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小讲课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儿科门诊小讲课护理知识引言儿科门诊是儿童病患及其家长日常就诊的重要场所。
门诊护理是门诊医疗团队综合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供更好的儿科门诊护理服务,本文将从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问题、家长指导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讲解,以帮助门诊护士提高护理质量。
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问题1. 体温测量在儿科门诊,准确测量患儿的体温是非常重要的。
门诊护士应使用正确的体温计测量方法,包括口腔、腋窝、耳膜或额头测温。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用不同的测温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2. 儿童饮食指导在门诊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向家长提供儿童饮食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安排膳食结构,保证其所需的营养物质。
对于存在特殊饮食需求的患儿,如过敏儿童、肠道疾病患儿等,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进行特殊的饮食指导。
3. 常见护理技巧掌握门诊护士需掌握一些简单的护理技巧,如眼部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
这些护理技巧能帮助患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4. 病情评估及跟踪门诊护士需要进行患儿的全面病情评估,并持续跟踪其病情变化。
通过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信息,护士能够为医生提供客观的数据,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家长指导1. 家庭环境整洁家庭环境的整洁对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门诊护士可以向家长提供有关保持室内和室外环境清洁的指导,包括居住区的通风、日常消毒、污染源的处理等。
2. 儿童安全知识门诊护士应向家长传授一些儿童安全知识,如防止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防止烫伤和烧伤的方法、防止中毒的预防措施等。
这些知识将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安全。
3.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常见的儿童疾病包括感冒、腹泻、发热等。
门诊护士可以向家长提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如预防感冒的方法、腹泻的饮食调理、发热时的退烧方法等。
4. 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门诊护士应向家长强调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的身体异常,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一些传染病的发生。
儿科小讲课急性白血病一、白血病概述:1、定义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使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
临床上以进行性贫血、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的浸润等为主要表现,以外周血中出现形态各异、为数不等的幼稚细胞为特征。
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二、急性白血病:1、FAB分类法: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急性髓系白血病。
2、临床表现:贫血:常为首发症状发热:(1)继发感染:是导致急性白血病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2)肿瘤性发热:与白血病细胞的高代谢状态及内源性致热源物质的产生有关。
出血:几乎所有的病人在整个病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最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
器官和组织浸润(1) 肝、脾、淋巴结肿大:并非普遍存在,多见于急淋。
(2) 骨骼和关节疼痛:白血病常见症状。
(3) 口腔和皮肤:可有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出现蓝灰色斑丘疹、皮下结节,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等。
(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由于化学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灭杀,成为白血病髓外复发的主要根源。
(5) 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
(6) 其他。
4、诊断要点:主要根据病人有持续性发热或反复感染、进行性贫血、出血、骨骼关节疼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加并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骨髓增生活跃。
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的30%以上,一般可作出诊断。
但需进一步做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学及基因检查等,以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5、治疗要点:(1)对症支持治疗(2)化疗:a、诱导缓解: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起始阶段。
主要通过联合化疗,迅速、大量地灭杀白血病细胞,恢复机体正常造血,使病人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
儿科护士小讲课题目大全1. 婴儿的基本护理方法介绍婴儿是家庭中最宝贝的成员之一,因此正确的基本护理方法对他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本次小讲将介绍新生儿的基本护理方法,包括喂养、睡眠、换尿布和着装等方面的技巧。
重点内容•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优缺点•婴儿睡眠的重要性和建议的睡眠时间•正确换尿布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婴儿服装的选择和注意事项2.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介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烧和腹泻等。
作为儿科护士,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本次小讲将介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重点内容•儿童常见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感冒、发烧和腹泻的常见症状和处理方法•常见疫苗的种类和接种时间表3. 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与辅导介绍儿童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作为儿科护士,我们需要关注和辅导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次小讲将介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相应的辅导方法。
重点内容•儿童心理健康对其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症状•适应性辅导和心理支持的方法4. 儿童安全与事故预防介绍儿童安全是保障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我们作为儿科护士需要了解儿童安全常识并提供相关的安全教育。
本次小讲将介绍儿童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事故的预防方法。
重点内容•儿童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儿童家庭和学校的安全环境要求•儿童近水区安全和火灾事故的预防方法5. 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技巧介绍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等。
儿科护士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护理技巧,以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本次小讲将介绍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技巧。
重点内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护理技巧•皮肤湿疹的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和用药注意事项以上是本次的儿科护士小讲课题目大全,希望对儿科护理工作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急性白血病
一、白血病概述:
1、定义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使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
临床上以进行性贫血、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的浸润等为主要表现,以外周血中出现形态各异、为数不等的幼稚细胞为特征。
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二、急性白血病:
1、FAB分类法: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
白血病或急性髓系白血病。
2、临床表现:
贫血:常为首发症状
发热:(1)继发感染:是导致急性白血病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2)肿瘤性发热:与白血病细胞的高代谢状态及内源性致热源物质
的产生有关。
出血:几乎所有的病人在整个病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最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
器官和组织浸润
(1)肝、脾、淋巴结肿大:并非普遍存在,多见于急淋。
(2)骨骼和关节疼痛:白血病常见症状。
(3)口腔和皮肤:可有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出现蓝灰色斑丘疹、皮下结节,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等。
(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由于化学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灭杀,成为白血病髓外复发的主要
根源。
(5)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
(6)其他。
4、诊断要点:
主要根据病人有持续性发热或反复感染、进行性贫血、出血、骨骼关节疼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加并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骨髓增生活跃。
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的30%以上,一般可作出诊断。
但需进一步做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学及基因检查等,以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5、治疗要点:
(1)对症支持治疗
(2)化疗:a、诱导缓解: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起始阶段。
主要通过联合化疗,迅速、大量地灭杀白血病细胞,恢复机体正常造血,使病人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
即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血象的白细胞分类中无幼稚细胞;骨髓象中相关系列的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之和小于或等于5%),病人能否获得CR是急性白血病治疗成败的关键。
b、缓解后治疗:是CR后病人治疗的延续阶段。
通过进一步的巩固
与强化治疗,彻底消灭残存的白血病细胞,防止病情复发。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
(4)造血干细胞移植
(5)细胞因子治疗
6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等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有关
(3)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4)悲伤
(5)活动无耐力
7护理措施
(1)(2)(4)(5)略
(3)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a、静脉炎及组织坏死的防护:
1)静脉炎及组织坏死:一些化疗药物对组织刺激性大,多次注射常会引起静脉周围组织炎症,发疱性化疗药物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化疗时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静脉:首选中心静脉置管,如果应用外周浅表静脉,尽量选择粗、直的静脉。
静脉注射前后冲管,注入药物时一定要确定针头在静脉内,推注速度要慢,边推边抽回血,确保药物在血管内。
联合化疗时,先输注对血管刺激性小的药物,再输注刺激性发疱性药物。
3)发疱性化疗药物外渗的紧急处理:
停止:立即停止药物注入;
回抽:不要拔针,尽量回抽渗入皮下的药液;
评估:评估并记录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液的量,皮肤颜色、温度、疼痛性质;
解毒:局部滴入生理盐水稀释或用解毒剂;
封闭:利多卡因环形封闭,范围大于渗漏区域;
涂抹:可用50%硫酸镁涂抹,范围大于肿胀部位:
冷敷:局部24小时冰袋间断冷敷;
抬高:外渗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b、骨髓抑制的防护:定期检查血象,加强贫血、感染、出血的预防、观察和护理。
c、消化道反应的防护:选择适合的进餐时间,避免治疗前后2小时内进食,饮食指导,以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
d、口腔溃疡的护理:加强口腔护理,每天两次。
选择合适的漱口液,若疑为厌氧菌感染可选用1%-3%过氧化氢溶液;真菌感染可选用1%-4%的碳酸氢钠溶液。
指导正确含漱方法,每次含漱时间为15-20分钟,至少每天3次。
e、心脏毒性、肝功能损害、尿酸性肾病的预防和护理。
f、脱发的护理:向病人说明化疗的必要性及化疗可能导致落发现象,但绝大多数病人在化疗结束后,头发会再生,加强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