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763.00 KB
- 文档页数:42
大一简谐运动知识点归纳简谐运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物体在受到一个恢复力(即与偏离平衡位置成正比的力)作用下以一定频率做往复振动的运动。
简谐运动具有许多特点和规律,本文将对大一学生需要掌握的简谐运动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简谐运动的基本特点简谐运动的基本特点包括:振动物体的周期、频率、振幅和相位。
周期指的是一个完整振动所需要的时间,通常用T表示,单位是秒。
频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通常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
振幅表示振动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相位表示振动物体当前所处的状态。
二、简谐运动的描述简谐运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描述。
其中,最常用的是通过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
位移-时间图是一条曲线,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它能够直观地展示振动物体的运动情况。
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同样是使用时间作为横轴,但纵轴分别表示速度和加速度。
三、简谐运动的数学表示简谐运动可以通过使用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进行数学表示。
设物体的位移为x,时间为t,角频率为ω,初相位为φ,则简谐运动的数学表示可以写为:x = A * sin(ωt + φ)或x = A * cos(ωt + φ)其中,A表示振幅,ω表示角频率,φ表示相位。
这两种表示方式是等效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进行使用。
四、简谐运动的能量简谐运动的能量由势能和动能组成。
势能是指振动物体由于位置发生变化而具有的能量,动能是指振动物体由于速度发生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在简谐运动中,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总能量不变。
五、简谐运动的共振共振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当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外力频率接近或相等时,振幅达到最大的现象。
共振可以放大物体的振动,使其接收到更多的能量。
然而,如果超过物体的势能极限,共振可能会导致物体破坏。
六、简谐运动的应用简谐运动在生活和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钟表的摆锤运动、弹簧振子的振动、音叉的振动等都是简谐运动的实例。
简谐运动知识点总结笔记一、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1. 简谐运动的定义简谐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或者绕着某个固定轴线作往复振动的运动。
简谐运动有其特定的数学描述和物理规律,可以用简单的正弦或余弦函数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2. 简谐运动的特点简谐运动具有周期性、相位一致、振幅恒定、运动轨迹为直线或圆周等特点。
对于弹簧振子、单摆等物体的振动运动都可以看作是简谐运动。
3. 简谐运动的数学描述简谐运动可以用如下的数学公式来描述:\[x(t) = A \cdot sin(\omega t + \phi)\]其中,\(x(t)\)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位置,A表示振幅,\(\omega\)表示角频率,\(\phi\)表示初相位。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很清晰地描述出物体的振动规律。
二、简谐运动的基本物理规律1. 简谐运动的力学规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于简谐运动的物体,其受力与位移成正比。
设物体的位移函数为x(t),则其受力与位移的关系可以表示为\[F = -kx(t)\]其中,k为弹簧或摆的劲度系数,代表着弹簧或摆的刚度。
这个公式也被称为胡克定律,描述了弹簧振子的特点。
2. 简谐运动的能量规律对于简谐运动物体,其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设物体的位移函数为x(t),则其动能和势能可以表示为\[E = \frac{1}{2}m\omega^2A^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omega\)为角频率,A为振幅。
这个公式说明了简谐运动物体能量的守恒规律。
三、简谐运动的应用弹簧振子是最常见的简谐运动的例子,它的振动规律可以很好地用简谐运动的公式来描述。
由于弹簧振子的周期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钟表的摆动、汽车的避震器等。
2. 单摆单摆也是一个常见的简谐运动的例子,它的振动规律同样可以用简谐运动的公式来描述。
由于单摆的周期与摆长和重力加速度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单摆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等物理量。
单摆也常用作物理实验中的展示装置。
一讲简谐运动单摆和弹簧振子【知识梳理】一、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1.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运动。
表达式为:F= -kx(1)简谐运动的位移必须是指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也就是说,在研究简谐运动时所说的位移的起点都必须在平衡位置处。
不同于以前所讲的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2)回复力是一种效果力。
是振动物体在沿振动方向上所受的合力(指向平衡位置)(3)“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
平衡位置是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在该位置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如单摆摆到最低点时,沿振动方向的合力为零,但在指向悬点方向上的合力却不等于零,所以并不处于平衡状态)但振子不振动则停留在平衡位置。
(4)F=-kx是判断一个振动是不是简谐运动的充分必要条件。
凡是简谐运动沿振动方向的合力必须满足该条件;反之,只要沿振动方向的合力满足该条件,那么该振动一定是简谐运动。
2.几个重要的物理量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位移x、回复力F、加速度a、速度v这四个矢量的相互关系。
(1)由定义知:F∝x,方向相反。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a,方向相同。
(3)由以上两条可知:a∝x,方向相反。
(4)v和x、F、a之间的关系最复杂:x的方向-背向平衡位置 F与a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x、F、a三者大小同步变化且与v异步(过同一位置v有两个方向)3.从总体上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振动的最大特点是往复性或者说是周期性。
因此振动物体在空间的运动有一定的范围,用振幅A来描述;在时间上则用周期T来描述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须的时间。
(1)振幅A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一定要将振幅跟位移相区别,在简谐运动的振动过程中,振幅是不变的而位移是时刻在改变的)(2)周期T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频率f=1/T也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由振动系统本身的因素决定,叫固有周期。
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5题,合计30分) 1、简谐运动的概念是什么?
参考答案:如果做机械振动的质点,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或余弦)函数规律,这样
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又名简谐振动。
因此,简谐运动常用sin()x A t ωϕ=+作为其运动学定义。
其中振幅A ,角频率ω,周期T ,和频率f 的关
系分别为: 2T
π
ω=
、2f ωπ= 。
2、相干光的概念是什么?相干的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频率相同,且振动方向相同的光称为相干光。
或满足相干条件的光也可称为相干光。
相干条件如下
这两束光在相遇区域;振动方向相同;振动频率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保持恒定; 那么在两束光相遇的区域内就会产生干涉现象。
3、高斯定理的定义是什么?写出其数学公式
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所有电荷量的代数和。
1
01
n
e i
i E dS q ε=Φ=
⋅=∑⎰
4、什么叫薄膜干涉?什么叫半波损失?
参考答案:由薄膜两表面反射光或透射光产生的干涉现象叫做薄膜干涉;
波从波疏介质射向波密介质时反射过程中,反射波在离开反射点时的振动方向相对于入射波到达入射点时的振动相差半个周期,这种现象叫做半波损失。
5、元芳,此题你怎么看?
2L
B dl B r π⋅=⎰
0 (r 2I
B r
μπ=
≥即圆柱面外一点的磁场与全部电流都集中在轴线上的一根无限长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相同的。
2L
B dl B r π⋅=⎰
0 (r<R)B = 即圆柱面内无磁场。
11。
简谐运动知识点总结公式简谐运动有许多相应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振动能量的变化、图示、力的解析和叠加、波的运动、受阻简谐振动等。
下面是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1. 简谐运动的特征简谐运动有几个基本特征,包括周期、频率、振幅和相位等。
其中,周期是指物体完成一次完整的往复振动所需要的时间;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振幅是指简谐振动最大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相位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物体所处的位置。
这些特征可以用公式表示:T=1/f,f=1/T,A表示振幅,ω表示角频率,θ表示相位。
这些特征对于描述简谐振动的特性非常重要。
2. 运动的方程简谐运动的方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
对于弹簧振子,其运动方程为x=Acos(ωt+φ),其中x表示振动物体的位移,A表示振幅,ω表示角频率,t表示时间,φ表示初相位。
这个方程描述了振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对于单摆,其运动方程为θ=Asin(ωt+φ),其中θ表示单摆的偏角,A表示振幅,ω表示角频率,t表示时间,φ表示初相位。
这个方程描述了单摆的偏角随时间的变化。
这些方程对于分析简谐振动的运动规律非常重要。
二、振动能量的变化1. 动能和势能在简谐振动中,振动物体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动能是由于振动物体的运动而产生的能量,可以用公式K=(1/2)mv^2表示;势能是由于振动物体的位置而产生的能量,可以用公式U=(1/2)kx^2表示。
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之间会相互转化,它们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这些概念对于分析简谐振动的能量变化非常重要。
2. 振动能量的变化在简谐振动中,振动物体的能量会随着时间变化。
当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往返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会交替增加和减小;当振动物体达到最大偏离位置时,动能最大而势能最小;当振动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动能最小而势能最大。
这些变化可以用图示表示,对于理解简谐振动的能量变化有很大帮助。
三、力的解析和叠加1. 恢复力简谐运动的物体受到恢复力的作用,恢复力的大小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成正比,方向与偏离方向相反。
物理简谐运动知识点总结简谐运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许多物理现象的基础,包括机械振动、电磁振动等。
本文将对简谐运动的定义、特点、方程、能量、受力分析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简谐运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谐运动的定义。
简谐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且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也就是说,简谐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常数乘以位移的负数,即a = -ω^2x。
其中,a代表加速度,x代表位移,ω代表角频率。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简谐运动的特点。
简谐运动有以下几个特点:1. 简谐运动的周期是固定的。
无论位移大小如何,简谐运动的周期都是一样的,与振动的幅度无关。
2. 简谐运动的周期与频率呈倒数关系。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周期是振动完成一个完整循环所需的时间,它们之间满足T = 1/f。
3. 简谐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存在固定的相位关系。
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是固定的,这一点对于描述简谐运动的特点非常重要。
4. 简谐运动的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
这意味着当物体位移到正方向时,加速度是负的,位移到负方向时,加速度是正的,符合简谐运动的特性。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简谐运动的方程。
简谐运动的位移方程可以表示为x(t) =A*cos(ωt+φ)。
其中,x(t)代表位移,A代表振幅,ω代表角频率,φ代表相位差,t代表时间。
简谐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方程分别可以表示为v(t) = -A*ω*sin(ωt+φ)和a(t) = -A*ω^2*cos(ωt+φ)。
另外,我们需要了解简谐运动的能量。
简谐运动的总能量等于动能加势能,可以表示为E = 1/2kA^2,其中E代表总能量,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A代表振幅。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简谐运动的总能量是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的。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简谐运动的受力。
简谐运动的受力包括弹性力和阻尼力。
弹性力是指弹簧对物体的恢复力,它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简谐运动重要知识点总结一、简谐运动的定义简谐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振动运动,它的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
在简谐运动中,物体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它的加速度是恒定的,且与位移成正比。
二、简谐运动的特点1.周期性:简谐运动是周期性的,即物体围绕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
2.等加速度:简谐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3.位移与加速度成正比:简谐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
4.频率相同:简谐运动中同一个系统的所有物体的频率相同。
5.反向相位:简谐运动中相邻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是反向相位的。
三、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在简谐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存在固定的相位关系。
2.位移与加速度的关系:简谐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
3.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表示:简谐运动中,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正弦或余弦函数表示。
四、简谐运动的能量变化1.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在简谐运动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但它们的和是恒定的。
2.最大位移处的能量变化:在简谐运动中,物体在最大位移处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是最大值。
3.零位移处的能量变化:在简谐运动中,物体在零位移处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是最小值。
五、简谐运动的应用1.机械振动:简谐运动在机械振动、弹簧振子、单摆等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光学振动:简谐运动在光学振动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谐振子、声波等。
3.交流电路:简谐运动在交流电路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交流电路的振荡等。
以上是简谐运动的重要知识点的总结,简谐运动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振动现象和应用振动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简谐运动的描述简谐运动的描述简谐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一个恒定的力场中做周期性的振动。
它是一种特殊的振动,具有周期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
简谐运动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如弹簧振子、钟摆、电磁波等。
一、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1.1 振幅振幅是指简谐运动中物体从平衡位置最大偏离距离。
通常用字母A表示,单位为米(m)。
1.2 周期周期是指简谐运动中物体完成一次完整振动所需要的时间。
通常用字母T表示,单位为秒(s)。
1.3 频率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
通常用字母f表示,单位为赫兹(Hz)。
1.4 相位相位是指在同一时刻内处于不同状态的两个物体之间的时间差。
相位差可以用角度来表示,通常用字母Φ表示。
二、简谐运动的数学描述2.1 速度与加速度公式对于简谐运动而言,速度和加速度分别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v = Aωcos(ωt + Φ)a = -Aω^2sin(ωt + Φ)其中,ω为角速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ω = 2πf2.2 位移公式对于简谐运动而言,物体的位移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x = Acos(ωt + Φ)其中,A为振幅,Φ为相位差。
三、简谐运动的特点3.1 周期性简谐运动具有周期性,即物体在恒定的力场中做周期性的振动。
物体完成一次完整振动所需要的时间是固定的。
3.2 稳定性简谐运动具有稳定性,即物体在恒定的力场中做周期性的振动时,其运动状态是稳定并可预测的。
3.3 可预测性由于简谐运动具有稳定性和周期性,因此可以精确地预测物体在未来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状态。
四、简谐运动的应用4.1 弹簧振子弹簧振子是一种常见的简谐振动系统。
它由一个质量和一个弹簧组成,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周期性振动。
弹簧振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测量和控制系统中。
4.2 钟摆钟摆是一种通过重力驱动的简谐振动系统。
它由一个重物和一个支架组成,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周期性振动。
钟摆广泛应用于时间测量、科学研究和导航等领域。
简谐运动的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简谐运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基础的概念。
它描述了一个物体相对于某个平衡位置作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这种往复运动的特点是运动物体沿着固定的轨迹,不断地交替地通过平衡位置,并且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与其位置的变化成正比。
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形式,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
其应用领域涉及到物体的振动、波动以及许多其他与周期性运动相关的现象。
例如,摆钟的摆动、弹簧的振动、音乐乐器的演奏等都可以通过简谐运动来描述。
简谐运动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简谐运动的周期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运动物体完成一次往复运动所需的时间是恒定的。
其次,简谐运动的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是符合正弦函数的规律的,这就意味着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速度或加速度突然变化的情况。
最后,简谐运动是一个平稳且稳定的运动形式,运动物体始终围绕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不会偏离或漂浮到其他位置。
简谐运动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物体的振动和波动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简谐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和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并且能够应用简谐运动的原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接下来的文中,我们将详细阐述简谐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并介绍简谐运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这篇长文的阐述,读者们能够对简谐运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为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带来更多的价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简谐运动的名词解释。
为了清晰地呈现这一主题,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简谐运动的背景和相关概念,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1.1 概述:概述简谐运动的基本含义和定义,介绍它在自然界和物理学中的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详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便读者对全文有个整体的认识。
1.3 目的: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即为读者提供关于简谐运动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简谐运动的知识点总结下面是简谐运动的几个重要知识点总结:1. 简谐运动的定义简谐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恢复力的作用下,沿着直线或围绕固定轴线做周期性往复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简谐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与位移呈线性关系,且恢复力与位移成正比。
2. 简谐运动的特征简谐运动有两个主要特征:周期性和振幅。
周期性指的是物体完成一次往复运动所需的时间,而振幅则是指往复运动的最大位移。
3. 简谐运动的数学描述简谐运动可以用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进行数学描述。
如果物体的位移沿着x轴方向变化,则其数学描述可以写为:x(t) = A * cos(ωt + φ),其中A是振幅,ω是角频率,t是时间,φ是初相位。
4. 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弹簧振子是最典型的简谐运动系统之一。
当物体沿着弹簧的轴线上下振动时,其运动符合简谐运动的规律。
弹簧振子的周期T和角频率ω与弹簧的劲度系数k和质量m有密切关系。
5. 摆动的简谐运动摆动是另一个常见的简谐运动系统。
在重力的作用下,摆锤沿着一定的轨迹做周期性摆动,其运动也符合简谐运动的规律。
摆动的周期T和角频率ω与摆锤的长度l有密切关系。
6. 简谐运动的能量在简谐运动过程中,物体具有动能和势能,并且二者之和保持不变。
当物体位于最大位移处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当位于最大位移的相反方向时,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7. 简谐运动的受力分析在简谐运动中,物体所受的恢复力与位移成正比,且与速度成反比。
这种受力形式被称为胡克定律,可以用F = -kx来描述,其中F是恢复力,k是弹簧或系统的劲度系数,x是位移。
8. 简谐运动的阻尼和受迫振动在实际情况下,简谐运动可能会受到阻尼和外力的影响,这时的简谐运动被称为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
阻尼振动是指系统中存在摩擦力或阻尼元件的情况,会使振动逐渐减弱直至停止;受迫振动是指系统受到外力驱动振动,外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近时,会出现共振现象。
9. 简谐运动的应用简谐运动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弹簧减震器、机械振动系统、音叉和声波振动等。
简谐运动知识点总结大学简谐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到恢复力作用下做周期性运动的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简谐运动无处不在,例如摆动的钟表、弹簧振子、水波运动等都属于简谐运动的范畴。
下面我们将对简谐运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1. 弹簧振子:弹簧振子是较为典型的简谐振动系统,它由一根具有一定弹性的弹簧和挂在弹簧上的质点组成。
当质点偏离平衡位置时,弹簧会产生恢复力,质点受到的力将使其进行振动运动。
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可以用简谐运动的相关理论进行描述和分析。
2. 产生简谐运动的条件:简谐运动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恢复力与质点位移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恢复力,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x为质点的位移。
只有符合这一条件,系统才能产生简谐运动。
3. 简谐运动的特征:简谐运动具有一系列特征,包括周期性、振幅、频率和相位等。
这些特征描述了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运动状态。
二、简谐运动的相关物理量和表达式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在简谐运动中,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关键的物理量。
它们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其中位移x、速度v和加速度a分别满足关系式x=Acos(ωt)、v=-Aωsin(ωt)、a=-Aω²cos(ωt)。
其中A为振幅,ω为角频率,t为时间。
2. 动能和势能:简谐振动系统中,质点具有动能和势能,它们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动能和势能的表达式为K=1/2mω²A²sin²(ωt)和U=1/2kx²。
3. 机械能:简谐振动系统的机械能由动能和势能组成,它保持不变。
简谐振动的机械能可以用公式E=K+U=1/2kA²表示。
三、简谐运动的图像和图象1. 位移-时间图像: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通常是正弦曲线形状,它描述了质点在振动过程中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在这个图像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位移,通过这个图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振动的周期性和规律性。
简谐运动在一切振动中,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振动称为简谐运动,其运动量按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规律随时间变化。
任何复杂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若干简谐运动的合成。
本节以弹簧振子为例讨论简谐运动的特征及其运动规律。
一、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 1.弹簧振子:轻质弹簧(质量不计)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物体所受的阻力忽略不计。
设在O 点弹簧没有形变,此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称O 点为平衡位置。
系统一经触发,就绕平衡位置作来回往复的周期性运动。
这样的运动系统叫做弹簧振子(harmonic Oscillator ),它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2.弹簧振子运动的定性分析:考虑物体的惯性和作用在物体上的弹性力:B →O :弹性力向左,加速度向左,加速,O 点,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O →C :弹性力向右,加速度向右,减速,C 点,加速度最大,速度为零; C →O :弹性力向右,加速度向右,加速,O 点,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O →B :弹性力向左,加速度向左,减速,B 点,加速度最大,速度为零。
物体在B 、C 之间来回往复运动。
结论:物体作简谐运动的条件:● 物体的惯性 ——阻止系统停留在平衡位置 ● 作用在物体上的弹性力——驱使系统回复到平衡位置二、弹簧振子的动力学特征: 1.线性回复力分析弹簧振子的受力情况。
取平衡位置O 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
由胡克定律可知,物体m (可视为质点)在坐标为x (即相对于O 点的位移)的位置时所受弹簧的作用力为f=-kx式中的比例系数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Stiffness ),它反映弹簧的固有性质,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它是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
离平衡位置越远,力越大;在平衡位置力为零,物体由于惯性继续运动。
这种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力称为回复力。
2.动力学方程及其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为x mk m f a -==0202x v v x ωω-⎪⎭⎫⎝⎛+=2020⎪⎭⎫ ⎝⎛+ωv x =求02.072.0=m k =v x 6004.022222020+=+=ω2=4π±,由(4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