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体现
- 格式:ppt
- 大小:793.00 KB
- 文档页数:13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李白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将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生的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他的诗歌中不乏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个性和情感的表达,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抒发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狂放不羁。
李白在诗歌中大量运用了神话和传说,通过这些神奇的故事和人物,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这些神话和传说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他运用了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执着。
李白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对个性和情感的表达、对神话和传说的运用以及对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感和思考。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热烈的情感和豪迈的气势。
他善于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对自由、生命和爱情的热爱和追求。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段诗歌传达了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豪迈气概。
李白的诗歌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凡的意象。
他的诗歌不拘泥于现实生活的束缚,而是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历史和现实融入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象之中。
例如,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三国周郎赤壁,渔樵江渚皆度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中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奔放的个性:李白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由、放浪、无拘无束生活方式的向
往。
他倡导饮酒作乐,追求人生快乐,表现出了对束缚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2.自然意境的追求:李白的诗歌中大量描绘了自然景色,他通过对山水、花草、
月夜等自然景致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并将自然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3.对历史传说的神秘迷恋:李白的诗作中常常涉及神话传说、仙侠传奇等题材,
展现了对神秘、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他常常将自己幻想成仙、化身为神佛,表现出对超越尘世的渴望。
4.理想化的爱情观念:李白诗歌中描绘了对于理想化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表现
出对爱情的执着和浪漫情感。
他将爱情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而非俗世间的柴米情感。
试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2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抒写情感。
李白的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写感情。
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写炽热情感。
李白的诗歌语言直率。
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有助于展现其浪漫主义激情。
李白诗歌创作风格:无与伦比的浪漫与不羁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独具特色,充满了浪漫与不羁的气息。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不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李白诗歌创作风格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一、独特的浪漫风格李白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人类命运的独特感悟。
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山水风景、名胜古迹、神话传说等元素,通过这些元素来表达他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
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描绘:李白在诗歌中经常描绘自然风光,如山水、花鸟等,通过这些描绘来表达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神话传说:李白在诗歌中经常运用神话传说,通过这些传说来表达他对人类命运和宇宙的思考。
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表达,他的诗歌不仅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他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描绘。
二、不羁的创作手法除了独特的浪漫风格外,李白的诗歌创作还具有不羁的特点。
他在诗歌创作中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和规范,采用了自由奔放的创作手法,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
李白的创作手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夸张表现:李白的诗歌中经常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通过夸张来强调他的情感和感受。
对比反衬:李白的诗歌中经常使用对比反衬的手法,通过对比来突出他对某些事物或现象的思考。
寓言象征:李白的诗歌中经常使用寓言象征的手法,通过寓言来表达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
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李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浪漫主义和不羁的创作手法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李白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题材拓展:李白的诗歌作品拓展了诗歌创作的题材范围,使得后来的诗人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中进行创作。
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作品对情感表达的深入和真挚,使得后来的诗人在情感描绘方面更加深入和真实。
创作手法:李白的创作手法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后来的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更加自由奔放、灵活多变。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李白的诗歌常常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他能够将平凡的事物描绘得生动传神,也能够将奇妙的景象描述得真实可感,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2. 强烈的情感表达:李白诗歌中的情感表达非常强烈,他善于运用抒情的笔触,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无论是喜悦、欢乐,还是忧郁、苦闷,都能在他的诗歌中找到深深的烙印,让人感同身受。
3. 个性的语言风格:李白的诗歌语言风格独特,常常运用奇特的比喻和描绘,使得他的诗歌语言充满了个性。
他的诗歌语言不仅优美动人,而且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4. 自由的诗体和韵律:李白的诗歌形式自由,不受传统格律的限制,这种自由的形式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他的诗歌语言流畅,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总之,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手法多种多样,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为什么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被称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主要是因为他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诗歌。
他的想象主要表现在对客观事物的夸张,如“白发三千丈”、“天台四万八千丈”等;而他的夸张则主要表现在对内在主观感受的夸张,如“千里江陵一日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等。
这些夸张和想象看似荒诞不经,但却是诗人诗歌最诗意的体现。
此外,他的诗歌具有高傲豪迈的性格,恣肆纵放、雄奇飘逸的诗风,以及他诗歌的“惊风雨”、“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不仅深深地吸引和影响着当时众多的诗人,而且也给后代的诗人和词人以强烈的鼓舞和启迪。
他的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姚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是古典诗歌艺术的高峰。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使人们
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深深的情感与热烈的生命力。
当时的社会风气,处处盛行的宗教信仰,加之文人们对大自然
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因素都造就了李白的浪漫主义性格。
他
常常写诗歌赞美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并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显示出他的浪漫主义情怀。
李白的浪漫主义思想,在他独特的诗歌风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的诗歌表现了一种奔放自由,勇于表达真情实感的特质。
他的诗歌中所呈现出的情绪,时而舒适愉悦,忘却时光;时而豪
放不羁,展现出生命的热烈;时而悲壮深沉,令人感受到强烈的
情感震撼。
比如他的《将进酒》诗中,诗人放浪形骸,欲酣斯文,豪情万丈;再比如《登高》诗歌,他以英姿挺拔的形象,表达出了自己
向往自由,追求完整自我的思想。
李白的浪漫主义思想将现实与理想揉合在一起,将神秘与真实交融在一起,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拥抱。
他认为,人生如逆旅,虽过一生,有时也要追寻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维系人生的温暖,寻求生命的真正灵魂。
在历史长河里,李白的诗歌作品,经历了多年时间洗礼,却依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他的诗作一直被人们熟知与传颂,虽经过千年风雨的冲刷,但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感依旧能够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灵深处,激发出热爱生命的情感。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摘要:李白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他诗歌的艺术魅力正是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展现出来的。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夸张、比喻,对事物进行艺术的描绘。
他的想象丰富奇特,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驰骋,无拘无束。
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他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嬉笑怒骂,种种强烈的感情汇就了一种豪放而又奔放的气势。
本文主要从语言上大胆的夸张艺术、生动形象的比喻、丰富奇特的想象、清新质朴的语言几个方面来阐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的。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夸张艺术比喻想象清新质朴正文: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被后人誉为“诗仙”。
“狂”是他人生的写照,他的侠肝义胆、仙趣、狂醉畅饮极大的激发了其个性中的高傲狂放,形成了他独有的浪漫主义情怀、狂放不羁、豪爽达观的性格。
尽管在其诗歌中总是流露出人生如梦、应该及时行乐的感慨,但其出于内心深处的是对自由自在洒脱人生的向往,对随性、融入自然的渴望。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大气磅礴。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傲世独立的人格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在浪漫主义诗人中,李白是伟大的,独一无二的。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正说明李白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正是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展现出来的。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夸张、比喻,对事物进行艺术的描绘。
他的想象丰富奇特,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驰骋,无拘无束。
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他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嬉笑怒骂,种种强烈的感情汇就了一种豪放而又奔放的气势。
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乐府诗、歌行体诗歌都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含蓄而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咏三叹的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最强列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是盛唐诗坛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以其不朽的诗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李白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财富,其诗歌具有一种激荡宏大的情感张力,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纵观李白诗歌,浪漫主义是其主要特色。
本文将对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色进行阐述。
一、李白的诗词豪迈奔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气奋发,豪迈奔放,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极其乐观。
是对自我、对人生的有力肯定,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顽强的生命力量,它曾经鼓舞过众多颓唐失意的人奋起前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诗人用他炽热的感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怀,这种情怀大气磅礴、排山倒海、一泻千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字里行间充满火热的感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诗歌最大的特征就是“豪”。
他的豪放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者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十足,以至于有一些狂妄,因此他有恃才傲物的资本,表现出自己的清高。
李白被唐玄宗召赴长安时,他满心喜悦,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当他明白自己只是个“御用文人”的时候,他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傲然离去。
另一个方面,李白的诗歌气势恢宏,意境广阔。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贺知章为李白的大气深深所折服。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意境阔达,气势磅礴。
二、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李白善于借助超现实的幻想或古代神话传说构成各种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
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或象征他的炽烈感情时,他便借助于超现实的幻想或古代神话传说。
解析李白诗中的浪漫主义李白(701年-762年),唐朝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浪漫主义风格而著称。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学者,我对李白的研究心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体现在他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中。
在李白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情感相融合,展现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中,他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精神。
其次,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还体现在他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中。
李白的诗作中常常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向往。
他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以豪放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追求。
这种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情怀。
此外,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还体现在他对爱情的追求中。
在李白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爱情的狂热追求和对爱人的深情表达。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甜蜜与痛苦,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例如,在《长恨歌》中,他以深情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杨贵妃的爱慕之情。
这种对爱情的追求,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情怀。
最后,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还体现在他对艺术的追求中。
李白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他对诗歌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使他的诗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追求。
例如,在《静夜思》中,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展现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这种对艺术的追求,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情怀。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作中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
他对自然、人生、爱情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使他的诗作充满了豪放奔放、激情澎湃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一、引言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自然、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本文将从李白诗歌的主题、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他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李白诗歌的主题1. 自然景观:李白的诗歌常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描绘山水之美,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畅怀和向往之情。
2. 心灵境界:李白的诗歌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3. 英雄气概:李白的诗中常出现英雄豪杰的形象,如《将进酒》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展现了作者对英勇壮丽的世界的向往。
三、李白诗歌的表现手法1. 夸张手法:李白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诗歌的豪放情怀,如《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以夸张的词语和形象描绘出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观。
2. 比喻手法:李白善于用比喻来丰富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情感,如《行路难》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运用金樽、玉盘的比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3. 借景抒怀:李白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描写月光和霜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四、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1. 奔放豪放:李白的诗歌以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句通常富有节奏感,音调高亢,表达出作者豪情万丈的个性与情感。
2. 情感真挚:李白的诗歌情感真挚,直抒胸臆,没有保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世界的热爱和追求,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3.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李白的诗歌既有感性的表达,也有理性的思考,作者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努力追求真理与智慧。
附件:李白经典诗歌选集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指作品的创作者享有的权益,包括决定作品是否发表、以何种方式发表、参与与作品有关的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洋溢着火焰般的激情,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构建起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坛、诗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仅就其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比如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
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
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
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
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
所以,后面的诗句反跌入更大的苦闷,希望在消极避世中寻求解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及赏析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及赏析李白是盛唐著名诗人李白,其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洋溢着火焰般的激情,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接下来店铺搜集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及赏析,欢迎查看。
1、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你啊!赏析这一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
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唐诗笺注》:“‘君’指月。
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
诗自神韵清绝。
”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峨眉山附近的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在固定位置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一、豪迈而奔放的气势元稹说李白的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
”这正道出了李白诗歌的这种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描写客观事物,表现出不可羁勒的力量。
如诗人笔下的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这里,黄河奔腾咆哮,冲决一切,呈现出不可驯服的形象,确有“落笔摇五岳”之势。
再如诗人笔下的长江和高山: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登太白峰》连峰去天不盈尺。
《蜀道难》庐山秀出南斗傍。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这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都表现出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不可阻挡气概。
(二)抒发主观感受,表现出强烈、炽热的感情。
李白的诗往往直抒胸臆:在黑暗的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时,渴望摆脱羁绁,腾风凌云,得到自由。
他高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摧残槛中虎,羁绁上鹰,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赠新平少年》);受诏赴长安时,他高兴万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长安三年无所作为,最后又受排挤,他在诗中大呼:“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儿童唾廉蔺。
”(《醉后赠从甥高镇》);他憎恨权奸,诗中表达清除权奸的愿望:“何不令皋繇拥彗横八极,直上青天扫浮云。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他反对安禄山的叛乱,要求恢复祖国统一,就在诗中表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其二);他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就写下了“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的沉痛诗句。
在李白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兴会淋漓、或嘻笑怒骂,种种强烈炽热的感情,汇成一股豪迈而奔放的气势,震动着读者的心弦。
三)句法变化多端,不受格律的束缚。
当时律诗正在兴起,而李白流传下来的诗歌中,七律只有十二首,五律也为数不多。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内容摘要如果说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那么盛唐诗歌则是这个诗歌国度的最高峰。
确实,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盛唐,更是诗歌的巅峰时期。
而李白更是一位盛唐诗坛里不得不看的风景,其诗豪放飘逸,想象瑰丽,代表着诗坛里的一座高峰------浪漫主义。
其诗句风华绮丽而又巧妙的熔铸为高大古雅。
其人桀骜不驯,放任却又不随波逐流,一身追逐自由却又有安邦定国的宏愿······,同时在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封建社会空前鼎盛的时期,大唐国威远扬,辐射周边,但同时又隐藏着没落与衰败的暗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自身宏愿碰撞之下,孕育了李白独特的浪漫主义诗歌气息,这里,我仅以个人对李白的了解,从他所处的时代,身平。
经历,思想,诗歌作品等来阐述自己对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理解。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豪放飘逸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诗风包括对现实的反抗,对理想的追求;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超越现实的意境;独特的语言风格······,同时,在此基础上,李白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不断创造,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在诗歌中的体现首推他所塑造的人物想象。
诗歌中他采用雄奇的想象,强烈的表现自我,突出个性,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的抒发感情,他固然善于写景,然更善于抒情,在强烈的抒情气氛中,写出鲜明的自我形象,他不仅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使其特点更突出,更典型,而且善于借景抒情,使诗人情绪得到痛快淋漓的发挥,在写法上,多从自我入手,抒主观之情,以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语言,表现极强烈的情感,使诗具有词显而情深的特点。
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支菊,调笑二千石。
”(《醉后寄崔侍御》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动时,他“心催泪如雨”;与朋友千杯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艺术素养
李白丰富奇特的想象,是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的主要体现。
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
他善于借助梦境仙界,描绘一个瑰丽的理想世界,从而形成与现实的对比,揭露现实的黑暗与残酷。
李白对体积巨大的事物格外倾心,大江、大河、沧海、高山、天空,以及大鹏、巨鱼、长鲸等无不是其描写的对象,并且常常将它们路身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了雄奇壮美的诗歌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