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统计概览中其他存 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到,截 至2017年8月底,金融机构同业资产规模为 573,559.51亿元人民币,占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 产23.61%,而在2009年11月,金融机构同业资 产规模为104173.20亿元人民币,占其他存款性 公司总资产只有仅仅13%。即在同期内,在其他 存款性公司总资产只增加了一倍多(至 2,429,748.58亿元)的情况下,同业资产规模扩 张了四倍之多,可见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扩张速 度之快。
同业业务的发展(续)
• 2010年之后,随着宏观环境和监管环境的 变化,同业业务开始从单纯的流动性管理 工具,衍生发展成为利用同业资金或理财 资金,以扩大各种表内外同业资产。会计 科目不断变化,除了传统的同业存放、同 业拆借、同业票据转贴现、债券回购等, 又扩展到诸如转贴现、信托受益权、信贷 资产转让与回购、同业代付、买断式回购 、票据对敲和应收款项投资等,模式创新 令人眼花缭乱。
– 同业资产主要包括“存放同业”、“拆出资金”及“买 入返售金融资产”以及近来兴起的“应收款项投资”等 科目;
– 中间业务包括代客外汇交易、基金和年金等托管、代理 清算、代理开票、代开信用证、第三方存管、代理基金 买卖、代理保险买卖、代理信托理财买卖、代理债券买 卖、代理金融机构发债,等等。
二、同业业务的规模及其发展
同业业务融资期限限制
• 金融机构办理同业业务,应当合理审慎确定 融资期限。其中,同业借款业务最长期限不 得超过三年,其他同业融资业务最长期限不 得超过一年,业务到期后不得展期。
同业业务规模限制
• 单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金融机构法人的不含结算性 同业存款的同业融出资金,扣除风险权重为零的 资产后的净额,不得超过该银行一级资本的50% 。其中,一级资本、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按照《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行业 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年第1号发布)的有关要 求计算。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 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农村信用社省联 社、省内二级法人社及村镇银行暂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