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尝试教学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教案:人教PEP六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Unit 6 第4课时(2)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听懂、会说、会读本课时出现的单词和句型。
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图片和情景,正确使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主语的经常性动作或状态。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和翻译。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1. 单词:often,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rarely, always, never。
2. 句型:What does he/she often do? Does he/she usuallydo that?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单词:often, usually, sometimes, rarely, always, never。
句型:What does he/she often do? Does he/she usuallydo that?2. 难点:一般现在时的运用。
正确使用频率副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课本。
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跟唱歌曲 "What do you usually do?"。
老师出示日常活动图片,学生用中文描述。
2. 导入(10分钟)老师出示一张自己的课程表,引导学生用中文描述老师的日常活动。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课程表,并用中文描述。
3. 新课呈现(15分钟)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引导学生用英文描述图片中人物的日常活动。
学生听录音,跟读新单词和句型。
4.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情景,用英文描述。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角色扮演。
5. 巩固练习(5分钟)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学生用英文描述图片中人物的日常活动。
学生互相提问,用英文回答。
板书设计:1. 单词:often, usually, sometimes, rarely, always, never。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全册) Unit 1: 寓言故事课时1:The Lion and the Mouse教学目标:- 了解并研究寓言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 研究和复动物的名称及性格特点- 提高阅读和听力理解能力教学内容:1. 寓言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阅读和讨论2. 动物名称和性格特点的研究3. 听力理解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狮子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狮子的了解。
2. 阅读故事:带领学生阅读寓言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并注重理解故事情节。
3. 讨论问题:让学生回答关于故事的问题,例如:What did the lion do to the mouse? Why did the lion spare the mouse?4. 研究动物名称和性格特点:教授单词lion、mouse等动物名称,并让学生描述它们的性格特点。
5. 听力理解练:播放与故事相关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听并回答问题。
作业:1. 抄写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关键句子。
2. 阅读课本上关于动物名称和性格特点的内容并做笔记。
Unit 2: 基础篮球技巧课时1:Dribbling教学目标:- 研究和掌握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 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体育精神教学内容:1. 篮球运球技巧的演示和解释2. 练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3. 小组合作练教学步骤:1. 引入:向学生展示篮球运球的动作,并解释其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演示和解释:仔细演示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并解释每个动作的要点。
3. 练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
4. 小组合作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篮球运球的练。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练,其他组员观察并给予反馈。
作业:1. 回顾并练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
一年级下英语导学案-Lesson3-人教(新起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听懂、说出numbers 1-5和words: girl, boy, student等单词;2.学习并掌握动词短语stand up和sit down;3.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会礼貌地询问别人的年龄;2.培养学生互相关心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五颜六色的气球,还有一块大红布;2.准备电脑或音响等课堂用具;3.学生准备好英语练习册、英语笔记本和铅笔等。
【教学过程】Step1. 课堂口号大家好!let’s begin!Step2. 准备活动1.播放音乐,听听找找课室里的音乐声源;2.通过扫描给出颜色和图案的气球,让学生找到与自己气球图案和颜色相同的同学;3.学生从自己的气球中找到自己所在小组的卡片,并将卡片放在自己小组的底部上方;4.所有小组的卡片放置完毕后,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想让哪个小组先进行这节课的活动。
Step3. 导入活动1.教师让小组里的一名学生举起气球,并询问他的小组里年龄最大的学生;2.如果答案正确,教师在红色布条上面粘上该气球,颁发奖章。
Step4. 教学重点1.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聆听并观看数字 1-5 在视频中的表现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How many?”;2.引导学生大声跟读学习人名、动物等单词,并让他们举起气球来指向正确的图片;3.通过图片和声音,让学生回答问题,“What is it?”;4.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学习动词短语stand up和sit down。
Step5. 教学扩展1.教师出示数字 1-5,让学生调整手指的数量为相应数字;2.教师出示学生自己的年龄,让他们互相询问自己的年龄;3.教师让学生表演能够体现单词和短语的动作,例如站着、坐下、跳跃等。
【教学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运用“How many”、“What is it” 等问题句型,相关单词能够流畅地表达;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动词短语stand up和sit down;3.学生能够通过更直观的动作等方式学习和掌握相关单词和短语。
《Lesson 2》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_____、_____、_____等,并能够正确运用它们进行造句和表达。
2、理解并能够运用本节课涉及的重要语法结构,如_____、_____等,能够在实际语境中准确判断和使用。
3、能够听懂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简单对话和短文,并抓住关键信息。
4、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准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复述。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_____能力和_____思维。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重点词汇和短语的记忆与应用。
重要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难点某些复杂语法结构的准确运用,如_____。
对课文中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和分析。
三、学习方法1、预习提前预习课文,标记出生词和不懂的句子。
尝试通过查阅词典和相关资料,初步了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
2、课堂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回答问题。
做好笔记,记录重点知识和老师强调的要点。
3、复习课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巩固词汇、语法和课文。
完成相关练习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四、学习过程1、词汇学习教师讲解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包括其发音、词性、词义和用法。
学生跟读词汇,纠正发音。
通过例句和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用法。
2、语法学习介绍本节课的重要语法结构,通过例句进行详细讲解。
让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如填空、造句等,以加深对语法的理解和运用。
3、课文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其中的语言点。
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4、听力训练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并回答问题。
再次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核对答案,并分析错误原因。
5、口语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课文主题展开交流。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练习。
6、写作练习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写作任务,如根据提示写一篇短文。
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工作划任课教师:罗雷一、指导思想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全期教学总目标学生应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能听懂教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与讨论。
能读供七至八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
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三.教材简要分析全书共有十个单元,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
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间接引语、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反意疑问句等。
每个单元分A和B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提供了一篇阅读文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量。
四、学情简要分析我班有29人,通过一年半的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
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
能读懂短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
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措施及教改措施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二)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与参与。
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具体来说:1.认真专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汪村小学六年级英语导学案
执笔:章园审核:审批:学案编号:
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小组:
汪村小学六年级英语导学案
执笔:章园审核:审批:学案编号:
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小组: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7%D6%B5 %E4&in=6&cl=2&cm=1&sc=0&lm=-1&pn=5&rn=1
【整理学案】
汪村小学六年级英语导学案
执笔:章园审核:审批:学案编号:
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小组:
汪村小学六年级英语导学案
执笔:章园审核:审批:学案编号:
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小组:
汪村小学六年级英语导学案
执笔:章园审核:审批:学案编号:
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小组:
汪村小学六年级英语导学案
执笔:章园审核:审批:学案编号:
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班级:小组:。
四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Unit 4 My Home. A Let’s spell(人教版PEP)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单词“home, family, room, kitchen”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句子“What’s this? It’s a/an”以及回答“It’s my”等。
(3)掌握字母组合“ome”的发音规律,能够辨别并正确发音相关单词。
2.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句子,描述自己的家庭和家居环境。
(2)能够通过图片或实物,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介绍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让他们学会关爱家人,珍惜家庭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单词:home, family, room, kitchen2. 句子:What’s this? It’s a/an, What’s that? It’sa/an, It’s my3. 字母组合:ome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单词“home, family, room, kitchen”的认读和运用,句子“What’s this?It’s a/an”以及回答“It’s my”的运用。
2. 难点:字母组合“ome”的发音规律,以及相关单词的拼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课件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单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和家居环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的氛围。
2. 呈现: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单词“home, family, room, kitchen”,让学生听音辨物,并学会用英语描述。
3. 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掌握字母组合“ome”的发音规律,并正确发音相关单词。
4. 练习: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练习单词和句子的运用,巩固所学知识。
5. 运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庭和家居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导学案教学设计及作用摘要;本文是基于“英语核心素养”下通过利用英语导学案教学,结合仁爱版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对于导学案的编写及教学作用分别进行探究。
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也希望通过导学案教学能够为未来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导学案设计,教学作用一、英语导学案设计导学案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当中来,学生自学能力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一)学习目标设计:学习目标设计是基于英语“核心素养”设计包含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智力目标。
以Book I Unit 3 Topic 1 Section B为例:1.知识目标:学习助动词does的用法。
2.智力目标:学习一般现在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疑问句极其答语。
3.情感目标:学习一些有用的表达方式。
学习目标设计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英语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练的全面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而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初步的基础。
(二)课前预习设计:指定预习内容,有针对性设计少量预习思考题。
如下:1.自主学习新单词新短语;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3.结合课本,写出下列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4.自学指导:学习过单词后,自学1a并尝试翻译下列句子。
课前预习设计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导学案的要求进行自主预习,以便教学时更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句型结构及语法模块。
导学案课前预习学习设计加深学生对英语课文的自我理解,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三)课堂导学设计:1.Free Talk;2.自主学习:1)小组内相互讨论,检查预习情况2)老师列出重点内容提纲,学生自主学习,掌握重点内容;3.合作探究,师生共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4.拓展运用练习。
2024人教版七年级英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 词汇:掌握七年级英语课本中的重点单词,包括单词的拼写、发音和词义。
例如,学习关于家庭成员(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等)、日常用品(pen, book, bag等)、颜色(red, blue, green等)等方面的词汇。
- 语法:理解并能运用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包括be动词(am/is/are)的正确使用,以及实义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规则(如like - likes, play - plays 等);掌握简单的句型结构,如This/That is...(这/那是……),I'm...(我是……)等。
2. 语言技能目标。
- 听:能听懂简单的课堂指令、简短的对话和描述性的短文,如关于个人信息、日常活动等内容的听力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等)。
- 说:能够运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如介绍自己和他人、描述事物等;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发音清晰。
- 读:能够正确朗读课本中的课文和单词,读懂简单的英语短文,理解其主要内容,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 写:能正确书写单词、短语和简单的句子,如描写自己的家庭、介绍自己的爱好等;注意字母的大小写、标点符号的使用。
3. 情感态度目标。
-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1. 重点。
- 重点单词和短语的记忆与运用。
- 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尤其是be动词和实义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正确使用。
- 简单的英语对话和短文的理解与表达。
2. 难点。
- 实义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规则中不规则变化的记忆,如have - has。
- 一般现在时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运用,特别是在描述他人的习惯或经常发生的事情时。
- 英语中的文化差异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影响,如一些称呼、问候方式等。
小学英语导学案一、导入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假设你是一位外国导游,请你根据以下提示,为游客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二、新知引入1. 呈现信息:现在请你阅读以下内容,对比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
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在1月或2月)- 庆祝活动:拜年、放鞭炮、舞龙舞狮、吃年夜饭、贴春联、包饺子等- 礼物:压岁钱圣诞节:- 时间:每年12月25日- 庆祝活动:圣诞节老人送礼物、歌唱、跳舞、装饰圣诞树、吃圣诞大餐等- 礼物:圣诞礼物三、学习内容1. 学习目标:了解春节和圣诞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学习重点:学习春节和圣诞节的时间、庆祝活动和礼物。
3. 学习方法:阅读和对比。
4. 学习步骤:a. 阅读春节和圣诞节的介绍;b. 将春节和圣诞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写在左右两侧的表格中。
四、学习活动1. 活动一: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发言;- 让学生结合个人经历或家庭传统,讨论春节和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及其意义;- 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并提供必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活动二:任务完成a. 学生们完成学习步骤中的阅读和对比表格的填写;b. 老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解答。
五、巩固练习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a. 选择题:根据所给的图片选择正确的节日;b. 阅读理解:根据短文回答问题;c. 编写对话:根据提示编写表达春节或圣诞节庆祝活动的对话。
六、拓展延伸1. 观看视频或幻灯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内涵;2. 分组或个人设计海报,展示春节的庆祝活动,并试着用英语进行宣传。
3. 分享中国传统节日的其他信息,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七、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春节和圣诞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能够用英语表达相关的庆祝活动和礼物。
八、检测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参与度、发言、合作等。
九、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Lesson 24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_____、_____、_____等。
2、理解并能够运用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如_____、_____等。
3、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重点词汇:_____、_____、_____的拼写、读音和用法。
(2)重点句型:_____、_____的结构和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2、难点(1)某些词汇的特殊用法和固定搭配,如_____与_____的区别。
(2)理解课文中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和长难句。
三、学习方法1、预习法:提前预习课文,标注出生词和不懂的地方。
2、朗读法:大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笔记法: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记录重点知识。
4、练习法:通过做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学习过程1、课前预习(1)预习课文,尝试理解大意。
(2)查阅生词,标注读音和释义。
2、课堂学习(1)词汇学习教师讲解重点词汇的读音、拼写和用法,举例说明。
学生跟读、拼写,加深记忆。
进行词汇练习,如填空、选择等。
(2)句型学习分析重点句型的结构和语法特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句型操练。
(3)课文学习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读音。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课堂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进行小组讨论,解决练习中的疑难问题。
(5)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易错点。
学生回顾所学,提出疑问。
3、课后复习(1)复习重点词汇和句型,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如书面练习、口语表达等。
五、知识拓展1、了解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2、阅读相关的英语文章,拓展阅读量。
六、学习检测1、单词听写,检测词汇掌握情况。
2、句型仿写,检测句型运用能力。
3、阅读理解,检测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本节课的生词和短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节课的主要句型进行表达。
2. 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1. 生词和短语:market,library,park,zoo,post office,hospital,restaurant,supermarket等。
2. 主要句型:Where is the ? It’s near 以及 How can I get to ? Take a and turn Then go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掌握本节课的生词和短语。
(2)能够熟练运用主要句型进行表达。
2. 难点:(1)如何正确运用指示代词和地点状语。
(2)如何准确表达具体的路线和方向。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地图,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Leadin(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复习之前学过的地点词汇。
2. 学生自由发言,尝试用英语描述地图上的各个地点。
Step 2:Presentation(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跟读并记忆。
2. 教师通过PPT展示主要句型,引导学生跟读并理解。
Step 3:Practice(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系列口语练习,引导学生运用生词和短语进行交流。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各个地点的对话。
Step 4:Consolidation(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寻宝游戏”,引导学生根据提示找出地图上的宝藏。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同时用英语描述寻找过程中的路线和方向。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生词和短语,以及主要句型。
《Welcome!》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Welcome”这个词的含义和常见用法。
2、掌握用“Welcome”进行欢迎表达的不同场景和语气。
3、能够熟练运用“Welcome”及其相关短语和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Welcome”的基本含义和发音。
(2)“Welcome to”和“You are welcome”这两个常用句型的结构和用法。
2、难点(1)在不同语境中准确运用“Welcome”及其相关表达。
(2)理解“Welcome”所传达的情感和态度。
三、学习方法1、情景模拟法通过设定各种欢迎的场景,如迎接客人、欢迎新同学、欢迎来到某个地方等,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加深对“Welcome”的理解和运用。
2、对比分析法对比“Welcome”与其他表示欢迎的词汇或短语,如“greet”“receive”等,分析它们在用法和语义上的异同,从而更准确地掌握“Welcome”的特点。
3、实例积累法收集包含“Welcome”的例句,包括书面语和口语,通过分析和模仿这些实例,提高运用“Welcome”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导入(1)展示一些欢迎的图片或视频,如人们在机场迎接亲友、学校欢迎新生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场景中会用到哪些表达欢迎的词汇和句子。
(2)提问学生是否知道“Welcome”这个词,并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其含义。
2、知识讲解(1)讲解“Welcome”的发音,让学生跟读几遍,注意元音和辅音的发音准确。
(2)解释“Welcome”作为动词的含义,如“欢迎;迎接;欣然接受”等,并举例说明,如:“They welcomed us warmly”(他们热情地欢迎我们。
)(3)重点讲解“Welcome to”这个句型,说明其用于欢迎某人来到某地,如:“Welcome to our school”(欢迎来到我们学校。
)同时,让学生进行模仿造句练习。
(4)讲解“You are welcome”这个常用回答,表示“不客气;不用谢”,举例:“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ou are welcome”(谢谢你的帮助。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2)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Let's learn和Let's do部分的内容。
(3) 能够在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的句子描述动物的特征。
2. 能力目标:(1)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生词和句型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展示自己的习惯。
教学内容:本课的主题是描述动物的特征。
主要内容包括:生词和句型的学习,以及Let's learn和Let's do部分的内容。
生词包括:panda, tiger, penguin, koala, bear, elephant, giraffe, zebra。
句子包括:What does it look like? It looks like和What does it like? It likes。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难点: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句子描述动物的特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动物图片、单词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Step 1: 热身 (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动物的名称。
然后,教师再展示一些动物的特征,让学生猜测这些动物是谁。
Step 2: 生词学习 (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课的生词,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然后,教师再通过一些简单的句子,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些生词。
Step 3: 句子学习 (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课的句子,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然后,教师再通过一些情景,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些句子。
Step 4: Let's learn (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课的Let's learn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科导学案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科导学案3.教师指着黑板上Sally头像附近的文字示范叙述故事内容,如:Sally went to Harbin in winter. She went skating on the lake. She went to see the Ice and Snow Festival. There was a big ice city. There were many people. She had fun in the snow. She made a snowman with Ben. The snowman was short and fat. And it had a big red nose. It’s a lovely snowman.4.给学生一些时间练习,然后请个别学生展示。
(四)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5页的Look and say.部分。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模仿跟读。
(2)学生同桌合作,一起读一读四幅图下的内容,互相纠正语音语调。
(3)请几位学生示范朗读。
(4)教师再出示几幅图,请学生看图描述2.完成课本第5页的Read. Tick or cross.部分。
(1)请学生自读短文,独立完成练习。
(2)全班核对答案。
(3)全班读一读短文。
3.完成课本第7页的Listen and connect.部分。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全班核对答案。
(3)教师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模仿跟读。
4.学唱歌曲:I’m a Little Snowman。
五、拓展延伸综合活动:我的一次旅游活动。
1.教师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和一幅福建地图,告诉学生自己去了哪些地方,并从中选出一个地方,根据自己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的旅游经历,如:I went to Wuyishan in summer. I went there by car. It’s hot and sunny. I climbed the Dawang Peak(大王峰).It’s beautiful and famous.I traveled along the Jiuqu Stream(九曲溪). I took many photos.2.请学生结合带来的照片,用简短的语句写一写自己的一次旅游经历。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全册) Unit 1: Hello!- 研究目标:了解如何问候和介绍自己- 核心词汇:- 问候:hello, hi- 介绍自己:I'm..., My name is...- 重点句型:- 问候语句:Hello! Hi!- 自我介绍句:I'm Linda. My name is Tom.Unit 2: How do you spend your day?- 研究目标:描述日常活动- 核心词汇:- 日常活动:get up,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 study, play sports, have dinner, go to bed- 重点句型:- 描述日常活动:I get up at 7 o'clock. I have breakfast at 8 o'clock.Unit 3: How much is it?- 研究目标:研究购物和问价格- 核心词汇:- 购物:buy, shop, store- 价格:how much, expensive, cheap- 重点句型:- 问价格:How much is the T-shirt? It's 50 yuan. Unit 4: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研究目标:谈论天气状况- 核心词汇:- 天气:weather- 天气状况:sunny, cloudy, rainy, snowy- 重点句型:- 谈论天气: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sunny. ...(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导学案)总结:本册导学案主要包括九年级英语上册各个单元的核心词汇、学习目标和重点句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导学案,学生可以增强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英语阅读课导学案的设计作者:王伟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64期【摘要】英语阅读教学学案导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导学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活动。
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
本文从“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设计的说明、导学案的使用方法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导学案主动学习英语阅读学案导学模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已实施一年多,经过导学案的尝试教学,我深感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教师的枯燥单调的工作,从教师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了百家争鸣,教师由传授者变成了策划者。
结合课堂实践,感悟其中收获很大,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我们认为实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英语阅读教学学案导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导学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活动。
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
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
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导学案”模式的理论依据学案导学的模式是符合《新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它的出台也是具有理论依据的。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
英语尝试教学导学案
Unit 7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一:课前演练,尝试准备
作文欣赏与点评
二:自主学习,尝试探究
(一)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多用一般过去时,特别是讲故事,写日记时。
(二)泛读课文
1: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2:完成课本上2a部分,判断形容词的褒义贬义。
3:通读课文,完成问题及表格
①What did they do on June 15th?
②Did Helen and Jim go on the same trip?
(三)精读课文
1:找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
do go visit is get see
learn can teach take buy aren’t
2:翻译下列短语
进行同一个旅行对于、、、感觉怎么样参加一次学校旅行参观科学博物馆到那儿
乘坐火车如此快沿途与某人下象棋在那之后制作机器人模型礼品店总的来
说令人兴奋的一天乘坐火车到、、、对、、、感兴趣太多人礼品店里的物品
一点儿也不照相
3:观察下列句子,找出句型并造句
①I learnd a lot about robots.
规纳句型:了解
造句:许多美国人想要了解中国历史。
②I went to the gift shop and bought some lovely gifts for my parents.
规纳句型:为某人买某物买给某人某物
造句:在我生日那天妈妈为我买了一个生日蛋糕。
③It was different to take photos, so I didn’t take any.
I’m sorry to hear that.
I’m happy to see you.
规纳句型:做某事是、、、
造句:看电视是令人放松的。
④Then the guide taught us how to make a model robot.
特殊疑问词+to+do 做宾语
模仿造句:我不知道说什么。
我想要知道怎么样帮助他。
⑤so fast so cool so hot so expensive so的意思
It was different to take photos, so I didn’t take any. so的意思
⑥I didn’t know they could play chess with us.
We visited the science museum and is was really interesting.
I went to the gift shop and bought some lovely gifts for my parents.
规纳:两个并列或表示连续的动作,动词形式都应该用
⑦Everything was about robots and I’m not interested in that.
规纳:象everything这样的复合不定代词做主语,应该是()数句。
思考:为什么用am?
⑧There were also too many people .与be动词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We also have another two hours. 与行为动词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三对标检测,尝试作文
按下列提示写一篇题为“一次愉快的旅行”的短文,字数80个字左右,文章开头已给出。
在暑假完成作业后,和好朋友坐公共汽车一起去爬泰山(Mount Tai)。
要描述山上环境及游人状况。
吃野餐并拍照,感觉累但……。
A Happy Trip
On holidays, after I finished my homework,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Copy the phrases five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