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开拓方法(重点是联合开拓,考过)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7
矿床开拓(地采)1、开拓方法分类1.2 根据主要开拓巷道与矿床的相对位置不同分1.3根据主要开拓巷道内所配置的提升、运输设备的不同分,平硐开拓有:有轨运输、无轨运输和带式输送机运输;斜井开拓有:串车斜井、台车斜井、箕斗斜井和带式输送机斜井;竖井开拓有:罐笼井、箕斗井和混合井。
2、平硐开拓2.1综述在浸蚀基准面以上的高山和丘陵地区矿床,有相当数量的工业储量时,可用平硐开拓。
一般来说,只要地形允许,利用平硐开拓矿床的全部、大部或局部,多时合理的。
根据主平硐与矿床的相对位置不同,主平硐位置可分为沿脉(脉内、脉外)及穿脉(垂直、斜交;上盘、下盘)两种。
根据出矿系统不同,平硐可分为阶段平硐和主平硐。
阶段平硐开拓,矿石可经各阶段平硐直接运至选厂或用户。
这一开拓方式可不凿副井及溜井,因而具有基建工程量小、投资少及投产快等优点。
但坑口分散、运输距离长且环节多,经营费用高、产量小,故多用于小型矿山开拓。
主平硐开拓,在主平硐以上的各阶段的矿石,可通过溜井下放至主平硐水平,经主平硐运至地表受矿仓。
人员、设备、材料、用副井、电梯井、斜井或无轨斜坡道送至工作面。
也有在地面用有轨斜坡道或汽车联系各阶段平硐的。
平硐开拓之优点:(1)矿石经溜井自重下放,矿坑水经主平硐或阶段平硐排出地表,节省能源,生产成本低;(2)出矿系统简单,大型设备少,投资低;(3)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简单;(4)生产安全可靠,潜在能力大,改扩建时投资小、见效快;(5)除长平硐外,一般情况下,施工速度快,基建时间短。
2.2主平硐硐口标高的确定两个原则:一是床开拓的角度看,主平硐硐口标高越低,用平硐开拓的储量就越多;二是主平硐硐口标高必须与受矿口的标高相适应。
2.3单、双巷的确定主平硐的单、双巷与矿山的生产力、运输设备的规格、主平硐的长短以及通过的岩层的稳定性有关。
2.4长平硐开拓应注意的问题(1)应采取措施缩短主平硐的掘进时间,加快工程进度;(2)对涌水量大的长平硐掘进,应尽可能避免下坡掘进。
立志当早,存高远
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方法和步骤
对于一个矿山,往往有几个技术上可行的而在经济上不易区分的开拓方案,矿床开拓设计是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由于矿床开拓设计内容广泛,它涉及到井田划分、选场和尾矿库的相关位置以及地面总平面布置等一系列问题,往往不能轻易地判断方案的优劣,因此,必须综合分析比较方法,才能选出最优的矿床开拓方案。
用综合分析方法选择矿床方案的步骤如下。
1、开拓方案初选
在全面了解了设计基础资料和对矿床开拓有关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和设计任务书,充分考虑前述影响因素,提出在技术上可行的若干方案,对各个方案拟定出开拓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确定主要开拓巷道类型、位置和断面尺寸,绘出开拓方案草图,从其中选出3~5 个可能列入分析比较的开拓方案。
在方案初选中,既不要遗漏技术上可行的方案,又不必将有明显的方案列入比较。
2、开拓方案的初步分析比较
对初选出的开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建设时间等方面的初步分析比较,删去某些无突出优点和难于实现的开拓方案,从中选出2~3 个在技术经济上难于区分的开拓方案,列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开拓方案。
3、开拓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对初步分析比较选出的2~3 个开拓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计算,综合分析评价,从中选出最优的开拓方案。
在技术分析比较中,一般要计算和对比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1)基建工程量、基建投资决额和投资回收期;。
狮子山铜矿开拓方法及采矿方法一、开拓方法1、开采地下金属矿床时,必须先从地表掘进一系列井巷到达矿体,以建立地表与矿体之间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人行、材料、通风、提升、运输、供水、排水、供电、供风、充填等系统,这些工程的综合就称之为矿床开拓。
总共分为单一开拓法(平硐开拓、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斜坡道开拓)以及联合开拓法(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拓)。
狮子山矿是采用平硐、盲竖井以及斜井联合开拓法。
2、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狮子山铜矿体属于一个盘区三个矿块,一期工程设计井田开采面积为12400m2,二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335.0水平(八中断至十三中段),垂直深度250米,走向长度400米左右,矿石量3974300吨,地质品位0.905%,金属量35891吨。
三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237米水平(十三中断至十五中段),垂深度100米,走向长度500米左右,矿石量1321985吨,地质品位0.82%,金属量10867.7吨。
四期正在做初步设计预科研。
3、开拓顺序一般按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中段采用环形运输,分别在矿体上、下盘开掘沿脉巷道,中间以穿脉贯通。
根据矿体埋藏情况选用的采矿方法和充分利用原有勘探坑道,阶段高度一期工程为50~69米二、三期工程为50米。
中断高度选择依据:根据地质、技术、经济等因素。
基本地质情况:矿体厚度平均为21米,走向N500~600E,倾角700~820,倾向南东,平均走向长360米,垂深670—850米。
矿岩硬度f=4~8,中等稳固。
技术因素:尽量降低开拓工程总量和费用,有利于生产和集中管理。
4、矿山开拓方法(1)根据矿体埋藏情况及矿区地形条件,狮子山铜矿一期工程设计标高为1585米以上(八中断以上),采用平硐—溜井加辅助盲竖井联合开拓,竖井提升废石、主溜井下放矿石至八中断,最后在八中断装矿经主平隆运输至坑外起点站。
一期主溜井在各中段建立分支溜井,下放至主溜井。
各中段平巷采用穿脉运输方式装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床开拓方法分类根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矿床开拓方法可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竖井开拓、斜坡道开拓和联合开拓。
凡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拓矿床的称为单一开拓,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开拓巷道开拓矿床的称为联合开拓。
按照主要开拓巷道与矿床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下盘、侧翼、上盘和穿过矿体等开拓方法。
从实际应用上看,下盘和侧翼开拓方法使用的较为广泛。
上盘和穿过矿体的开拓方法,除受到条件限制外,一般很少采用。
按照主要开拓巷道内所配置的提升,运输设备不同,平硐分为:有轨运输、无轨运输和带式输送机运输。
斜井分为:串车斜井、台车斜井、箕斗斜井和带式输送机斜井。
竖井分为:罐笼井、箕斗井和混合井。
斜坡道为汽车运输。
对某一个矿床开拓井,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提升、运输方法的联合。
开拓方法分类见表3。
表3开拓方法分类开拓方法开拓方法的要素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主要开拓巷道与矿床的相对位置单一开拓法平硐开拓平硐与矿体走向相交(下盘或上盘),沿矿体走向斜井开拓斜井下盘;侧翼;脉内竖井开拓竖井下盘;侧翼;上盘;穿过矿体斜坡道开拓斜坡道下盘;侧翼;上盘联合开拓法平硐、斜井(盲斜井)联合开拓矿床上部用平硐开拓,平硐上、下部用斜井(盲斜井)联合开拓下盘、侧翼、上盘平硐,下盘、侧翼斜井(盲斜井)平硐、竖井(盲斜井)联合开拓矿床上部用平硐开拓,平硐上、下部用竖井(盲竖井)联合开拓下盘、侧翼、上盘平硐,下盘、上盘、侧翼竖井(盲竖井)平硐、斜坡道联合开拓矿床上部用平硐开拓,平硐上、下部用斜坡道开拓上盘、侧翼、上盘平硐,下盘、侧翼斜坡道斜井与盲斜井联合开拓矿床上部用斜井开拓,下部用盲斜井开拓下盘、侧翼斜井盲竖井开拓矿床上部用斜井开拓,下部用盲竖井开拓同上斜井斜坡道开拓矿床上部用斜井开拓,下部用斜坡道开拓同上竖井盲斜井开拓矿。
第二章开拓系统一、开拓方式矿床开拓采用竖井、盲竖井联合开拓方式。
主竖井: 井筒净径5.0m,井口标高+185m,井底标高-432m,井深617 m,最低中段为十四中段,井筒中心坐标为:X=45523.5,Y=45366.5,采用JKM-2.8×4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电机功率为800KW),4#双层罐笼与6.3 m3箕斗互为平衡的提升方式,担负玲南金矿十四中段至地表矿岩和部分人员、设备材料提升,提升能力为2500t/d。
盲主井:井筒净径5.0m,井口标高-370m,井底标高1075m,井深705m,最低中段为三十中段,井筒中心坐标为:X=44917.55,Y=45498.54,采用JKMD-2.8×4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电机功率为850KW),4#双层罐笼与6.3 m3箕斗互为平衡的提升方式,担负玲南金矿十六中段及以下中段的矿岩和十四中段以下部分人员、设备材料提升和下放,提升能力为2500t/d。
1号竖井:井筒净径4.0m,井口标高+175.5m,井底标高-100m,井深275.5 m,最低中段为六中段,井筒中心坐标为:X=45432.94,Y=45269.87,采用GKG2×2.5-20提升机(电机功率为280KW),2#双层双罐互为平衡提升。
目前只担负部分材料下放和人员上下。
1号盲竖井:井筒净径3.5m,井口标高为-90m,井底标高-370m,井深280m,最低中段为十四中段,井筒中心坐标为:X=45043.612,Y=45070.032,采用2JTP-1.6/20提升机(电机功率130KW),2号双层罐笼与平衡锤互为平衡的提升方式,目前用于提升人员和部分材料下放。
2号盲竖井:井筒净径3.5m,井口标高为-370m,井底标高610m,井深240m,最低中段为二十中段,井筒中心坐标为:X=44784.08,Y=45249.07,采用2JTP-1.6提升机(电机功率95KW),2号单层罐笼与平衡锤互为平衡的提升方式,目前用于提升人员和部分材料下放。
矿山开拓方法单一开拓法(1)平硐开拓法:用平硐开拓是一种最经济最简便的开拓方法,但它只能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采用,矿床必须埋藏在地平面以上的山岭地区。
根据地形和矿体埋藏条件,平硐可以沿矿体走向或与矿体走向相交。
我国中南地区许多矿山是采用平硐沿矿体走向而在矿体中的开拓方法。
平硐开拓一般都采用电机车运输。
(2)斜井开拓法:斜井开拓主要用在开采缓倾斜和倾斜矿床,其倾角在20°~50°之间,而20°~40°应用较多,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用斜井比用竖井开拓,石门长度大大减少。
斜井在矿体中的开拓方案,应用较少,因需留保安矿柱。
斜井在矿体下盘岩层中的开拓方案使用比较广泛,因它不需留保安矿柱,且石门长度也不大。
根据斜井的倾斜角度大小和生产能力,可采用串车、台车、箕斗和皮带运输机提升矿石。
(3)竖井开拓法:竖井开拓主要用在开采急倾斜矿床(倾角在60°~75°以上),因为石门较短。
当倾角不大的矿床(倾角在15°~20°以下)也宜用竖井开拓,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用斜井开拓长度太大。
按竖井与矿床的相对位置,竖井位于矿体下盘的开拓方法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
下盘竖井容易保护,且不需留保安矿柱。
竖井开在矿体中或穿过矿体,都需留保安矿柱,故用的很少。
竖井在矿体上盘,石门过长,且不易保护,因而在实际中应用很少,旨在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下,不能用下盘竖井时,才采用上盘竖井开拓。
根据矿山规模大小,竖井可采用箕斗或罐笼提升矿石,大型矿山一般都采用箕斗提升。
4)斜坡道开拓近些年来,随着凿岩台车、装运机、铲运机、自卸汽尔等大型无轨自动行走设备的大量应用,国外一些矿山采用了螺旋式和折返式(图5-4-8、5-4-9)斜坡道开拓。
其宽度4~6m,高度为3.6-5m,斜率为10~15%左右。
采用这种斜坡道开拓,人员、材料可以直接由地表用汽车运送到工作地点,各种自行无轨设备也可以自由通行于采掘工作面、井下车库与地面之间,消除了通过井筒时拆装设备和复杂的转运工作,从而提高了矿山的劳动生产率。
狮子山铜矿开拓方法及采矿方法一、开拓方法1、开采地下金属矿床时,必须先从地表掘进一系列井巷到达矿体,以建立地表与矿体之间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人行、材料、通风、提升、运输、供水、排水、供电、供风、充填等系统,这些工程的综合就称之为矿床开拓。
总共分为单一开拓法(平硐开拓、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斜坡道开拓)以及联合开拓法(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拓)。
狮子山矿是采用平硐、盲竖井以及斜井联合开拓法。
2、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狮子山铜矿体属于一个盘区三个矿块,一期工程设计井田开采面积为12400m2,二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335.0水平(八中断至十三中段),垂直深度250米,走向长度400米左右,矿石量3974300吨,地质品位0.905%,金属量35891吨。
三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237米水平(十三中断至十五中段),垂深度100米,走向长度500米左右,矿石量1321985吨,地质品位0.82%,金属量10867.7吨。
四期正在做初步设计预科研。
3、开拓顺序一般按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中段采用环形运输,分别在矿体上、下盘开掘沿脉巷道,中间以穿脉贯通。
根据矿体埋藏情况选用的采矿方法和充分利用原有勘探坑道,阶段高度一期工程为50~69米二、三期工程为50米。
中断高度选择依据:根据地质、技术、经济等因素。
基本地质情况:矿体厚度平均为21米,走向N500~600 E,倾角700~820,倾向南东,平均走向长360米,垂深670—850米。
矿岩硬度f=4~8,中等稳固。
技术因素:尽量降低开拓工程总量和费用,有利于生产和集中管理。
4、矿山开拓方法(1)根据矿体埋藏情况及矿区地形条件,狮子山铜矿一期工程设计标高为1585米以上(八中断以上),采用平硐—溜井加辅助盲竖井联合开拓,竖井提升废石、主溜井下放矿石至八中断,最后在八中断装矿经主平隆运输至坑外起点站。
一期主溜井在各中段建立分支溜井,下放至主溜井。
各中段平巷采用穿脉运输方式装矿。
●辅助开拓巷道:起辅助开拓作用的井巷工程,如废石提运、通风(进风、出风)巷道矿石(或)废石溜井,充填巷道、石门、井下调车场、阶段主要运输巷道等。
第二节开拓方法分类一、单一开拓法单一开拓:用一种开拓巷道开拓矿床的开拓方法。
单一开拓方法主要有:●平硐开拓方法;●斜井开拓方法;●竖井开拓方法;●斜坡道开拓方法。
二、联合开拓方法联合开拓法:用两种以上开拓方法开拓矿床的开拓方法。
●平硐与井筒联合:平硐与盲(明)竖井联合开拓法平硐与盲(明)斜井联合开拓法●明井与盲井联合:明竖井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法明竖井与盲斜井联合开拓法明斜井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法明斜井与盲斜井联合开拓法表6-1 矿床开拓方法图解表第三节平硐开拓方法使用条件:当矿体(或其大部分)赋存在地平面以上时,可使用平硐开拓法。
一、垂直矿体走向下盘平硐开拓当矿脉和山坡的倾斜方向相反时,则由下盘掘进平硐穿过矿脉开拓矿床,这种开拓方法叫做下盘平硐开拓方法。
二、垂直矿体走向上盘平硐开拓方法当矿脉与山坡的倾斜方向相同时,则由上盘掘进平硐穿过矿脉开拓矿床,这种开拓方法叫做上盘平硐开拓方法。
采用下盘平硐开拓法和上盘平硐开拓法时,平硐穿过矿脉,可对矿脉进行补充勘探。
三、沿矿体走向平硐开拓方法当矿脉侧翼沿山坡露出,平硐可沿矿脉走向掘进,成为沿脉平硐开拓法。
平硐一般设在脉内;但当矿体厚大且矿石不够稳固时,则平硐设于下盘岩石中。
这种开拓方法的优点是能在短期开始采矿;各阶段平硐设在脉内时,在基建期间便可顺便采出一部分矿石,以抵偿部分基建投资。
平硐还可补充勘探作用。
其缺点是平硐设在脉内,必须从井田边界后退开采。
使用条件:倾斜或缓倾斜矿体,即矿体的倾角为15º~20º至45º之间,矿体赋存在地平面以下,矿体埋藏又不太深的中小型矿山,地表无过厚的表土层,可采用斜井开拓法。
按其相对位置有下列几种开拓法:●脉内斜井开拓法;●下盘斜井开拓法一、脉内斜井开拓法当矿体沿倾斜起伏不大,无褶皱和断层,才有可能采用脉内斜井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