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层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90.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8章 筒体结构设计主要内容结构布置(了解)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布置(熟悉)筒体结构简化计算方法(了解)筒体结构截面设计及构造(了解)8.1筒体结构布置(框筒、筒中筒和束筒)筒体结构布置除了应符合高层建筑的一般布置原则,还有要考虑如何合理布置,减小剪力滞后,以充分发挥所有柱子的作用。
z平面以正多边形为最佳,且边数越多,剪力滞后现象越不明显,空间作用越大。
圆形和正多边形最好,椭圆形、矩形也可,三角形平面宜切角。
z高宽比不应小于3,并宜大于4,其适用高度不宜低于60m,以充分发挥筒体结构的作用;z筒中筒结构中的外框筒宜做成密柱深梁,柱距为m31,密柱深梁可减小剪力~滞后。
z框筒的柱截面宜做成正方形、矩形或T形。
矩形长边应与腹板或翼缘框架方向一致(梁、柱弯矩主要在框架平面内)z内筒宜居中,面积不宜太小。
边长可为高度的1/12-1/15,也可为外筒边长的1/2-1/3,其高宽比一般约为12。
z框筒结构柱距较小,在底层因出入通道的要求加大柱距,必须布置转换结构,内筒应—直贯通到基础底板。
z楼盖构件(包括楼板和梁)的高度不宜太大(尽量减小楼盖构件与柱子之间的弯矩传递)。
楼盖形式:平板、密助楼盖、压型钢板8.2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布置1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特点(与筒中筒结构相比)框架一核心筒与筒中筒,在平面上相似,但受力性能却有很大区别。
z框筒结构,剪力滞后现象较明显z框架一核心筒,除角柱,其它柱的轴力很小。
框架-核心筒结构,因为有实腹筒存在,我国《高层规程》将其归入筒体结构,但就其受力性能来说,更接近于框架-剪力墙结构。
(1)柱轴力的比较框架一核心筒的翼缘框架承受的总轴力要比框筒小得多,轴力形成的抗倾覆力矩也小得多;(2)顶点位移、基本周期的比较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自振周期长,顶点位移及层间位移都大。
(3)基底剪力、倾覆力矩的比较框架一核心筒结构中实腹筒成为主要抗侧力部分,而筒中筒结构中抵抗剪力以实腹筒为主,抵抗倾覆力矩则以外框筒为主。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esign of tall building structures课程编号:402403课程类型:选修课学时:34 学分:2适应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工程结构抗震等建议教材及参考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梁兴文、史庆轩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年《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史庆轩,梁兴文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6年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限选专业课。
课程的目的及任务是学习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主要要求是:了解多、高层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及各种体系的特点与应用范围;熟练掌握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掌握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三种基本结构的内力及位移计算方法,理解这三种结构内力分布及侧移变形的特点及规律;学会这三种体系包含的框架及剪力墙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原理及方法;初步掌握国内主流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及特点。
能区别非抗震及抗震设计的不同要求。
对筒体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内力分布、计算特点、结构设计有初步认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内容:1.高层建筑的特点;2.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概况;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使学生关于水平力对于结构内力、变形及对于结构设计的影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于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应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重点: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
第二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内容:1.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选型;2.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与实例;3.楼盖结构布置;4.基础结构布置。
基本要求:熟悉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体系,了解不同体系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会进行结构体系的选择;了解结构总体布置的原则及需要考虑的问题;了解高层建筑中变形缝的处理特点;了解楼盖及地基基础方案选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四章课本重点完美版第4章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要求本章主要内容z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简介)z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重点)z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重点)z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重点)z超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简介)4.1 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4.1.1 结构计算分析方法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方法,主要有(1)线弹性分析方法(2)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3)非线性分析方法(4)模型试验分析方法。
z线弹性分析方法是最基本、最成熟的方法,目前大多采用该方法,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该方法可以满足工程精度要求;z框架梁及连梁等构件可考虑局部塑性引起的内力重分布。
例如: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对框架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装配整体式框架取0.7~0.8,现浇式框架取0.8~0.9;抗震设计的框剪或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可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z对复杂的不规则结构或重要的结构,可考虑非线性分析方法和模型实验方法。
4.1.2 结构计算模型(一)计算模型高层建筑结构是复杂的三维空间受力体系,应根据实际选取能较准确地反映结构中各构件的实际受力状况的力学模型。
可选择(1)平面协同工作模型:平面和立面布置简单规则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2)空间协同工作模型:(3)空间杆系模型: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和复杂布置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应采用空间分析模型(4)空间杆-薄壁杆系模型(5)空间杆-墙板元模型(6)有限元计算模型。
针对这些力学模型,目前我国均有相应的结构分析软件。
(二)计算假定:z楼盖(面)平面内刚度为无限大楼(屋)面为水平放置的深梁,近似认为其平面内为无限刚性。
可使自由度数减小,计算大为简化。
实践证明,对很多高层建筑结构可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若采用了刚性楼(屋)面板假定,设计上应采取措施保证楼(屋)面的整体刚度。
如结构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不宜过大;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对局部削弱的楼面,可采取楼板局部加厚、设置边梁、加大楼板配筋等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1) 一门主要专业课之一;2)与先修课程密切联系;3)与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密切相关;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1)绪论2)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3)荷载和设计方法4)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5)框-剪结构分析与设计6)筒体结构分析与设计3、学习本门课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矛盾?1)课时少与课程内容较多(抓住内容主线、重点突出)2)推导多、公式多(掌握思路、理解推导原理)第1章 绪论1.1 概 述问题:高层建筑的定义?通常以建筑的高度和层数两个指标来判定,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
1)国外:美国规定:高度22~25m以上或7层以上建筑为高层建筑;英国规定:24.3m以上的建筑;日本规定:8层以上或高度超过31m的建筑。
2)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045-95 规定:≥10层的居住建筑或≥24m的公共建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0层或≥28m;(本课程内容的依据)3)国际上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分为4类:第一类:9~16层(最高50米)第二类:17~25层(最高75米)第三类:26~40层(最高100米)第四类:40层以上(高于100米)注:高层建筑的高度般是指从室外地面至檐口或主要屋面的距离,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水箱间、构架等高度。
4)超高层建筑最初来源于日本,1995年出现英文词条Super-tall building ;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和规定,一般泛指某个国家和地区内较高的高层建筑;通常将高度超过 100m 或层数在 30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1.2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问题:与多层建筑相比有哪些的设计特点 ? 1、水平荷载成为设计的决定性因素1)竖向荷载产生轴向压力与结构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轴力与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层住宅楼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时间:审核:时间:陕建五公司建大高层住宅楼项目部20xx年1月19日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目录1混凝土分项工程概况----------------------------------------22 编制依据--------------------------------------------------33 施工准备--------------------------------------------------34 混凝土现场输送机械的选择----------------------------------65 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76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167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78 冬、雨期施工措施------------------------------------------259 混凝土成品保护--------------------------------------------2810 文明施工及安全要求----------------------------------------27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1 混凝土分项工程概况1.1结构概况1.1.1层高: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1.1.2结构截面尺寸:地下室、一至四层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700mm×700mm。
剪力墙厚:地下室为400mm、一至六层为350mm、七至十八层为300mm、十九至二十九层为250 mm、三十至三十二层为200 mm。
楼板厚度地下二层顶板为250mm,地下一层顶板为200mm,屋面为120mm,其余均为110mm;其中设备夹层顶板为预应力预制楼板。
高层建筑课件(完整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层建筑的相关知识。
我们将介绍高层建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我们将学习高层建筑的设计原理,包括结构设计、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
然后,我们将探讨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
我们将了解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教学目标:1. 了解高层建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掌握高层建筑的设计原理;3. 了解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4. 了解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原理;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
重点:高层建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高层建筑的设计原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纸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我国一些著名的高层建筑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高层建筑的外观和特点。
二、教材内容讲解1. 高层建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讲解高层建筑的定义,即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物。
介绍高层建筑的分类,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等。
阐述高层建筑的特点,如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景观效果好等。
2. 高层建筑的设计原理讲解高层建筑的设计原理,包括结构设计、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
结构设计要考虑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建筑设计要考虑空间布局、美观性和功能性;环境设计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态环保等。
3.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讲解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包括地基处理、桩基施工、地下室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施工等。
三、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关于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四、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高层建筑定义: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物分类: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等特点: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景观效果好设计原理:1. 结构设计:稳定性、安全性、耐久性2. 建筑设计:空间布局、美观性、功能性3. 环境设计: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态环保施工技术:1. 地基处理2. 桩基施工3. 地下室施工4. 主体结构施工5. 屋面施工作业设计:1. 请简述高层建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