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
【教学目标】
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重点)
2.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3.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重点)
4.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难点)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的如何传给后代的?
(2)图中的后代体细胞中遗传了母亲的a基因,为什么还表现为双眼皮?
【板书设计】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
生殖细胞的染色成单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
课堂的功能变了,课堂不再只停留在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上,更要创设氛围情景,注重学习的方法训练,思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
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评价要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
本节课中教师的评价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的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给予了积极而又客观的评价。
老师对这些同学的评价除了对生物知识本身理解的肯定外,更多在注重开发与唤醒每个学。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别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学会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观察、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根据表现型推测出基因型或者根据基因型推测出表现型。
【教学难点】能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观察讨论师:小组内同学相互观察一下,每位同学各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说的所有特点我们称作性状。
(多媒体展示成龙和刘德华等明星的照片)有什么特点?动画(显示图片房祖名照片)师:同学们观察照片,观察一下房祖名和谁长得比较像?师:成龙的性状是怎样传给房祖名的?这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性状的遗传。
(媒体显示)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生理特征叫做性状。
相对性状的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典例分析,师精讲点拨:有的同学认为,“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以及“羊的黑毛和羊的白毛”都可以看做相对性状。
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强调相对性状的概念。
)拓展反思,链接生活:师:我给大家准备了我们宁阳大枣、烟台苹果、肥城桃和葡萄,大家看看它们大小、形状和颜色各有什么性状?小组间比较一下同种水果有什么不同?大家品尝一下,说说它们的味道。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生物的性状。
师:那么,大家说的上面的性状当中,哪些是相对性状?(多媒体展示)二、自主探究任务师:父母都是双眼皮的同学请举手,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师: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你却是单眼皮,双眼皮这种性状在遗传的过程中,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单、双眼皮这对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基因与 性状的遗传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性状的遗传。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
【教学目标】
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重点)
2.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3.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重点)
4.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难点)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的如何传给后代的?
(2)图中的后代体细胞中遗传了母亲的a基因,为什么还表现为双眼皮?
【板书设计】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
生殖细胞的染色成单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
课堂的功能变了,课堂不再只停留在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上,更要创设氛围情景,注重学习的方法训练,思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
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评价要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
本节课中教师的评价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的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给予了积极而又客观的评价。
老师对这些同学的评价除了对生物知识本身理解的肯定外,更多在注重开发与唤醒每个学。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新版)济南版《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区分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传递特点。
(3)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明确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生物的性状和基因显隐性的原理,能够运用遗传学的观点解释各类生命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生物遗传学知识的学习和有关性状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生物学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1)生物学性状及相关性状;(2)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难点】(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2)每种生物的固有特征能够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法】图形分析与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内容。
【课时安排】1学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张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可张莉却是单眼皮。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莉常常感到迷茫:我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和张莉一起去探究这个问题吧!二、问题引导、探究和问题(I)生物学特性课件展示玫瑰花、各种血型、左右手图片1.观察和思考:你会从哪些方面描述他们的特点?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征。
学生观察、讨论和自由发言。
总结:玫瑰花:外部特征有形态、结构、花色等,内部特征一般有气味等。
血型:生理特征。
惯用左右手:行为方式。
2.学生从来都不是熟人对熟人。
你怎么认识这么多学生?我们先玩个游戏吧!(1)小游戏学生们闭上眼睛。
老师让两个学生向你问好。
你能说出这两个学生的名字吗?你凭什么认出它的?学生游戏,讨论总结:根据不同的音色特征。
(2)学生们试图总结特质的概念。
学生可以相互补充。
性状:遗传学上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统称。
3.设疑:同一种性状在不同个体身上会有差异吗?课件展示豌豆、番茄、兔子的图片思考:(1)这三张图片代表什么特征?(2)这些生物的这一性状有哪几种表现形式?你还能举出其他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的实例吗?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帮助小组完成问题,形成相对特征的概念。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教材分析教材中“生物的性状”通过“几种生物的性状”和“豌豆的某些相对性状”插图引出了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自学与学习小组内互助,让学生在自学与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解决基本概念的学习。
进一步通过对身边例子的分析,加深对性状和相对性状的理解。
教材中“基因与性状遗传”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本部分从介绍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入手,引出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等概念,进一步指出一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即AA或Aa控制显性性状,aa控制隐性性状。
在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自学,及时总结,学练结合。
学情分析通过对上一专题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了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特征由基因控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对特征有感性认识,但缺乏理论深度,尽管本节遗传学理论较浅显,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抽象的。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区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教学难点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2、识别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生物的相对性状。
3、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能举例区分基因与性状的显性和隐性。
5、尝试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能力目标1、尝试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明白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生物的性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性状?2、举例说出什么是相对性状?教师讲解性状、相对形状(PPT展示)。
学生欣赏并讨论。
过渡:每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都有很多相对性状,这些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是有一定规律的。
二、基因与性状遗传分析讨论豌豆花色的遗传,区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性状的遗传◆教材分析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包括一个单元:物种的延续。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自然界中的人、动物和植物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着种族的延续。
“物种的延续”是一级主题,下设四个二级主题:“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3、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
3、通过绘制遗传图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孟德尔的事迹,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教学难点】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实验用具;(2)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观看图片并讲述小故事,小王的困惑,孩子是不是亲生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讲授新课】教师:请大家观察图片,图片上显示了生物的哪些特征?同学们我们常见的生物都有什么特征呢?你能不能列举一些?学生:兔的毛色,南瓜的果皮颜色,小麦芒的有无,鸡冠的形状。
【观评记录】性状的遗传教研组长、初二备课组成员胡凌云:本节课的设计特色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难度:本节课重点在于掌握基因控制性状这个结论,难点是如何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授课教师想到引导学生以教材豌豆花色和果蝇翅型作为例子不断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这样比较容易探究遗传规律。
【小窍门1】:“无中生有是隐性”;【小窍门2】:“有中化无是隐性” 紫花紫花;【小窍门3】:(教师在学生学会判断显、隐性性状的基础上,结合以上图解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根据根据亲、子代性状确定他们的基因组成)。
(1)根据双亲的性状表现,确定双亲各自的一个(至少一个)基因;(2)根据子代的性状(特别是隐性性状)表现,确定子代的(至少一个)基因;(3)根据子代的基因,确定双亲的另一个基因。
并且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豌豆花色遗传的规律。
2、围绕性状为中心设计:性状遗传的探究活动;根据实验分析性状的形成原因;得出结论:基因决定性状。
优点:通过观察及图片的引导,学生发现人和生物的每一种性状往往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现类型。
采用灵活的体验、观察附近同学大拇指是否向后弯曲和舌头是否“U”型的卷起等处理方法,加强学生对相对性状这一名词的理解。
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这样的安排既将隐蔽的规律浅显化,易发现,易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
实现对本节课难点的突破。
初二备课组长刘春云:我觉得本节课中的情境导入部分中对于性状这个概念的处理方法:①展示肤色,植物根的长短——形态特征;人体血压、心率、声音——生理特性;通过体验左右手随意交叉--------行为方式。
②引出名词:性状的概念。
③学生提炼性状概念的关键词。
加强对“性状”范畴的理解。
优点:由学生熟悉的生物或是人类个体本身入手,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
既容易理解概念,又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基调。
相对性状的处理方法:①观察教师和具有典型性的例题,并及时通过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的图片。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别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学会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观察、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根据表现型推测出基因型或者根据基因型推测出表现型。
【教学难点】能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观察讨论师:小组内同学相互观察一下,每位同学各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说的所有特点我们称作性状。
(多媒体展示成龙和刘德华等明星的照片)有什么特点?动画(显示图片房祖名照片)师:同学们观察照片,观察一下房祖名和谁长得比较像?师:成龙的性状是怎样传给房祖名的?这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性状的遗传。
(媒体显示)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生理特征叫做性状。
相对性状的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典例分析,师精讲点拨:有的同学认为,“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以及“羊的黑毛和羊的白毛”都可以看做相对性状。
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强调相对性状的概念。
)拓展反思,链接生活:师:我给大家准备了我们宁阳大枣、烟台苹果、肥城桃和葡萄,大家看看它们大小、形状和颜色各有什么性状?小组间比较一下同种水果有什么不同?大家品尝一下,说说它们的味道。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生物的性状。
师:那么,大家说的上面的性状当中,哪些是相对性状?(多媒体展示)二、自主探究任务师:父母都是双眼皮的同学请举手,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师: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你却是单眼皮,双眼皮这种性状在遗传的过程中,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单、双眼皮这对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基因与性状的遗传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性状的遗传。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物种的延续。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自然界中的人、动物和植物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着种族的延续。
“物种的延续”
是一级主题,下设四个二级主题:“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
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3、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
3、通过绘制遗传图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孟德尔的事迹,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教学难点】
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教师准备:
(1)实验用具;
2)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
【引入新课】
观看图片并讲述小故事,小王的困惑,孩子是不是亲生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讲授新课】
教师:请大家观察图片,图片上显示了生物的哪些特征?同学们我们常见的生物都有什么特征呢?你能不能列举一些?
学生:兔的毛色,南瓜的果皮颜色,小麦芒的有无,鸡冠的形状。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
教师:没错,这就是生物的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图片,引出相对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
学生: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教师:不错,接下来我们做几道题来练一下,看看大家对相对性状掌握的如何。
1. 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2.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3.番茄的黄果和红果;
4.母亲的双眼皮和儿子的双眼皮。
学生:1. 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不是相对性状;
2.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是相对性状;
3.番茄的黄果和红果是相对性状;
4.母亲的双眼皮和儿子的双眼皮不是相对性状。
教师:很好,那么相对性状的三个关键词是什么呢?
学生:相对性状的三个关键词:两同一不同。
教师:同一个性状为什么有不同的表现呢?性状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基因。
教师:不错,基因操纵着性状的遗传,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幕后高手。
基因和染色体上有什么关系?
学生: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
教师:不错,那么基因有哪两种类型?如何表示?两种类型的基因各控制什么性状?
学生: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教师:一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这对基因有几种组合方式?
学生:三种,分别是AA Aa aa。
教师:在哪种成对基因控制下,生物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哪种成对基因控制下能表现出隐性性状?
学生:在显性基因的控制下,生物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在隐性基因的控制下,生物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
教师:不错,也就是说有显是显,无显则隐。
基因如何遗传给子代。
学生:成对的基因随成对的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生殖过程中,亲代把自己基因的一半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子代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基因在亲代和子代间的传递规律,现在就用一种更为规范的图解的方式把它更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学生:认真观察记忆遗传图解。
教师: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染色体把基因遗传给子代。
我们学习的遗传规律是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经过8年的潜心研究得来的,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的性状表现。
正是由于基因在亲代和后代之间的传递,才使得生物的固有特征代代相传。
教师:好,以上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全部内容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性状的遗传。
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
认真的、全面的、实事
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花。
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
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
用我们自然界中最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