洗后方可使用,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能将碘萃取到乙醇中D.将氢氧化钠稀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中,边滴边搅拌,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pH=1的NaHSO4溶液:c(H+)=c(SO)+c(OH-)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C. CO 2的水溶液:c(H+)>c(HCO)=2c(CO)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c(C2O)+c(H2C2O4)]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 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 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7.下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
个帅哥帅哥的 ffff一、电离均衡常数及影响要素1.以下对于电离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离常数越小,表服输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越弱B.电离常数与温度没关C.不一样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不一样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互相关系为K1<K2<K3分析:电离常数的大小直接反应了该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强弱,A正确;电离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相关,因为弱电解质电离都吸热,温度高升,电离常数增大,除温度外,电离常数与其余要素没关, B、C 错误;对于多元弱酸,第一步电离产生的 H+对第二步电离起克制作用,故 K1? K2? K3,D 错误。
答案: A2.液态化合物 AB 会发生轻微的自己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B+-,在不一样温度下其均衡常数为- 14 A+B K(25 ℃)=1.0×10,℃=×- 14)K(3510。
则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2.1A.c(A+)随温度的高升而降低B.35 ℃时, c(A+ )>c(B-)C.AB 的电离程度:α(25 ℃)> α(35℃)D.AB 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分析:因为 K(25 ℃)<K(35 ℃),故 c(A+ )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A错;由电离方程式可知,在任何温度下,都存在c(A+ )=c(B- ),B 错;由 25 ℃和 35 ℃时的均衡常数可知,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C 错;因为 K(25 ℃)<K(35 ℃),所以 AB 的电离是吸热过程,D 正确。
答案: D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电离常数受溶液浓度的影响B.电离常数能够表服输电解质的相对强弱C.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 c(H + )必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 c(H +)大c H+·c CO23-D.H2CO 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 K a=c H 2CO3分析:电离常数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浓度没关, A 错误;电离常数能够表服输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B 正确;酸中 c(H +)既与酸的电离常数相关,又与酸的浓度相关, C 错误;碳酸是分步电离的,第一步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 a1=c H+·c HCO -3,第二步电离常数表达式c H2CO 3为 K a2=c H+·c CO 32-,D 错误。
一、盐类水解实质及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C.溶液的pH发生了较大改变D.水解后溶液一定呈酸性或碱性解析:盐类水解是盐电离出的某些离子结合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A错误,B正确;但水解程度是微弱的,故pH改变不大,C错误;醋酸铵水解后,溶液仍呈中性,D错误。
答案:B2.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或水解方程式不正确的是()①HCl+H2O H3O++Cl-②AlCl3+3H2O===Al(OH)3+3HCl③Na2CO3+2H2O H2CO3+2NaOH④碳酸氢钠溶液:HCO-3+H2O CO2-3+H3O+⑤NH4Cl溶于D2O中:NH+4+D2O NH3·D2O+H+⑥HS-的水解:HS-+H2O S2-+H3O+⑦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水中:FeCl3+3H2OFe(OH)3(胶体)+3HCl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⑤⑥⑦D.全部解析:①④⑥是电离方程式且①应用“===”;②是水解反应方程式,但应用“”;③的水解方程式错误,应分步进行;⑤应为NH +4+D 2ONH 3·HDO +D +;⑦应用“===”。
答案:D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3.在一定条件下,Na 2S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 2-+H 2OHS -+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 .通入H 2S ,HS -浓度减小C .升高温度,c (HS -)c (S 2-)增大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解析: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此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不变,A 项错误;通入H 2S ,HS -浓度增大,B 项错误;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c (HS -)增大、c (S 2-)减小,故c (HS -)c (S -)增大,C 项正确;加入NaOH 固体,溶液碱性增强,pH 增大,D 项错误。
1.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 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③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 ④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 ⑤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⑦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镁会产生氢气 ⑧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⑨比较NH4Cl和Na2S等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或某些盐溶液的酸碱性 A.①④⑦ B.②⑤⑧ C.③⑥⑨ D.全部 解析:①Al3+和Fe3+水解产生Al(OH)3胶体和Fe(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②加盐酸可抑制FeCl3水解。③AlCl3溶解在盐酸中可抑制Al3+的水解。④NH+4和Zn2+水解产生的H+与锈反应。⑤Na2CO3、Na2SiO3溶液水解显碱性,和玻璃中的一氧化硅反应,把玻璃瓶塞和瓶口粘在一起。⑥Al3+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产生大量泡沫。⑦NH+4和Al3+能水解产生H+与Mg反应。⑧NH+4水解显酸性,草木灰水解显碱性,二者相互促进会使NH3逸出,降低肥效。⑨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或盐溶液的酸碱性,都要考虑盐溶液是否水解。 答案:D 2.下列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pH=1的溶液中:NH+4、Na+、Fe3+、SO2-4 B.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a+、K+、HCO-3、NO-3 C.中性溶液中:K+、Al3+、Cl-、SO2-4 D.Na2S溶液中:SO2-4、K+、Cu2+、Cl- 解析:A项,酸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B项,AlO-2+HCO-3+H2O===Al(OH)3↓+CO2-3,不能大量共存;C项,Al3+水解呈酸性,因而在中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Cu2++S2-===CuS↓,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A 3.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Fe3+、HCO-3、NO-3 B.AlO-2、Cl-、Mg2+、K+ C.NH+4、Na+、CH3COO-、NO-3 D.Na+、NO-3、ClO-、I- 解析:A项,Fe3+与HCO-3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B项,Mg2+与AlO-2水解生成的OH-结合生成Mg(OH)2沉淀;D项,ClO-会氧化I-。 答案:C 4.下列物质的溶液经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不相同的是( ) A.FeCl2、FeCl3 B.NaHCO3、Na2CO3 C.NaAlO2、AlCl3 D.Mg(HCO3)2、MgCl2 解析:A中的最终产物均为Fe2O3;B中的最终产物均为Na2CO3;C中的最终产物为NaAlO2和Al2O3;D中的最终产物均为MgO。 答案: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B.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C.向CuCl2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3+ 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钠和硫酸铝 解析:A项,AlCl3和Al2(SO4)3溶液的水解方程式分别为AlCl3
+3H2OAl(OH)3+3HCl,Al2(SO4)3+6H2O2Al(OH)3+
3H2SO4,加热促进水解,由于盐酸为挥发性酸,硫酸为难挥发性酸,故前者最终产物为Al2O3,后者最终产物为Al2(SO4)3;B项,将FeCl3
固体溶解在硫酸中,会引入杂质SO2-4,应溶解在盐酸中;C项,由
于Fe3+水解,Fe3++3H2OFe(OH)3+3H+,加入CuO消耗H+,从而使其水解完全,除去Fe3+;D项,为了加快产生CO2的速率,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NaHCO3和Al2(SO4)3。HCO-3水解结合1个H+即生成H2CO3,比Na2CO3反应速率快。 答案:C 6.(1)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固体产物是________,Al2(SO4)3溶液蒸干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抑制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其水解。 (4)0.1 mol/L的NaHCO3溶液的pH为8,同浓度的NaAlO2溶液的pH为11。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可能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矾常作净水剂,其净水原理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消毒剂、净水剂,在整个对水的消毒和净化过程中,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Na2FeO4消毒净水原理是+6价铁具有强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可以消毒杀菌;其________(填“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Fe3+水解产生的Fe(OH)3胶体,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凝聚沉降。有时胶体和溶液外观上难以区别,可用________实验加以区别。 解析:(1)Al3++3H2OAl(OH)3+3H+,升高温度促进水解,且盐酸为挥发性酸,则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氧化铝;Al2(SO4)3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加热蒸发,硫酸是难挥发性酸,蒸出的为水,得到硫酸铝固体。 (2)在Na2S溶液中,硫离子是多元弱酸阴离子,水解分步进行,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H2OHS-+OH-;为了防止水解,在配制该溶液时,可以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硫离子的水解。 (3)AgNO3中的Ag+在水中水解显酸性,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抑制其水解。 (4)水解均显碱性,由pH的大小可知,等体积混合时AlO-2促进HCO-3的电离,发生AlO-2+HCO-3+H2O===Al(OH)3↓+CO2-3,观察到白色沉淀。 (5)硫酸铝溶液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离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水解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
(6)Na2FeO4消毒净水原理是铁+6价是最高价态,所以只能得电子而作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其产物是还原产物,胶体和溶液外观上难以区别,可用丁达尔效应实验加以区别。 答案:(1)Al2O3 Al2(SO4)3 (2)NaOH溶液 S2-+H2OHS-+OH- (3)抑制 (4)产生白色沉淀 AlO-2+HCO-3+H2O===Al(OH)3↓+CO2-3 (5)Al3++3H2OAl(OH)3+3H+ (6)氧化性 还原产物 丁达尔效应 7.已知H2O2、KMnO4、NaClO、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Cu2+、Fe2+、Fe3+沉淀为氢氧化物,需溶液的pH分别为6.4、9.6、3.7。现有含FeCl2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X是________(填序号)。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物质Y是________。 (3)本实验用加碱沉淀法能不能达到目的?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Fe3+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氧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晶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能把Fe2+氧化为Fe3+,同时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符合要求的只有H2O2。(2)当CuCl2溶液中混有Fe3+时,可以利用Fe3+的水解:Fe3++3H2OFe(OH)3+3H+,加入CuO、Cu(OH)2、
CuCO3或Cu2(OH)2CO3与溶液中的H+作用,从而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3)若用加碱法使Fe3+沉淀,同时也必将使Cu2+沉淀。(6)为了抑制CuCl2水解,应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 答案:(1)C (2)CuO[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