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方法和步骤
- 格式:docx
- 大小:92.81 KB
- 文档页数:2
矿床开拓(地采)1、开拓方法分类1.2 根据主要开拓巷道与矿床的相对位置不同分1.3根据主要开拓巷道内所配置的提升、运输设备的不同分,平硐开拓有:有轨运输、无轨运输和带式输送机运输;斜井开拓有:串车斜井、台车斜井、箕斗斜井和带式输送机斜井;竖井开拓有:罐笼井、箕斗井和混合井。
2、平硐开拓2.1综述在浸蚀基准面以上的高山和丘陵地区矿床,有相当数量的工业储量时,可用平硐开拓。
一般来说,只要地形允许,利用平硐开拓矿床的全部、大部或局部,多时合理的。
根据主平硐与矿床的相对位置不同,主平硐位置可分为沿脉(脉内、脉外)及穿脉(垂直、斜交;上盘、下盘)两种。
根据出矿系统不同,平硐可分为阶段平硐和主平硐。
阶段平硐开拓,矿石可经各阶段平硐直接运至选厂或用户。
这一开拓方式可不凿副井及溜井,因而具有基建工程量小、投资少及投产快等优点。
但坑口分散、运输距离长且环节多,经营费用高、产量小,故多用于小型矿山开拓。
主平硐开拓,在主平硐以上的各阶段的矿石,可通过溜井下放至主平硐水平,经主平硐运至地表受矿仓。
人员、设备、材料、用副井、电梯井、斜井或无轨斜坡道送至工作面。
也有在地面用有轨斜坡道或汽车联系各阶段平硐的。
平硐开拓之优点:(1)矿石经溜井自重下放,矿坑水经主平硐或阶段平硐排出地表,节省能源,生产成本低;(2)出矿系统简单,大型设备少,投资低;(3)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简单;(4)生产安全可靠,潜在能力大,改扩建时投资小、见效快;(5)除长平硐外,一般情况下,施工速度快,基建时间短。
2.2主平硐硐口标高的确定两个原则:一是床开拓的角度看,主平硐硐口标高越低,用平硐开拓的储量就越多;二是主平硐硐口标高必须与受矿口的标高相适应。
2.3单、双巷的确定主平硐的单、双巷与矿山的生产力、运输设备的规格、主平硐的长短以及通过的岩层的稳定性有关。
2.4长平硐开拓应注意的问题(1)应采取措施缩短主平硐的掘进时间,加快工程进度;(2)对涌水量大的长平硐掘进,应尽可能避免下坡掘进。
狮子山铜矿开拓方法及采矿方法一、开拓方法1、开采地下金属矿床时,必须先从地表掘进一系列井巷到达矿体,以建立地表与矿体之间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人行、材料、通风、提升、运输、供水、排水、供电、供风、充填等系统,这些工程的综合就称之为矿床开拓。
总共分为单一开拓法(平硐开拓、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斜坡道开拓)以及联合开拓法(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拓)。
狮子山矿是采用平硐、盲竖井以及斜井联合开拓法。
2、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狮子山铜矿体属于一个盘区三个矿块,一期工程设计井田开采面积为12400m2,二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335.0 水平(八中断至十三中段),垂直深度250 米,走向长度400米左右,矿石量3974300吨,地质品位0.905%,金属量35891 吨。
三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237 米水平(十三中断至十五中段),垂深度100 米,走向长度500 米左右,矿石量1321985吨,地质品位0.82% ,金属量10867.7 吨。
四期正在做初步设计预科研。
3、开拓顺序一般按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中段采用环形运输,分别在矿体上、下盘开掘沿脉巷道,中间以穿脉贯通。
根据矿体埋藏情况选用的采矿方法和充分利用原有勘探坑道,阶段高度一期工程为50〜69米二、三期工程为50 米。
中断高度选择依据:根据地质、技术、经济等因素。
基本地质情况:矿体厚度平均为21米,走向N5O0〜60°E,倾角700~820,倾向南东,平均走向长360米,垂深670—850 米。
矿岩硬度f=4〜8,中等稳固。
技术因素:尽量降低开拓工程总量和费用,有利于生产和集中管理。
4、矿山开拓方法(1 )根据矿体埋藏情况及矿区地形条件,狮子山铜矿一期工程设计标高为1585米以上(八中断以上),采用平硐—溜井加辅助盲竖井联合开拓,竖井提升废石、主溜井下放矿石至八中断,最后在八中断装矿经主平隆运输至坑外起点站。
一期主溜井在各中段建立分支溜井,下放至主溜井。
矿床开发利用方案矿床开发利用方案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案能够为矿山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矿床开发利用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矿床概况1.矿床类型及地理位置矿床类型主要包括: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能源矿床等。
本文以某金属矿床为例,该矿床位于我国某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矿床储量及品位经地质勘查,该矿床储量较大,矿石品位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3.矿床成因及地质条件矿床成因主要有内生、外生和变质等类型。
该矿床为内生矿床,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有利于矿山开发。
二、开发利用原则1.合理开发、节约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遵循合理开发、节约资源的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
2.环保优先、绿色发展严格执行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矿山生产安全。
4.科学规划、持续发展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合理布局矿山开发,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发利用方案1.开采方式根据矿床地质条件、储量及品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如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等。
2.采矿方法根据矿床赋存条件、矿石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如全面采矿、留矿采矿等。
3.矿山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根据矿床储量、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矿山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
4.矿山基础设施建设相应的矿山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电、供水、排水、通信等。
5.矿石加工及综合利用对矿石进行加工,提取有用成分,同时开展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6.环保与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环保与安全措施,确保矿山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四、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矿床开发利用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包括:销售收入、利润、税收等。
2.社会效益矿床开发利用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采矿工程师:露天采矿/露天开采考试卷及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填空题 锚喷支护包括( )、( )作为井巷支护的总称. 本题答案:锚杆喷浆;锚杆喷射混凝土 本题解析:锚杆喷浆;锚杆喷射混凝土 2、单项选择题 下面工艺系统那些属于连续型工艺系统( )。
A.多斗挖掘机 B.汽车一车一车地运岩石 C.机械铲把矿岩装入破碎机 D.破碎机由后胶带运输机运送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问答题 布孔应遵守那些原则? 本题答案:布孔的一般原则:(1)保证前排孔作业安全;(2)孔位避 本题解析:布孔的一般原则:(1)保证前排孔作业安全;(2)孔位避免布在岩石震松圈内及节理裂隙发育岩性变化大的地方;(3)调整孔位要注意抵抗线、排距、孔距之间的关系;(4)考虑地形、场地标高的变化。
4、问答题 一般工程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本题答案:(1)、政府的政策和规定的变化;(2)、资金筹措方式与本题解析:(1)、政府的政策和规定的变化;(2)、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3)、项目组织内部;(4)、设计错误;(5)、项目环境;(6)、合同条款的错误与混乱;(7)、物资采购与供货时间;(8)、工程价款估算或结算错误;(9)、技术和工艺的变革;(10)、通货膨胀和信贷风险;(11)、汇率变动;(12)、12.不可抗力。
5、判断题当采空区顶板过于坚硬时不可使用强制放顶。
狮子山铜矿开拓方法及采矿方法一、开拓方法1、开采地下金属矿床时,必须先从地表掘进一系列井巷到达矿体,以建立地表与矿体之间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人行、材料、通风、提升、运输、供水、排水、供电、供风、充填等系统,这些工程的综合就称之为矿床开拓。
总共分为单一开拓法(平硐开拓、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斜坡道开拓)以及联合开拓法(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拓)。
狮子山矿是采用平硐、盲竖井以及斜井联合开拓法。
2、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狮子山铜矿体属于一个盘区三个矿块,一期工程设计井田开采面积为12400m2,二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335.0水平(八中断至十三中段),垂直深度250米,走向长度400米左右,矿石量3974300吨,地质品位0.905%,金属量35891吨。
三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237米水平(十三中断至十五中段),垂深度100米,走向长度500米左右,矿石量1321985吨,地质品位0.82%,金属量10867.7吨。
四期正在做初步设计预科研。
3、开拓顺序一般按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中段采用环形运输,分别在矿体上、下盘开掘沿脉巷道,中间以穿脉贯通。
根据矿体埋藏情况选用的采矿方法和充分利用原有勘探坑道,阶段高度一期工程为50~69米二、三期工程为50米。
中断高度选择依据:根据地质、技术、经济等因素。
基本地质情况:矿体厚度平均为21米,走向N500~600E,倾角700~820,倾向南东,平均走向长360米,垂深670—850米。
矿岩硬度f=4~8,中等稳固。
技术因素:尽量降低开拓工程总量和费用,有利于生产和集中管理。
4、矿山开拓方法(1)根据矿体埋藏情况及矿区地形条件,狮子山铜矿一期工程设计标高为1585米以上(八中断以上),采用平硐—溜井加辅助盲竖井联合开拓,竖井提升废石、主溜井下放矿石至八中断,最后在八中断装矿经主平隆运输至坑外起点站。
一期主溜井在各中段建立分支溜井,下放至主溜井。
各中段平巷采用穿脉运输方式装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床开拓方案的选择一、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及其影响因素在矿山设计中,选择矿床开拓方案是总体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包括确定主要开拓巷道和辅助巷道的类型、位置、数目等。
本章对选择矿床开拓方案和步骤、基本要求和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专家系统的应用作简要说明。
(一)选择开拓方案的基本要求矿床开拓是矿床开采的一个主要问题。
它往往决定整个矿山企业建设的全貌,并与矿山总平面布置、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一系列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矿床开拓方案一经选定并施工之后,很难改变。
为此,选择矿床开拓方案需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确保工作安全,创造良好的地面与地下劳动卫生条件,具有良好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功能。
2、技术上可靠,并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以保证矿山企业均衡地生产。
3、基建工程量最少,尽量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费用。
4、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投产,在生产期间能及时准备出新水平。
5、不留和少留保安矿柱、以减少矿石损失。
6、与开拓方案密切关联的地面总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
(二)影响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1、地形地质条件、矿体赋存条件,如矿体的厚度、倾角、偏角、走向长度和埋藏深度等。
2、地质构造破坏,如断层、破裂带等。
3、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坚固性、稳固性等。
4、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如地表水(河流、湖泊等)、地下水、溶洞的分布情况。
5、地表地形条件,如地面运输条件、地面工业场地布置;地面岩体崩落和移动范围,外部交通条件、农田分布情况等。
6、矿石工业储量、矿石工业价值、矿床勘探程度及远景储量等。
7、选用的采矿方法。
8、水、电供应条件。
9、原有井巷工程存在状态。
10、选场和尾矿库可能建设的地点。
(三)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方法和步骤对于一个矿山,往往有几个技术上可行的而在经济上不易区分的开拓方。
矿山开拓方法单一开拓法(1)平硐开拓法:用平硐开拓是一种最经济最简便的开拓方法,但它只能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采用,矿床必须埋藏在地平面以上的山岭地区。
根据地形和矿体埋藏条件,平硐可以沿矿体走向或与矿体走向相交。
我国中南地区许多矿山是采用平硐沿矿体走向而在矿体中的开拓方法。
平硐开拓一般都采用电机车运输。
(2)斜井开拓法:斜井开拓主要用在开采缓倾斜和倾斜矿床,其倾角在20°~50°之间,而20°~40°应用较多,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用斜井比用竖井开拓,石门长度大大减少。
斜井在矿体中的开拓方案,应用较少,因需留保安矿柱。
斜井在矿体下盘岩层中的开拓方案使用比较广泛,因它不需留保安矿柱,且石门长度也不大。
根据斜井的倾斜角度大小和生产能力,可采用串车、台车、箕斗和皮带运输机提升矿石。
(3)竖井开拓法:竖井开拓主要用在开采急倾斜矿床(倾角在60°~75°以上),因为石门较短。
当倾角不大的矿床(倾角在15°~20°以下)也宜用竖井开拓,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用斜井开拓长度太大。
按竖井与矿床的相对位置,竖井位于矿体下盘的开拓方法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
下盘竖井容易保护,且不需留保安矿柱。
竖井开在矿体中或穿过矿体,都需留保安矿柱,故用的很少。
竖井在矿体上盘,石门过长,且不易保护,因而在实际中应用很少,旨在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下,不能用下盘竖井时,才采用上盘竖井开拓。
根据矿山规模大小,竖井可采用箕斗或罐笼提升矿石,大型矿山一般都采用箕斗提升。
4)斜坡道开拓近些年来,随着凿岩台车、装运机、铲运机、自卸汽尔等大型无轨自动行走设备的大量应用,国外一些矿山采用了螺旋式和折返式(图5-4-8、5-4-9)斜坡道开拓。
其宽度4~6m,高度为3.6-5m,斜率为10~15%左右。
采用这种斜坡道开拓,人员、材料可以直接由地表用汽车运送到工作地点,各种自行无轨设备也可以自由通行于采掘工作面、井下车库与地面之间,消除了通过井筒时拆装设备和复杂的转运工作,从而提高了矿山的劳动生产率。
立志当早,存高远
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方法和步骤
对于一个矿山,往往有几个技术上可行的而在经济上不易区分的开拓方案,矿床开拓设计是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由于矿床开拓设计内容广泛,它涉及到井田划分、选场和尾矿库的相关位置以及地面总平面布置等一系列问题,往往不能轻易地判断方案的优劣,因此,必须综合分析比较方法,才能选出最优的矿床开拓方案。
用综合分析方法选择矿床方案的步骤如下。
1、开拓方案初选
在全面了解了设计基础资料和对矿床开拓有关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和设计任务书,充分考虑前述影响因素,提出在技术上可行的若干方案,对各个方案拟定出开拓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确定主要开拓巷道类型、位置和断面尺寸,绘出开拓方案草图,从其中选出3~5 个可能列入分析比较的开拓方案。
在方案初选中,既不要遗漏技术上可行的方案,又不必将有明显的方案列入比较。
2、开拓方案的初步分析比较
对初选出的开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建设时间等方面的初步分析比较,删去某些无突出优点和难于实现的开拓方案,从中选出2~3 个在技术经济上难于区分的开拓方案,列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开拓方案。
3、开拓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对初步分析比较选出的2~3 个开拓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计算,综合分析评价,从中选出最优的开拓方案。
在技术分析比较中,一般要计算和对比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1)基建工程量、基建投资决额和投资回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