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集成双水相提取一枝蒿中总生物碱及抗氧化活性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综述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声辅助提取、酶工程技术、动态连续逆流提取及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半仿生提取、新型吸附剂电泳、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RRLC)和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高速逆流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亲和色谱、分子烙印亲和色谱、免疫亲和色谱、生物色谱、分子生物色谱、细胞膜色谱、多维组合色谱、萃取与色谱技术联机耦合、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膜分离、分子蒸馏技术及双水相萃取等新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进展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有效成分,并发展新药和寻找先导化合物是药物开发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显示极大的应用前景,使中医药工业更加生机盎然。
以下笔者将这些新技术的进展作一简要介绍:1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进展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取药材中的药效成分,避免药效成分的分解流失和无效成分的溶出。
随着现代化工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现代高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中药生产中来,大大促进了中药产业的发展,使中药制药工业技术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SFE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目标成分进行萃取的新技术。
以CO2为流体的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物提取分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超临界状态下的CO2的极性与正己烷相似,所以最适合用于溶解亲脂性、低沸点的物质,如挥发油、烃、酯、内酯、醚及环氧化合物等,是目前解决中药制药工业中挥发性或脂溶性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有效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技术摘要:本文综述了天然产物化学得发展以及当前我国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的进展,对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提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液膜分离和反胶团萃取、超临界C0提取技术、膜2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分子精馏和短程精馏、吸附分离技术和高效絮凝技术等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天然产物;分离;纯化1 简介天然产物是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自从发现来自天然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后,已经开发出许多具有治疗和保键作用的药物。
有的天然产物能作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适当的结构改造,成为新一代药物。
一些天然产物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日化原料和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等。
天然产物化学是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生物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酿类和葱衍生物、黄酮、菇类和挥发油、强心昔、幽体、皂昔、香豆素、木脂素、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动植物激素、海洋天然有机物等)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化学合成和用途的一门科学,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对整个有机化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提供口益深化的研究内容。
1.1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由于大然药物往往含有结构、性质不同的多种成分,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较低。
为了研究和开发天然药物,必须从复杂的中草药组成成分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出有活性的单体纯成分。
有时,为了增强疗效,克服毒副作用,通过改变有效成分的结构,如制备其类似物或衍牛物,以创制出更好更新的药物。
以中草药或动、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等大然产物为主要研究目标的,已经成为中国寻找新药的重要研究途径。
许多有效药剂或其母体的发现基本源于天然产物,天然药物(包括它们的衍生物和类似物)占临床使用药物的50%以上,而来源于高等植物的约占25%。
由于天然产物研究所提供的活性物质结构新颖,疗效高,副作用小,所以它们始终是医药行业中新药的主要来源之一。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技术摘要:本文综述了天然产物化学得发展以及当前我国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的进展,对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提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液膜分离和反胶团萃取、超临界C0提取技术、膜2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分子精馏和短程精馏、吸附分离技术和高效絮凝技术等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天然产物;分离;纯化1 简介天然产物是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出来的生物二次代谢产物,自从发现来自天然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后,已经开发出许多具有治疗和保键作用的药物。
有的天然产物能作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适当的结构改造,成为新一代药物。
一些天然产物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日化原料和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等。
天然产物化学是以各类生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和物理方法为手段,研究生物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酿类和葱衍生物、黄酮、菇类和挥发油、强心昔、幽体、皂昔、香豆素、木脂素、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动植物激素、海洋天然有机物等)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化学合成和用途的一门科学,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对整个有机化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提供口益深化的研究内容。
1.1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由于大然药物往往含有结构、性质不同的多种成分,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较低。
为了研究和开发天然药物,必须从复杂的中草药组成成分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出有活性的单体纯成分。
有时,为了增强疗效,克服毒副作用,通过改变有效成分的结构,如制备其类似物或衍牛物,以创制出更好更新的药物。
以中草药或动、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等大然产物为主要研究目标的,已经成为中国寻找新药的重要研究途径。
许多有效药剂或其母体的发现基本源于天然产物,天然药物(包括它们的衍生物和类似物)占临床使用药物的50%以上,而来源于高等植物的约占25%。
由于天然产物研究所提供的活性物质结构新颖,疗效高,副作用小,所以它们始终是医药行业中新药的主要来源之一。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摘要:生物碱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与纯化是生物碱制备的关键环节。
本文论述了生物碱的性质、生物碱的功效,简单介绍了生物碱的传统提取方法,着重阐述了生物碱的现代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等,从分子印迹技术、膜分离技术、有机溶剂萃取、色谱和树脂吸附等方面探讨了生物碱的纯化。
关键词:生物碱;提取;分离1 引言生物碱是指中药中一类含氮杂环的有机物,具有碱性和广泛的生理功能,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目前运用于临床的生物碱药品已达80种之多,相当多的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活性、低毒性和成本低之特性,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人们对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加强。
随着各类生物碱的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取分离生物碱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
2 生物碱2.1生物碱的性质生物碱是为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指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
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
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具有光学活性,但少数生物碱例外。
生物碱大多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且往往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
2.2生物碱的功效植物体内生物碱含量虽少,但与人类关系密切。
许多生物碱是治病良药,如毛莨科黄连根茎中的小蘖碱是黄连素的主要成分,有抗菌消炎作用;萝芙木中的利血平能降血压;石蒜中的加兰他敏对小儿麻痹症有疗效[1];罂粟果皮中所含的吗啡碱是著名镇痛剂;奎奎宁碱是有价值的解热药;三尖杉碱和长春花碱是治癌良药[2];秋水仙素(碱)能人工诱变产生多倍体。
有的生物碱可用来制作农业用的杀虫剂。
人们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也分离到了生物碱,其中某些动物的生物碱与它们报摄取食用的植物有关,蟾蜍、蝾螈和某些鱼类中发现的生物碱是真正的动物代谢产物。
离子液体在提取天然产物活性物质中的应用冯靖;彭效明;李翠清;王腾;居瑞军;汤晨洋;邱晓【摘要】从离子液体的特性:密度、熔点、粘度和酸性;离子液体的分类:按阳离子的结构可以分为四大类、按阴离子的结构分为两大类;离子液体的提取方法:液-液萃取、超高压辅助提取、双水相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强化萃取,以及在提取天然产物中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蒽醌类、木脂素、挥发油、皂苷类等的应用这四方面入手来阐述离子液体在提取天然产物中活性物质中的应用.【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9(048)004【总页数】5页(P945-949)【关键词】离子液体;特性;结构;天然产物;活性物质【作者】冯靖;彭效明;李翠清;王腾;居瑞军;汤晨洋;邱晓【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国家级示范中心,北京 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国家级示范中心,北京 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国家级示范中心,北京 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国家级示范中心,北京 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国家级示范中心,北京 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国家级示范中心,北京 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国家级示范中心,北京 1026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0.1离子液体是一种高效率、无污染的萃取溶剂。
离子液体是由结构不同的阴阳离子组成,根据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结构,可以将离子液体按照阳离子和阴离子来分类。
当我们在使用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活性物质时,总会遇到提取效率低、消耗能源大、操作毒性大的缺点,离子液体相比较传统的有机溶剂,具有无污染、节约能源、稳定性好、不易挥发等优点。
介绍你所知道的新型分离技术。
双水相萃取:双水相萃取是两种水溶性不同的聚合物或者一种聚合物和无机盐的混合溶液,在一的浓度下, 体系就会自然分成互不相容的两相。
被分离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间作用和各种作用力(如憎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因素的影响, 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K 同, 导致其在上下相的浓度不同, 达到分离目的。
现在双水相萃取已被广泛用于蛋白质、酶、核酸、病毒、细胞、细胞器等生物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并逐步向工业化生产迈进,展现了在食品工业、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程方面的巨大应用前景,将有力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
利用聚乙二醇( PEG ) /磷酸盐双水相体系提取天然发酵物中的碱性木聚糖酶, 确定最佳体系是22% PEG6000, 10% K2HPO4和12% NaCl活性酶的产率可达98% 。
除此以外,在近几年的报道中双水相萃取已用于多种蛋白质和生物酶的分离, 如牛血清蛋白( BSA )、牛酪蛋白、β- 乳球蛋白、血清蛋白; α- 淀粉酶和蛋白酶、胆固醇氧化酶、脂肪酶、磷酸甘油酸激酶( PGK )和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GAPDH )、葡糖淀粉酶、L- 天门冬酰胺酶等都在双水相体系中得到较好的分离。
β- 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是应用广泛的抗生素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都利用ATPE 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收率; 在多肽类抗生素中,用双水相体系对万古霉素的提取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特点ATPE 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 对生物物质、天然产物、抗生素等的提取、纯化表现出以下优势:(1)含水量高( 70% -90% ), 在接近生理环境的体系中进行萃取, 不会引起生物活性物质失活或变性;(2)可以直接从含有菌体的发酵液和培养液中提取所需的蛋白质, 还能不经过破碎直接提取细胞内酶, 省略了破碎或过滤等步骤;(3)分相时间短, 自然分相时间一般为5 m in -15 m in;(4) 界面张力小( 10- 7 -10- 4mN /m) , 有助于两相之间的质量传递, 界面与试管壁形成的接触角几乎是直角;(5)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 高聚物一般是不挥发物质, 对人体无害;(6)大量杂质可与固体物质一同除去;(7)易于工艺放大和连续操作,与后续提纯工序可直接相连接,无需进行特殊理;(8)操作条件温和, 整个操作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9)亲和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提高分配系数和萃取的选择性。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研究进展作者:谢克英娄芳慧孙瑞琳钱志伟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2021年第06期关键词: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生产工艺;研究进展桑树属于桑科植物桑属,桑叶性寒、味甘苦,具有疏风散热、润肺祛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古医药著作《神农本草经》称其为神仙叶。
现代医学表明,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桑叶作为中药材已被国家药典正式收录,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宝贵资源[1]。
现有研究报道从桑叶中提取的生物碱,尤其是多羟基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1-DNJ)具有良好的降血糖、降血脂和抗氧化等作用[2]。
一、1-DNJ的来源日本Yoshiaki等人在1976年首次从桑根皮中分离提纯得到1-DNJ[3]。
桑树各个器官均含有1-DNJ,但其含量因品种、栽培区域以及树体药用部位不同存在差异。
对桑叶来说,叶位、发育阶段、采收时间和季节这些因素都对1-DNJ 含量有影响。
1-DNJ 来源于植物和微生物[4],除桑树外,野跖草、风信子、沙参属植物也含有1-DNJ及其类似物,但其含量均低于桑树;微生物发酵产生的1-DNJ含量更低,在0.01mg/mL左右。
二、1-DNJ的药理学功能1-DNJ的结构与α-1,4-葡萄糖近似,在机体内与葡萄糖竞争酶上的催化位点。
1-DNJ不仅能够调节餐后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亦可改善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降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分解速率,抑制餐后血糖升高,减少葡萄糖摄入的关键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5]。
1-DNJ可以促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起到降血糖的效果。
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血甘油三酯水平在1-DNJ 作用下显著降低,提高小鼠肝脏的葡萄糖代谢酶活力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动物的脂联素水平,激活β-氧化系统,抑制肝脏脂质积累。
利用糖尿病小鼠开展的降糖机理研究表明,1-DNJ可以降低肠道对葡萄糖吸收,调节参与糖转运、糖酵解及糖异生代谢过程的酶,有利于肝内葡萄糖代谢,血糖浓度得以降低。
双水相萃取技术在药物分离和提取中的应用
双水相萃取技术是一种基于液液相分离原理的分离和提取方法,它可以将混合物中的目标化合物从溶液中转移到两个不相溶的水相中,以实现分离和提取的目的。
在药物分离和提取中,双水相萃取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1. 天然药物的提取: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取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
这种方法具有选择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
2. 药物代谢物的分离:药物在体内会发生代谢反应,生成一系列的代谢产物。
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将药物代谢物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分离出来,以便进行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研究。
3. 药物残留的提取: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用于农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提取。
通过调整水相的组成和浓度,可以实现对不同药物的高效提取,以保证食品中的药物残留达到合理的安全标准。
4. 药物纯化:双水相萃取技术也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化。
通过调整双水相体系中的成分和条件,可以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高效富集和纯化。
总之,双水相萃取技术在药物分离和提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地实现药物的富集、提取和纯化,为药物研发和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双水相的萃取原理及应用双水相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其原理是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一般是水和有机溶剂)在适当的条件下混合形成两个相,通过溶质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差异,使溶质转移到另一相中来实现分离纯化。
双水相萃取技术在生物医药、食品工业、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可以通过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
当有机溶剂向水中注入时,溶剂分子中的疏水基团与水中的活泼基团(如羟基和胺基)发生作用,形成一层水合包裹层。
这种水合包裹层使有机溶剂和水发生互溶性差异,从而使两种溶剂形成不相容的两个相。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双水相萃取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领域,例如从植物提取出天然产物(如植物提取物中的生物碱、黄酮、甾醇等);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酶、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样品的提取等。
双水相萃取可以有效地分离目标物质并去除一些干扰性物质,提高目标物质的纯度和产率。
2.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双水相萃取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由于蛋白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溶解度,通过调节溶剂的性质和条件,可以使目标蛋白质在双水相中的分配系数大于1,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富集和分离纯化。
3. DNA/RNA的提取:双水相萃取也可用于DNA/RNA的提取。
DNA/RNA在某些条件下与有机溶剂形成复合物,可以通过双水相萃取的方法将DNA/RNA 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这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DNA/RNA提取方法。
4. 药物研发:双水相萃取在药物研发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药物研发中常常需要提取、分离纯化目标化合物,双水相萃取可以通过调节溶剂体系的性质和条件,实现对复杂混合物中目标化合物的分离纯化,从而提高化合物的纯度和产率,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除了上述应用外,双水相萃取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工业等领域。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可以利用双水相萃取将有机污染物和水样分离,进而进行有机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
植物提取技术全介绍超声循环提取技术 (1)超声波提取萃取器系列 (1)植物提取物:修整前进步伐前景利好 (3)陕南目前最大植物提取生产线城固县投产 (3)植物提取物出口快速增长拉动产业升级 (4)湖州荣凯植物提取有限公司 (4)美国从植物中提取胰岛素 (4)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4)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科技发展现状 (5)我国植物提取物市场分析 (11)植物提取物出口突破4亿美元 (15)植提标准谁来统?? (15)2006年7月份提取物企业出口排名 (16)浙江省植物提取行业 (17)陕西方舟天然营养制品有限公司 (17)2007年上半年提取物出口形势分析及展望 (17)业内专家: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须突破四大瓶颈 (19)中国原料药因环保问题涨价波及印度制药业 (19)青蒿素企业困境:WHO采购新规和产能过剩 (20)植物提取物:修整前进步伐前景利好 (21)我国广义生物产业产值已近5000亿元 (21)咖啡有助于防止蛀牙 (22)枳实提取物外经贸行业标准 (22)超声循环提取技术超声循环提取技术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针对我国目前在天然产物提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海洋“863”和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研究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是将超声波强化提取技术运用在传统天然产物提取生产领域中的革命性技术突破。
超声波具有“空化现象”、“机械振动”以及“热效应”等特性,“空化现象”可产生瞬间几千个压力,使提取介质中的微小气泡压缩、爆裂,破碎被提取原料和细胞壁,加速天然药用成份的溶出,“机械振动”和“热效应”进一步强化了溶出成份的扩散,使药用成份在提取介质中快速达到浓度平衡,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提高产品质量,是当前浸出提取中最具前途的提取技术。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的研究人员采用超声循环提取技术解决了超声波提取工程放大题,攻克了超声波应用于提取生产的最大障碍。
超声集成双水相提取一枝蒿中总生物碱及抗氧化活性作者:张倩解成喜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13期摘要 [目的]优化超声提取法和双水相体系相结合提取一枝蒿总生物碱的工艺,对一枝蒿总生物碱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
[方法]采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波集成提取一枝蒿中总生物碱,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含量;通过考察对·OH清除和O2-·抑制能力来评价一枝蒿总生物碱抗氧化能力。
[结果]一枝蒿总生物碱最佳的提取条件为:硫酸铵用量8 g,丙醇用量25 ml,醇水比0.60∶1条件下超声提取60 min;在此条件下,一枝蒿中的总生物碱平均提取量0.436 mg/g。
当总生物碱浓度为200 μg/ml时,对·OH清除率达到67.65%,对O2-·抑制率达30.92%。
[结论]该方法建立了一枝蒿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发现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超声波;双水相;总生物碱;一枝蒿;抗氧化活性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3-03851-03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alkaloids from Artemisia rupestris by ultrasonic coupled with aqueous two phase system, to study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otal alkaloids. [Methods] Total alkaloids was extracted from Artemisia rupestris using propanolaqueous ammonium sulfate two phase system coupled with ultrasonic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alkaloids was determined with acid dye colorimetric metho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by capacity of total alkaloids for clearing ·OH and controlling O2-·. [Results] The optimum condition was 8.0 g ammonium sulfate, 25 ml propanol, 0.60∶1 propanol/water ratio, 60 min of extraction, 0.436 mg/g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alkaloid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alkaloids was 200 μg/ml, the scavenging rate of ·OH was 67.65%, and the suppression ratio of O2-· was 30.92%. [Conclusion]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alkaloids from Artemisia rupestris was obtained and the total alkaloids have good antioxidant activity.Key words Ultrasonic; Aqueous twophase; Total alkaloids; Artemisia rupestris;Antioxidant activity一枝蒿系菊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抗过敏、利胆和解蛇毒等功效,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胃胀痛、蛇咬伤、荨麻疹、感冒发烧和肝炎等疾病[1]。
生物碱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其大多数具有生物活性,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2]。
双水相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提取率高、有机溶剂易于回收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医药、生物以及金属离子分离等领域[3-6]。
试验将超声提取与双水相分离技术集成,将超声良好的提取作用与双水相体系的分离作用相结合,采用超声集成双水相体系的提取一枝蒿总生物碱,优化出一枝蒿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并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其含量,对一枝蒿总生物碱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以期为一枝蒿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研究对象。
一枝蒿,用蒸馏水洗净后自然阴干,粉碎后过筛备用。
1.1.2主要仪器。
AL204电子天平,购自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KQ5200B超声波仪,购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T6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购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RE-52A型旋转蒸发仪,购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1.3主要试剂。
盐酸小檗碱,购自中国药品生物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正丙醇、硫酸铵、三氯甲烷、甲醇、浓氨水、磷酸氢二钠、柠檬酸、溴百里香草酚蓝,硫酸亚铁、过氧化氢、邻二氮菲、磷酸二氢钠、Tris-HCl缓冲溶液(pH 8.2)和焦性没食子酸均为分析纯,市售。
1.2 方法1.2.1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盐酸小檗碱20 mg,用适量无水甲醇溶解,移入250 ml容量瓶中配制成浓度为0.08 mg/ml标准溶液。
将0.08 mg/ml标准溶液配制成浓度分别为8、16、32、64和80 μg/ml的盐酸小檗碱标准溶液。
1.2.2线性关系的考察。
分别准确移取浓度为8、16、32、64和80 μg/ml的盐酸小檗碱标准溶液1.0 ml于25 ml具塞试管中,加入pH=7.6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10.0 ml、溴百里香草酚蓝溶液2.0 ml以及三氯甲烷10 ml,剧烈摇试管2 min,移至分液漏斗中静置90 min,在波长417 nm处测定吸光值。
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C(μg/ml)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回归方程为:Y=0.005 16X+0.081 27,R=0.999 5,线性范围在8~80 μg/ml内线性良好。
1.2.3新疆一枝蒿总生物碱提取液的制备与测定。
准确称取一枝蒿粉末1.000 g于硫酸铵和丙醇双水相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超声提取,抽滤后将提取液于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取上层丙醇提取层旋转蒸发得浓缩液,用盐酸调节浓缩液pH为2~3,静置过夜,过滤后再用浓氨水调节pH为9~10后,用30 ml三氯甲烷分3次萃取,取三氯甲烷萃取层旋转蒸发除去三氯甲烷,用无水甲醇溶解后定至10 ml容量瓶中。
准确移取样品提取液1.0 ml于25 ml具塞试管中按上述操作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总生物碱含量。
1.2.4单因素试验。
以盐用量、丙醇用量、醇水比、超声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
单因素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
3 结论试验采用超声集成双水相体系提取一枝蒿总生物碱,考察了盐用量、丙醇用量、醇水比和提取时间对一枝蒿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
正交试验确定了新疆一枝蒿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硫酸铵用量8 g、丙醇用量25 ml、醇水比0.60∶1,超声提取60 min;在此条件下的总生物碱的平均提取率为0.436 mg/g。
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一枝蒿总生物碱具有一定清除·OH和抑制O2-·能力。
当一枝蒿总生物碱浓度为200 μg/ml时,·OH清除率为67.65%,对·O2-抑制率达30.92%。
试验采用超声波集成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一枝蒿总生物碱,具有分离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和污染小等优点。
参考文献[1] 刘勇民.一枝蒿.维吾尔药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1-5.[2] 徐怀德.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300-301.[3] WANG H,DONG Y S,XIU Z L.Microwaveassisted 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 of piceid resveratrol and emodin from Polygonum cuspidatum by ethanol/ammonium sulphate systems[J].Biotechnol Lett,2008,30(12):2079-2084.[4] MOKHTARANI B,KARIMZADEH R,AMINI M H,et al.Partitioning of ciprofloxacin i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of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sodium sulphate[J].Biochem Eng J,2008,38(2):241-247.[5] KARAKATSANIS A,KYRIAKIDES parison of PEG/fractionated dextran and PEG/industrial grade dextra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for the enzymic hydrolysis of starch[J].J Food Eng,2007,80(4):1213-1217.[6] LIU X H,GAO Y T,TANG R S,et al.On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iodide complex of Cadmium(II) in propyl-alcohol ammonium sulfate aqueous biphasic system[J].Sep Purif Technol,2006,50(2):263-266.[7] 黄秀香,李晓东,劳德永.半枝莲多糖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9):59-62.[8] 沈蔚,任晓婷,张建,等.芦根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5):1078-1080.[9] 史礼貌,解成喜.新疆大蓟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学,2011,32(6):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