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常用材料与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285.50 KB
- 文档页数:21
电气设备的材料选择与性能研究在现代社会中,电气设备的应用无处不在,从家庭中的电器到工业生产中的大型设备,它们的正常运行都依赖于合适的材料选择和优异的性能表现。
电气设备的材料不仅影响着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的成本和使用寿命。
因此,深入研究电气设备的材料选择与性能,对于提高电气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气设备中常用的材料1、导电材料在电气设备中,导电材料是实现电能传输和分配的关键。
常见的导电材料包括铜、铝、银等金属。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机械强度高,是电气设备中最常用的导电材料之一。
铝的导电性略逊于铜,但密度小、价格相对较低,在一些对重量和成本要求较高的场合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银的导电性最好,但由于价格昂贵,一般只在特殊要求的高精密电气设备中使用。
2、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用于隔离带电部件,防止电流泄漏和短路。
常见的绝缘材料有陶瓷、塑料、橡胶和云母等。
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绝缘性能,常用于高压电气设备中。
塑料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具有重量轻、加工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低压电气设备中。
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韧性,常用于电线电缆的绝缘层。
云母具有极高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常用于高温和高压的电气设备中。
3、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在变压器、电机等电气设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磁性材料有硅钢片、铁氧体等。
硅钢片具有高磁导率和低磁滞损耗,适用于制作变压器的铁芯。
铁氧体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良好的磁性能,常用于高频磁性元件中。
二、材料选择的考虑因素1、电气性能材料的电气性能是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
导电材料应具有低电阻、高导电性,以减少电能损耗。
绝缘材料应具有高绝缘电阻、高击穿强度,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磁性材料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磁滞损耗,以提高电气设备的效率。
2、机械性能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机械力的作用,因此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硬度和韧性。
例如,电线电缆需要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柔韧性,以防止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断裂。
第2章常用电工材料2.1导电材料,如表2-1所示常用导电材料的物理参数如表2-2所示。
注平均电阻温度系数a为金属在0~100℃的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时增加的电阻值百分数。
(1)铜铜是最常用的导电材料,导电用铜的品种、成分和主要用途见表2-3所示。
①指成分的质量分数。
(2)铜合金在要求有良好的导电率,并兼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耐热、耐蚀、耐磨、易切削、电接触性好和热电动势小等特性时,应选用各种导电铜合金。
(1)铝铝的电导率约为铜的61%,密度为铜的30%,机械强度为铜的1/2,比强度(抗拉强度/密度)约为铜的1.3倍。
在单位长度电阻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仅为铜的50%。
铝的资源丰富,价格比铜低。
因此,除对导体尺寸及力学性能等有规定要求的场合外,应优先采用铝作导体材料。
导电用铝的化学成分见表2-4。
导电用铝的性能和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5。
注表中成分含量均为质量分数①根据GB 3955—83规定。
(2)铝合金在铝中添加镁、硅、铁、铬、铜、锆等元素可得到高电导率、高强度和热稳定性好的铝合金。
导电铝合金的品种、性能和主要特征及用途见表2-6所示。
(3)裸导体制品裸导体制品大部分用作电线、电缆的导体,可直接供电力、通信、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使用,以及制作成各种电工产品的零件。
裸导体制品的分类、名称、特性和用途见表2-7所示。
(1)电磁线的分类及特点电磁线可分为漆包线、绕包线等几类。
漆包线、绕包线的主要品种及其特点与用途见表2-8所示。
(2)电磁线的选用选用电磁线时应根据使用技术条件合理地选择以下项目的性能参数,使其满足要求。
①热寿命和其他热性能。
②占空系数。
③绝缘层在弯曲时不开裂、耐刮性和介电强度。
④绝缘层承受过负载能力和环境因素。
⑤与浸渍漆的相容性、耐溶剂性及耐化学药品性等。
(3)电磁线的保管与使用电磁线的保管与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电磁线不宜置于高湿度的库房或酸、碱、有机溶剂附近。
②要避免阳光直射。
电机生产工艺介绍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家用电器、工业机械、交通工具等。
电机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准备、加工制造、装配调试等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机的生产工艺。
首先是原材料准备。
电机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铁芯、线圈和绝缘材料。
铁芯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传递和集中磁场,常用的材料有硅钢片和铝合金。
线圈是电机的发电部分,需要用到导电良好的电磁材料,如铜线。
绝缘材料用于对电机进行绝缘,防止电脑短路,常用的材料有绝缘漆和绝缘纸。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仔细筛选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然后是加工制造。
首先是铁芯加工。
铁芯通常是由硅钢片或铝合金制成,其加工过程包括剪切、冲孔、弯曲等工序,以形成电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是线圈制造。
线圈制造包括绕线、焊接、压合等工序,以将导线制成各个线圈。
线圈的绕制工艺有半自动绕线机、全自动绕线机和手工绕线三种。
绝缘材料加工包括切割、复合、涂覆等工序,以形成电机绕组的绝缘层。
最后是定子和转子的加工制造。
定子是电机的不动部分,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
定子的加工制造包括铺绝缘纸、绕线、钢管焊接等工序,转子的加工制造包括磨削、切割、平衡等工序。
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是装配调试。
装配调试是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成品电机的过程。
主要包括定子、转子、轴承、端盖、外壳等部件的组装。
装配过程需要注意零部件的安装顺序和位置,以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转。
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包括电气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等。
通过调试,可以检测电机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低压断路器常用材料主要包括以下材料:1、热双金属材料2、电阻合金材料3、触头材料4、绝缘压塑料5、磁性材料6、弹性材料热双金属材料热双金属是由两层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或合金)组元彼此牢固结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其中热膨胀系数较高的一层,称为主动层,热膨胀系数较低的一层,称为被动层。
有时为了获得特殊性能,还可以复合第三层(中间层)。
由主动层产生的张力和由被动层所产生的拉力组成的合力矩使热双金属的弯曲受到限制时,将产生推力,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热双金属材料可分为:高灵敏度型、通用型、低温型、高温型、特殊型和电阻系列等类别。
热双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有:电阻率、比弯曲、弹性模量E、线性温度范围、允许使用温度范围和密度等。
比弯曲:单位厚度的平直热双金属试样每变化单位温度时纵向中心线的曲率变化之半。
单位名称为每摄氏度,单位符号为/10-6℃-1。
目前最常用的双金属材料有:5J4140、5J20110(5J11)、5J1480(5J18)、5J1578(5J16)、R5、R10、R15(R12)、R25、R30、R50等。
其中,5J4140、5J20110(5J11)、5J1480(5J18)、5J1455(R50)、5J1430(R33)等用于电流规格较小的直热式(由双金属元件直接通电发热)断路器。
5J表示双金属,5J20110中的20为比弯曲K值,110为20℃时的电阻率(μΩ·cm)。
一些中等规格电流如40、50、63A断路器等,它的旁热式或直热式大量使用R15(R12)、R25、R30、R50等。
它们使用3Ni24Cr2(镍鉻钢)为主动层,Ni36为被动层,加上中间层如锆铜Cu-Zr(多用于R15、R12)和镍层(用于R30、R50)。
改变中间层的厚度,可以调节电阻率的大小。
R后面的数值越小,适用的电流等级越大,反之,适用的电流等级越小。
同时还表示该材料20℃时的电阻率(μΩ·cm)。
大电流等级的塑壳式断路器不再采用旁热式或直热式的双金属元件作为过载延时的保护。
绝缘材料与绝缘件制造工艺
1. 绝缘材料和绝缘件的意义
绝缘材料和绝缘件是电气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们的作用是在电气设备中隔离电器元件,以减少漏电和电气故障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常见的绝缘材料
常见的绝缘材料包括绝缘树脂、绝缘纸、绝缘胶带、绝缘漆等。
其中,绝缘树脂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绝缘材料,它具有密度小、抗介质击穿能力强、耐热性好等优点,常用于高压电器中。
3. 绝缘件的制造工艺
绝缘件的制造工艺包括成型、加工、分割、密封等多个环节。
其中,成型是最关键的工序之一,通常采用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压制成型等方法。
加工和分割则是将成型好的绝缘件按照要求进行加工和分割,通常采用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等技术。
密封则是将绝缘件的裂隙和接缝处加工处理,以防止介质泄漏。
4. 质量控制和检测
在绝缘件制造的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常采用材料检测、成型检测、加工检测、外观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绝缘件的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5. 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绝缘材料和绝缘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绝缘材料和绝缘件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并且在功能性和智能化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未来电气设备的需求。
材料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的分类: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2.黑色金属在各类电机制造中是经常用到的基本材料。
2.1 黑色金属包括铁,锰,铬及其合金,一般都是指钢和铁。
按化学成分可以把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生铁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铁合金。
2.2 碳素钢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按用途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素钢分为:低碳钢(含碳≤0.25﹪)﹑中碳钢(含碳>0.25~0.6﹪)﹑高碳钢(含碳>0.6﹪).一般碳素钢中,含碳量越高硬度越高,但塑性降低。
按含磷﹑硫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 ﹑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和高级碳素钢(含磷﹑硫更低)。
2.3合金钢:为了满足某种性能要求,在钢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如锰﹑硅﹑钒﹑钛﹑铌﹑硼﹑稀土等).通过合金化,可以提高和改善肮的综合机械性能﹔能显著提高和改善钢的工艺性能,如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切削性等﹔还可以使钢获得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耐热﹑不锈﹑耐腐蚀等。
2.3.12.4钢件.铸造工艺有许多优点:能铸造形状复杂的零件,原料利用范围广,能减少切削加工,而且成本较低,还有一系列的优良性能,如耐磨性,减震性好等。
3.有色金属3.1 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它的种类很多,在被人们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除气体,非金属有80余种,广泛的用于现代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人民生活之中。
3.2有色金属的分类:按发现时间的先后分为:轻有色金属﹑重有色金属﹑贵有色金属﹑半金属和稀有色金属无大类.按合金系统分为: 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贵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稀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按用途分为:变形合金.铸造合金,轴承合金,印刷合金,焊料,中间合金.3.3 铝及铝合金3.3.1铝是一种白色的轻金属,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铝的密度小(2.7g/㎝3),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保护层,阻止率的继续氧化,成为抗大气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