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2
试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2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抒写情感。
李白的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写感情。
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写炽热情感。
李白的诗歌语言直率。
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有助于展现其浪漫主义激情。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摘要:李白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他诗歌的艺术魅力正是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展现出来的。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夸张、比喻,对事物进行艺术的描绘。
他的想象丰富奇特,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驰骋,无拘无束。
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他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嬉笑怒骂,种种强烈的感情汇就了一种豪放而又奔放的气势。
本文主要从语言上大胆的夸张艺术、生动形象的比喻、丰富奇特的想象、清新质朴的语言几个方面来阐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的。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夸张艺术比喻想象清新质朴正文: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被后人誉为“诗仙”。
“狂”是他人生的写照,他的侠肝义胆、仙趣、狂醉畅饮极大的激发了其个性中的高傲狂放,形成了他独有的浪漫主义情怀、狂放不羁、豪爽达观的性格。
尽管在其诗歌中总是流露出人生如梦、应该及时行乐的感慨,但其出于内心深处的是对自由自在洒脱人生的向往,对随性、融入自然的渴望。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大气磅礴。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傲世独立的人格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在浪漫主义诗人中,李白是伟大的,独一无二的。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正说明李白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正是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展现出来的。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夸张、比喻,对事物进行艺术的描绘。
他的想象丰富奇特,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驰骋,无拘无束。
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他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嬉笑怒骂,种种强烈的感情汇就了一种豪放而又奔放的气势。
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乐府诗、歌行体诗歌都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含蓄而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咏三叹的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简述李白诗歌的特点
李白(701年-762年)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情志激昂著称,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浪漫主义色彩。
以下是李白诗歌的特点及其拓展:
1. 丰富多彩的题材:李白的诗歌涉及了各个领域的题材,包括山水田园、历史传说、宴会歌咏等等。
他善于以写实手法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能将历史传说和个人感受相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2. 奔放豪放的意境:李白的诗歌语言豪迈激昂,创作过程中充满了奔放的想象力和个性的张扬。
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营造出壮丽磅礴的意境,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受。
3. 抒发真我情感:李白的诗歌常常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他倾注了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和不安。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4. 唯美浪漫的意境: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他经常通过描绘奇幻的场景、瑰丽的色彩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来营造浪漫的意境。
他的诗歌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让读者沉醉其中。
5. 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李白的诗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五言、七言、绝句、律
诗等等。
他善于运用不同的诗体和韵律,通过变化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豪放奔放的风格,成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
他的诗作展现了他广阔的想象力、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后世数百年的诗歌创作。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探究引言李白(701年-762年),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
他的诗作充满了奇思妙想、豪迈激情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描绘。
本文将重点探讨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的特色。
李白的浪漫主义1. 过早开启自由个性表达李白在唐代以前,中国文学多以规范、庄重为主,但他在创作中突显了与众不同的个性和情感表达方式。
他大胆地挑战了传统文学观念,并将自由放纵的心境融入到诗歌之中。
2. 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赞美李白热爱大自然,尤其钟情于山水之美。
他常以雄伟壮丽、奔放恣肆的笔触描绘山川河流、云霞日月等景色,将自然与人类内心情感相结合,给读者带来强烈而深刻的视觉与精神体验。
3. 自由奔放的想象力李白的诗作充满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他将现实世界与理想空间相融合,创造出许多富有幻想色彩的情境。
他描绘了人们超脱尘世烦扰、和自然元素交融的理想境界,给读者带来一种解放与憧憬。
4. 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饱含着强烈、真挚的个人情感。
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命运起伏的感触以及对爱情的渴望。
他敢于直面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并通过文字倾吐。
5. 对人生意义和宇宙秩序探究李白在其作品中对人生意义和宇宙秩序进行了深入探索。
他思考了存在与虚无、时光流转以及命运起伏等哲学问题,用自己特有的浪漫主义观点赋予这些问题新的艺术意义。
结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特色在当时受到很大的赞赏和影响,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启示。
他倡导个性自由、崇尚自然、追求感悟与意境,使诗歌从僵化中解放出来,呈现出一种宏观而富有想象力的情感狂飙,为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
以上内容共计350个字。
参考文献:•蔡志忠. 松柏深锁寒日长: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唐庚火. 浪漫唐人: 杜牧 ,李商隐, 辛弃疾与李白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而在这其中,夸张手法运用尤为娴熟。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
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江上吟》),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诗人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
在《蜀道难》诗中,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
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
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
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
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气死,然后天梯玉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山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啸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将进酒》亦是诗人的代表作。
此诗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哪里李白,这位被誉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以其豪迈奔放、飘逸洒脱的诗歌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奇幻的想象、炽热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展现出独特而迷人的浪漫主义魅力。
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其丰富奇异的想象上。
他仿佛拥有一双能够穿越时空和现实束缚的翅膀,带我们进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描绘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在这个仙境里,天空深邃不见底,日月闪耀着金银般的光芒,仙人以彩虹为衣,以清风为马,纷纷飘然而至。
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神秘而美妙的氛围。
又如《蜀道难》中,他将蜀道的艰险描绘得惊心动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山峰高耸入云,枯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上,湍急的瀑布和奔腾的溪流相互碰撞,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石头在水中翻滚,好似万壑惊雷。
这样的描写,并非单纯的写实,而是通过极度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展现出蜀道的雄伟和险峻。
其次,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还体现在他炽热而真挚的情感表达上。
他的喜怒哀乐,爱憎情仇,都在诗中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在《将进酒》中,他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坚定自信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即使面对挫折和困境,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和豪迈,这种情感的力量感染着每一个读者。
而在《长相思》中,他倾诉着“长相思,摧心肝”的相思之苦,情感真挚深沉,令人动容。
他对友情也是极为珍视,在《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再者,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也体现在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上。
他一生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他写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展现了他想要超越尘世,飞向广阔天地的豪情壮志。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意义第一篇: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意义一、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1、浓厚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侧重于描写大自然的奇景和幻想出来的人物,表现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带有浓厚的虚构和幻想色彩,强调主观情感。
抒发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2、丰富奇特的想象:想象瑰丽、变幻莫测,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很大,优美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
3、清新明快的语言:语言明丽爽朗的色调,不加雕饰、潇洒清丽,呈现出透明纯净而绚丽夺目的光彩。
4、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5、豪放飘逸的风格:擅长用自由的古诗和绝句,诗歌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豪迈奔放。
二、历史意义1、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歌领域中,李白他继往开来,求实创新,是无与伦比的诗歌领袖。
他是一个开拓者,是中国文化长期沉淀孕育出的旷世奇才。
2、在中国五千年来滔滔的文化长河中,他无时不刻影响后世子孙,无论从哪能个方面衡量,他都是中国文化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诗人.所以,他无疑矗立起了中国古典诗歌历史上永恒的丰碑,受到后人无限的敬仰第二篇: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主要内容: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艺术特点: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思想内容: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合集五篇)第一篇: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洋溢着火焰般的激情,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构建起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坛、诗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仅就其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比如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
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
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
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
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
所以,后面的诗句反跌入更大的苦闷,希望在消极避世中寻求解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的诗词风格
李白诗词的风格特点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奇妙,清新飘逸,意境奇妙,浪漫。
李白诗词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词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独创性。
2、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来抒发情感。
李白诗词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和抒发感情。
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发自己鄙弃黑暗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发炽热情感。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浪漫主义情怀常用的艺术手法。
4、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李白的诗词语言直率、语言清新、豪放还体现在其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子句,一切统一于自然。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李白是一位盛唐诗坛里不得不看的风景,其诗豪放飘逸,想象瑰丽,代表着诗坛里的一座高峰------浪漫主义。
其诗句风华绮丽而又巧妙的熔铸为高大古雅。
其人桀骜不驯,放任却又不随波逐流,一身追逐自由却又有安邦定国的宏愿······同时在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封建社会空前鼎盛的时期,大唐国威远扬,辐射周边,但同时又隐藏着没落与衰败的暗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自身宏愿碰撞之下,孕育了李白独特的浪漫主义诗歌气息。
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豪迈而奔放的气势元稹说李白的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
”这正道出了李白诗歌的这种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如诗人笔下的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这里,黄河奔腾咆哮,冲决一切,呈现出不可驯服的形象,确有“落笔摇五岳”之势。
再如诗人笔下的长江和高山: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都表现出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不可阻挡气概。
(二)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李白诗歌中,有大量的想象,有的诗通首是想象。
现实事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物、梦中境界等等,在李白笔下,无不成为想象的媒介。
通过这些媒介,诗人的想象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任意驰骋。
而这种任意驰骋的想象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超现实的描写为更深刻地反映现实服务。
《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这方面的典型。
诗人借助梦境,开展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超现实的想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表现了崇高的理想。
诗中写梦醒后对梦境的议论更直接表示了他在现实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不开心颜”的斗争精神。
李白诗歌中的想象往往出人意表,新颖不俗。
但出人意表又入情理之内,新颖不俗而不流于怪谲。
(三)大胆而恰切的夸张李白经常使用夸张这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强烈、炽热的激情。
浅谈李白的人生经历及其诗词风格摘要: 李白是盛唐的天才诗人,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思想性格是旷世少有。
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体现。
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位旷世奇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说李白的魅力的展现就是盛唐魅力的展现。
Li Bai is glorious age of Tang poetry's talent poet, is after Qu Yuan's romantic poet, his life has been full of t he legendary color, his thought disposition was unrivalled unusual. Li Bai's creation style may from his jueju poem, t he musical conservatory, the style of ancient poetry charac terized by freedom from rigid patterns three kind of litera ture styles manifest. Expresses feelings the way often is t he eruption type, once sentimental Xingfa does not control rushes wells up, and gushes out the volcano just like the h orizon hurricane. In the Chinese poetry history, Li Bai is the unrivalled rare talent, has the unreplaceable status, m ay say that Li Bai's charm's development is the glorious ag e of Tang poetry charm development.关键词:李白的生平、思想品格、创作风格及影响正文:众所周知,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诗的风格特点1、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词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独创性。
2、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来抒发情感。
李白诗词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和抒发感情。
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发自己鄙弃黑暗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发炽热情感。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浪漫主义情怀常用的艺术手法。
4、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李白的诗词语言直率、语言清新、豪放还体现在其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子句,一切统一于自然。
扩展阅读年假去泡个温泉是不错的选择李白的哪句诗描写的是温泉1、沸珠跃明月。
解释:翻腾的水池如同明月一样皎洁,好象天空悬挂的明镜。
2、“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出自唐代李白的《安州应城玉女汤作》,意思是翻腾的水池如同明月一样皎洁,好象天空悬挂的明镜。
这是李白还居住在安州(现在是湖北安陆市)时所做,估计是第一次入长安以前所作(独随朝宗水,赴海输微涓。
)意思是准备去长安,从此诗看李白的状景描境的手笔是相当高超的,思辩与描述有机结合得天衣无缝。
李白诗句取名1、【云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云间:是一个非常有古风意蕴的名字,朝从白帝城出发,看遍山峦云雾缭绕,如在云间遨游,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琼瑶的小说名就有取自其中的《水云间》,“云间”二字虽然字形极简,但是却有别有一番风味。
2、【青岸】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青岸: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两岸郁郁葱葱的草木,将岸边染色翠色。
诗句中的碧水青山,白饭红日,相映成趣。
其中青也有清高、品性端正,高洁正直的意思,青岸是适合男宝宝的古风名字,大气有诗意。
浅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推荐5篇)第一篇:浅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浅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摘要: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洋溢着火焰般的激情,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构建起古代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坛、诗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李白存诗九百九十多首,这些诗歌,或以奔放的激情表达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笔锋揭露政治集团的荒淫腐朽;或以善描的画笔点染祖国壮丽的山河。
他的诗篇,无论五言七言,无论古体近体,无不别具风格,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
关键词: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征一、浪漫主义的含义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于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二、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独创性。
比如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
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一、引言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自然、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本文将从李白诗歌的主题、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他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李白诗歌的主题1. 自然景观:李白的诗歌常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描绘山水之美,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畅怀和向往之情。
2. 心灵境界:李白的诗歌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3. 英雄气概:李白的诗中常出现英雄豪杰的形象,如《将进酒》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展现了作者对英勇壮丽的世界的向往。
三、李白诗歌的表现手法1. 夸张手法:李白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诗歌的豪放情怀,如《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以夸张的词语和形象描绘出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观。
2. 比喻手法:李白善于用比喻来丰富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情感,如《行路难》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运用金樽、玉盘的比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3. 借景抒怀:李白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描写月光和霜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四、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1. 奔放豪放:李白的诗歌以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句通常富有节奏感,音调高亢,表达出作者豪情万丈的个性与情感。
2. 情感真挚:李白的诗歌情感真挚,直抒胸臆,没有保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世界的热爱和追求,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3.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李白的诗歌既有感性的表达,也有理性的思考,作者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努力追求真理与智慧。
附件:李白经典诗歌选集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指作品的创作者享有的权益,包括决定作品是否发表、以何种方式发表、参与与作品有关的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洋溢着火焰般的激情,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构建起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坛、诗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仅就其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比如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
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
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
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
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
所以,后面的诗句反跌入更大的苦闷,希望在消极避世中寻求解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豪迈而奔放的气势元稹说李白的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
”这正道出了李白诗歌的这种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描写客观事物,表现出不可羁勒的力量。
如诗人笔下的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这里,黄河奔腾咆哮,冲决一切,呈现出不可驯服的形象,确有“落笔摇五岳”之势。
再如诗人笔下的长江和高山: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登太白峰》连峰去天不盈尺。
《蜀道难》庐山秀出南斗傍。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这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都表现出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不可阻挡气概。
(二)抒发主观感受,表现出强烈、炽热的感情。
李白的诗往往直抒胸臆:在黑暗的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时,渴望摆脱羁绁,腾风凌云,得到自由。
他高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摧残槛中虎,羁绁上鹰,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赠新平少年》);受诏赴长安时,他高兴万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长安三年无所作为,最后又受排挤,他在诗中大呼:“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儿童唾廉蔺。
”(《醉后赠从甥高镇》);他憎恨权奸,诗中表达清除权奸的愿望:“何不令皋繇拥彗横八极,直上青天扫浮云。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他反对安禄山的叛乱,要求恢复祖国统一,就在诗中表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其二);他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就写下了“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的沉痛诗句。
在李白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兴会淋漓、或嘻笑怒骂,种种强烈炽热的感情,汇成一股豪迈而奔放的气势,震动着读者的心弦。
三)句法变化多端,不受格律的束缚。
当时律诗正在兴起,而李白流传下来的诗歌中,七律只有十二首,五律也为数不多。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摘要: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另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他的诗歌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本文对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进行了浅显的论述。
关键词: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李白诗歌中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他的作品非常显著的特征之一。
高尔基说:在浪漫主义中,我们必须区别两个完全不同的倾向:一个是消极的浪漫主义——粉饰现实,努力使人与现实相妥协或使人逃避现实,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作无益的躲藏,使人沉溺于“人生命运之谜”,“爱”,“死”等思想中,使人牵涉到不能用思辨直观所能解决,而必须由科学来解决的谜中。
积极浪漫主义企图强固人们对生活的意志,在人们心中唤醒对一切压迫的反抗信心。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主要表现为积极的浪漫主义。
虽然李白作品的思想内容接受了庄周的影响。
庄周是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包含许多消极落后的成分。
李白诗歌中有时表现出来的人生若梦的虚无思想,即是受到庄周的影响,他的神仙遨游太空观念也与《庄子》有关,这些都是消极的,应该批判的。
但同时李白也接受了庄周鄙夷富贵的精神态度,这样就构成他作品积极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以道家蔑视腐恶现实的态度来反抗现实,以道家冲破一切人为束缚的精神来追求自由,他虽然有时狂于花月之间,呈现颓废色彩,但不是死气沉沉的。
《将进酒》中“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行路难》中“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的火热的感情依然埋藏着,所以反映在诗歌上呈现出一种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诗歌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反抗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反抗腐朽政治,指反统治积极精神道德的堕落上。
它的全部创作表明他是一个反抗恶势力的热情战士,是一个勇敢追求自由,赞颂自由的歌手。
它的诗充满了对自由的强烈的要求,对于未来理想的憧憬,对祖国深挚的爱。
这些都是积极浪漫主义所具有的特征。
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豪放的个性,被誉为'浪漫主义的代表'。
他的诗歌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豪放的情感:李白的诗歌表达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奔放的情感。
他的诗作感情奔放,语言直接,情感真挚而激昂。
他以自由自在的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2. 自然意境:李白的诗作中常常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他以独特的笔墨,生动地描绘了山川河流、云雾风雨等景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受。
3. 奇特的形象:李白的诗中经常出现各种奇特的形象,如仙人、神仙、猛兽等。
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许多富有魅力的形象,使诗作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4. 艺术技巧的运用:李白的诗歌运用了许多独特的艺术技巧,如比喻、借景抒情、对偶等。
他善于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作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5. 人生哲理的探索:李白的诗作中常常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思考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的诗作中透露出一种豁达的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和豪放的个性,以自然意境、奇特的形象、艺术技巧和人生哲理的探索为特点,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魅力。
他的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对后世的诗人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李白诗歌地浪漫主义精神紫金电大汉语言文学级肖信红表达对理想境界地热烈追求,抒发渴望个性解放地激越情绪,这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地主要特征.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地,也是最典型地.他说自己地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杜甫称赞他地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地艺术魅力,确是他地诗歌最鲜明地特色.他地诗歌具有最强烈地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地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最高度地统一.李白诗歌地浪漫主义精神具体体现在四方面:一、他地浪漫主义诗篇,有着一股炽热地爱国主义感情,一种强烈地反抗压迫、批判现实地叛逆精神.人说李白是“诗仙”,他也自号“谪仙人”.但是李白并不是脱离现实地神仙,而是一个十分关怀现实,关心祖国前途、民族存亡、人民疾苦地诗人.他似乎什么都很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表现过.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地感情,强烈地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地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地烙印,处处留下浓厚地自我表现地主观色彩.他要入京求官,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要控诉自己地冤曲,就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他想念长安,就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登上太白锋,就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他要饮酒,就有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南造酒楼”.他悼念宣城善酿纪叟,就问:“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这种强烈地自我表现地主观色彩,从艺术效果来说,有地地方使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地气势,先声夺人地力量;有地地方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亲切.当然,这种主观色彩,并不限于有“我”字地诗句和诗篇,例如在很多诗篇里,鲁促连、严子陵、诸葛亮、谢安等人地名字,也往往被李白当作第一人称地代用语,让古人完全成为他地化身.李白对现实是有清醒认识地.在他地诗歌中,一方面反映了唐帝国地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又不留情地揭露出统治集团地罪恶和腐朽,指出太平景象后面潜伏着地政治危机.如《古风》第四十六首: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王侯像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宫里,蹴趵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独有杨执戟,闭关草《太玄》.从唐初到天宝年间,经过一百多年地相对稳定,唐朝地经济、文化达到相当地繁荣,而统治集团也愈暴露出腐朽反动地本质.唐玄宗“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逐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林甫.”(《通鉴·唐纪三十二》)李林甫疾贤妒能,排斥异已.杨国忠以妹杨贵妃得幸,总揽大权,无恶不作.李玄宗喜欢斗鸡、蹴菊之戏,因此斗鸡,蹴菊之徒也成为玄宗地幸臣.在《古风》二十四中,李白直接揭露宦官和斗鸡小儿地骄横.李白对腐朽黑暗地反动统治集团深表不满,无情地指斥他们罪恶地行径.“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强大地唐帝国就要断在这批人手里了,李白深为国家地前途忧虑.而对于昏庸地唐玄宗,李白也失去了信心:“徒希这客星隐,弱植不可援.”(《书情赠蔡雄舍人》)认为他已是不可救药地了.在,《古风》第五十一中,更大胆地嘲讽唐玄宗是昏庸地殷纣、楚怀王,暗示权奸当政,虐害贤良,必将导致亡国.在当时那样地政治环境下,李白敢于对统治集团提出如此尖锐地批评,确实难能可贵.二、他在感情地表达上不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平常地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地夸张;当现实生活中地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地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地幻想.从前面所引用地一些抒情诗里,已经可以感觉到这种特点,用“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举杯消愁更愁”,本来是极度地夸张,却让人感到是最高地真实.又如《秋浦歌》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地发,突出无形地愁,夸张也极为大胆.其他如《侠客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箜篌谣》:“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又用山峰夸张朋友之间地隔膜与猜疑.《北风行》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大家都很熟悉,但这首诗地结尾两句:“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恨难栽.”也同样是惊心动魄地.没有黄河可塞这样地惊人地比喻,我们也就不会懂得阵亡士卒地妻子那种深刻绝望地悲哀.大胆地夸张,永远离不开惊人地想象.特别是他那些最富于浪漫主义奇情壮采地山水诗,尤其是使李白获得巨大声誉地《蜀道难》:噫,吁嘘,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沿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紫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见馋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这首诗,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从蚕丛鱼凫说到五丁开山,全用渺茫无凭地神话传说,烘托奇险地气氛.高标插天可以使“六龙回日”,也是凭借神话来驰骋幻想.以下又用黄鹤、猿猱、悲鸟、子规作夸张地点缀,然后插入胁息、抚膺、凋朱颜地叙述,作为全诗地骨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地诗句在篇中三次出现,更给这首五音繁会地乐章确定了加旋地往复地基调.李白一生并未到过剑阁,这篇诗完全是凭传说想象地基调.正因为如此,他地胸怀、性格在这里更得了最分地表现.殷蟠《河岳英灵集》说这首诗“可谓奇之又奇,自骚人还,鲜有此体”.正反映了同时代人对这首诗地惊奇赞叹.就在蜀道畅通地今天,它仍然是极有历史价值地不朽杰作.他地《望庐山瀑布》二首、《庐山谣》也是历来传诵地名作,后一诗中写他在庐山顶上,望大江地景色:“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完全摆脱了真实空间感觉地拘束,以大胆地想象夸张,突出了山川地壮丽,展示了诗人壮阔地胸怀.白居易《登香炉峰顶》诗:“江水细细如绳,湓城小于掌.”完全出于写实.把两诗互相比较,艺术价值地高下,不言而自明.三、他地诗歌往往呈现感情充沛,瞬息万变地特色我们前面引用过地《梦游天姥吟》等篇,已经可以看出这一点.他地名作《将进酒》也是这方面非常突出地例子.在诗里,他正在劝人开怀痛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好象他很安于颓废享乐地生活,但是,他那象黄河一样奔腾跳动地感情是这样变化莫测,他突然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强烈地信心转眼又代替了消极地悲叹.他地《梁园吟》也有这种类似地情况,诗地前段尽情地描绘痛饮狂欢,甚至沉吟流泪地感慨功名富贵地无常,但是临到结尾,他突然又说:“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诗人地感情在转瞬之间竟判若两人.把矛盾复杂地思想感情,处理得这样洒脱灵活,并且达到艺术上地高度完美,在诗史上只有极少数地诗人达到这个水平.从这种跳脱地特点继续发展,于是他在有些诗篇里就同时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有地诗既写实,又想象夸张,象《北风行》、《关山月》;有时竟把抒写理想愿望和描写苦难地现实结合在一篇诗里,如《古风》第十九:西上莲山,迢迢见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在升天神游地美丽幻想中,突然俯见被见安禄山蹂躏毁了地洛阳.使我们不禁想起《离骚》地结尾:“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旧乡.”急转直下地感情,浪漫幻想地破灭,深刻一表现出诗人无比沉痛地爱国心情.四、李白诗歌地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地,体现了强烈地浪漫主义精神.他很少对生活过程做细致地如实地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地窨,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地景物,捕捉许多表面上看来互相没有逻辑关系地意象,运用独特地匠心,构成一幅幅惊心动魄地图画,表现跌宕起伏地感情.《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等诗都是这样.《宣州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云者昨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短短地十二句诗,感情几次跳跃,若断若续而以一气呵成,痛快淋漓地抒写了胸中地忧愤.《古风》第十九首: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大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府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诗里写地安禄山在洛阳称帝等史实,但并不对它做细致地描写.李白是从高高地天上俯视世界,通过游仙揭示了时局地变化.李白诗歌地浪漫主义精神是有其丰富生活为基础地.他一生都以大鹏自比.早年便写了《大鹏遇希有鸟赋》,中年觉得它“未穷宏达之旨”,又作了一次修改,写成了了《大鹏赋》.后来在《上李邕》中又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直到他晚年还在《临终歌》说:“大鹏飞兮振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这大鹏地形象,正他敖岸自负.雄伟非凡性格地自我写照.它一方面受庄子地影响,希望翱翔天外,神游八极,实际是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地精神状态地表现;另一更重要地面是寄托着他想干一番宏伟事业地地雄心壮志.但是“珠玉买歌,糟糠养贤才”地现实,并没有给李白实现政治抱负地机会.理想和现实地矛盾,使他苦闷.他经常用超现实地手法,表达他对理想地热烈地追求和对统治者地强烈不满.《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他著名地代表作: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我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比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兮生烟.列缺霹雳,邱恋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昭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魂动,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时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宝年初年,唐玄宗日夜沉醉于“吴歌楚舞”之中,把“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新起地豪族地主代表林林甫,口蜜腹剑,采取种种阴险手段垄断了政权.这首诗便是李白被豪门权贵排挤出京以后写地.这是一首假托梦中游历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地诗歌.一开头,作者就以四万八千丈地丘台也要向天姥倾倒地拟人手法,展出了天姥山地崇高境界.接着以活泼地笔调叙述了他一夜飞渡镜湖,梦游天姥山地情景.可是正当他步步登上青云梯,看到海上日出、天际鸡鸣、路转花迷、心花怒放之际,却笔锋一转,出现了熊咆龙吟,雷电交作,岩峦崩摧地恐怖境界.这不仅表现他个人政治道路地所碰到地挫折,也暗示唐王朝在极盛后可能出现地危机.至于李白描写在天门訇然打开之后突然出现地浩荡天空,在日月照耀之下放射出金银光彩地楼台亭阁,披着彩虹地衣服,凤凰拉车,老虎奏乐地神仙世界,正李白朝思暮想地没有权贵,没有任何束缚地理想境界.但黑暗地政治现实使他热烈追求地理想境界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他地“谋帝王之术”地政治抱负也成了泡影.在诗地结尾,李白以满腔地愤恨和苦闷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地呼声.这是一个旗帜鲜明地表态,表明他进下步看清了当朝权贵地丑恶面目,不向腐朽势力低头地可贵精神.在他被排挤出长安地时候,心里极度愤满,写出《行路难》三首,集中表现了他地追求地幻灭.“欲渡黄河冰冻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现实总是和自己地理想作对,诗我悲愤地慨叹“行路难!行路难”但是他仍未失去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坚信会有实现理想地一天,在著名地《将进酒》中,他庄严地宣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他高度地自信和乐观主义地精神.李白在创作上,继承了前代诗歌地丰富贵产.他所继承地传统,首先是楚辞和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他受屈原地影响是多方面地,他发扬了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强不屈地斗争精神,也继承了屈原地浪漫主义地创作方法,象熔铸神话传说,大胆地幻想夸张,重视民歌遗产等方面,他都和屈原完全一致.就具体作品来说,如《远别离》、《梁甫吟》、《梦游天姥吟》乃至《蜀道难》都在精神面貌以及题材、构思、句法上和屈原作品有接近地地方.他对汉魏六朝文人地作品也很认真学习.段成式《酉阳杂俎》说:“李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悉焚之.”这个传说想必有一定根据.他称赞建安诗歌,称赞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地话,屡有所见.他仿效.化用这些诗人地诗篇和诗句地例子,更不胜枚举.杜甫赠他地诗,也指出他地作品有近似鲍照、庚信、阴铿地地方.没有对遗产地认真学习,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地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地诗歌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地新高峰.由于他继往开来地作用,使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地浪漫主义诗歌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李白诗歌特点归纳
1.主观浪漫主义色彩浓厚:李白的诗作中充满着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和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他以强烈的主观意识赋予作品浓郁的浪漫气息,不拘泥于现实生活的具体描绘,而是通过瑰丽的想象构建超越世俗的理想天地。
2.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李白善于运用大胆而富有创意的意象,其诗歌中的想象空间广阔无垠,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虚构人物都极具创造性,各种意象之间的转换与连接跳跃性大,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3.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李白的诗歌语言流畅、简洁,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的诗句明丽爽朗,较少雕琢痕迹,既保持了文辞的优雅,又不失质朴与生动,给人以透明纯净、绚丽夺目的审美享受。
4.豪迈奔放的情感表达:李白诗歌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与激情四溢的情感流露,体现出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特点和对自由精神的执着追求。
他的诗歌往往直抒胸臆,情感真挚且强烈,表现出非凡的气势与力度。
5.结构的跳跃性和感情的变幻性:李白诗歌在结构上不拘一格,往往根据情感的变化而非逻辑顺序来组织全诗,这种非线性的叙述方式使诗歌的开阖跌宕起伏,凸显出情感的瞬息万变。
6.深沉悲感与矛盾心态:尽管李白的诗风豪放不群,但其诗歌中也时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的执着以及对孤独感伤的深刻体验,体现了他对世事沧桑的敏锐洞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矛盾。
7.立意清晰,主题多样:李白诗歌的主题广泛,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民族兴衰的关注,还有对友情、山水、酒文化的热情赞美,每一首诗都有明确的主旨和深刻的内涵。
1 内容摘要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扬了浪漫主义的传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并使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在诗作中达到高度的统一,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本文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阐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研究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重点应了解他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才能真正得到李白诗歌的精髓。
关键词:李白 浪漫主义 特色 诗歌 2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诗人,李白在继承庄子、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的确是他诗歌最鲜明的特色。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因此,本文在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同时,重点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一、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成因 将李白放在盛唐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来分析其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无疑会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1.时代的影响 诗歌是时代的产物,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更是与时代密不可分。 首先,由于统治集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发展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唐玄宗元年间,国家高度统一,国力空前强大,政治比较清明,社会也相对安定,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人们乐观上进的信心,高度的民族3
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精神,而这种乐观向上的社会心态正是培养浪漫主义诗歌情调的优良温室。 其次,唐王朝采取了开明政策,社会思想文化比较开放活跃,封建礼教相对松驰,人们主观精神昂扬奋发,它与诗人们宣泄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那种慷慨激昂、奋进敢为的精神特质。只是这种精神特质在李白的身上,反映得更强烈,而且也更艺术性一些。 2.李白个人的经历 李白的经历,对其诗歌创作,尤其是诗风形成,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李白饱赏了祖国的壮美山河,由此诗兴大发,用他那饱含深情的妙笔,描绘了蜀道的险峻,长江黄河的壮阔与雄伟,留下了众多的名句。这些诗句,想像力惊人,夸张大胆,有的还善用了一些神话传说,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主观色彩。李白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十分自负,总想依靠自己的才能学识以获得帝王的特殊赏识,一步而跃居卿相的高位,去建立赫赫功业,但在求仙访道中,他又深受道家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和世俗平庸。李白为了表达这种矛盾所造成的强烈感受,必然在创作上要选择易于表达自我主观色彩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二、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分析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综而论之,是豪放飘逸,这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论。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使诗歌具有无比神奇4
的艺术魅力,并充满各具特色的美。本文主要从诗歌艺术的角度,对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作一番具体考察,探讨这种豪放飘逸的艺术特色的具体表现。 1. 奔腾浩荡的情怀 奔腾浩荡之美体现了他的诗歌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和力量。这是就李白诗歌的抒情特点而言,也是他豪放飘逸诗风的表现。李白诗歌有一种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如喷溢的火山,带着光、热和缤纷的色彩一齐奔涌出来;又如出峡的江水,翻滚着、怒吼着,泛着白色的波涛倾入大海。这种一泻千里的气势实质上主要是指李白诗中喷发式的抒情。他的感情一旦兴发便迅速饱和,倾泻而出,不可遏止,如开闸的洪水,使人震憾,令人神往。如“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一声惊叹,震撼人心。开篇之语,凭空起势,包含着充沛的感情力量,使人在这一声并没有多少具体描绘的惊呼中,感觉到蜀道的高峻。又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向东奔入大海,势不可当,首句所表达出的感情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里,他正在劝人开怀痛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 金樽空对月。”好象他很安于颓废享乐的生活,但是,他那象黄河一样奔腾跳动的感情是这样变化莫测,他突然又说:“天5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强烈 的信心转眼又代替了消极的悲叹。诗人的感情在转瞬之间竟判若两人。把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处理得这样洒脱灵活,并且达到艺术上的高度完美,在诗史上只有极少数的诗人达到这个水平。 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中李白的这种抒情方式,似暴风急雨,骤起骤落,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如从胸中直接奔涌喷吐出来。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里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如火山喷发。强烈的不平和愤懑并未减弱李白不可一世的自命不凡,反而是“抽刀断水水更流”,虽然悲愤到了极点却以豪放飘逸的诗句表到达出来,更加慷慨激昂。也只有李白能将失意的哀愁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如此气势凌厉,悲愤中见豪迈,令人心醉神迷,又感到如此振奋。 2. 纵横变幻的想象 李白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6
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 李白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其诗歌的想象往往发想无端,纵横变幻,带有一种随意的狂放精神,非常人所能预料,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如他用“ 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举杯消愁愁更愁”,本来是极度的夸张,却让人感到是最高的真实。又如《秋浦歌》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头发,来突出无形的愁,夸张也极为大胆。大胆的夸张,永远离不开惊人的想象。这里,要着重分析一下李白的名篇《蜀道难》: 噫吁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谗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这首诗,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从蚕丛鱼凫说到五丁开山,全用渺茫的神话传说,烘托奇险的气氛。高标插天可以使“六龙回日”,也是凭借神话来驰骋幻想。以下又用黄鹤、猿猱、悲鸟、子规作夸张的点缀,然后插入胁息、抚膺、凋朱颜的叙述,作为全诗的骨干。“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在篇中三次出现,更给这首五音繁会的乐章确定了回旋往复的基调。李白一生并未到过剑阁,这篇诗完全是凭传说想象落笔,正因为如此,他的胸怀、性格在这里更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他的《庐山谣》7
也是历来传诵的名作,诗中写他在庐山顶上望大江的景色:“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完全摆脱了真实空间感觉的拘束,以大胆的想象夸张,突出了山川的壮丽,展示了诗人壮阔的胸怀。 这种艺术想象常常与夸张、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结合起来,创造出许多新奇而独特的审美意象。如李白笔下的明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刻溪。”(《梦游天姥吟留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青天明月未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这些美丽的诗句中,李白有时把明月赋予光明皎洁的内涵,表示出由衷的向往和追求;有时视为促膝谈心的朋友,来排遣寂寞的时光;有时想象明月可以送他远行,带着他的心送朋友到远方;赋予明月如此丰富的想象,也只有李白才能写得出来。 李白诗歌的想象,常有超乎寻常的衔接,常随情思的流动而变化无常,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往往毫无联系,跳跃极大,意象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异常离奇,纵横变幻,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如《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等莫不是以驰骋的想象联篇而8
成,也正是李白诗中丰富奇特的想象才使其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3. 壮美明丽的意象 喜欢李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象是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与李白诗歌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他诗歌中出现了很多吞吐山河、包揽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些壮美的意象为他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增添了不少色彩。从李白的大量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似乎尤其喜欢那些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例如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景物,又如大鹏、巨鱼、长鲸等动物,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善于将这些巨大事物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观的诗歌意象。在他的笔下,奔腾万里的黄河,巨浪冲天的长江,飞流直下的瀑布,高峻奇险的蜀道,奇伟险峻的群山,全都是形象雄伟,气势磅礴,异常壮美。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渡荆门送别》)这四句诗是写诗人乘船离开家乡远游楚地,在渡过荆门时所看到的壮丽奇幻的景色以及对故乡的依恋难舍情怀。诗中“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意象的出现,使整首诗显得气势开阔而壮观。又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四句中“大江”、“黄云”、“雪山”等多处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崇高的感觉,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