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格式:docx
- 大小:11.34 KB
- 文档页数:3
环氧丙烷性质令狐文艳环氧丙烷、概况:环氧丙烷:无色、具有醚类气味的低沸易燃液体。
是除草剂异丙甲草胺的中间体,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化工原料。
中文名称:环氧丙烷英文名称:Propylene oxide别名:1,2-环氧丙烷、氧化丙烯、甲基环氧乙烷、丙烯氧化物。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环氧丙烷、编号系统:物竞编号:01JRBRN 号:79763PubChem 号:24880314CAS 号:75-56-9MDL 号:MFCD00005126EINECS 号:200-879-2RTECS 号:TZ2975000环氧丙烷、稳定性:环氧丙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低沸易燃液体,具有类似醚类气味;环氧丙烷工业产品为两种旋光异构体的外消旋混令狐文艳创作令狐文艳创作合物。
凝固点:T12.13°C,沸点:34.24C,相对密度(20/20C): 0.859,折射率(nD ) : 1.3664,粘度(25C):0.28mPa・S。
与水部分混溶[20C时水中溶解度40.5% (重量);水在环氧丙烷中的溶解度12.8%(重量)],与乙醇、乙醚混溶,并与二氯甲烷、戊烷、戊烯、环戊烷、环戊烯等形成二元共沸物。
环氧丙烷化学性质活泼,易开环聚合,可与水、氨、醇、二氧化碳等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或聚合物。
在含有两个以上活泼氢的化合物上聚合,生成的聚合物通称聚醚多元醇。
环氧丙烷常用于制造丙二醇、丙醛、异丙醇胺、聚醚、石油破乳剂、消泡剂、合成廿油、有机酸等,可作为合成树脂、泡沫塑料、增塑剂及表面活性剂等化工原料;亦可作硝酸纤维素、氯乙烯、醋酸乙烯、氯丁二烯等树脂和有机物质的低沸点溶剂等。
环氧丙烷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其蒸汽会分解。
应避免酸性盐(如氯化锡、氯化锌)、碱类、叔胺等过量会污染环氧丙烷。
对金属无腐蚀性,由于对某些橡胶和塑料有作用,应注意选择垫圈和阀门。
由于沸点低,挥发性大,易燃,化学性质活泼,应注意防止与电火花、静电、热源、酸、碱等接近。
1,2-环氧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环氧丙烷主要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丙二醇和各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同时,环氧丙烷也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摄入可能引起胃肠道刺激,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
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产生头痛、头晕、神志不清和昏迷。
吸入其蒸汽可引起呼吸道刺激,产生呼吸道肿胀和肺炎,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产生类似于摄入的症状。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过敏性反应。
眼睛接触可产生肿痛、流泪等刺激性症状。
长期吸入可引起呼吸道炎症和肺损伤。
皮肤长期或反复接触可引起皮炎。
根据对动物的研究,可能造成生殖系统和胚胎造成不良影响。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系列标准(GB 20576~20602-2006,不包括GB 20600-2006),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1;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睛损伤/刺激,类别2;皮肤过敏性,类别1;生殖细胞突变性,类别2;致癌性,类别2;生殖毒性,类别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度易燃液体和蒸汽;吞咽有害;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有害;可产生皮肤刺激;可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可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怀疑可致遗传性缺陷;怀疑致癌;怀疑损害生育力或胎儿;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2-环氧丙烷;氧化丙烯;甲基环氧乙烷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工业用环氧丙烷化学品英文名:1,2-epoxypropane;propylene oxide企业名称:地址:邮编: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1,2-环氧丙烷99.999% 75-56-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经呼吸道吸收。
液态也可经皮肤吸收。
是一种原发性刺激剂,轻度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和原浆毒。
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结膜充血、流泪、咽痛、咳嗽、呼吸因难;并伴有头胀、头晕、步态不稳、共济失调、恶心和呕吐。
重者可见有烦躁不安、多语、谵妄,甚至昏迷。
少数出现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心肌损害、中毒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以及肝、肾损害。
液体可致角膜灼伤。
皮肤接触有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皮肤坏死。
环境危害:对大气和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铁、锡、铝的无水氯化物,铁、铝的过氧化物以及碱金属氢氧化物等催化剂的活性表面接触能聚合放热,使容器爆破。
遇氨水、氯磺酸、盐酸、氟化氢、硝酸、硫酸、发烟硫酸猛烈反应,有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在上风向灭火。
环氧丙烷特性及安全措施特别警示极易燃液体,有毒气体。
理化特性无色透明的易挥发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
溶于水以及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分子量58.08,熔点-112.1℃,沸点34.2℃,相对密度(水=1)0.83,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临界温度209.1℃(临界压力4.92MPa),饱和蒸气压75.86kPa(20℃),折射率1.3664,闪点-37℃,爆炸极限2.3%~36.0%(体积比),自燃温度449℃,最小点火能0.19mJ,最大爆炸压力0.804MPa。
主要用途:主要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用于润滑剂合成、表面活性剂、去垢剂及制造杀虫剂等。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
【活性反应】与铁、锡、铝的无水氯化物,铁、铝的过氧化物以及碱金属氢氧化物等催化剂的活性表面接触能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遇氨水、氯磺酸、氟化氢、硝酸、硫酸、发烟硫酸猛烈反应,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会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
重者可见有烦躁不安、多语、谵妄,甚至昏迷。
少数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以及心、肝、肾损害。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5(敏)。
IARC:可疑人类致癌物。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全面通风。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操作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戴耐油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环氧丙烷危险特性应急措施别名:1,2-环氧丙烷;氧化丙烯;甲基环氧乙烷。
英文名:1,2-epoxypropane,propylene oxide,CAS: 75-56-9。
分子式。
分子量。
危规分类: 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特别警示:可疑人类致癌物。
极易燃液体。
理化特性无色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溶于水、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相对密度(水﹦1):0.83,熔点(℃):-104.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沸点(℃):33.9,闪点(℃):-37,爆炸上限%(V/V):37.0,爆炸下限%(V/V):2.8,引燃温度(℃):420。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全面通风。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操作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戴耐油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殊要求】(1)打开环氧丙烷容器时,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且无火花或引火源存在;避免让释出的蒸气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
生产、贮存环氧丙烷的车间要有可靠的防火、防爆措施。
一旦发生物品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砂土灭火。
(2)环氧丙烷系统漏气时要站在上风口,同时佩戴好防毒面具进行作业。
(3)保持设备的水压、油压正常,有关管线要畅通。
维护保养好设备,消除跑、冒、滴、漏等现象,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
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5)生产设备的清洗污水及生产车间内部地坪的冲洗水须收入应急池,经处理合格后才可排放。
编号:AQ-JS-03453(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环氧丙烷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Characteristics, safety measures and emergency disposal principles of propylene oxide环氧丙烷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特别警示可疑人类致癌物。
极易燃液体。
理化特性无色透明的易挥发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
溶于水以及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分子量58.08,熔点-112.1℃,沸点34.2℃,相对密度(水=1)0.83,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临界温度209.1℃(临界压力4.92MPa),饱和蒸气压75.86kPa(20℃),折射率1.3664,闪点-37℃,爆炸极限2.3%~36.0%(体积比),自燃温度449℃,最小点火能0.19mJ,最大爆炸压力0.804MPa。
主要用途:主要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用于润滑剂合成、表面活性剂、去垢剂及制造杀虫剂等。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
【活性反应】与铁、锡、铝的无水氯化物,铁、铝的过氧化物以及碱金属氢氧化物等催化剂的活性表面接触能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遇氨水、氯磺酸、氟化氢、硝酸、硫酸、发烟硫酸猛烈反应,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会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
重者可见有烦躁不安、多语、谵妄,甚至昏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1,2-环氧丙烷;氧化丙烯;甲基环氧乙烷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工业用环氧丙烷化学品英文名:1,2-epoxypropane;propylene oxide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1,2-环氧丙烷99.999% 75-56-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经呼吸道吸收。
液态也可经皮肤吸收。
是一种原发性刺激剂,轻度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和原浆毒。
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结膜充血、流泪、咽痛、咳嗽、呼吸因难;并伴有头胀、头晕、步态不稳、共济失调、恶心和呕吐。
重者可见有烦躁不安、多语、谵妄,甚至昏迷。
少数出现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心肌损害、中毒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以及肝、肾损害。
液体可致角膜灼伤。
皮肤接触有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皮肤坏死。
环境危害:对大气和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铁、锡、铝的无水氯化物,铁、铝的过氧化物以及碱金属氢氧化物等催化剂的活性表面接触能聚合放热,使容器爆破。
遇氨水、氯磺酸、盐酸、氟化氢、硝酸、硫酸、发烟硫酸猛烈反应,有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