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菌的培养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1.43 KB
- 文档页数:2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硝化细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硝化细菌通过氧化反应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这是氮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培养硝化细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一般来说,硝化细菌的培养基主要包括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和pH缓冲剂。
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基包括KNO3为氮源的硝化细菌培养基、NH4Cl为氮源的硝化细菌培养基等。
在选择培养基时,要根据具体的硝化细菌种类和培养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其次,控制好培养条件也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硝化细菌对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硝化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适宜的pH值在7-8之间,适宜的氧气含量在5-10%之间。
因此,在培养硝化细菌时,要根据具体的硝化细菌种类和培养条件进行合理的温度、pH值和氧气含量的控制。
最后,采取适当的培养方法也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方法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
液体培养适用于硝化细菌的快速生长和大量培养,而固体培养适用于硝化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在进行培养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外源污染,保证培养的纯度和可重复性。
总之,培养硝化细菌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控制好培养条件、采取适当的培养方法,这些都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关键。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这些方法,成功地培养出高质量的硝化细菌,为科研和生产做出贡献。
怎样培养硝化细菌
要培养硝化细菌,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选择培养基:硝化细菌通常生长在含有氨氮和硝态氮的培养基中,一般采用普通的液体培养基,例如突变突发培养基(MM2216),氨氮含量大约为8毫克/升,硝态氮浓度为10毫克/升。
2. 调整pH值:硝化细菌通常适应中性或碱性环境,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将其pH调至约7.0-7.5之间。
3. 接种菌液:将含有硝化细菌的初始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中。
可以使用已有的纯培养菌株,或者从环境中采集到具有硝化能力的土壤或水样中分离纯培养菌株。
4. 培养条件:将接种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一般在25-30摄氏度)下培养。
此外,硝化细菌需要氧气供应,所以可以选择通气的培养瓶或培养皿进行培养。
5. 培养时间:硝化细菌的生长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菌落或生长现象。
一般需要7-10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结果。
6. 细菌计数: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菌落计数法或显微镜观察来估算硝化细菌的数量。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你培养硝化细菌,但请注意,硝化细菌具有一定的专性和环境适应性,不同的菌株可能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和条件要求,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需要提供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以下是培养硝化细菌的常用方法:
1.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可以使用一些含氨基酸、碳源和无机氮源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例如,常用的硝化细菌培养基包括K-硝化细菌培养基、NMS硝化细菌培养基等。
2. 调节pH值:硝化细菌对pH值敏感,一般在7.5至8.5的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下生长较好。
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碱性物质(如Na2CO3)可以调节pH值。
3. 接种硝化细菌:将含硝化细菌的样本接种到培养基中,可以使用采集的土壤、水样或纯培养物等来源。
接种时要避免污染和空气暴露。
4. 提供适宜的氧气和温度条件:大多数硝化细菌是好氧生物,对氧气依赖较强,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
培养温度可以根据具体的硝化细菌种类进行调节,一般在20至30摄氏度之间。
5. 观察培养结果:硝化细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观察培养物中是否出现硝化细菌的特征形态(如颜色变化、气泡形成等),或者通过检测硝化细菌在培养基中消耗氨氮的能力来确定培养是否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硝化细菌种类较多且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因此具体的培养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何培养硝化细菌简单的做法,就是自然产生,事实上,鱼的鳃部也是附着硝化细菌的好地方,因此你可以引进一些较廉价的鱼,先在水族箱大便,以产生足够的氨以供硝化细菌分解及繁殖,若是水中的氨没了,亚硝酸菌不会立即死亡,会呈现半睡眠状态(补充:硝酸菌无此能力),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但是由于硝化细菌繁殖速度不高,你需要很长的时间,再放入你的龙鱼,这比较安全。
1.你忍的住等很久才放鱼吗?我不行!所以我不会如上述,你可以选择去鱼友家中,拿取他的滤材来直接放入你的新缸中,这是快速的方法。
但是你有可能把它的缸中一些病菌一起引进。
如果是我,我会去买一瓶好的硝化细菌,直接倒入水中,在短时间(一个礼拜),就可以放鱼啰!我不能在这里说明哪些市售品牌较好,这不是这篇文章里应该说的,但请你知道,硝化细菌应该是无色、无味、保存期限短才是。
那些有恶臭,保存期限很长的,是具有争议性的产品,别贪小便宜才是。
2.我不懂光合菌!所以无从介绍它是什么,但他并不是我现在谈的硝化细菌,我对它的功能感到怀疑!硝化细菌应该是排斥光源才对,而我听说的光合菌是属于厌氧菌且喜爱光源,这跟硝化菌是有违的。
3.硝化细菌需要大量的氧气,有氧气才能生存。
当你的氧气无法正常供应时,例如停电时,硝化细菌将危害你的水族箱。
为什么呢?当水中氧气无法供应硝化细菌使用时,它们将会分解硝酸产生氧气以求自保(应该是这样子吧!我有点忘了!),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产生硫化氢(毒性排名第二),在停电时,鱼死亡并非一定是缺氧所造成,有更大的可能是被硫化氢给毒死的(补充:当水族箱出现缺氧的现象时,是从底部开始的,鱼在此时,可游至较高的地方)。
在有氧气时,硫化氢会被立即氧化,不具有危险。
你的水族箱若有铺设底沙,容易产生无氧状态,这正是裸缸最大的好处之一。
4.硝化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对于细菌用药,不能保证是否会对它产生不良影响,除非药商特别声明不危害硝化细菌,要不然,下药时,请谨慎,毕竟许多疾病正是水质出问题才发生的,下了药,杀了硝化细菌或阻碍它们繁殖,问题会更不可收拾。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效的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选取和培养是关键的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一、菌种选取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有好氧菌、厌氧菌和硝化菌等。
好氧菌主要用于有机物的降解,厌氧菌主要用于有机物的发酵和产气,硝化菌主要用于氨氮的氧化。
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菌种非常重要。
二、菌种培养方法1. 好氧菌的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葡萄糖、氮源和矿物盐等溶解在蒸馏水中,加热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
调节pH值为7.0左右。
(2)接种菌种:将选取的好氧菌接种到培养基中,接种量一般为原液的1%。
(3)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恒温摇床中,温度控制在30℃左右,转速控制在150 r/min左右。
(4)培养时间:培养时间一般为24小时,过程中要进行观察和记录。
2.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有机物、氮源和缺氧环境所需的添加剂等溶解在蒸馏水中,加热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
调节pH值为7.0左右。
(2)接种菌种:将选取的厌氧菌接种到培养基中,接种量一般为原液的1%。
(3)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37℃左右,同时保持缺氧环境。
(4)培养时间:培养时间一般为48小时,过程中要进行观察和记录。
3. 硝化菌的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氨氮、磷酸盐和矿物盐等溶解在蒸馏水中,加热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
调节pH值为7.0左右。
(2)接种菌种:将选取的硝化菌接种到培养基中,接种量一般为原液的1%。
(3)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恒温摇床中,温度控制在25℃左右,转速控制在120 r/min左右。
(4)培养时间:培养时间一般为72小时,过程中要进行观察和记录。
三、菌种培养后的应用培养好的菌种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污水处理工程中。
根据处理工艺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菌种投放到污水处理系统中,通过菌种的作用,加速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的去除,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如何快速培养硝化细菌的几种方法硝化细菌,培养快速培养硝化细菌的几种方法~水族箱过滤器只具备物理过滤和化学过滤的功能,而降解水中毒素的硝化细菌并未繁殖起来,需要在过滤系统开始运转后逐渐进行培养。
若想尽快放入观赏鱼,就需要采取措施加快培养硝化细菌的进度。
通常有以下几种快速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1)利用旧滤材或滤砂移植硝化细菌饲养过观赏鱼的旧水族箱中滤材或底砂上都附着大量的硝化细菌,若能将旧滤材或滤砂移入新设立的水族箱引入菌种,可大大促进硝化细菌繁殖的速度,至少节约一半的培养时间。
(2)利用污染源刺激硝化细菌的繁殖在引入菌种后,要配合过滤、充气促进水流循环,并在水族箱中放入4~5个新鲜的去壳蛤蜊或虾,利用肉质腐烂生成的毒素作为硝化细菌的营养,刺激菌种大量繁殖。
还可以购买一些小型易养的实验鱼,放入几条,利用它们的排泄废物、食物碎屑提供有机物废料,促进硝化细菌的繁殖。
(3)添加人造硝化细菌目前市售的人造硝化细菌,有液态、粉末状、干燥孢子化等不同类型,可以满足观赏鱼爱好者迫切尽快饲养的要求。
培养生物过滤系统的要点~在进行水族箱生物过滤系统培养时,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不宜频繁换水大量的换水,容易破坏水族箱中硝化细菌的繁殖,使附着于底砂滤材中的硝化细菌随换水大量散失,同时水质的频繁改变也无法维持硝化细菌繁殖的适宜pH值,因此换水不必过勤,1~2个月换20%的水即可。
(2)正确清洗滤材经过长期饲养,过滤系统的滤材上会附着大量硝化细菌,但同时也会积累许多杂质污物,需定期清洗。
清洗时,用原水族箱的海水将滤材轻轻挤压揉搓,千万不能用自来水冲洗或使用洗涤剂等化学物质。
(3)渐次追加观赏鱼刚设立的新缸要逐渐增加观赏鱼数量,不可一次放入过多,以免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产生的毒素超过硝化细菌氧化分解的能力,造成水质污染和观赏鱼死亡。
(4)慎用治疗药物观赏鱼生病需要治疗时,最好能隔离治疗。
因为预防和治疗鱼病的消毒剂、抗生素等药物,不同程度地对硝化细菌的活力有所影响。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水族箱安置好后,人们将迫不急待地购鱼饲养,这是注定要失败的作法。
因为水族箱内维持清洁,消除有害毒素的消化细菌,要在水族箱过滤器运转后才开始培养繁殖,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这种稳定平衡的的微生物,一般约需20天~30天,才能获得足够的硝化能力。
不然,在硝化细菌培养不足时就养鱼,排泄物、饵渣等腐化分解产生的毒素弥漫于水中,鱼会中毒死亡。
要想水族箱能早日放养鱼,就要加速培养硝化细菌。
方法如下:6 i9 |& i0 F/ w- O* @; ~1 r& f) ]2 u8 q2 b1、移置旧过滤砂培养硝化细菌- Q* E5 {2 A" ^. ~; {; K: B - x& D2 m% p+ m5 A0 r* p; ?0 a+ o. o8 m/ G5 S在饲养鱼的水族箱里,旧珊瑚砂中接有很多硝化细菌,将这种过滤砂移到新装置的水族箱里,也就是将旧过滤砂里的硝化细菌,移置到新水族箱里,增进新水族箱里硝化细菌+ R& M" j( D3 c6 D* E4 J的繁殖速度,移置的旧砂愈多繁殖愈快。
移置旧砂(人们又称种砂)四天后,开始试放少量鱼。
待一切正常后,增加入鱼量。
. M1 J/ c# P2 Z4 J& n2 C p& Y6 \1 M7 c. ~9 i2、硝化细菌催生法: S2 i ^7 ?( X$ {4 H% M% \5 x2 i& h+ T, tt9 u4 S! A5 O( q+ n! `- {旧珊瑚砂移置后,硝化细菌并没有马上繁殖.应利用打气和过滤的引流带动整个水流循环。
将新鲜虾肉(去壳)5个,鲜蛤蜊4个剥开外壳后投入水族箱里。
四天后捞出丢掉,这时水因虾肉的腐化而呈白浊现象,充满毒素。
这些毒素就是硝化细菌的营养,可以刺激硝化细菌繁殖。
水里的毒素3日后被硝化细菌所消化,水会澄清,这时可放养少量的鱼,然后逐渐增加鱼数,如果没有移置旧珊瑚砂(种砂).也可以采用此法,只是时间会稍长几天。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有效的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是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培养方法。
一、菌种选择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包括好氧菌、厌氧菌和硝化细菌等。
好氧菌主要用于有机物的降解和氧化,厌氧菌则可以在无氧环境中降解有机物,而硝化细菌则负责氨氮的氧化和硝化过程。
根据不同的处理需求,可以选择相应的菌种进行培养。
二、菌种培养方法1. 好氧菌培养方法好氧菌主要通过空气中的氧气进行代谢,因此培养时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
常用的好氧菌培养方法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
液体培养:将好氧菌接种于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如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菌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基中的氧气通过搅拌或通气的方式提供,保持培养液中的氧气浓度适宜。
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菌液可以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式获取。
固体培养:将好氧菌接种于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固体培养基上,如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菌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基表面需要保持湿润,以提供足够的水分和氧气。
培养时间一般为48-72小时,菌落可以通过刮取或转接的方式获取。
2. 厌氧菌培养方法厌氧菌主要在无氧或微氧环境中进行代谢,因此培养时需要提供相应的培养条件。
常用的厌氧菌培养方法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
液体培养:将厌氧菌接种于不含氧气的液体培养基中,如含有还原剂的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还原剂可以消耗氧气,创造无氧环境,提供菌种的生长条件。
培养基中的其他营养物质可以提供菌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菌液可以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式获取。
固体培养:将厌氧菌接种于不含氧气的固体培养基上,如含有还原剂的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还原剂可以消耗氧气,创造无氧环境,提供菌种的生长条件。
硝化菌的培养与用途
一、厌氧、好氧分别投加硝化菌的量
1、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保证在2个月最好,硝化菌浓度按30g/m3
投加。
2、好氧池硝化菌浓度按60g/m3投加。
二、在优质培养基中培养硝化菌
此硝化菌一般浓缩25倍干化处理,易于储藏、运输,所以在培养初期要将该菌溶于25倍清水中培养。
因为作干化处理的硝化菌其中已经添加了相配套的培养基营养源,所以培养时无需额外添加营养源。
在培养时,要注意避光、避淋,防止杂菌混入。
一般培养3~5天再进行接种。
三、后端生化池投加营养源
接种时,要向好氧池投加额外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铁营养源,接种成功后每天都需投加。
接种初期,氯化钙按投入生化池硝化菌的量计,按投加400公斤硝化菌就得投加1公斤氯化钙算。
氯化镁、氯化铁的投加量分别为氯化钙的1/10、1/5投加。
四、其它曝气量等控制因素需探究
硝化菌用途:硝化菌可以尝试用来解决厌氧跑泥。
硝化菌的培养方法
硝化反应影响因素:
1、温度在生物硝化系统中,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在5~35℃的范围内,硝化菌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
当废水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温度低于10℃时已启动的硝化系统可以勉强维持,硝化速率只有30℃时的硝化硝化速率的25%[1]。
尽管温度的升高,生物活性增大,硝化速率也升高,但温度过高将使硝化菌大量死亡,实际运行中要求硝化反应温度低于38℃[2]。
2、pH值硝化菌对pH值变化非常敏感,最佳pH值是8.0~8.4,在这一最佳pH值条件下,硝化速度,硝化菌最大的比值速度可达最大值。
Anthonison认为pH对硝化反应的影响只是表观现象,实际起作用是两个平衡H++NH3 = NH4+和H++NO2-= HNO2中的NH3(FA)和HNO2(FNA),pH通过这两个平衡影响FA 和FNA的浓度起作用的。
3、溶解氧氧是硝化反应过程中的电子受体,反应器内溶解氧高低,必将影响硝化反应得进程。
在活性污泥法系统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溶解氧应该控制在1.5~2.0mg/L内,低于0.5mg/L则硝化作用趋于停止。
当前,有许多学者认为在低DO(1.5mg/L)下可出现SND现象。
在DO>2.0mg/L,溶解氧浓度对硝化过程影响可不予考虑。
但DO浓度不宜太高,因为溶解氧过高能够导致有机物分解过快,从而使微生物缺乏营养,活性污泥易于老化,结构松散。
此外溶解氧过高,过量能耗,在经济上也是不适宜的。
4、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为了使硝化菌群能够在连续流反应器系统存活,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θc)N必须大于自养型硝化菌最小的世代时间(θc)minN,否则硝化菌的流失率将大于净增率,将使硝化菌从系统中流失殆尽。
一般对(θc)N的取值,至少应为硝化菌最小世代时间的2倍以上,即安全系数应大于2。
5、重金属及有毒物质除了重金属外,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的物质还有:
高浓度氨氮、高浓度硝酸盐有机物及络合阳离子等。
最后,要控制系统的BOD,刚开始培养时,BOD不能高了,否则异养菌就会和硝化菌争夺氧,最好是等BOD降解完后,采取延时曝气的方法培养硝化菌,等培养好后BOD高低就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