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6
繁荣的宋元文化教案第一章:宋代文化概览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宋代文化的发展背景,掌握宋代文化的主要特点。
1.2 教学内容:1.2.1 宋代的历史背景:五代十国、北宋、南宋等。
1.2.2 宋代文化特点:科技、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发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历史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
第二章:宋代的科技成就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宋代科技的主要成就,认识到科技对宋代社会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2.2.1 农业技术:水稻种植、农具改进等。
2.2.2 手工业技术:瓷器、纺织品等。
2.2.3 商业和货币:交子、会子等。
2.2.4 火药和印刷术:火药的制造和使用、活字印刷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物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第三章:宋代的文学艺术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欣赏宋代文学艺术作品。
3.2 教学内容:3.2.1 诗词:苏轼、李清照等大家的作品。
3.2.2 散文:欧阳修、曾巩等大家的作品。
3.2.3 戏曲:南戏、杂剧等。
3.2.4 绘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诗词、散文、戏曲、绘画等作品进行分析。
第四章:宋代的宗教信仰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宋代的宗教信仰,认识到宗教对宋代社会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4.2.1 儒教:理学、心学等。
4.2.2 道教:全真教、正一教等。
4.2.3 佛教:禅宗、净土宗等。
4.2.4 伊斯兰教:回族的形成和发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宗教建筑、经典等辅助教学。
第五章:元代的的文化发展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元代文化的发展,掌握元代文化的主要特点。
5.2 教学内容:5.2.1 元代的历史背景:成吉思汗、忽必烈等。
5.2.2 蒙古族文化:蒙古族的语言、文字、风俗等。
5.2.3 元代的文化特点: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发展。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历史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的第12课,主要介绍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材通过讲述北宋东京、南宋临安以及元大都的繁荣景象,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特点和发展。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进步、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对于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有一定认识。
但学生对于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发展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补充和完善。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都市的繁荣景象和科技、艺术成就的认知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特点和发展,掌握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发展对于我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都市的特点和发展,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2.教学难点: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比较宋元时期与其他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宋元时期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
3.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宋元时期的都市繁荣景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宋元时期的都市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特点和发展。
同时,教师讲解宋元时期的科技进步、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发展。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❶教学分析➷内容要点: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文学艺术成就,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认知提示:正确认识世俗文化与市民生活的关系,正确看待宋词与元曲,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解读:本课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分别是“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在“繁华的都市生活”这一部分, 教材首先描述了北宋开封大相国寺的繁华场面,然后介绍了宋代城内的娱乐兼商业场所一瓦子,接着介绍了杂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最后是对传统节日的说明。
通过这几方面的描述,我们能对宋元时期的都市面貌和市民生活有初步了解。
其中“瓦子”和杂剧可视为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
关于宋元时期的文化,本课主要介绍了宋词和元曲两种艺术形式。
这两部分头绪多,教学时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立足核心素养,发挥育人作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历史核心素养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明确了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需要构建历史思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巧用史料,培养学生历史素养本课的学习离不开学生对史料的搜集与探究,以史料为载体,以问题为突破,通过图片史料、文字史料的分析,感知历史事实,感受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与文化,从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创新学习方式,贴近学生生活本课运用情景创设,学生各个社团活动的展示,厘清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立足当下所处的城市背景,理解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四)在课堂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家国情怀的培育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在历史教学中,要巧妙挖掘家国元素,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学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2.认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变化;3.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1.宋元时期社会概况(1)政治方面的变化:北宋时期,皇权强大,官僚制度完善;南宋时期,皇权相对减弱,士大夫集团逐渐崛起;(2)经济方面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出现,商业的繁荣;(3)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宋元时期文化特点(1)文学方面的特点:宋词的盛行,以李清照为代表;元曲的兴起,以关汉卿为代表;(2)美术方面的特点:绘画艺术的开创,以文同为代表;(3)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四大发明的出现,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宋元时期的图片和文物,引导学生讨论宋元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30分钟)讲解宋元时期社会概况的变化,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相关问题。
第三步:讲解(30分钟)讲解宋元时期文化特点,包括文学、美术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了解这些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第四步:整理归纳(2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整理归纳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的核心内容,以便后续学习和复习。
第五步:拓展延伸(10分钟)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上网查询更多关于宋元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的信息,进一步了解这个时期的特点。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讲解、学生讨论和整理归纳的方式,对学生对宋元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抽认和小组问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总结宋元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思考这些变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教材通过讲述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繁荣景象,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都市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掌握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特点,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都市和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2.难点: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料。
3.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教师逐个讲解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特点,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讨论成果。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情况。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宋元时期都市和经济的关系,以及文化成就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都市的规模、商业活动、城市生活等方面。
2. 宋元时期文化的发展: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成就。
三、教学重点:1. 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情况。
2. 宋元时期文化的主要成就。
四、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宋元时期都市繁荣背后的经济原因。
2. 如何理解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都市和文化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发展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关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研究论文、书籍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地图和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宋元时期的都市地图和图片,引起学生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好奇心。
2. 导学:简要介绍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背景。
3. 主体学习:分别讲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
4.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单元测试成绩: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宋元时期的古迹和博物馆,加深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理解。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提供更多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成果。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都市繁荣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发展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成就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表现。
2. 宋元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三、教学难点1. 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发展的原因。
2.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都市繁荣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相关内容。
2. 教学辅助材料:图片、图表、文献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宋代都市繁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宋元时期都市的特点,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表现,如开封、杭州等都市的兴盛。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宋元时期都市繁荣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4.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宋元时期都市繁荣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史实,如东京梦华录、元大都等。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宋代都市中的典型案例,如瓦子、勾栏等,引导学生理解都市繁荣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6.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回答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相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7. 总结提升: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等。
并对教学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本节课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一)概况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都市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二)瓦子2.(多媒体出示材料,瓦子的名称的来历)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的基本情况介绍)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兴起的原因)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一、教案名称:【教学方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精品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介绍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等都市的地理位置、规模、商业活动等,以及都市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2. 文化精品欣赏:介绍宋元时期的书法、绘画、瓷器、建筑等文化精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3. 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对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精品的基本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
2. 欣赏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宋元时期的书法、绘画、瓷器、建筑等文化精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文化精品欣赏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文化精品欣赏报告,评估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宋元时期的都市景象,引发学生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好奇心。
2. 讲解:教师对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背景。
3. 欣赏:教师展示宋元时期的文化精品,如书法、绘画、瓷器、建筑等,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总结:教师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素材:收集宋元时期的都市景象和文化精品的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于教学展示和欣赏。
【教学方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第一章:宋元时期都市的兴起1.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兴起背景掌握宋元时期都市的主要特点理解宋元时期都市兴起对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1.2 教学内容宋元时期都市的兴起背景介绍宋元时期都市的主要特点:人口增长、商业繁荣、城市规划和建设宋元时期都市兴起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推动作用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文献和图片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兴起背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的主要特点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宋元时期都市的商业繁荣和城市生活第二章: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2.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特点和主要成就掌握宋元时期代表性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作者理解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反映和影响2.2 教学内容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特点和主要成就介绍宋元时期代表性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作者:诗词、戏曲、绘画等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反映和影响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了解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宋元时期代表性文学艺术作品的成就和影响举办诗歌朗诵和戏剧表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魅力第三章: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和特点掌握宋元时期代表性科技发明和创新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3.2 教学内容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介绍宋元时期代表性科技发明和创新:四大发明、天文学、数学等宋元时期科技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文献和实验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宋元时期代表性科技发明和创新的意义开展科技制作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成就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宗教文化4.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时期宗教文化的发展特点和主要成就掌握宋元时期代表性宗教及其信仰和影响理解宋元时期宗教文化对社会和文化的反映和影响4.2 教学内容宋元时期宗教文化的发展特点和主要成就介绍宋元时期代表性宗教及其信仰和影响: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宋元时期宗教文化对社会和文化的反映和影响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文献和宗教经典了解宋元时期宗教文化的发展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宋元时期代表性宗教的信仰和影响举办宗教文化和艺术展览活动,让学生体验宋元时期宗教文化的魅力第五章: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5.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特点和社会风貌掌握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主要方面:日常生活、节庆习俗、社会交往等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对社会和文化的推动作用5.2 教学内容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特点和社会风貌介绍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主要方面:日常生活、节庆习俗、社会交往等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对社会和文化的推动作用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文献和图片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特点和社会风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主要方面开展生活模拟和节庆活动,让学生体验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魅力第六章:宋元时期的都市商业与经济6.1 教学目标理解宋元时期都市商业活动的兴盛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宋元时期的市场结构、商业组织形式及其变化探讨宋元时期都市商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宋元时期都市商业活动的种类和特点宋元时期市场结构、商业组织形式及其变化宋元时期都市商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6.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研究宋元时期的商业遗址,如市场、店铺等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宋元时期的市场交易,让学生体验商业活动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商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七章: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社会结构7.1 教学目标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生活与社会结构的关系理解宋元时期都市社会中的不同阶层及其生活方式探讨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对社会结构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宋元时期都市生活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宋元时期都市社会中的不同阶层:士人、商人、手工业者等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文献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模式开展小组讨论,探讨都市生活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第八章: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与教育8.1 教学目标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性掌握宋元时期都市教育制度及其特点探讨宋元时期都市文化教育对社会的影响8.2 教学内容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性:文学、艺术、娱乐等宋元时期都市教育制度及其特点:官学、私学、书院等宋元时期都市文化教育对社会的影响8.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文献和艺术作品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分析宋元时期都市教育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开展小组讨论,探讨都市文化教育对社会的影响第九章:宋元时期的都市规划与建设9.1 教学目标掌握宋元时期都市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情况理解宋元时期都市规划与建设的主要成就探讨宋元时期都市规划与建设对后世的影响宋元时期都市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情况:城市布局、道路规划等宋元时期都市规划与建设的主要成就:城墙、宫殿、水利工程等宋元时期都市规划与建设对后世的影响9.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宋元时期的城市遗址,了解都市规划与建设的情况通过模型制作或沙盘推演,让学生体验宋元时期都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宋元时期都市规划与建设对后世的影响第十章: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交流10.1 教学目标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掌握宋元时期都市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探讨宋元时期都市生活与文化交流对文化多样性的贡献10.2 教学内容宋元时期都市生活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宋元时期都市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和内容:节庆、艺术、学术等宋元时期都市生活与文化交流对文化多样性的贡献10.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文献和艺术作品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与文化的互动分析宋元时期都市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开展小组讨论,探讨都市生活与文化交流对文化多样性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宋元时期都市的兴起二、第二章: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三、第三章: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四、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宗教文化五、第五章: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六、第六章:宋元时期的都市商业与经济七、第七章: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社会结构八、第八章: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与教育九、第九章:宋元时期的都市规划与建设十、第十章: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交流。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饺子子、《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
2。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人南方。
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瓦子,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考虑是否要求学生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文体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教学方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精品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宋代都城东京(今开封)、临安(今杭州)的都市风貌,元代大都(今北京)的都市发展。
2. 宋元时期文化精品:宋代书画、瓷器、建筑,元代戏曲、书法、绘画等。
3. 宋元时期都市与文化精品的影响:对后世都市发展的启示,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精品的特点、影响。
2. 教学难点:宋元时期都市与文化精品的历史背景、内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精品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宋元时期都市与文化精品的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宋元时期都市与文化精品的影响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精品的基本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和内涵。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精品,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魅力。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宋元时期都市与文化精品的影响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宋元时期都市与文化精品的历史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单元测试:设计有关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精品的测试题,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欣赏宋元时期的书画、瓷器、建筑等文化精品。
2.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精品的历史背景和内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2. 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3.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讲授新课:师展示三幅图,请同学们点出三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一、都市生活1、大都市在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开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寺庙内外进行着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元宵节时更是热闹非凡。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宝年间,后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
2、市民生活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瓦子师:什么是瓦子:生: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设问:瓦子兴盛的原因是什么:生: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师:想象一下你在瓦子都可以进行哪些休闲活动?生:看戏剧表演。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
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
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3、重要节日你猜我猜:诗词中的宋代节日与习俗《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古称“元旦”)《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
繁荣的宋元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2)掌握宋元时期的科技、艺术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宋元文化的特点;(2)学会欣赏宋元时期的诗词、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宋元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宋元时期的文化背景(1)宋代的政治、经济状况;(2)元代的政治、经济状况。
2.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1)农业技术的发展;(2)手工业技术的进步;(3)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突破。
3. 宋元时期的艺术成就(1)诗词:宋代诗词的特点及代表人物;(2)绘画:宋代绘画的特点及代表人物;(3)雕塑:元代雕塑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艺术成就。
2. 教学难点:宋元时期科技、艺术成就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宋元时期的文化背景、科技成就、艺术成就;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宋元文化的特点,分享学习心得;3. 欣赏法:欣赏宋元时期的诗词、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宋元时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宋元文化的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宋元时期的文化背景、科技成就、艺术成就。
3. 讨论:分组讨论宋元文化的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 欣赏:欣赏宋元时期的诗词、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宋元文化的繁荣与影响。
七、作业布置:1. 编写一篇关于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短文;2. 绘制一幅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并简要介绍其特点;3. 选择一首宋元时期的诗词,进行背诵和赏析。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宋元时期的文化背景、科技成就、艺术成就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宋元文化特点的讨论参与度;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短文质量、绘画作品创意及诗词背诵赏析。
【教学方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背景。
2. 掌握宋元时期都市和经济的关系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3. 认识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及其原因。
2. 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3. 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宋元时期都市繁荣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2. 如何理解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精品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宋元时期都市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宋元时期的了解。
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及其原因,讲解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宋元时期都市繁荣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5. 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精品的特点和意义,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教学方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教案内容:六、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宋元时期都市繁荣及其原因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的掌握情况。
3. 考查学生对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理解。
4. 观察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欣赏宋元时期的文化精品实物。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介绍宋元时期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3. 引导学生进行宋元时期文化研究的课题项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利用历史书籍、学术论文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和视频,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一章:宋代的社会生活1.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社会的基本特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掌握宋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服饰、居住等方面。
了解宋代社会的娱乐活动和社会风俗。
1.2 教学内容宋代政治概况:了解宋朝的建立和南宋、北宋的更替。
宋代经济发展: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宋代社会生活:了解饮食、服饰、居住、娱乐活动等方面的特点。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宋代社会生活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宋代社会。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宋代社会生活的了解和看法。
1.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宋代社会生活的理解程度。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宋代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宋代的科技与艺术2.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科技的主要成就,包括农业、医学、天文等方面。
掌握宋代艺术的主要特点,包括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
2.2 教学内容宋代科技成就:了解农业工具的改进、医学的发展和天文观测的进步。
宋代艺术特点:了解绘画的流派和特点、书法的风格和音乐的形式。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宋代科技和艺术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宋代的成就。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宋代科技和艺术的认识和看法。
2.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宋代科技和艺术的理解程度。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宋代科技和艺术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元代的政治与经济3.1 教学目标了解元代政治的基本情况,包括元朝的建立和治理方式。
掌握元代经济的基本特点,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3.2 教学内容元代政治概况:了解元朝的建立、治理方式和官制。
元代经济发展: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元代政治和经济情况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元代的情况。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元代政治和经济的特点的认识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