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平面设计-(1)
- 格式:ppt
- 大小:7.87 MB
- 文档页数:19
课堂练习一、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答:一是公元前2500年前苏美尔人的楔型文字(钉头文字);二是公元前3100左右埃及的象形文字;三是公元前1800~公元前1300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字。
二、概括右图,找出图中包含了现代构成设计中的元素?答:1、运用了“点”“线”“面”的设计理念。
2、采用对称结构,用骨骼线将文字和插图分开,是现代设计中常用的手法。
3、现在手抄报大多数采用这种设计。
4、有主次之分,讲究黄金分割。
5、文字不只是文字,而是用一种肌理形式表达出来。
6、对称中有不对称(均衡),打破死板的概念。
7、运用夸张、密集、均衡、简化、特别等排版元素,图中首先让人有先入为主的视角,把重点图片放大画在中间,疏密的分布使中间的主题更加突出。
然后用横排和竖排的版式巧妙地排在画面上,更好地组织画面的整体,再适当地加上插画,加以分析文字,使整体更充实。
8、从平面的角度看,此图中的排版整齐,分布均匀,美观、工整,不死板,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让人看了觉得合理、美观,而且上面的插图让人不会觉得沉闷、平凡,会吸眼球。
9、从排版上看,它非常明确地分出版头、正文、版尾,用线把字隔开,更方便阅读。
而且布局精美,图案富有装饰性,这都是早期平面设计和版面设计的杰作。
三、写出中国早期象形文字五个。
答:(略。
)四、罗马字体设计的特点:答:1、设计字体的时候,把每一个字当作意个单独的形式来设计,而不是作为整篇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2、罗马字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现了装饰线,称之为“饰线”;3、罗马字体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了方形的大写字母“方体”。
--------------------------------------------------------------------------------------------------------------------------填空:1、造纸术于公元105年由蔡伦发明2、北宋毕升发明用胶泥活字排版印刷;3、古腾堡最大贡献在于发明和运用了金属活字;4、中国广泛使用纸张1000年之后,欧洲还用羊皮纸。
第二节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1、中世纪的含义(1)中世纪一词最早由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提出来的。
(2)一般是指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也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期与古典文化“复兴”(文艺复兴)期之间的时代;约1000年的时间。
(3)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4)此一时期内的中国,是由南北朝(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一直到明朝结束的封建社会时期。
(5)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
因此,也有人将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
2、中世纪的艺术特点(1)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高度发展。
各种艺术领域中,一切都隶属于教堂建筑;(2)带有装饰性和说明性。
中世纪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图解圣经,写实性的一切技法被歪曲、舍弃,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3)是东方性格和基督教精神的结合,借用了中东、罗马艺术融入基督教艺术。
3、哥特式(1)哥特式一词是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才是正统艺术,这种新建筑形式是“野蛮民族”式的,故贬称为“哥特式”。
事实上,哥特式建筑与哥特人(是个欧洲日耳曼民族的一支。
历史上,哥特人是一直以狂暴的作风著称于欧洲,如果不是匈奴人的入侵,他们甚至有可能攻占整个罗马帝国。
)并无关系。
哥特式原指野蛮民族。
(2)a、外部的庞大造型和尖顶结构,b、内部肋状骨架结构,c、大窗户和彩色玻璃画装饰,d、门上有大量浮雕,e、平面为拉丁十字形。
(3)哥特式建筑代表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风格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
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带了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
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师绝不是食古不化的人。
虽然有人(如帕拉第奥和维尼奥拉)在著作中为古典柱式制定出严格的规范。
不过当时的建筑师,包括帕拉第奥和维尼奥拉本人在内并没有受规范的束缚。
他们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
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
建筑师在创作中既体现统一的时代风格,又十分重视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
总之,文艺复兴建筑,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
一般认为,十五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而关于文艺复兴建筑何时结束的问题,建筑史界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有一些学者认为一直到十八世纪末,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属于文艺复兴建筑时期。
另一种看法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到十七世纪初就结束了,此后转为巴洛克建筑风格。
意大利以外地区的文艺复兴建筑的形成和延续呈现着复杂、曲折和参差不一的状况。
建筑史学界对其它各国文艺复兴建筑的性质和延续时间并无一致的见解。
尽管如此,建筑史学界仍然公认,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建筑,对以后几百年的欧洲及其他许多地区的建筑风格都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世界平面设计史整理好的平面设计史《世界平面设计史》笔记前言1.平面设计是什么?(简答)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2.(填空/选择)(区分现代和传统的平面设计,基本在于机械化大批量印刷生产的这个手段上,)在欧洲是公元15世纪由德国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带动的,这也就是西方现代平面设计最早的萌芽。
3.(填空/选择)最具有权威性的应属菲利普梅格斯的《平面设计史》4.(填空/选择)现在存在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唐代的《金刚经》整理好的平面设计史5.(简答)简述现代平面设计史包含的三个基本方面:(1)对于平面设计诸因素的论述,包括字体发展、版面编排发展、插图风格发展等等;(2)印刷技术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3)分门别类地讨论组成内容,比如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等等的发展过程。
6 .印刷上的四种基本方法:凸版、凹版、平版、孔版,或者称为“镂空版”基本上都是在15世纪以后逐步在欧洲被广泛运用到印刷术上。
7. 凸版是最早出现的印刷方法。
顾名思义,凸版就是从一个凸起的平面上进行印刷。
因为是直接印刷,所以木刻版上的图形应该是“反”的,也就是说必须以负形刻制,从事木刻插画的画家包括在德国的丢勒。
丢勒杰出的代表作品之一。
比如他于1498年创作的《启示录》。
(这种新的木刻技术称为“木版镂刻”,)它代表了木刻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在印刷中的更加广泛运用。
这个技术的最高水平代表是托马斯比维克。
他被称为“木版镂刻技术之父”,他为1797年英国出版的《英国鸟类》一书所作的精美插图,是这种技术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代表作。
凸版印刷是比较普遍的印刷方法,目前的凸版印刷,包括有活字版、铅版、锌版感光性树脂版等。
8. 凹版的英文“intaglio”,是在印刷版面表面上刻下去的制版方法。
平面设计的发展平面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
具有平面设计意义的作品自古有之,古老的岩穴壁画可以看作是最为原始的平片设计作品。
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是从符号及文字创造开始的。
在符号尚未出现之前,手势、眼神、面部表情及简单的发音即可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各种思想与讯息。
在文字发明之前,曾先后有过结绳为约、堆石记事和刻木为契的传说。
在古代的原始壁画中,我们的祖先为了记事与人际间的交流创造了各种形象的符号,从其目的与动机分析,祖先的意图是非审美的。
绘画的主题与当时的生产、生活有关,描绘生动,形象简练,具有强烈的符号特征,这些应该说是日后标志设计的动机。
我们在北美洲印第安人的岩画中,看到了更加简练、更富于标志化的设计特点。
通过近两百年对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现以及语言学家对大量泥板文献成功的译读,人们终于知道锲形文字是已知世界最古老的文字。
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初的文字外观形象并不像锲形,而只是一些平面图画。
这种被后世称为锲形文字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字正是起源于图画式象形文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要表达的事物愈来愈复杂、抽象,原始的图形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于是,苏美尔人对文字进行了改造。
一方面是简化图形,往往用部分来代表整体;另一方面增加了符号的意义,这样,象形文字就发展成表意文字,即符号意义不直接由图形表达而又图形引申出来的。
古埃及是文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埃及人用以图形为中心的象形文字从事书写记录。
在当时的纸草文书上,都有大量夹有精美插图的文字记录,可以视为现代平面设计的雏形。
埃及的壁画上也有大量的插图和文字,布局精美,利用竖排方式组织整体画面,这都是早期平面设计和版面设计的杰作。
古典风格是从古典希腊、古典罗马和古典埃及的各种字体风格综合发展起来的文字风格,同时也包含了古典时期的版面编排的特点。
以前的平面设计是在长长的手卷上进行装饰和书写,现在则以长方形的书页进行设计布局,无论是字体、插图,还是装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世界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简述一、前言平面设计是一门将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结合在一起,通过排版、布局等方式传达信息的艺术与技术。
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历经了多个时期和风格。
本文将简要介绍世界平面设计史的发展历程。
二、工业革命前的平面设计在工业革命前,平面设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在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书籍的制作开始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
在那个时期,书籍通常是手工绘制的,装饰华丽,极具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制作成本高昂,这种程度的装饰成为了社会精英的专属享受。
三、现代平面设计的诞生19世纪末,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开始走向独立。
德国的“德累斯顿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于1894年,它的创立者理论家赫曼·穆特修正了“装饰艺术”这一概念,他认为艺术应该服务于工业生产,装饰艺术更应该注意实用性。
这一理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平面设计的诞生。
四、现代主义运动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在欧洲兴起,成为了平面设计领域的一股强势力量。
现代主义追求简洁、明快、功能,它的设计特点是:排版简单明了,使用现代字体,在视觉上强调形式和色彩。
五、后现代主义20世纪中后期,后现代主义开始兴起,这一风格强调“边缘”,即在设计中强调一些本来应隐藏起来的元素,如瑕疵、纹理、手绘效果等。
六、数字时代的平面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设备的发展,数字平面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数码化的平面设计更加便利、方便。
设计师可以通过电脑软件,将创意快速、高效地表现出来。
数字平面设计也拥有了更灵活的表现手段,如动画、交互等。
七、总结平面设计作为一门传达信息的艺术与技术,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手工绘制的书籍,到现代主义的简洁明快,再到后现代主义的边缘特征,每个时期都有其特色和经典之处。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平面设计已经走向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和多样化的方向。
《平面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431004课程英文名称:Graphic Design History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视觉传达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平面设计史》课程是一门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的选修课程,力图比较全面介绍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总结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审美意识,培养平面设计技巧。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直观地认知各流派的代表作和美学特点,培养学生对平面设计的探索、追求、欣赏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平面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平面设计的功能,平面设计的构成和表现形式以及变化规律,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有所领悟,对平面设计有崭新的认识和理解。
1. 了解中外平面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
2. 掌握各时期的平面设计艺术风格及流派。
3. 学习平面设计风格变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为避免理论课程的枯燥,应重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国家及设计家的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的发展与流派,以及设计家思想和作品的介绍和分析,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注意课程中学生的反馈,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讨论分析,感悟设计。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和影象内容,重点突出对不同设计思想、风格的内在必然联系的理解以及对平面设计的本质规律性的把握,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对先修课无要求(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难点章节安排习题,以便学生更好的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2.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对平面设计史中各流派、风格特点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吸取前人经验,为后续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重点考核学生对该阶段课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
1) 最早的平面设计形式?岩穴笔划最为原始的平面设计作品2) 拉文特岩画,在原始社会,图画先于文字,人们通过图画来传递信息。
这些形象简洁、具有强烈的符号特征,都是当今标志设计的动机。
3) 公元前 2500 年摆布,苏美尔人创立了楔形文字.文字特点:是一头粗,一头细.粗的一端像三角一样,是楔形,所以管它叫“楔形文字”4) 《死亡书》最引人注目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
5) (人类最早的文字包括了三种基本类型,即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 )6) 腓尼基人的字母是最早的字母,也是欧洲字母的始祖,渐渐发明出一套 22 个字母的字母群。
罗马人攻克希腊借用大部份希腊字母加以修改,罗马的 23 个字母已相当完美。
几百年后中世纪时期,拉丁字母又加入 3 个字母,现代英语的 26 个字母至此完成。
罗马字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浮现了装饰线。
罗马字母设计的此外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方形的大写字母“方体”.7) “多立克”柱式特点?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 20 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8) 中世纪古典风格:是从古典希腊、古典罗马和古典埃及的各种字体风格中综合发展起来的文字风格,同时也包含了古典时期的版面编排的特点。
9) 利用羊皮纸作为手抄本是中世纪书籍最显著的特点。
10) 凯尔特人的手抄书籍特点:首字母装饰得非常大和华贵,书籍的插图都是图案式的。
11) 标准化出版的开端:公元 789 年,查理曼发行皇家标准书,派送到欧洲各地,命令全欧洲遵照标准出版,以提高整个欧洲的文字和书籍手抄的出版水平。
12) 西班牙“图画表现主义风格特点:公元 711 年,西班牙的手抄本色采冷艳,具有浓厚的异国装饰情调,书籍抄本四边都有华贵的阿拉伯风格图案花边装饰。
13) 印刷术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封泥和印章.14) 公元 2 世纪摆布,中国有将经文刻在石头上,通过拓印达到复制目的和复制方式。
艺术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部分)标签:部分试题与答案文化分类:论文小结一,复习概念1设计:设计,英文名(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计与设想。
在《新华字典》里将其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
一是心理计划,我们称之为广义设计,二是在艺术设计中的计划,特别指绘画制作的草图构思,我们称之为狭义的设计,广义的设计指一种目的的创造性活动,而狭义的设计师指强调视觉审美的现代设计活动。
2,平面设计:(1)用一些特殊的操作来处理一些已经数字化的图像的过程。
(2)它是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和艺术创意于一体的综合内容。
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包括图形,字体、文字、色彩、插图、色彩、标志等以符合传达目的方式组合起来,来传播你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
平面设计还有有图形设计、印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之称。
内容:书籍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字体设计等其他出版物设计等等。
3,工业设计:工业设计(英文名industrial design)是由“工业”和“设计”两个词组成。
分为a,传统工业设计:是指对以工业手段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使之与使用的人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创造性活动。
b,现代工业设计:现代工业设计可分为两个层次:广义的工业设计和狭义的工业设计。
广义工业设计(Generalized Industrial Design)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
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
狭义工业设计(Narrow lndustrial Design) 单指产品设计,即针对人与自然的关联中产生的工具装备的需求所作的响应。
包括为了使生存与生活得以维持与发展所需的诸如工具、器械与产品等物质性装备所进行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