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建筑供暖
- 格式:ppt
- 大小:16.22 MB
- 文档页数:134
建筑物供暖工程建筑物供暖工程是指安装、维修和管理建筑物内的供暖设备和系统的一项工程活动。
在寒冷的冬季,建筑物供暖工程至关重要,能够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本文将针对建筑物供暖工程进行探讨,包括供暖系统的种类、设计原则、设备选型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1. 供暖系统种类建筑物供暖系统主要有集中供暖和分户供暖两种。
集中供暖通过建立集中供热站,将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建筑物,并通过换热器将热能转移到室内。
分户供暖则是在每个房间或单元内独立安装供暖设备,例如燃气壁挂炉、暖气片等。
2. 设计原则(1)热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朝向、保温材料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供暖功率,以确保供暖效果满足要求。
(2)供暖系统设计: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和管道布局,确保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均匀分布的热量。
(3)节能设计:采用节能技术,如循环水供暖系统、智能温控等,以降低能耗并提高供暖效果。
3. 设备选型(1)锅炉:选择适合建筑物规模和热负荷的锅炉设备,包括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等。
(2)换热器:根据供暖系统的设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球形换热器等。
(3)管道系统:选择优质的供暖管道,包括钢管、铜管、PVC管等,并确保管道的布局合理,减少能量损失。
4.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供暖不均匀:可能是管道损坏或堵塞造成的,需要进行管道维修和清洗。
(2)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是温控系统故障,需要检查温控设备和传感器,以及调整相应的温度设定。
(3)能耗过高:可能是设备老化或操作不当造成的,需要进行设备维护和改进管理措施。
(4)水压不足:可能是供水系统故障,需要检查供水设备和管道,确保正常供水并调整水压。
综上所述,建筑物供暖工程是为了满足寒冷季节建筑内部温度舒适的重要工程。
通过合理的供暖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够提供稳定、高效的供暖效果。
同时,及时解决常见问题,保证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能耗效率,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地板采暖国家行业标准 JGJ142-2004时间:2011/2/24 17:43:35 来源:第一章总则第1.1.1条为了规范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第1.1.2条本规程适用于新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内,以热水为热媒或以发热电缆为热源的,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1.1.3条进行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等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第2.1.1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 floor radiantheating)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
第2.1.2条分、集水器(manifold)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回水的配、集水装置。
第2.1.3条面层(surface course)建筑地面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表面层。
第2.1.4条找平层(toweling course)在垫层或楼板面上进行抹平找坡的构造层。
第2.1.5条隔离层(isolat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第2.1.6条填充层(filler course) 在绝热层或楼板基面上设置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用的构造层,用以保护设备并使地面温度均匀。
第2.1.7条绝热层(insulating course)用以阻挡热量传递,减少无效热耗的构造层。
第2.1.8条防潮层(moisture proof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基或楼层地面下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第2.1.9条伸缩缝(expansion joint)补偿混凝土填充层、上部构造层和面层等膨胀或收缩用的构造缝。
第2.1.10条铝塑复合管(polyethylene-aluminum compound pipe)内层和外层为交联聚乙烯或聚乙烯、中间层为增强铝管、层间采用专用热熔胶,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加热管。
建筑工程中的供暖规范要求作为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程,供暖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一系列规范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内的供热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工程中的供暖规范要求,并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一、建筑设计阶段的供暖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供暖系统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热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地理位置等因素,准确计算建筑物的热负荷,确定供暖系统的整体设计参数。
2. 建筑隔热:根据规范要求,建筑物外墙、屋顶等部位的隔热材料应符合相应的热传导系数要求,以减少能量的散失,提高供暖效果。
3. 室内温度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活动情况,确定适当的室内温度范围,并在供暖系统的设计中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4. 空气质量要求:建筑物内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舒适感,供暖系统应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并达到相应的空气质量标准。
二、供暖设备选型和安装规范要求供暖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是保证供暖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根据规范要求,供暖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应符合以下规范:1. 供暖设备的选型: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锅炉、换热器等供暖设备,并保证其额定功率和效率符合相关标准。
2. 管道设计和安装:供暖系统的管道设计应合理,管道尺寸和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管道的施工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供热管网的安全和可靠。
3. 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供暖系统的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电气线路应合理布置,控制系统应可靠并能够实现对供暖设备的智能控制。
4. 安全保护设施:供暖系统中应设置相应的安全保护设施,如压力表、温度控制器、安全阀等,以确保供暖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供暖系统运行和维护规范要求供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是保障供热效果和系统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建筑工程中的供暖规范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 运行管理要求:供暖系统的运行管理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供热设备的启停控制、温度调节、冷热水流量平衡等。
JGJ142-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标准号:JGJ142 - 2004◆发布日期:2004 年9 月 1 日◆实施日期:2004 年10 月 1 日◆发布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章总则第1.1.1 条为了规范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第1.1.2 条本规程适用于新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内,以热水为热媒或以发热电缆为热源的,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1.1.3 条进行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等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第2.1.1 条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 floor radiant heating )以温度不高于60 ℃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
第2.1.2 条分、集水器(manifold )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回水的配、集水装置。
第2.1.3 条面层(surface course )建筑地面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表面层。
第2.1.4 条找平层(toweling course )在垫层或楼板面上进行抹平找坡的构造层。
第2.1.5 条隔离层(isolating course )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第2.1.6 条填充层(filler course )在绝热层或楼板基面上设置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用的构造层,用以保护设备并使地面温度均匀。
第2.1.7 条绝热层(insulating course)用以阻挡热量传递,减少无效热耗的构造层。
第2.1.8 条防潮层(moisture proofing course )防止建筑地基或楼层地面下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吉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采暖的使用面积计算规定》的通知正文:---------------------------------------------------------------------------------------------------------------------------------------------------- 吉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采暖的使用面积计算规定》的通知(吉建城[2004]40号)各市(州)建委、建设(公用)局、房地局:根据《吉林省城市供热条例》的规定,现将我厅制定的《采暖的使用面积计算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印发给你们,请各地遵照执行。
各地要搞好培训工作,使相关人员理解掌握《规定》的内容,做好采暖使用面积的测算工作。
要充分搞好宣传工作,使广大居民了解《规定》,取得居民的配合,以便顺利及时地完成测算工作,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00四年八月十六日采暖的使用面积计算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采暖的使用面积计算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内的热用户。
第二章住宅采暖的使用面积计算第三条参照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和《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
第四条住宅采暖的使用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采暖的阳台面积及采暖的公共面积。
第五条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套内使用面积指套内房间实际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
套内使用面积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
套内各功能空间包括居住、活动、生活辅助、交通、贮藏等空间。
第六条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等于各功能使用空间结构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计入使用面积。
室内使用面积按结构墙体内表面尺寸计算,设有保温层时,按内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工程建设中的建筑物供暖与采暖系统在工程建设中,建筑物供暖和采暖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舒适度,还涉及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建筑物供暖与采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方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
一、供暖和采暖的需求建筑物供暖和采暖系统的首要目标是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人们在冬季需要在室内获得适宜的温度,以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同时,采暖系统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保温性能、风向和气候等因素,以确保室内的温度分布均匀且稳定。
二、供暖系统的选择与设计在选择供暖系统时,要考虑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和规模等因素。
例如,对于大型办公楼或商业建筑,常见的供暖系统包括集中供暖系统和地暖系统。
集中供暖系统通过锅炉或热水机组提供热水或蒸汽,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区域。
地暖系统则通过在地面或地板下铺设管道,将热能传递到室内。
供暖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供暖费用、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一般而言,集中供暖系统的成本较高,但对于大型建筑物来说,它的供暖效果更为稳定。
地暖系统则相对节能,因为它可以减少传热过程中的热能损失。
三、采暖系统的选择与设计除了供暖,采暖系统还包括通风和空调等功能,以维持室内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
采暖系统的设计需要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和用户需求,以实现室内环境的舒适与健康。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室内空气的排放和新鲜空气的补充。
通过安装空气过滤器和除湿机等设备,可以有效净化室内空气,并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朝向来确定制冷和制热的负荷。
通过合理利用遮阳装饰和隔热材料,可以减少热能的损失和室外温度对室内的影响。
四、节能与环保在建筑物供暖和采暖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中,节能和环保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供暖和采暖设备,并优化系统的运行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另外,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设备,如地热能和太阳能集热器,也是实现节能和环保目标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