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开拓办法分类与开拓巷道评述
- 格式:pptx
- 大小:514.41 KB
- 文档页数:5
矿床开拓方法分类依据矿床开拓是指对地下矿藏进行勘探、开采、加工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
矿床开拓方法的分类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按照矿床类型分类1.金属矿床开拓方法金属矿床开拓方法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适用于矿床埋藏浅,矿体规模大,矿石品位高的金属矿床。
地下开采适用于矿床埋藏深,矿体规模小,矿石品位低的金属矿床。
2.非金属矿床开拓方法非金属矿床开拓方法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适用于矿床埋藏浅,矿体规模大,矿石品位高的非金属矿床。
地下开采适用于矿床埋藏深,矿体规模小,矿石品位低的非金属矿床。
二、按照开采方式分类1.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是指在地表直接开采矿石的方法。
它适用于矿床埋藏浅,矿体规模大,矿石品位高的矿床。
露天开采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但对环境污染较大。
2.地下开采地下开采是指在地下开采矿石的方法。
它适用于矿床埋藏深,矿体规模小,矿石品位低的矿床。
地下开采的优点是对环境污染小,但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三、按照采矿方法分类1.传统采矿方法传统采矿方法主要包括手工采矿、爆破采矿、机械采矿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矿床规模小,矿石品位低的矿床。
传统采矿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但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
2.现代采矿方法现代采矿方法主要包括矿山自动化、矿山智能化、矿山信息化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矿床规模大,矿石品位高的矿床。
现代采矿方法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但成本高。
四、按照采矿技术分类1.机械化采矿技术机械化采矿技术主要包括矿山机械化、矿山自动化、矿山智能化等。
这些技术适用于矿床规模大,矿石品位高的矿床。
机械化采矿技术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但成本高。
2.化学采矿技术化学采矿技术主要包括浸出法、氧化还原法、溶解法等。
这些技术适用于矿石品位低,难以采用传统采矿方法的矿床。
化学采矿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但对环境污染较大。
矿床开拓方法的分类依据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依据适用于不同的矿床类型和开采条件。
矿井开拓方式及综合开拓探讨廷塑:釜~凰矿井开拓方式及综合开拓探讨武伟(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喃蜀矿井开拓主要包括平硐开拓、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和综合开拓等方式。
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开拓方式.尤其是矿井综合开拓的各种不同开拓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技术。
拱键间综合开拓;技术问题;矿井综合开拓是采用立井、斜井、平硐三种井硐中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井田开拓方式。
综合开拓的实质是结合具体矿井煤层开采条件、不同井硐形式的优势组合。
生产矿井的综合开拓一般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本文对综合开拓进行探讨。
1矿井开拓技术1.1平硐开拓平硐开拓是一种经济、简单的矿井开拓方式,主要燃是掘进技术要求不高,施工设备简单,掘进速度快,建并期短;运输系统见大、环节少、费用低:不设井底车场、地面工业广场简单:井巷及土建工程量小,投资少;平硐上山开采,涌水沿水沟自行流出硐外,无须设水泵房、水仓及排水设备,排水费用低等。
12斜井开拓斜井开拓的优点是斜井井筒的掘进技术及施工设备、井筒装备及安装技术、井底车场及地面工业设施均较立井简单:斜井掘进速度快、建井期短、出煤早、初期投资少:沿煤层斜并不仅可在建井期生产煤炭,而且能补充地质资料;皮带斜井易于实现并下运输的连续化与自动化,且提升能力不受井筒深度的限制,可满足大型矿井的需要:.斜井延深方便,对矿井生产干扰少。
斜并开拓的缺点是在开采深度相同时,斜井井筒长,掘进工程量大,所需的管线长:斜并用绞车提升时,提升能力小,电耗大,钢丝绳磨损严重,提升费用高;。
斜井过长需采用多段提升时,转载环节多、系统复杂、占用设备及人员多;当斜井穿越较厚的表土层、流砂层和含水层时,施工复杂,甚至难以通过:当斜井沿不稳定岩层掘进时,维护困难,维护费用高:当斜井布置在煤层中,不但受采动影响,而目煤柱损失大,井下有不安全因素。
斜井开拓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浅,表土层不厚、水文地质简单,井筒不需用特殊凿井法施工的缓倾斜及倾斜煤层。
矿井开拓方式及其特点论述摘要:开拓方式比选是矿井采掘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矿井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的开拓方式决定了煤矿未来开采过程中运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合理的开拓方式更有利于矿井通风,同样有利于技术管理与生产运营。
本文分析了矿井开拓方式及其特点。
关键词:矿井;开拓方式;特点某矿井井田范围:西以杜窑沟断层为界、北以横断层为界、南以高速公路为界,东以柳断层为界。
井田南北长11.5~12.0km,东西宽1.9~3.5km,面积约36.0766km2。
1 开采技术条件1.1 地质构造。
该井田内褶曲有四条,断层较多。
共查明及推断断层64条,其中正断层17条,47条逆断层;断距为5~1000m不等。
1.2 煤层顶、底板条件。
主要可采煤层二煤、三煤、四煤伪顶为泥岩,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八煤和十八煤顶板为粉砂岩,其稳定性偏差。
2 井田的主要特点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由于本井田煤层倾角较大,煤层平距不是很大,设计采用采用集中大巷、分区石门大巷布置方式,在煤层底板岩石中布置服务于所有煤(层)组的集中大巷,用分区石门贯穿各煤(层)组,并以煤(层)组为单元建立各采区上山,具有生产环节少,工程量省,巷道维护量小的优点。
在矿井投产生产多年后,更准确地掌握了煤层地质条件,原设计中考虑的延深方案,往往不再适应最新发展的需要,在矿井开拓时,还要重新研究确定开拓方案,进行新水平开拓延深设计。
井口位置的选择是井田开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井口位置与开拓方式要相互协调,既要考虑地面条件,又要使井下的开拓、开采合理,还要有利于井上、下煤炭运输及井下辅助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系统的合理布置。
该井田地形较为平坦,两个场地均可供矿井工业场地选址考虑。
根据井田煤层赋存条件,设计结合井田的开拓方案进一步进行了方案进行比较。
另外,在井田浅部开凿副斜井比开凿副立井方便,井筒施工速度较快,提高矿井建设速度,减少初期基建投资。
3 开拓方式的选择井田开拓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生产技术面貌和长远发展,直接影响基本建设时的建设工程量、工期、投资、质量和矿井投入生产后能否尽快达产、高产高效及安全生产等。
开拓巷道及开拓方法的分类第一节开拓巷道及开拓方法的分类矿床的赋存条件复杂,地表地形多种多样,矿山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故矿床的开拓方法和开拓巷道的种类也较多。
一、开拓巷道的分类根据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1.主要开拓巷道:这种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它们在地表有直接出口,主要用作提运矿石。
属主要开拓巷道的有主平硐、主井(竖井成斜井)。
2.辅助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只起辅助作用,用作通风、排水、运送材料设备、人员以及提运废石等。
它们在地表都有直接出口,属辅助开拓巷道的有副平硐、副井(竖井或斜井)。
3.补充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是补充主要开拓巷道之不足,用来开采矿床下部的开拓巷道,一般都从主要开拓巷道的最下部水平开掘。
竖井、斜井、盲斜井、盲竖井都可作补充开拓巷道。
4.阶段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主要为开采阶段服务,属阶段开拓巷有井底车场及硐室、石门、主要阶段运输平巷等。
二、开拓方法的分类根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和下部有无补充开拓巷道,开拓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单一开拓法: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采整个矿床的全部开采深度的开拓方法属于单一开拓方法。
根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可分为竖井开拓、斜井开拓和平碉开拓三种。
联合开拓法:开采矿床上部用某一种主要开拓巷道,下部用补充开拓巷道联合开拓法。
本法可分为竖井与盲井(盲竖井或盲斜井)联合开拓法,斜井与盲井(盲竖井或盲斜井)联合开拓法,平硐与井筒(明井或盲井)联合开拓法三种。
主要开拓巷道的位置,根据矿床赋寸特点,地表地形条件可位于矿体的下盘,上盘,侧翼,矿体中或穿过矿体,而位于矿体下盘的为最多。
单一开拓法竖井开拓法:竖井开拓法主要用在开采急倾斜矿床(倾角在600—700以上),因为石门较短。
当倾角不大的矿床(倾角在150—200以下)也宜用竖井开拓,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用斜井开拓长度太大。
按竖井与矿床的相对位置,竖井位于矿体下盘的开拓方法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图4-1),下盘竖井容易保护,且不需留保安矿柱。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床开拓方法分类根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矿床开拓方法可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竖井开拓、斜坡道开拓和联合开拓。
凡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拓矿床的称为单一开拓,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开拓巷道开拓矿床的称为联合开拓。
按照主要开拓巷道与矿床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下盘、侧翼、上盘和穿过矿体等开拓方法。
从实际应用上看,下盘和侧翼开拓方法使用的较为广泛。
上盘和穿过矿体的开拓方法,除受到条件限制外,一般很少采用。
按照主要开拓巷道内所配置的提升,运输设备不同,平硐分为:有轨运输、无轨运输和带式输送机运输。
斜井分为:串车斜井、台车斜井、箕斗斜井和带式输送机斜井。
竖井分为:罐笼井、箕斗井和混合井。
斜坡道为汽车运输。
对某一个矿床开拓井,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提升、运输方法的联合。
开拓方法分类见表3。
表3开拓方法分类开拓方法开拓方法的要素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主要开拓巷道与矿床的相对位置单一开拓法平硐开拓平硐与矿体走向相交(下盘或上盘),沿矿体走向斜井开拓斜井下盘;侧翼;脉内竖井开拓竖井下盘;侧翼;上盘;穿过矿体斜坡道开拓斜坡道下盘;侧翼;上盘联合开拓法平硐、斜井(盲斜井)联合开拓矿床上部用平硐开拓,平硐上、下部用斜井(盲斜井)联合开拓下盘、侧翼、上盘平硐,下盘、侧翼斜井(盲斜井)平硐、竖井(盲斜井)联合开拓矿床上部用平硐开拓,平硐上、下部用竖井(盲竖井)联合开拓下盘、侧翼、上盘平硐,下盘、上盘、侧翼竖井(盲竖井)平硐、斜坡道联合开拓矿床上部用平硐开拓,平硐上、下部用斜坡道开拓上盘、侧翼、上盘平硐,下盘、侧翼斜坡道斜井与盲斜井联合开拓矿床上部用斜井开拓,下部用盲斜井开拓下盘、侧翼斜井盲竖井开拓矿床上部用斜井开拓,下部用盲竖井开拓同上斜井斜坡道开拓矿床上部用斜井开拓,下部用斜坡道开拓同上竖井盲斜井开拓矿。
狮子山铜矿开拓方法及采矿方法一、开拓方法1、开采地下金属矿床时,必须先从地表掘进一系列井巷到达矿体,以建立地表与矿体之间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人行、材料、通风、提升、运输、供水、排水、供电、供风、充填等系统,这些工程的综合就称之为矿床开拓。
总共分为单一开拓法(平硐开拓、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斜坡道开拓)以及联合开拓法(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拓)。
狮子山矿是采用平硐、盲竖井以及斜井联合开拓法。
2、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狮子山铜矿体属于一个盘区三个矿块,一期工程设计井田开采面积为12400m2,二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335.0水平(八中断至十三中段),垂直深度250米,走向长度400米左右,矿石量3974300吨,地质品位0.905%,金属量35891吨。
三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237米水平(十三中断至十五中段),垂深度100米,走向长度500米左右,矿石量1321985吨,地质品位0.82%,金属量10867.7吨。
四期正在做初步设计预科研。
3、开拓顺序一般按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中段采用环形运输,分别在矿体上、下盘开掘沿脉巷道,中间以穿脉贯通。
根据矿体埋藏情况选用的采矿方法和充分利用原有勘探坑道,阶段高度一期工程为50~69米二、三期工程为50米。
中断高度选择依据:根据地质、技术、经济等因素。
基本地质情况:矿体厚度平均为21米,走向N500~600 E,倾角700~820,倾向南东,平均走向长360米,垂深670—850米。
矿岩硬度f=4~8,中等稳固。
技术因素:尽量降低开拓工程总量和费用,有利于生产和集中管理。
4、矿山开拓方法(1)根据矿体埋藏情况及矿区地形条件,狮子山铜矿一期工程设计标高为1585米以上(八中断以上),采用平硐—溜井加辅助盲竖井联合开拓,竖井提升废石、主溜井下放矿石至八中断,最后在八中断装矿经主平隆运输至坑外起点站。
一期主溜井在各中段建立分支溜井,下放至主溜井。
各中段平巷采用穿脉运输方式装矿。
矿井开拓巷道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在一定的井田地质、开采技术条件下,矿井开拓巷道可有多种布置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通称为开拓方式。
合理的开拓方式,一般要在技术可行的多种开拓方式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一、井田开拓方式分类井田开拓方式种类很多,一般可按下列特征分类。
:(一)按井筒(硐)形式按井筒(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二)按开采水平数目按开采水平数目可分为:单水平开拓(井田内只设1个开采水平);多水平开拓(井田内设2个及2个以上开采水平)。
(三)按开采准备方式按开采准备方式可分为上山式、上下山式及混合式。
(1)上山式开采开采水平只开采上山阶段,阶段内一般采用采区式准备。
(2)上下山式开采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上山阶段及下山阶段,阶段内采用采区式准备或带区式准备;近水平煤层,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井田上山部分及下山部分,采用盘区式或带区式准备。
(3)上山及上下山混合式开采上述方式的结合应用。
(四)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1)分煤层大巷,即在每个煤层设大巷;(2)集中大巷,在煤层群集中设置大巷,通过采区石门与各煤层联系;(3)分组集中大巷,即对煤层群分组,分组中设集中大巷。
根据我国常用的开拓方式,其分类可见图3—14所示因此,立井开拓方式可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及上、下山相结合的方式。
如图3—15所示。
图3—15立井开拓方式(a)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b)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式;(c)立井多水平上山式;(d)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式混合式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石门;5—开采水平运输大巷二、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井田开拓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定的矿山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下,根据矿区总体设计的原则规定,正确解决下列问题:(1)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及其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
(2)合理地确定开采水平数目和位置。
煤矿开拓方式和特点研究
煤矿开拓方式是指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煤矿规模和资源储量,可以采用不同的开拓方式。
下面将对煤矿开拓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研究。
一、露天开拓方式
露天开拓方式是指在地表直接采矿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矿床位于地表或较浅的地下,矿层倾角较小的煤矿。
其特点如下:
1. 开采效率高:由于矿层暴露在地表,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地下开采,因此生产效率
较高。
2. 成本较低:相对于地下开采方式,露天开采方式的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较低。
3. 破坏环境:露天开采方式会对地表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等。
二、巷道开拓方式
巷道开拓方式是指通过开挖巷道进入地下进行开采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矿床位于
地下较深,矿层倾角较大的煤矿。
其特点如下:
1. 安全性高:巷道开拓方式可以有效保护矿工的安全,避免地表开采时可能出现的
坍塌事故。
2. 矿层利用率高:通过巷道开拓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矿层的资源,提高矿石的回收率。
3. 开采周期长:巷道开拓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投资,在开采周期上通常要比露
天开采方式长。
煤矿开拓方式根据地质条件、煤矿规模和资源储量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开拓方式。
露天开采方式适用于地表直接开采的煤矿,其开采效率高但对环境破坏大;巷道开采方式
适用于地下深层开采的煤矿,安全性高但开采周期长;综放开采方式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煤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巷道开拓和露天开采的组合方式。
对于选择合适的开拓方式,需要综合考虑煤矿特点、资源储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主要内容矿床开拓的概念1主要开拓巷道2u 为了开采地下矿床,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使之形成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和充填等系统,称为矿床开拓。
u为了开拓矿床所掘进的井巷,称为开拓巷道。
u开拓巷道在空间上的布置体系,称为开拓系统。
主要开拓巷道• 主平硐• 主斜坡道• 主竖井(盲)• 主斜井(盲)辅助开拓巷道• 通风井• 充填井等• 各阶段运输平巷• 溜矿井梅山铁矿开拓系统示意图宝山矿开拓系统图(纵投影)加拿大克里斯登镍矿开拓方法示意图主井斜井斜坡道主溜井胶带运输机南非陶托那金矿开拓系统示意图(1)平硐(开拓系统中)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优点:施工容易,工程量小,基建时间短,投资少,运输量大,费用低,生产安全,管理简单,通风容易。
缺点:如果平硐很长,掘进时通风困难,并会增加相应的管线投资和成本。
(2)竖井(开拓系统中)直接通到地面的垂直的矿井。
提升矿石的称主井,通风、排水、输送人员或材料的叫辅井。
优点:井筒相对短、提升能力大,断面利用率高,通风排水费用低,适应性强,施工较容易。
缺点:当矿体倾角较小时,石门较长,工程量大。
(3)斜井(开拓系统中)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其作用类似竖井和平硐。
优点:基建工程量少,施工容易,投产快,延伸方便,采用胶带运输时生产能力大。
缺点:与竖井相比,提升能力小,费用高,承受地压能力差,维护困难。
二、主要开拓巷道(4)斜坡道(开拓系统中)用于通行无轨设备、运输矿石和无轨设备出入井下的倾斜通道。
斜坡道优点:受地形、地面工业场地影响小,可兼顾探矿作用,延伸灵活,无轨运输有利于机械化和大型设备出入等。
缺点:基建工程量相对大,掘进通风困难,开拓深度受限,污染运输易污染井下空气,通风费用较高。
•矿床开拓的主要井巷型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谢谢。
开拓巷道及开拓方法的分类第一节开拓巷道及开拓方法的分类矿床的赋存条件简洁,地表地形多种多样,矿山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故矿床的开拓方法和开拓巷道的种类也较多。
一、开拓巷道的分类依据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1.主要开拓巷道:这种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它们在地表有直接出口,主要用作提运矿石。
属主要开拓巷道的有主平硐、主井〔竖井成斜井〕。
2.关心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只起关心作用,用作通风、排水、运送材料设备、人员以及提运废石等。
它们在地表都有直接出口,属关心开拓巷道的有副平硐、副井〔竖井或斜井〕。
3.补充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是补充主要开拓巷道之缺乏,用来开采矿床下部的开拓巷道,一般都从主要开拓巷道的最下部水平开掘。
竖井、斜井、盲斜井、盲竖井都可作补充开拓巷道。
4.阶段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主要为开采阶段效劳,属阶段开拓巷有井底车场及硐室、石门、主要阶段运输平巷等。
二、开拓方法的分类依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和下部有无补充开拓巷道,开拓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单一开拓法: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采整个矿床的全部开采深度的开拓方法属于单一开拓方法。
依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可分为竖井开拓、斜井开拓和平碉开拓三种。
联合开拓法:开采矿床上部用某一种主要开拓巷道,下部用补充开拓巷道联合开拓法。
本法可分为竖井与盲井〔盲竖井或盲斜井〕联合开拓法,斜井与盲井〔盲竖井或盲斜井〕联合开拓法,平硐与井筒〔明井或盲井〕联合开拓法三种。
主要开拓巷道的位置,依据矿床赋寸特点,地表地形条件可位于矿体的下盘,上盘,侧翼,矿体中或穿过矿体,而位于矿体下盘的为最多。
单一开拓法竖井开拓法:竖井开拓法主要用在开采急倾斜矿床〔倾角在600—700以上〕,由于石门较短。
当倾角不大的矿床〔倾角在150—200 以下〕也宜用竖井开拓,由于在这种状况下用斜井开拓长度太大。
按竖井与矿床的相对位置,竖井位于矿体下盘的开拓方法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图4-1〕,下盘竖井简洁保护,且不需留保安矿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