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和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30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我国交通运输业是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
从古代的水路运输到现代的高速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交通方式,经历了漫长而充实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一、古代交通运输1.马车交通马车交通是古代中国的主要交通方式,也是连接各地的主要手段。
马车被用于商贸、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对于古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水路交通由于我国地势复杂,地图纵横交错,水路交通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我国的内河水运极其发达,许多重要河流上都有父辈水上运输船只穿梭。
水路运输在连接我国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内陆和海上交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3.官道交通为了畅通内部交通,加强边防管理,古代中国修筑了许多官道。
这些官道较为坚实,适合车马通行,易于驰骋。
后来,这些官道发展成为了交通干线的形态。
二、近代交通运输1.铁路交通1865年,中国人首次接触了铁路技术,随后,我国的铁路建设开始逐渐加快。
铁路交通在我国的尤其是在我国西部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改变、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快捷的交通手段。
铁路在我国的建设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铁路建设已经做到了不断的扩容和完善。
2.公路交通公路交通在我国建国后发展起来的非常快,是我国连接各地的主要手段之一。
公路将我国的各个省份、市县、乡村等连接起来,使得社会人员、货物等得以更为便捷地进行运输和转移。
3.民航交通民用航空来到我国是在20世纪三十年代。
但是1949年后,民航事业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截至2021年,我国民用航空已成为了连接我国内外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三、现代交通运输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中国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规划和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速度逐渐加快。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网络,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20,000公里以上。
资旅系地科二班学号:10160202中国交通的布局特点与前景一、中国交通的布局特点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历史悠久,古代的水路交通曾有过相当辉煌的成就。
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海运与内河航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
下面就分别介绍这五种运输方式的布局特点。
(一)铁路运输中国的铁路网由相互连接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和铁路枢纽组成。
其地理格局是以北京为中心,京广线和陇海兰新线为主干。
京广线以东有京——沪——沪杭——鹰厦、和京九线两条纵贯线;以西有集二——同蒲——太焦——焦柳——黎湛组成的第四条纵线。
陇海线以北有京包——包兰、京石——石太——石德——胶济等横贯线;以南有浙赣——湘黔——湘桂——贵昆等斜贯东西,构成了中国大陆铁路网的基本骨架。
然而这一基本骨架在上世纪末已经形成。
本年已是2012年,经过了这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铁路网在原先的骨架上又增加了若干条横纵线。
如2010年8月17日铺轨成功并通车的洛湛铁路。
中国现今已形成了“八纵八横”复杂的铁路网络系统。
(二)公路交通中国的公路按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汽车专用公路,以国道为主干骨架辅之以省道、跨省公路等主干线,将全国重要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沿海口岸等连接起来,构成公路网。
(三)海运与内河航运我国内河航运的重点在三江两河——长江、珠江、黑龙江和淮河、京杭大运河,长江是我国内河航运的主体。
内河港口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南京、镇江、南通。
中国东部海岸线漫长,优良海港散布。
改革开放以来,海港吞吐量迅速增长。
沿海重要港口有:上海、秦皇岛、广州、宁波、大连、天津、青岛等。
(四)航空运输民航业是交通运输业中最年轻的一个行业,至今仅有7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
中国的民航业经历了艰难坎坷和腾飞几个不同历史阶段。
航线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航空运输的发达程度,反映了经济地理分布状况以及文化、政治等因素对航空运输的影响。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概况、铁路客运行业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一、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概况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对于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经济布局和国防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一直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十二五”时期,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3.4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6倍,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铁路、民航客运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50%以上,城际、城市和农村交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场站一体化衔接水平不断提升。
高速铁路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电动汽车、特种船舶、国产大型客机、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进展,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交通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世界领先,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新能源运输装备加快推广:,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随着综合运输通道的完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客商务出行、休闲旅游出行等需求及货物跨区域运输、调配的需要逐渐增加。
2013年以来,我国旅客运输周转量及货物运输周转量整体处于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
《2020-2026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按照运输方式进行分类,交通运输可以分为铁路、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等方式,各类运输方式的旅客运输周转量呈现不同发展态势。
其中,铁路、民用航空旅客周转量增长速度较快,铁路运输旅客周转量占比由2011年31.02%提高至2018年41.34%;民用航空旅客周转量占比由2011年14.64%提高至2018年31.31%;水运旅客周转量占整体旅客周转量比重较低,处于较为稳定状态;公路旅客周转量及占比有所下降,由2011年54.09%下滑至2018年27.12%。
简述我国铁路运输业的特点
我国铁路运输业的特点
我国铁路运输业具有以下特点:
1. 快速高效:中国铁路网络日益发展,高速铁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高铁的出
现使得旅客运输速度大幅提升,大大缩短了距离,提供了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同时,中国实施“时刻表列车”管理制度,保障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点率。
2. 高密度运输:中国铁路运输业通过铁路网的密集连接,实现了快速、大量的
货物和旅客运输。
铁路货运能够承担大容量的运输任务,满足了国内物流需求。
3. 跨越大陆:中国作为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铁路运输在国内外贸
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铁路运输能够将货物快速、高效地连接沿海港口和内陆省份,加速了物流运输的流通速度。
4. 绿色可持续:中国铁路运输业致力于绿色可持续发展。
铁路交通相对于公路
交通来说,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铁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交通拥堵。
5. 技术创新:中国铁路运输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中国
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
同时,铁路运输在智能化方面也有突破,如使用智能化调度系统、自动驾驶技术等,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特点包括快速高效、高密度运输、跨越大陆、绿
色可持续和技术创新。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铁路运输在国内外贸易以及人民出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河北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我国交通运输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学生专业班级交通运输L11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目录摘要前言一、交通运输的含二、我国交通运输现状(一)公路运输1.公路运输的特点2.公路运输的现状3.公路运输的特点(二)铁路运输(三)水路运输(四)航空运输(五)管道运输三、我国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二)公路运输和民用航空运输所占比重上升较快(三)铁路任务量大承载了大量短途运输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形成综合性的高效能运输系统(二)综合发展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是当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2.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增强有效交通生产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的途径之一(三)实现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集约型交通结论参考文献我国交通运输专业的现状及发展交通运输专业L111班郑思琦学号11L0205137【摘要】现在是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快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则是其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正常运转、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保障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的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综合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使得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 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如何学习及认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并使之快速协调发展尤为重要,本文章主要简述了我国交通运输专业的现状及发展。
【关键词】交通运输现状问题发展前言一部浩瀚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与交通的关系史。
交通运输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悠远流长的历史过程。
它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摇篮与动力,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因此认识了解交通运输以及他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划分为水上运输阶段、铁路运输阶段、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综合运输四个阶段,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史对我们很重要。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论文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论文交通是指所有透过火车、汽车、摩托车、轮船、飞机等工具,或仅靠人力进行的人流、客流和货流的交流运输,但广义解释也包含邮递和电信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形成了现代的交通运输业。
在采用新技术实现现代化方面,各种运输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却存在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即提高速度、加大载重、走向智能化和保护环境。
关键词:交通运输;改善;新技术;智能化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形成了现代的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是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
面对如此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剧烈竞争,现代运输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的运输产业,达到高服务质量、高运输效率和低运输成本,实现交通运输的全面现代化。
在采用新技术实现现代化方面,各种运输方式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却存在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即提高速度、加大载重、走向智能化和保护环境。
1 提高速度提高运行速度是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话题。
任何一种运载工具都在特定的介质中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克服介质阻力而不断提高前进速度。
但是,如果与提速带来的效益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那么这种提速也就没有生命力。
这就是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至今仍停留在试验阶段的原因。
航空与水运是一样的,要提速就得减小或脱离与空气媒体的接触,如宇宙飞船(没有空气)。
所以,无论哪一种运输方式都有一个经济提速的空间。
各种运输方式提速的方法有共同的特点。
首先,必须加大牵引力来获得足够大的驱动和制动功率,才能克服周围介质的阻力,跑得快、停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