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 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 格式:pptx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46
第3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儒学、佛学、道教以及科技文化方面进行探讨。
在宋元时期,儒学仍然是统治阶级的主要思想体系。
它以“格物致知”为核心理念,提倡推崇经世致用,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
程颐和程颢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儒学家,他们提出了“为学之道,在明规矩矏矏循序強附”的观点,强调对经典的理解和实践。
通过这些理论的影响,宋代咸平元年(998年)实施了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佛学在宋元时期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尤其是南宋时期,佛教的影响力达到了巅峰。
南宋文人中的道儒佛并重,宋理宗更是对佛教极为推崇。
文学家辛弃疾、陆游等人也受到佛教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中常常有佛教的主题和意象。
此外,南宋忽必烈时期,佛教对蒙古帝国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道教在宋元时期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是道士张三丰,他是道教内丹术的创始人之一,被尊称为“太极祖师”。
张三丰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武术理论,对中国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科技文化方面,宋元时期是中国科技的高峰时期。
在农业方面,宋代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汴京的石门水库和临安的衙门游泳池。
这些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生活资料。
同时,宋代还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及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使科学技术在中国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外,宋元时期的文化艺术也非常繁荣。
散曲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发展,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音乐形式。
文学方面,陆游、苏轼等人的作品至今还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绘画方面,北宋的“文人画”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底蕴。
总体而言,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发展得到了全面推进。
儒学、佛学、道教的文化传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突破为中国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宋元时期考点归纳整理考点提示1、宋元时期的政治:宋的集权措施、元的中央官制2、宋元时期的经济3、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4、王安石变法复习建议宋元时期的考点非常多,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出题。
但重点仍然是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王安石变法、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理学、科技的发展。
其中,理学是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阅读一些理学家的著述、人生经历,这对于理解教材的条条框框是有帮助的。
知识清单宋元(10世纪中期至13世纪晚期)时间五代十国(907~960年),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6年),辽(907~1125年),西夏(1038~1227年),金(1115~1234年),元(1271~1368年)时代特征国家从分裂走向①和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宋与②的对立,③再度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利、弊都非常突出。
各少数民族加快封建化进程,④的进一步加强。
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
经济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繁荣,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
南宋时,⑤南移完成。
文化科技继续领先于世界。
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外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⑥和⑦的形成,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①统一,②辽夏金,③元朝,④民族融合,⑤经济重心,⑥理学,⑦心学。
考点聚焦考点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政权更替简况唐朝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并立南宋、金、西夏并立元朝统一北宋、辽、西夏的对峙局面南宋、金、西夏的对峙局面(二)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君主专制的强化宋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2.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措施:(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
宋元时期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潮与历史地位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时期,尤其是在文化领域的发展方面,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出现。
宋人注重人文精神的发展,提倡人道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这一精神的体现在宋元时期的文化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思想、政治、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和思想。
一、宋元时期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潮1、人文精神的发展宋元时期,人文精神得到了发展。
宋代文化主张儒家思想,重视学术研究和人文教育,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宋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以文化教育为中心,倡导智者博学、文化精英的道德修养。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开放”的时期之一,人文精神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翻译西方文学、哲学等各种作品,推崇生命的尊严和自由,倡导自由民主的思想。
2、文化走向多元化在宋元时期,文化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此期间,各种不同流派的文化在中国文化上得到了充分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例如,南宋时期的诗词、绘画、建筑等文化早已达到了高峰期,而元代的竹木大方、诸子百家等文化也得到了普及。
3、文人雅集形成在宋元时期,文人雅集的形成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文人雅集是用于自娱自乐的文化社交活动,是官宦文化的产物,与文人创作、审美及人文教育等紧密相关。
雅集活动丰富了文化生活,加深了人民之间的交流,开拓了社交空间,造就了众多文学、艺术的精品作品,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
二、宋元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1、文化传统的延续宋元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随着人文思潮的兴起,诗词、史学、哲学、绘画等领域的繁荣和发展,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宋元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思想上形成了中国自主发展的方向,这种新思想为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思想资源;在文化上,人文主义思潮与中国的文化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成为中国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课时3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考纲考点宋明理学与科技文化(1)宋元儒学的转型与嬗变——理学的形成。
(2)四大发明的发展与成熟。
(3)宋元文学和戏曲艺术的发展。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链接先秦及明清时期,从时空角度分析比较宋明理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影响,综合理解儒学发展的地位及特点。
历史解释宋明理学是儒学成熟与定型的表现,表明儒学发展逐渐理论化、世俗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宋元科技文化繁荣,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史料实证运用图文史料,解读实证理学主张、特点及影响;从考古实物、历史史料中实证宋元科技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唯物史观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客观辩证地认识宋词、元曲、宋元绘画等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及影响。
家国情怀从宋明理学的客观积极性角度,理解理学对中华民族群体性格与个人意志、性格塑造的影响,培养个人斗志及爱国民族情怀。
考点一宋元时期的思想1.程朱理学(1)背景:北宋时期,儒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2)主张(3)影响⎩⎪⎪⎨⎪⎪⎧①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③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九渊的心学(1)宇宙观⎩⎨⎧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2)认识论:只需内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
考点二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①印刷术⎩⎨⎧a.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彩色套印技术。
b.北宋平民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②火药:宋朝为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③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天文历法①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浑仪,造出的简仪结构简化,精度提高。
宋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总结宋元时期,经历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繁荣与发展。
宋朝以治世之道为重,倡导文治与仁政,推行全民教育,注重文学艺术的发展,培育了士人文化的独特氛围。
而元朝则以征服者的身份统治中国,充斥着蒙古人的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但也在某些方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对宋元时期进行总结。
在政治方面,宋朝实行了集权式君主专制体制,以皇帝为中心,设立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中央机构,完善了中央集权体系。
同时,宋朝注重律法治国,规定了细致入微的各种法规,创立了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大宋九边律》。
这些法律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维护了人民的权益。
在教育方面,宋朝设立了国子监、书院等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使得社会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经济方面,宋代是中国封建时期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农业技术不断改进,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了高产稳产。
同时,宋朝致力于发展商业,开展了海外贸易,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南宋时期,经济繁荣达到了顶峰,南方各大城市的商业繁华程度远超中原地区。
这一时期,商业在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思想文化方面,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丰富多样。
一方面,宋代文化注重儒家思想的弘扬与传播,提倡文治与仁政。
士人文化成为主导,注重教育培养,儒家经典学习成为士人的重要任务。
二程、朱熹等思想家对儒家经典进行解释和发展,形成了两汉以来儒家学术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另一方面,宋代文化也注重艺术的发展,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繁荣起来,文人雅士以文学艺术来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关切,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
然而,元代由于统治者的异族身份,蒙古人对中国文化的侵蚀较为明显。
元代在官僚制度上采取了以蒙古族人为主体的漠北制,大量使用蒙古族、色目人才担任重要职务。
同时,蒙古统治者还推行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维护了蒙古族的统治地位。
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宋元时期的政治:宋的集权措施、元的中央官制2、宋元时期的经济3、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4、王安石变法复习建议宋元时期的考点非常多,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出题。
但重点仍然是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王安石变法、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理学、科技的发展。
其中,理学是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阅读一些理学家的著述、人生经历,这对于理解教材的条条框框是有帮助的。
知识清单考点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政权更替简况南宋、金、西夏的对峙局面(二)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君主专制的强化宋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2.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措施:(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
(2)行政上,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3)财政上,赋税除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都由中央掌控。
3.影响积极: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政权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不断起来反抗。
财政危机:三冗严重;岁币沉重。
边防危机:辽、西夏的威胁。
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实行改革。
主要措施有:严格官吏升迁;限制“恩荫”;加强官吏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政令。
2.内容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①富国之法:理财措施3.作用促进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用人不当,且触动特权阶层的利益,招致强烈反对,未能完全成功。
(四)元朝的政治1.中央制度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
宋元时期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巅峰期之一,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下面将分别就其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进行阐述。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1.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宋元时期,以江南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湖泽水利工程和灌溉系统得到极大改善,使得农田的灌溉效果更加高效,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
同时,钢铁业、纺织业、造纸业、染织业等工艺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2.物理学和数学的重要进展:宋元时期的学者们对于物理学和数学领域有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数学家秦九韶在大约1202年提出了秦氏算法,对中国古代算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等数学概念也在这个时期形成和发展。
3.医学和药物学的进步:宋元时期的医学和药物学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著名的医学家李时中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药物学著作之一,对药物的分类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在医学方面,中国古代的创伤医学、外科手术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二、思想文化的发展1.儒学的繁荣:宋元时期,儒学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士人的主要学术流派。
程颢、程颐等理学家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研究和阐述,提出了“性即理”、“诚意同构”等重要观点,对当时社会的道德伦理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佛教的兴盛:宋元时期,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普及,尤以禅宗为主。
禅宗的兴盛使得中国的哲学思想更加注重内心修养和人生哲学的追求,成为当时文人雅士追求的一种精神追求。
3.文学艺术的繁荣: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以南宋文人为代表的文化名流活跃于文坛,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南宋的词、元曲(包括杂剧、元杂剧等)等都在此时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世所推崇。
4.科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由于长期的和平与稳定,宋元时期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活跃,这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在科技方面,蒙元帝国的入侵给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刺激和影响;在文化方面,西方文化的介绍和东西文化的互相融合使得文化的多元性得到了进一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