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量砂密度自校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
密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试验审核日期试验编号试验日期取样部位K0-019.618-K0+013 K0+013-K0+045K0+045-K0+077K0+077-K0+109K0+109-K0+141K0+141-K0+173K0+173-K0+205K0+205-K0+237K0+237-K0+269灌砂前砂+容器质量(g)(1)灌砂后砂+容器质量(g)(2)灌砂筒下部锥体内砂质量(g)(3)试坑灌入量砂的质量(g)(4)(1)-(2)-(3)量砂堆积密度(g/cm3)(5)试坑体积(cm3)(6)(4)/(5)试坑中挖出的湿料质量(g)(7)试样湿密度(g/cm3)(8)(7)/(6)含水量W (%)盒号(9)盒质量(g)(10)盒+湿料质量(g)(11)盒+干料质量(g)(12)水质量(g)(13)(11)-(12)干料质量(g)(14)(12)-(10)平均含水量(%)(15)(13)/(14)干密度(g/cm3)(16)(8)/1+W压实度(%)(17)(16)/(17)×100密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试验审核日期试验编号试验日期取样部位K0+269-K0+301 K0+301-K0+333K0+333-K0+365K0+365-K0+397K0+397-K0+429K0+429-K0+457.248灌砂前砂+容器质量(g)(1)灌砂后砂+容器质量(g)(2)灌砂筒下部锥体内砂质量(g)(3)试坑灌入量砂的质量(g)(4)(1)-(2)-(3)量砂堆积密度(g/cm3)(5)试坑体积(cm3)(6)(4)/(5)试坑中挖出的湿料质量(g)(7)试样湿密度(g/cm3)(8)(7)/(6)含水量W (%)盒号(9)盒质量(g)(10)盒+湿料质量(g)(11)盒+干料质量(g)(12)水质量(g)(13)(11)-(12)干料质量(g)(14)(12)-(10)平均含水量(%)(15)(13)/(14)干密度(g/cm3)(16)(8)/1+W压实度(%)(17)(16)/(17)×100。
灌砂法标准砂密度
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孔隙度和渗透性的方法,而砂密度则是指在一定
容积内所含砂的质量。
砂密度的准确测量对于工程建设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砂法测定砂密度的标准操作步骤,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首先,进行灌砂法测定砂密度之前,需要准备好一些实验设备和材料,包括砂漏、砂筒、砂样、天平、水桶等。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确保这些设备和材料的清洁和完好,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将砂样放入砂筒中,并用砂漏逐渐向砂筒中加入
砂子,直至砂筒中的砂子达到一定高度。
然后,用天平称量砂筒和砂子的总质量,并记录下来。
接着,用水桶将砂筒中的砂子浸泡,直至完全饱和。
再次用天平称量砂筒和砂子的总质量,记录下来。
最后,根据称量结果计算出砂密度的数值。
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在加入砂子的过程中,
要确保砂子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空隙和堆积现象。
其次,在浸泡砂子的过程中,要确保砂子完全饱和,排除空气的存在。
最后,在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时,要仔细核对每一步的操作和记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灌砂法测定砂密度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方法,对于土壤的工程性质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标准的操作步骤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为工程建设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与我们交流讨论。
祝实验顺利!。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灌砂法测定土的干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灌砂法测定土的干密度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提高对土的性质的认识和测定技能。
二、实验原理灌砂法是一种现场快速测定土的干密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一定体积的土样中,通过灌砂法向土样中灌入一定量的砂,使砂填满土样孔隙,并使土样表面平整。
通过称量灌入砂的质量和土样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土样的干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灌砂筒:容积为1000ml。
2. 砂:粒径为0.15-0.25mm的河砂。
3. 天平:精度为0.01g。
4. 量筒:容积为1000ml。
5. 容器:用于盛放土样。
6. 砂筛:筛孔尺寸为0.15-0.25mm。
7. 木质尺:用于测量土样高度。
8. 砂泵:用于灌砂。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砂过筛,确保砂的粒径符合要求。
(2)将灌砂筒清洗干净,并用湿布擦拭干净。
(3)将容器准备好,放入土样。
2. 测定初始干密度(1)将灌砂筒放置在土样上方,使砂面与土样表面平行。
(2)打开砂泵,向灌砂筒中灌砂,直到砂面与土样表面齐平。
(3)关闭砂泵,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放入容器中。
(4)用木质尺测量土样高度,记录数据。
(5)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称量,记录质量。
(6)计算初始干密度:ρ1 = m1 / V1,其中m1为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V1为土样体积。
3. 测定最终干密度(1)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取出,并将砂倒出。
(2)将土样搅拌均匀,再次放入容器中。
(3)重复步骤2中的操作,测定最终干密度:ρ2 = m2 / V2,其中m2为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V2为土样体积。
4. 计算干密度(1)计算土样的干密度:ρ = (ρ1 + ρ2) / 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土样高度:h1 = 10cm,h2 = 10cm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m1 = 200g,m2 = 150g土样体积:V1 = 1000ml,V2 = 1000ml2. 计算结果初始干密度:ρ1 = 0.2g/cm³最终干密度:ρ2 = 0.15g/cm³干密度:ρ = (0.2 + 0.15) / 2 = 0.175g/cm³3.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土样干密度为0.175g/cm³,与理论值相近。
灌砂法检测土样密度一. 目的采用灌砂法检测土样密度,指导检测人员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 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1.检测参数:土样的湿密度,干密度。
2.执行标准: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三. 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
四. 职责检测人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 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每单位工程至少取三个点;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取一个点。
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取一个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六. 仪器设备1.灌砂筒(GC431)2.天平(JYT-10/JC531)3.取土器4.电子秤七. 环境条件常温,无、雨雪天气的现场环境和室内常温下进行试验。
09.52.8—1灌水法检测土样密度09.52.8—2八. 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试验步骤:(1) 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见下表。
试 坑 尺 寸(mm )(2) 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
(3) 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pm ,准确到10g ,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1 。
(4) 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 。
(5) 将密度测定器倒置(容砂瓶向上)于挖好的坑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
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
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 ,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s m 。
2.数据处理:(1)试样的湿密度,应按下式计算:灌砂法检测土样密度09.52.8—3 ss p m m ρρ=0式中:pm —取自试坑内的试样质量(g ); s m —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g ); s ρ—标准砂的密度(g/cm 3)。
F10委托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分包单位代表桩号见证单位压实度检验记录(灌砂法)检验编号:分项名称击实类型样品来源土样类别最大干密度g/cm3检验类别层次要求压实度%委托日期层厚委托人检验日期见证人取样人检验依据年月日年月日检验编号取样桩号及部位量砂容器 +量砂质量g(1)试量砂容器 +余砂质量g(2)坑锥体砂质量g(3)容试坑耗砂g(4)=(1)-(2)-(3)积量砂密度g/cm3(5)试坑容积cm3(6)=(4)/(5)试坑中挖出试样质量g(7)试样湿密度g/cm3(8)含湿料质量g(9)干料质量g(10)水水的质量g(11)=(9)-(10)率试样含水率%(12)=(11)/(10)*100%试样干密度g/cm3(13)=(8)/(1+(12))最大干密度g/cm3(14)压实度%(15)=(13)/(14)*100%备注检验单位(盖章)校核人:检验人:压实度检验 ( 灌砂法 ) 检测样品取样的注意事项检测频率每 1000m2一次,检测数量按CJJ1-2008中的规定。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 时,宜采用φ100mm 的小型灌砂筒测试;当集料的粒径大于或等于15mm,但不大于 40mm,测定层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 200mm 时,应用φ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灌砂试验前,应对标准砂的密度和锥体质量进行标定。
挖坑时,试坑应周壁竖直,避免出现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情形,否则,检测密度偏大或偏小。
样品取出后应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影响检测结果。
填写委托单时必须填清楚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施工单位、代表起止桩号、每个测点的桩号及部位、击实指标、设计或标准要求达到的压实度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