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组织胚胎学

人体组织胚胎学

人体组织胚胎学

1 什么是人体组织胚胎学?

人体组织胚胎学(Human embryonic tissue science)是研究细胞、组织及器官的发育和分化规律的学科。同时,它也被广泛运用于解决某些人类疾病的治疗和修复。这一学科的研究不仅关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还包括各个器官的生长和分化过程。

2 人体组织胚胎学的应用

人体组织胚胎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可以用来研发新的药物、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以及修复某些受损组织。以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为例,它们是一类具有非常好的分化能力的细胞,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类型,如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这种潜在的应用价值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3 合法性问题

然而,由于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人体组织胚胎学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议。在许多国家,研究使用胚胎细胞等人类胚胎相关物质是属于敏感话题。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规定只能使用捐献的胚胎或已死亡胚胎,同时必须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4 未来的研究和发展

人体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已经在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凸显了一系列研究所要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难题。未来,科学家们还

需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组织的分化和发育规律,同时推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使得人体组织胚胎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与发展。

总之,人体组织胚胎学是一个关注细胞发育与治疗疾病等重要问题的前沿学科,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要点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要点 首先,人体解剖学要点: 1.人体组织:人体主要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其中上皮组织覆盖身体表面和各个腔道内壁, 结缔组织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肌肉组织负责运动功能,神经组织传递和 控制信息。 2.器官系统:人体内有多个系统,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每个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 3.骨骼系统: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头组成,主要功能是提供支持和 保护内脏器官。骨骼还参与造血、储存矿物质等生理过程。 4.肌肉系统:肌肉组织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骨骼肌负责 身体的运动,平滑肌控制内脏器官的收缩和舒张,心肌则控制心脏的收缩 和弛缓。 5.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心脏负责将血液泵送至 全身各处,血管则将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血液携带氧气和养分供 给细胞,同时运送代谢产物供给排出。 6.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等器官。呼吸系统的主要功 能是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维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供给细 胞呼吸。 7.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等器官。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 摄入、分解、吸收和排出,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

8.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和过剩物质,并维持体液的平衡。 9.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等器官,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生殖系统负责生殖细胞的产生、结合和胚胎的发育。 接下来,组织胚胎学要点: 1.组织学:组织学研究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组织可分为四种基本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上皮组织包括简单上皮、复杂上皮等,结缔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软骨组织、骨组织等。肌肉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 2.胚胎学:胚胎学研究受精卵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受精卵经过一系列分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过程最终形成胚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器官系统和组织。 3.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可以分为受精、分裂、囊胚、胚胎和胎儿几个阶段。在受精后,受精卵开始分裂成为多个细胞,逐渐形成囊胚。在胚胎阶段,器官系统开始发育,并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在胎儿期,各个器官逐渐成熟,并最终形成正常的人体。 4.重要器官发育:人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脏、大脑、肺、肾等都经历了复杂的发育过程。这些器官的发育涉及多个胚胎期的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组织形成等。

人体组织胚胎学

人体组织胚胎学 人体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发育和分化的学科。它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等多个领域。本文将从人体组织胚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体组织胚胎学的基本概念 人体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发育和分化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胚胎和胚胎期的组织和器官,包括胚胎早期细胞分裂、胚胎体系形成、器官形成和功能发育等各个方面。人体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等多个领域,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 二、人体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1. 胚胎早期细胞分裂 胚胎早期细胞分裂是胚胎发育的第一步,是胚胎细胞不断分裂和增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不断分化,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干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研究胚胎早期细胞分裂可以揭示细胞分化和增殖的机制,为干细胞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 胚胎体系形成 胚胎体系形成是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这个过程中,胚胎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发育和分化受到基因、环境、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胚胎体系形成可以揭示器官形成和发育的机制,为治疗先天性疾

病和器官移植提供理论基础。 3. 器官形成和功能发育 器官形成和功能发育是胚胎发育的最后阶段,也是胚胎发育的最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器官逐渐成型,并开始发挥功能。研究器官形成和功能发育可以揭示器官发育的机制,为治疗先天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提供理论基础。 三、人体组织胚胎学的应用前景 1. 干细胞研究和治疗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研究干细胞可以揭示细胞分化和增殖的机制,为干细胞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 先天性疾病治疗 先天性疾病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疾病,如唇裂、脑积水等。研究器官形成和功能发育可以揭示器官发育的机制,为治疗先天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3.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是指将一个人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中,以治疗某些疾病。研究器官形成和功能发育可以揭示器官发育的机制,为器官移植提供理论基础。 四、结语 人体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发育和分化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们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成体人体的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功能等方面,而组织胚胎学则研究人体组织和胚胎的形成与发育过程。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以人体结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通过解剖尸体和使用现代影像技术,来研究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和组织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通过研究这些结构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进行手术操作、制定治疗方案等。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体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发育过程。人体组织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又可以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组织,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组织胚胎学通过研究这些组织的结构和发育过程,可以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的形成。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人体结构和发育的完整知识体系。在医学教育中,这两门学科通常是作为基础课程来教授的,对于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时,学生需要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解剖学的术语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学习胚胎发育的过程,了解胚胎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器官的形成过程。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实验、组织切片观察、显微镜观察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观察和分析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揭示其内部的奥秘。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们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发育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辅导教案 前言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医学基础课。组织学主要介绍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及各系统、器官的光学显微镜下的微细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及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的科学,主要介绍人胚早期(受精后前8周)发育及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过程,其内容包括:受精、卵裂、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胎膜、胎盘的形成;双胎、多胎、联胎、胚胎龄的推算;颜面、颈部、四肢的发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眼、耳的发生以及在上述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及其临床意义。另外,简要介绍某些胚胎分化机理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生殖克隆等现代胚胎学的研究成就。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这两门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得到有关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辅导教案根据临床医学7年制全国统编教材及7年制教学大纲编写,介绍了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范围及大致的广度和深度.教案共分27章,每章包括2 部分。“目的要求”部分指出了本章中要求掌握与了解的内容,“主要教学内容"介绍的是课堂讲授的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及每章的重点和难点。该教案可供临床医学7年制、6年制及5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复习及自学所用。 各章节理论与实验课学时数分配见下表:

各章节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数分配表: 章节名称理论课学时数实验课学时数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0。5 0.5 第二章上皮组织 2.5 2。5 第三章结缔组织2。5 2。5 第四章软骨和骨 2.5 2 第五章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 3 2。5 第六章肌肉组织 2.5 2 第七章神经组织 3 2 第八章神经系统 2 2 第九章循环系统 2.5 2。5 第十章免疫系统 3 3 第十一章皮肤 1 1 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 2.5 2 第十三章消化管 3 2 第十四章消化腺 3 2 第十五章呼吸系统 2 2 第十六章眼和耳 2 2 第十七章泌尿系统 2 2 第十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2 2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最新资料推荐------------------------------------------------------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1: 骨按形态可分为: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骨的构造: 骨质,骨膜,骨髓 2: 胸骨角: 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 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真肋: 第 1-7 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假肋: 第 8-12 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弓肋: 第 8-10 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肋角: 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 3: 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 面露骨包括: 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5: 1 / 26

鼻旁窦 4 对: 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 筛窦, 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 翼点: 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 H 型的骨缝,称翼点。 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 7 关节的基本构造: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 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 8: 胸廓上口: 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胸廓下口: 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胸廓下角: 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 9: 躯干骨的连接: 1 椎骨的连接: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人类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研究 领域。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与组织的科学,它包括研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解剖艺术和人体解剖外科操作等若干内容。组织胚胎学是研究各类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发育过程的学科,它包括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胚胎形态发育过程、组织艺术与组织操作,以及医学模型的建立等内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有着密切而对立的关系。人体解剖学聚焦于人体器官内部结构的研究,而组织胚胎学则聚焦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是宏观的,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范围则是微观的。研究者们通过对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体的各种发育过程。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人体性别、人体特征、人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人体内部组织及系统功能等。人体外部形态包括面部特征、躯干部分、手足部分及其他外部形态特征等,而人体内部组织及系统功能则包含心脏、肺部、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各种机能的研究。 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胚胎发育过程包括胚胎的形态发展、胚胎的机能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胚胎发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基因因素及其他生物因素等,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从而更为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胚胎发育异常。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人类生物学中重要的两个领域,它们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而且可以更好地掌握人类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发育异常。科学家们不断地对这两个领域展开研究,以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真肋: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 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 弓肋: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 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 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 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 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 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 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 9:躯干骨的连接: 1椎骨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椎骨间连接: 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 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2肋的连接: 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肋与胸骨连接:软骨连接,胸肋关节,肋弓,浮肋 3颅骨连接:软骨连接,缝,颞,下颌关节 10:七大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1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构 特点:关节囊松弛,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囊内有关节盘将腔分上下两部分.关节囊前部较薄弱,较易向前脱位11: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12:骨骼肌的分类: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筋膜,滑膜囊,腱鞘。 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等处。可分为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 13: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呈三角形,称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14膈有3个裂孔: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平对胸椎体。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平对第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一,名词解释 1,苏木精染液为碱性,将细胞质和细胞质内某些结构染成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将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染成红色。 2,肝脏的表面有一薄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将肝实质分割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神经元末梢的组成部分,用于接受和释放递质,使得神经元经刺激而兴奋,分为突触,后膜,间区。 4,由第8-10对肋骨的前端借助软骨连于上位肋骨形成,常作为腹部触诊确定肝脾位置的标志。 5,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突出的角。 6,又称为视神经乳头,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呈淡红色。 7,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8,人体标准的解剖学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立,脚尖向前。 二,简答题 1,答:子宫韧带包括:子宫主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子宫主韧带: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防止其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 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两侧倾倒。 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的重要结构。 骶子宫韧带:向后上牵引子宫颈,并与子宫颈共同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 2,答:第一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离中切牙约15cm。 第二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点处,距离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位于食管穿过隔的食管裂孔处,距离中切牙约40cm 3,答::特点:由细胞,纤维和基质三种成份组成,细胞与纤维的含量较少,基质的含量较多,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细胞间质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三种纤维和基质组成组织具有支持连接,防御保护,营养和修复功能。 4,答:组成;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管是细化迂回的上皮性管道,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功能:具有重吸收功能,分泌功能和排泄功能,浓缩和稀释功能。 三,单项选择题 1-10:ACDCBBDCDC 11-20:DEEEBECDAA 21-30;DBEABBAEBB 四,多项选择题 1:CDE 2;BCE 3,BCDE 4:ABD 5;ABC 6;ABD 7;AB 8;BCDE 9;DE 10;ABC

人体组织胚胎学 名词解释

人体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1 分子筛:透明质酸是一种线性的长链大分子,由其构成蛋白多糖聚合体的主干,其他糖胺多唐则与核心蛋白相连,构成蛋白多糖亚单位,通过连接蛋白与透明质酸结合在一起。由此构成的蛋白多糖聚合体曲折盘绕,形成多微孔的筛状结构,称为分子筛。分子筛只允许小于其微孔的物质通过,对大于其微孔的颗粒状物质如细菌等则具有屏障作用。蛋白多糖聚合体上海结合着许多亲水基团,能结合大量水分子,形成细胞外“储水库”。 2 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光镜下呈长条状,粗细不等,呈波浪形交织成网,HE染色中嗜酸性,着红色;电镜下胶原纤维由更细的胶原原纤维构成,胶原原纤维有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条文横纹周期为60~70nm。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 3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glail cell),广泛发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数量约为神经元的10倍。这类细胞也有突起,胞体体积比一般神经元小,常规染色只见细胞核,没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但对神经元有支持、分隔绝缘、形成髓鞘、营养修复等多种功能,还能调节神经元的代谢和离子环境,对神经系统的发育、生理活动以及病理变化都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4 有孔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很多贯穿细胞的孔,有的孔上有隔膜;基板完整;内皮细胞之间常见紧密连接。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 5 连续性毛细血管: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内皮细胞之内有许多吞饮小泡。主要分布于肌组织、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处。 6 主细胞:分布于胃底腺的体部,又称为胃酶细胞,在胃底腺细胞中细胞最多,光镜结构呈柱状,胞核圆形,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顶部胞质呈泡沫状。电镜下发现核周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主要功能是分泌胃蛋白酶。 7 壁细胞:又称泌酸细胞在腺的颈、体部较多,细胞较大。多呈圆锥形。核圆而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嗜碱。主要功能是可以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8 皱襞:分布于小肠粘膜面上的环形结构,由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成,不仅增加了粘膜的表面面积,而且延长了内容物在小肠中的滞留时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9 肝血窦:是位于肝板之间的血流通路,腔大、不规则,借肝板上的孔互相吻合成网,血液由小叶周边汇入中央静脉。陡壁由一层有孔内皮细胞围成,内皮下无肌膜,窦腔内可见肝巨噬细胞和大颗粒淋巴细胞。 10 肝门系统:这个不懂 11 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垂体上动脉(大脑动脉环的分支),此动脉在漏斗处形成窦状毛细血管,即初级机毛细血管,而后汇集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沿漏斗柄下行走向远侧部,再形成毛细血管丛,称次级毛细血管,初级毛细血管。垂体微静脉核次级毛细血管构成垂体门脉系统。 12 足细胞:是内层细胞的足状突起。电镜下:足状细胞呈圆形或椭圆,从胞体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再分出许多小的指状的次级突起。足细胞次级突起之间有宽约 25nm的间隙,称为裂孔,孔上覆以厚4~6nm薄膜,称裂孔膜,构成滤过屏障,对尿液有滤过作用。 13 睾丸间质细胞:又称leydig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核圆或椭圆,胞质嗜酸,呈颗粒状。主要功能是合成雄激素。 14 精子细胞:是在曲细精管中产生,用于遗传生育的一类细胞。更靠近管腔,细胞体积更小,核圆形,染色深。胞质变长,核变长,形成精子头部,胞质后移。 15 肺巨噬细胞:肺巨噬细胞(pulmonary macrophage)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广泛分布在肺

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Ps:黄色的五个是18届考的五个名次解释 1.膜内成骨:中胚层的间充质先分化成膜状,在膜的基础上骨化,形成骨组织。 2.软骨内成骨:间充质先分化发育成软骨雏形,再骨化形成骨组织。 3.真肋:1~7对肋的前段借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4.假肋: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接 5.鼻旁窦:内外骨板之间含气体腔隙的总称 6.关节唇:附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 7.关节盘:扁平的纤维软骨盘,位于关节的关节面之间 8.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围成的上口小、下口大的截顶圆锥腔体 9.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尾骨以及他们之间的骨连结构成的上口大下口小的截顶圆锥腔体10:伸肌肌肉分布于关节顶角,肌肉收缩使关节夹角由小变大的肌肉 11:屈肌肌肉分布于关节顶角,肌肉收缩使关节夹角由大变小的肌肉 12:内脏:是指直接参与新陈代谢,生殖活动的器官 13:胸膜腔:壁胸膜与脏胸膜之间封闭的潜在间隙 14:腹膜腔:壁腹膜与脏腹膜之间的潜在间隙 15:心包腔:浆膜心包脏层与壁层之间的潜在腔隙 16:系膜:将腹腔、盆腔器官系连并固定于腹壁、盆壁的双层腹膜结构 17:壁外腺(大消化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腺 18:壁内腺(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19:肝门:连接肝的脏面左、右侧纵沟中分的横沟 20:肺门:纵膈面与纵隔相邻,此面靠中央处的凹陷 21:肺根: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裹一起形成 22: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的凹陷处 23:肾窦:肾门延伸到肾实质的凹陷(肾实质围成的腔隙) 24:鞘膜腔:脏层与壁层之间的间隙 25:精索:输精管在腹股沟管内与血管、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裹起来形成的圆索状结构26:体循环(大循环):起于左心室,终于右心房。血液有左心室搏出—主动脉及各级分支—全身各部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各级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冠状窦—右心房 27:肺循环(小循环):起于右心室,终于左心房。血液由右心室搏出—肺动脉及各级分支—肺泡壁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后—肺静脉的各级属支—左上、下肺静脉、右上、下肺静脉—左心房 28:动脉:是从心运送到全身组织和器官的血管 29:静脉:是从全身毛细血管运送血液回到心的血管 30:灰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和少量树突聚集形成的结构 31:白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由神经纤维聚在一起形成的结构 32:神经节:是周围神经系统中具有相似的形态、功能和纤维联系的神经元胞体集聚形成的团块状结构 33:神经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除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团块状或柱状的结构 34:神经:是周围神经系统中若干条神经纤维束聚集形成的结构 35: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总称 36:内分泌腺(内分泌器官):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松果体。

组织学和胚胎学

第二节组织学和胚胎学(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一、组织学(Histology) 组织学是研究有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一门形态科学,医学组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体,并借助于对高等动物的研究,协助探讨和解释由人体研究所得的知识。利用刀、剪等器械对有机体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肉眼研究为解剖学,早在在公元二世纪时即已开始。自显微镜发明后,使用显微镜对有机体器官微细结构的研究,原称显微解剖学,是属于解剖学的一部分。 英文tissue(组织)一词来自法文的tissu,其原意为编织物。此词由法国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Bichat(1771~1822)首先用于生物学中。他认为肉眼解剖有机体所分离的膜和脏器,是多种不同性质和质地的编织物。他称这些编织物为tissu(组织),并提出人体由20多种组织组成,但他未做过显微镜的观察。其后,显微解剖学家Mayer(1829)创用histology(组织学)一词。此词源于希腊文,由histos(组织)和logos(科学)二字组成,意即研究组织的科学。此后由于显微镜的改进,一些学者对有机体的微细结构做了许多观察,将人和高等动物的组织归纳为四类,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这个见解得到许多学者赞同,至今仍然成立。这四类组织起源于胚胎发生时的外、中、内胚层,各具有特定的构造和机能特点,按一定的配布样式结合成各器官和系统,再由这些器官和系统进而组成完整的有机体。起初,“组织学”同“显微解剖学”是有区别的。“组织学”着重于研究有机体的组织,而“显微解剖学”是研究各器官的微细结构。以后由于研究的进展,认为这样的划分并无必要,于是将组织学和显微解剖学合称组织学。组织学的建立和发展使有机体复杂的微细结构得以从四类组织的概念上进行分析,从而使有机体微细结构的研究有了基本的指导概念。 Schleiden和Schwann(1839)同时创建了“细胞学说”,阐明细胞是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功能和发生的基本单位。自此时起,以细胞为对象的研究渐发展成细胞学,但细胞是组成组织的主要成分。各种组织的构造和功能特点主要表现在组成它们的细胞上,故对细胞的构造和功能的研究仍是组织学的重要部分。现今的组织学是包括对细胞、组织和器官微细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的科学。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前半叶,细胞学主要是用普通显微镜研究细胞构造及其功能关系。细胞的生理学和化学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此后由于显微镜的改进,生物制片技术和染料化学的迅速发展,使细胞构造的研究日趋细致和深入。使用优良的固定剂、切片机和由煤焦油提取出的多种生物染料能在普通显微镜下显示组织、细胞的结构细节,组织学研究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辨认组织和细胞微细结构的多种标准方法。用这些方法所做的研究表明,有机体的许多微细结构是正常状态下经常存在的。组织培养技术和活细胞观察法的发明,证实这些微细结构是活组织和活细胞固有的,并非技术方法致成的人为假象。组织学的研究提供了正常器官、组织和细胞微细结构的标准图象,并证明这些微细结构在不同生理条件下呈现一定的变化,从而能较确实地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绪论 1.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定义; 解剖学:是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组织学:是借助切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方法,研究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微细结构的科学。 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的科学。 2.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内脏解释;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特定功能的器官。由一些功能相关的器官有机地结合,组成系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的器官多位于胸、腹、盆腔内,并与外界相同,故称为内脏。 3.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方位术语:(1)上和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和后: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3)内侧和外侧:近正中线为内,远离正中线为外。 (4)内和外: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 (5)浅和深:近体表者为浅,远体表者为深。 (6)近侧和远侧:近躯干者为近侧,远躯干者为远侧。 第一章·基本组织 1.上皮组织分类; 上皮组织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分为被覆上皮、感觉上皮和腺上皮。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和感受刺激等功能。 2.被覆上皮结构特点及各类被覆上皮分布;

单层扁平上皮分布在: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的表面) 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处。 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胃、肠、子宫等腔面。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呼吸道等腔面。 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未角化型(空腔、食管和阴道等);角化型(皮肤的表皮)。 变移上皮分布在: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的腔面。 3.内皮、间皮的概念; 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4.腺上皮、腺、肌节、骨单位、突触的概念;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腺;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骨单位又称哈佛斯系统,是骨密质的主要结构单位;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5. 疏松结缔组织中各种细胞功能。 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能合成纤维和基质,参与组织的更新和创伤修复。 脂肪细胞:有合成和储存的功能。 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可吞噬和清除结缔组织内的异物、细菌、逸出血管的红细胞及衰老死亡的细胞,亦参与免疫反应。 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 肥大细胞:胞质内含有肝素、组胺、白三烯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 6.软骨组织的分类、分布。 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 透明软骨分布在:喉、气管、支气管、肋软骨及关节面等处。 弹性软骨分布在:耳廓、会厌等处。 纤维软骨分布在椎间盘、关节盘和耻骨联合等处。 7.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功能及在周围血液中的正常值。 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 红细胞中的细胞质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具有结合运输O2及CO2的功能。正常值为:男性(4.0—5.5)*10的12次方/L,女性(3.5—5.0)*10的12次方/L。 白细胞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总数为(4—10)*10的9次方/L。分为有粒细胞和无粒细

人体组织胚胎学

人体组织胚胎学 人体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类胚胎和胎儿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和 功能的学科。这个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类胚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受精卵阶段,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育成为囊胚。第二阶段是胚胎阶段,囊胚进入子宫后继续发育成为胚胎。第三阶段是胎儿阶段,胚胎在子宫内继续发育成为胎儿。 在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涉及到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多个生物学过程。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机制和规律,也可以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在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形成的组织是内胚层。内胚层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可以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包括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血管细胞等。内胚层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和细胞迁移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学过程。通过对内胚层的研究,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机制和规律,也可以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除了内胚层外,外胚层和中胚层也是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织。外胚层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皮肤和神经系统的组织。中胚层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骨骼、肌肉、心脏、肺等器官的组织。这

些组织的形成和发育也涉及到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多个生物学过程。 除了对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进行研究外,人体组织胚胎学还涉及到干细胞研究。干细胞是一类能够分化为各种不同细胞类型的细胞。通过对干细胞的研究,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分化和细胞命运决定的机制和规律,也可以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总之,人体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类胚胎和胎儿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进行研究,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机制和规律,也可以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 《组织胚胎学》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内容。组织学是借助显微镜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是发生、发育规律和机制的的科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既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医学上习惯将其合称为组织胚胎学。 一、课程理念 《组织胚胎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习临床课程和护理课程的必修内容。本学科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组织胚胎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相关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人体重要脏器的微细结构特点以及个体发生、发育规律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要按照大纲各个不同章节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写好讲授提纲,明确重点和难点。重点内容要着重讲解,讲清讲透,务求学生完全掌握并能实际运用,难点内容要深入浅出,确保学生充分理解。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显微镜识别人体四大基本组织和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及其相关功能;掌握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育过程和颜面、消化管、呼吸、泌尿、生殖系统器官发生和心脏发生概况、常见畸形和防治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组织胚胎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人体的组织构成原理,掌握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基本组织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在理解四大基本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肝、脾、肺、肾等人体重要脏器的组织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内涵,为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理解人体不同脏器的生理功能和分析病变机制打下良好基础。另外,学习本课程还要理解和掌握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2.能力目标 通过《组织胚胎学》的学习,能够辨认人体各部结构分别由何种基本组织构成,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标本,能够镜下辨认四大基本组织的组成和结构,并在理解人体各重要脏器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对相应组织切片进行镜下观察和辨认。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能够根据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分析其功能机制,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3.素质目标 由于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和胚胎发育的一门学科,通过《组织胚胎学》的学习和锻炼,逐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求知精神。使学生对人体的奥妙形成并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并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勤于思考和探索的优良素质,为医护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建立开好头、筑好基。

组织胚胎学习题库及答案

组织胚胎学习题库及答案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学习组织胚胎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和实验技能。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组织胚胎学试题及其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1、问题:请简述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分类。答案:上皮组织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组织,具有紧密的结构和高度特化的细胞。它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三种类型。被覆上皮覆盖了身体表面和内腔器官的表面,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腺上皮能够分泌各种物质,如激素、消化酶等。感觉上皮能够接收外部刺激,如光线、温度、压力等。 2、问题:请简述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答案:骨骼肌纤维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明显的横纹和多个细胞核。它们是骨骼肌的主要收缩单位,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在横纹上,肌原纤维是由一系列肌丝有序排列而成的,它们在肌肉收缩时起到关键作用。 3、问题:请简述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答案: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类型。红细胞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功能。白细胞是一种具有细胞核的细胞,能够吞噬病原体和其他异物,并具有免疫功能。血小板是一种无核细胞碎片,能够促进血液凝固和止血。

4、问题:请简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答案: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肝脏和胆囊等。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和唾液的消化,进入胃中,胃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食物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大肠后排出剩余的废物。 5、问题:请简述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答案: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和呼吸肌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喉、气管和支气管等。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能够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呼吸肌是配合呼吸的肌肉,能够使胸腔扩大或缩小。 以上是常见的组织胚胎学试题及其答案,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认真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学习题库与答案 管理学习题库与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组织中,哪些角色属于管理者?(多选) A. 技术人员 B. 监工 C. 会计师 D. 销售代表答案:BCD 解释:管理者是指拥有下属并负责他们的绩效评估和奖励的人。在组织中,监工、会计师和销售代表都属于管理者。技术人员不是管理者,因为他们没有下属。 2、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下列哪种需求属于自我实现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