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直-乙交界结肠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查房
- 格式:pptx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38
结肠癌的护理查房引言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结肠癌的护理过程中,查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结肠癌护理查房的目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目的结肠癌的护理查房的目的是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治疗效果,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措施。
通过查房,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提供心理和支持性护理。
内容定期查房结肠癌的护理查房应定期进行,一般每天至少一次。
在查房时,护理人员应注意以下内容:-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
- 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感受,了解其疼痛、恶心、呕吐等情况。
- 检查患者的伤口、引流管、导尿管等,观察是否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征象。
- 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
特殊关注内容除了定期查房的内容外,对于结肠癌患者,还需要特别关注一些内容:- 注意监测患者的排便情况和排便惯的改变。
- 观察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和消化系统症状的变化。
- 做好术后伤口护理,注意伤口是否有感染、渗液等情况。
- 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防止患者出现营养不良。
注意事项在进行结肠癌护理查房时,护理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 注意隐私和机密,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得到尊重。
- 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 在查房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
结论结肠癌的护理查房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通过定期查房并关注特定内容,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应注重细节、保持沟通和交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与支持。
直肠癌术后护理查房护士长总结护士长:直肠癌是指齿线至直——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肿,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3):1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但20岁左右年轻人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直肠癌因其位置较浅而易于诊断,但不易彻底根治,复发率高,多数手术不能保住肛门,患者不易接受,常存在焦虑恐惧心理。
今天护理查房,讨论此类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明确护理重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护士长总结:病史:患者,男,49岁。
因大便带血及次数增多3月余门诊就诊于2008年1月10日入院。
既往身体健康,不吸烟,饮少量酒,精神较紧张,家庭经济困难,担心因治病花钱较多而拖累子女。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现术后第3天,刀口疼痛,仍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保留尿管通畅,乙状结肠造瘘口未开放,已协助下床活动,活动后心慌、乏力,睡眠欠佳。
术后查体:T 37.6°C,P106次/分,R22次/分,BP150/86mmHg。
神志清楚,精神紧张,不愿讲话。
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哕音。
刀口敷料清洁,固定好,未闻及肠鸣音。
持续胃肠减压通畅,引出黄绿色液体约400ml,保留尿管通畅,骶前盆腔引流管2根外接无菌引流袋于床旁,引出血性液体150ml。
护理目标:①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补充营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每日需要量及饮食调节方法;②病人住院期间体重下降<5kg。
护理措施:①评估病人进食情况及营养状况。
②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增加营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增强抗病能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肠瘘等并发症。
③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适合病人需要的饮食方案。
a 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
b术后禁食期间采用TPN,补充所需能量及营养要素。
c肠蠕动恢复排气后进流质饮食如米汤、肉汤、果汁、鲜奶等,每日6~8次,每次不超过200m1。
限制糖类及其他产气食品。
2~3天后如无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改半流质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