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任务表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2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4.26•【字号】滁政办秘〔2018〕52号•【施行日期】2018.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滁州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4月26日滁州市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2018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合2018年汛前地质灾害调查情况和气象部门预测,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和历史数据,预测今年全市地质灾害总的趋势为:汛期(5-9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成,局部暴雨可能造成区域性洪涝或内涝。
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较常年偏早,梅雨期偏短。
梅雨量较常年偏少,梅雨强度偏弱。
影响滁州的台风2个,可能出现在8-9月。
强降雨期间易引发高陡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尤其是引发基坑边坡崩塌灾害、采空区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灾害的可能性大。
二、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区段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活动规律及诱发因素的分析,全市共确定2018年地质灾害隐患点80处。
(一)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段。
京沪铁路滁州-凤阳段,定远县、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等地公路沿线,多处有地堑式、路堤式路基,边坡较陡路段,强降雨易引发岩土崩塌、滑坡灾害。
琅琊区龙池社区龙池花园小区西侧陡坡未进行治理,存在崩塌隐患。
琅琊区古道社区梨园巷废弃露天采场,采场坡高7-16米。
边坡坡角65-90度,高陡边坡存在崩塌的危险,采场陡坡下建房居住的5户12人和坡上2户6人受到崩塌灾害威胁。
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阳市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5.23•【字号】海政办字〔2018〕37号•【施行日期】2018.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阳市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海政办字〔2018〕37号各镇区街道政府(管委、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海阳市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过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发布实施,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5月23日海阳市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烟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烟台市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提出本方案。
一、2018年全市地质灾害趋势预报(一)地质灾害主要灾种及重点防范期根据我市地质环境特点和以往发生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地质灾害以汛期发生的崩塌、泥石流、滑坡、采空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9月)(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区域1、招虎山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区。
该区面积约11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49m。
山高谷深,地势陡峻。
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地表风化层及人为采石废弃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历史上曾发生过崩塌、泥石流灾害。
2、程家沟大理岩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区。
程家沟矿区位于徐家店镇东部,面积20平方公里。
区内因多年开采水泥大理岩,形成多处石坑。
石渣堆放无序,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条件,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3、苇夼沟泥石流易发区。
苇夼沟指安家、韩家苇夼、修家苇夼、宫家苇夼、田家苇夼大理岩开发区。
该区位于徐家店镇东南,长期开采大理岩,形成多处废石、石渣堆,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陡而直的采掘面加之发育的节理裂隙,也极易发生崩塌灾害,特别是徐家店镇安家村滑石矿区泥石流、滑坡、透水、地面塌陷发生机率较高。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5.17•【字号】渝府办发〔2018〕65号•【施行日期】2018.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8〕6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5月17日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8年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据市气象局降雨趋势预测,2018年降水量与常年相比,5月、9―12月,全市大部地区偏多1―2成;6―8月,东北部偏多1―2成,其余大部地区偏少1―2成。
预计汛期有7―9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综合我市地质灾害形成环境、发育分布规律、多年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2018年重大工程建设情况,结合全年降雨预测情况分析,预计2018年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较常年略偏高,较2017年略偏低。
其中,从区域看,我市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全年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将略高于常年,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
从时间看,4―5月,东北部和东南部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常年略微偏高,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6―8月,东北部发生地质灾害数量较常年偏多,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9―12月,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与常年接近。
2018年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等主要暴雨时段地质灾害群发可能性较大,同时要注意防范10月上旬连阴雨天气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工程建设活动中边坡切坡、隧道等地下硐室开挖因不规范作业诱发边坡失稳、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广东省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一、2017年地质灾害概况(一)地质灾害灾情。
2017年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154起,其中,滑坡49起、崩塌90起、泥石流2起、地面塌陷11起、地面沉降2起,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86.3万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减少,分别减少了28%、91%和73%。
汛期(4~10月)发生地质灾害144起,占全年地质灾害总数的94%;全年导致人员伤亡地质灾害2起(其中滑坡1起、崩塌1起),占全年地质灾害总数的1.3%。
2017年是我省历史上地质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少的年份,也是地质灾害灾情最轻的年份。
(二)地质灾害隐患。
截止2017年底,全省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081处,威胁总人口27.02万人,潜在经济损失80.90亿元,其中,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447处,威胁人口17.09万人,潜在经济损失44.70亿元,威胁10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51处,威胁人口8.90万人,潜在经济损失24.15亿元。
2017年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055处,新增加地质灾害隐患点1225处,净减少830处,其中,消除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111处,新增加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56处,净减少55处。
(见附表1、附表3)。
(三)2017年地质灾害发生主要特点。
1.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相对集中。
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广州、韶关、梅州和潮州等4个市,共发生地质灾害128起,直接经济损失1076.9万元,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全省的83%和91%;造成人员死亡的地质灾害发生在梅州(1起,死亡2人)。
2.地质灾害发生时间比较集中。
主要发生在5月至7月之间,共118起,占全年地质灾害总数77%。
3.地质灾害灾情等级以小型为主,类型以崩塌、滑坡居多,引发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
灾情等级为小型153起,占地质灾害总数的99.35%;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90起、滑坡49起,崩塌、滑坡占地质灾害总数的90.26%;属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144起,占地质灾害总数的94%。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5.25•【字号】葫政办发〔2018〕75号•【施行日期】2018.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葫政办发〔2018〕7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葫芦岛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5月25日葫芦岛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做好惠及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2〕30号)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市2018年地质灾害排查结果及气候预测成果,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概况全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根据以往调查和今年排查,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291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92处(按区域分,连山区11处、龙港区4处、南票区32处、兴城市12处、绥中县4处、建昌县17处、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12处;按类型分,崩塌33处、滑坡4处、泥石流7处、地面塌陷42处、地裂缝6处)。
根据历年防治工作经验,我市地质灾害险情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且以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小型地质灾害为主,多集中在建昌县、南票区和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
近年来,因监测预警等防灾措施到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一)全年气候趋势预测。
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18年1月为进一步搞好我矿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晋中市、灵石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区范围内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及灾情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为保证我矿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顺利实施,我矿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司刚(矿长)副组长:邵文贵(安全副矿长)丁敏功(总工程师)孙振成(项目部经理)任金根(生产副矿长)成员单位:调度室安全科生产技术科机电科市场科工作领导组下设在矿会议室。
主任:调度主任张志林二、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目标地质灾害防治原则:1、坚持统一领导、部门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的原则;2、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完成地质灾害调查任务,系统查清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情况;完成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隐患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杜绝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矿区范围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根据我矿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危害程度,我矿区内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较单一;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未见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四、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我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表现形式主要是雨季型,主要发生在6至8月份。
以突发性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沉降为主。
集中强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
为做好防范工作,并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发生的滞后性,地质灾害防治以汛期6至9月作为重点防范期的。
要求各科室、部门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早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安全度汛。
五、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根据我矿当前开采区域、地表工程建设现状,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仍然是:1、主井工业场地边坡滑坡防治;2、定期老窑排查工作;3、完成地面防洪涵洞的疏通工程,完成矿区集水冲沟的巡查与疏通。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4.20•【字号】六政办秘〔2018〕61号•【施行日期】2018.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本地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2018年4月20日六安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皖政[2012]84号)的有关规定,结合2018年汛前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制定本方案。
一、2017年地质灾害灾情和2018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一)2017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回顾2017年我市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51处,其中崩塌19处,滑坡31处,泥石流1处。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8万元,威胁134户835人生命及2179万财产安全。
由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时,防治措施到位,2017年六安市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0起,避免257人员伤亡和890万元的财产损失。
(二)2018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通过2018年汛前调查,目前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32处,按照灾害险情等级划分:中型灾害隐患点12处,小型灾害隐患点420处;按照地质灾害类型划分:崩塌130处、滑坡228处,泥石流10处,不稳定斜坡64处。
共计威胁1217户6806人的生命和25733万元的财产安全。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课件 1 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2018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201X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201X年,全县因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2起。
其中,滑坡2起,直接经济损失101万元。
在全县共同努力下,未出现因地质灾害而发生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二、2018年地质灾害趋势分析(一)降水趋势预测。
2018年,全县总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气候值1569.1mm),为1500~1630mm,预计2018年汛期为4~6月,期间有降水集中期,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小流域洪涝、山洪发生几率较高。
汛期结束期预计在6月下旬中期。
(二)地质灾害发灾趋势预测。
根据各乡(镇)地质灾害排查统计,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共975处(详见附件1)。
其中,滑坡942处、崩塌29处、泥石流4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2处(详见附件2),威胁群众7243人,潜在经济损失8086.2万元。
降雨是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大雨、暴雨、较长时间持续降雨时,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同时,人为工程活动是另一个主要诱发因素,采石场易诱发崩塌、公路边坡开挖易诱发公路边坡滑坡、居民临近坡脚建房开挖坡脚易诱发滑坡等。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人为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重点保护对象和重点防范期(一)重点防范区域1. 可能发生边坡失稳及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区域;2. 地质复杂、人口密集、工程活动强烈的区域;3. 地形复杂、危险斜坡多的区域;4. 可能产生小规模崩塌或因采矿诱发地质灾害的区域。
(二)重点保护对象1.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 危险斜坡的楼房;3. 人口密集的城镇和学校;4. 交通干线和自然人文景观旅游区等。
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治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4.19•【字号】长政办发〔2018〕26号•【施行日期】2018.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治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长政办发〔2018〕2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长治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4月19日长治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2〕20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7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和基本特点2017年全市共发生3起地质灾害,无规模以上的灾害。
我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尤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为重。
崩塌主要出现在公路、铁路两侧、建筑物附近切坡地段和陡坎地貌区;滑坡主要出现在高差较大的黄土地貌区,有一定倾角,其倾向与坡向一致的区域;地面塌陷多发生和分布在矿山采空区。
2017年全市地质灾害详查后各类隐患点共计1185处(其中崩塌518处、滑坡63处、泥石流17处、不稳定斜坡363处、地面塌陷220处、地裂缝4处),受灾害威胁的人员26265余人,财产8000余万元。
二、2018年全市降水及地质灾害态势预测据气象部门长期天气预测,2018年全市降水量为529.0~565.0毫米,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平川盆地略偏少,丘陵山区略偏多。
冬季(1~2月)降水:全市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略偏高,中后期冷暖幅度变化较大,出现区域性低温和阶段性强降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